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文革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676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数学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2008年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1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效度评价报告2
一、评价标准2
二、试题分析2
(一)针对知识技能目标要求,落实主干内容的考查3
(二)利用数学的源与流设计问题,确保对数学思考主要目标的考查4
(三)利用数学的工具功能,强化考查解决问题核心目标8
(四)题型运用强调发挥试题之问题的考试价值11
(五)控制评分标准与测试目标的一致性,确保评分标准的合理性13
(六)尊重认知风格差异,切实保障考试的公平性14
(七)整卷合理布局,确保内容效度16
(八)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20
三、基本结论22
四、改进建议2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信度评价报告23
一、评价标准23
二、试题分析23
(一)严密控制诱发考生随机误差的因素23
(二)合理运用题型,限制题型的负面功能28
(三)严密控制阅卷误差对评分者信度的影响33
(四)尊重考生差异,确保分值可靠35
(五)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39
三、基本结论41
四、改进建议41
(一)加强对试卷结构的科学研究41
(二)科学选择背景材料,减少系统误差42
(三)改进评分系统,减少评分误差42
(四)加强对有关试卷信度命题技术的研究4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区分度评价报告43
一、评价标准43
二、试题分析44
(一)统筹试卷的题目难度,提高整卷区分度的可靠性44
(二)注意设计单题的区分功能,增强单题对整卷区分度的贡献47
(三)精心设计试卷的考查内容,确保区分数学素养的有效性48
(四)重视评分标准的给分点设计,保证考试成绩的可区分性51
(五)突出“以考生为本”配置题目,提高区分两极考生的可靠性53
(六)题目的区分度设计反映出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加准确55
(七)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56
三、基本结论58
四、改进建议59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自洽性评价报告60
一、评价标准60
二、试卷分析60
(一)以“教—学—考—评”协调一致为准则,建立试题内在逻辑联系61
(二)以数学内部联系为纽带,建立试卷自身校正题目测量误差的机制67
(三)以系统化思想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73
(四)以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分”设计试卷的分数结构75
(五)以合理利用同一项目设置不同试题,建立试卷的质量自检机制80
(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82
三、基本结论83
四、改进建议83
(一)要在构建试卷内在结构的设计中,高度重视自洽性各项指标的融入83
(二)要在试卷评分标准的制定中,高度重视自洽性各项指标的融入83
(三)要努力追求考试与《课程标准》、教、学和评价相一致的导向84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可推广性评价报告85
一、评价标准85
二、试题分析85
(一)选择数学程序性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结构的考查具有可推广性86
(二)考查典型技能性问题,使所考查的数学技能具有可推广性87
(三)考查具有类特征的问题,使所考查的数学问题具有可推广性91
(四)考查问题解决型问题,使基于问题的表现能推断为数学能力95
(五)重视分数结构设计,确保考试分数的可推广性98
(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01
三、基本结论102
四、改进建议102
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教育性评价报告104
一、评价标准104
二、试题分析105
(一)体现义务教育性质105
(二)设置以生活、劳动和学习为背景的问题,凸显数学的工具性106
(三)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凸显数学在发展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108
(四)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展现数学的文化性110
(五)关注学习过程,渗透对数学学习方式的考查111
(六)设置尊重考生差异的试题,鼓励因材施教113
(七)关注考生成长,显现试卷的时代性115
(八)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17
三、基本结论117
四、改进建议118
第二篇 数学内容考法分析119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的考法分析119
一、“数与式”的考法分析119
(一)考查“数与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19
(二)以“数与式”的知识和性质为载体,考查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能力121
(三)“数与式”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23
二、“方程和不等式”的考法分析124
(一)从“知识”角度考查方程和不等式125
(二)从“运用”的角度考查方程和不等式125
(三)“方程与不等式”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卷)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29
三、“函数”的考法分析130
(一)深入考查函数的意义与性质130
(二)深入考查函数的应用132
(三)“函数”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吉林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35
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的考法分析138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考法分析138
(一)注重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38
(二)突出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在综合问题中的应用138
二、“三角形”的考法分析139
(一)注意从多角度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139
(二)突出考查三角形的全等关系140
(三)重点考查三角形与相关知识的联系140
三、“四边形”的考法分析141
(一)普遍注重对四边形基本性质的考查141
(二)注重四边形与图形变换的结合与应用142
(三)突出对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考查143
(四)“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云南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43
四、“圆”的考法分析144
(一)重点考查圆的基本知识144
(二)突出从多角度考查与圆相关的知识145
(三)“圆”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兰州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46
五、“视图与投影”的考法分析147
(一)注重适当考查空间观念147
(二)重视适度考查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148
六、“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考法分析148
(一)注重考查变换的性质148
(二)注重通过图形的变换考查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关系150
(三)“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50
七、“相似形”的考法分析152
(一)注重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52
(二)注重考查相似知识的应用152
(三)注重考查相似三角形在代数与几何综合应用中的工具作用152
(四)“相似形”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上海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53
八、“锐角三角函数”的考法分析154
(一)注重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考查154
(二)重点考查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4
(三)“锐角三角函数”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江西省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55
九、“图形与坐标”的考法分析156
(一)注重点的坐标与图形运动的考查156
(二)注重点的坐标探索156
(三)注重图形与坐标的综合应用156
十、“图形与证明”的考法分析157
(一)注重对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157
(二)突出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的综合考查157
(三)注重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较高水平的考查158
(四)“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在整套试卷中的考法赏析——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中考试卷部分试题赏析158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的考法分析160
一、“统计”的考法分析160
(一)结合问题调查,直接考查合理选择抽样方式的能力160
(二)借助统计图表,综合考查获取运用数据信息的能力160
(三)变换视角,突出考查对统计量本质的理解163
(四)利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重点考查决策推断能力163
二、“概率”的考法分析165
(一)直接考查概率的相关概念165
(二)综合考查对简单随机事件概率的理解165
(三)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应用概率的意识166
(四)通过模拟实验,考查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167
第四部分 课题学习的考法分析169
一、关于归纳与概括169
(一)设置问题情境,直接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169
(二)结合类比猜想考查归纳概括能力170
(三)从关注解题过程完整性的角度,重点考查归纳与演绎的综合171
二、关于抽象与建模172
(一)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考查抽象能力172
(二)借助对几何模型的分析探究,考查建立代数模型的能力173
(三)借助实际问题情境,考查建立几何模型的能力174
三、关于实验与操作174
(一)通过对问题有限可能结果的列举分类实验,考查数学实验意识175
(二)从条件特征入手进行相关的几何实验操作,考查探究能力175
(三)通过问题方案的设计实验,考查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能力177
四、关于综合与延伸178
(一)关注试题的纵向深化,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或思想方法的统一性178
(二)构造横向型综合题,考查知识的横向整合与重要的思想方法180
第三篇 题型运用分析181
一、合情推理型问题181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181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182
(三)命题启示185
二、说理型问题186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186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186
(三)命题启示189
三、方案设计型问题190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190
(二)应用例析与变式190
(三)命题启示192
四、理解型问题193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193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193
(三)命题启示198
五、测量型问题198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198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199
(三)命题启示202
六、决策型问题203
(一)典型情境与问题模型203
(二)变式与应用例析203
(三)命题启示208
七、数学建模型问题208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208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209
(三)命题启示212
八、数学情境型问题213
(一)情境与问题模型213
(二)变式与题型运用例析213
(三)命题启示216
后记217
热门推荐
- 993049.html
- 799259.html
- 1841280.html
- 3349621.html
- 453887.html
- 3457206.html
- 2593869.html
- 3584417.html
- 3499114.html
- 3036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7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9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