图书介绍

物探测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探测量
  • 长春地质学院测量教研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285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探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物探测量的任务和内容1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概念2

§1-3 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3

§1-4 控制测量的概念5

第二章 国家统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统9

§2-1 地图投影概念9

§2-2 高斯投影与高斯坐标10

§2-3 坐标的正、反算问题14

§2-4 高斯坐标的换带计算16

第三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8

§3-1 比例尺18

§3-2 地物符号及等高线19

§3-3 地形图分幅编号24

§3-4 坐标格网与图廓点的展绘28

§3-5 地形图上的注记31

§3-6 地形图上量测33

§3-7 地形图的野外使用37

§3-8 用图注意事项39

第四章 测量误差理论42

§4-1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42

§4-2 测量精度评价的标准44

§4-3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45

§4-4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8

§4-5 带权平均值与权50

§5-1 角度测量的概念54

§5-2 经纬仪54

第五章 经纬仪及角度测量54

§5-3 水平角测量62

§5-4 垂直角观测67

§5-5 经纬仪的检验校正69

§5-6 仪器误差对角度测量的影响73

§5-7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77

§5-8 仪器的维护79

第六章 距离测量82

§6-1 距离丈量82

§6-2 视距测量85

§6-3 视差法距离测量94

§6-4 物理测距方法99

第七章 导线测量106

§7-1 导线的形式、种类和用途106

§7-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07

§7-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08

§7-4 无连接角附合导线坐标计算113

§7-5 视距导线测量115

§7-6 视差导线测量118

§7-7 导线测量错误的寻找121

§7-8 导线测量的精度估算122

第八章 加密三角测量127

§8-1 概述127

§8-2 加密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129

§8-3 平差计算方法简述134

§8-4 中点多边形内业计算143

§8-5 四边形(菱形)的内业计算149

§8-6 线形锁的内业计算154

第九章 经纬仪交会法163

§9-1 前方交会法163

§9-2 侧方交会法168

§9-3 后方交会法169

§9-4 双点交会176

§9-5 交会法的精度估计179

第十章 高程测量184

§10-1 水准测量原理184

§10-2 水准仪和水准尺185

§10-3 四等水准测量191

§10-4 等外水准测量简述197

§10-5 具有插点的水准测量198

§10-6 多边形平差法199

§10-7 三角高程测量202

§10-8 三角高程导线205

§10-9 视距高程导线206

§11-1 概述209

第十一章 航空摄影测量209

§11-2 象片解析213

§11-3 象片判读和调绘217

§11-4 立体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220

§11-5 航测外业控制测量226

§11-6 航测内业加密控制228

§11-7 象片的纠正与分带转绘235

§11-8 精密立体测图仪简介237

§11-9 正射影象地图239

第十二章 磁、电法勘探测量241

§12-1 概述241

§12-2 物探测量设计241

§12-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45

§12-4 测网起始点与基线方向的布设246

§12-5 基线的布设251

§12-6 测网法布设基、测线254

§12-7 控制网法262

§12-8 应用地形图或航摄象片布设测网264

§12-9 精测剖面265

§12-10 基测线迂障碍物的观测方法266

§12-11 测网的连测及埋石268

§12-12 质量检查和精度估算269

§12-13 测网实际材料图的绘制272

§12-14 电法勘探测量274

第十三章 重力勘探测量279

§13-1 重力勘探任务及其与测量的关系279

§13-2 重力勘探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280

§13-3 重力测网的布设291

§13-4 重力基、测点高程的测定293

§13-5 近区地形改正测量方法296

§13-6 航摄放大技术在山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299

第十四章 地震勘探测量303

§14-1 地震勘探工作与测量的关系303

§14-2 地震测网的形式及编号305

§14-3 磁带地震勘探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309

§14-4 地震测线的布设和连测314

§14-5 太阳高度法测定真方位角317

§14-6 测线成果的计算、整理与上交验收327

附录一 测量常用度量单位332

附录二 计算子午线收敛角所需系数K表333

附录三 倾斜改正数表334

附录四 两差(地球弯曲差和大气折光差)改正数表335

附录五 计算工作一般规则336

附录六 极座标法布设测线角度及距离表338

附录七 蒙气差计算表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