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
  • 孙家骢,韩润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80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矿床-地质力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3

第二节 矿田构造研究简史4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前半期)4

二、第二阶段(20世纪约50年代起)4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4

四、第四阶段(21世纪初以来)5

第三节 矿田地质力学的性质及任务5

第四节 矿田地质力学的研究内容6

第五节 矿田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步骤7

一、矿田构造体系分析7

二、控矿构造型式研究及成矿条件分析9

三、矿田成矿预测11

四、矿田预测靶区的验证及总结11

第二章 矿田地质力学有关的力学基础13

第一节 应力的概念13

一、外力和内力13

二、应力15

第二节 应变的概念16

一、位移16

二、变形16

三、应变18

四、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关系——泊松比18

第三节 应力应变的关系——胡克定律19

第四节 平面应力分析20

一、一点的应力状态20

二、平面应力分析22

三、应力圆(应力摩尔圆)26

四、剪裂角的分析29

五、断裂性质的分析31

第三章 结构面及其控矿特征32

第一节 结构面的概念32

第二节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分类33

一、压性结构面33

二、张性结构面34

三、扭性结构面35

第三节 结构面力学性质的宏观鉴定35

一、结构面力学性质判别顺序36

二、压性破裂面的主要特征36

三、张性破裂面的主要特征39

四、扭性破裂面的主要特征41

第四节 结构面力学性质的微观鉴定42

一、应力矿物42

二、岩组分析53

第五节 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的控矿特征57

一、压性断裂的控矿特征57

二、张性断裂的控矿特征59

三、扭性断裂的控矿特征61

第四章 构造序次及其控矿特征63

第一节 构造序次的概念63

一、水平侧压力作用下岩层的变形过程63

二、力偶作用下岩层的变形过程64

第二节 构造序次转化结构面的概念及其鉴定66

一、压扭性和张扭性破裂面的鉴定特征67

二、压性褶皱和压扭性褶皱的鉴定特征69

三、序次弧形构造70

第三节 构造等级的概念72

第四节 根据序次关系判断断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72

第五节 构造形迹的分级和挨次控矿作用73

一、构造形迹的分级控矿作用73

二、构造形迹的挨次控矿作用74

三、导矿构造、配矿构造和容矿构造的概念74

四、构造形迹分级控矿的挨次控矿的应用实例75

第六节 区域性断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78

一、伸展构造78

二、重力滑动构造80

三、逆冲推覆构造80

四、走向滑动断层81

五、韧性剪切带82

第五章 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86

第一节 构造体系的概念86

第二节 构造型式的概念87

第三节 构造体系类型的划分88

第四节 各类构造体系的组成特点及控矿作用89

一、纬向构造体系89

二、经向构造体系90

三、多字型构造92

四、棋盘格式构造96

五、入字型构造100

六、旋扭构造102

七、山字型构造115

第六章 构造体系复合及其控矿特征118

第一节 构造体系复合的概念118

一、实例118

二、概念119

三、类型119

四、复合结构面的类型及鉴定121

五、复合弧形构造128

第二节 构造体系联合的概念130

一、概念130

二、构造联合和构造复合的主要区别130

三、联合弧形构造131

第三节 矿田构造体系发展史的研究132

一、形变史的分析132

二、构造体系发展史的重建135

第四节 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前、成矿后构造体系144

一、成矿构造体系的概念及其鉴定标志144

二、成矿前构造体系的概念及鉴定标志145

三、成矿后构造体系的概念及鉴定标志146

第五节 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及成矿作用147

第六节 构造体系复合控矿的作用148

第二篇 方法应用篇153

第七章 云南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找矿前景分析153

第一节 云南主要构造体系划分及其特征153

一、云南主要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其特征153

二、云南主要构造体系的复合关系160

三、云南主要构造体系与矿产分布的关系162

四、结论165

第二节 云南主要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及某些矿产的分布规律165

一、从中国地壳运动的方式和方向看云南地壳构造的特点166

二、云南的构造运动及主要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171

三、云南某些重要矿产的分布规律175

第三节 滇西锡矿带的成矿构造体系及找矿前景分析178

一、云南构造运动的若干特点178

二、滇西锡矿带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及其他花岗岩的控制作用179

三、滇西锡矿带构造体系对锡矿的控制及找矿方向183

第四节 滇中地区罗茨-易门断裂带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铁矿的控制作用185

一、断裂带的组成特征185

二、断裂带的发生、发展186

三、断裂带对铁矿的控制作用190

第八章 滇中元古宇变质岩系中的铜铁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预测194

第一节 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构造控矿特征194

一、区域地质背景194

二、矿床构造特征195

三、控岩控矿断裂的力学性质特征196

四、控矿构造型式的分析201

五、结论202

第二节 禄丰鹅头厂铜铁矿床构造控矿特征202

一、矿田构造体系分析202

二、矿源层形成的构造控制作用204

三、矿化富集的构造控制作用206

四、结论211

第三节 安宁八街杨梅山-红坡铁矿带构造体系控矿特征及找矿预测211

一、构造体系控矿特征211

二、预测实例216

三、找矿方向218

第四节 易门铜矿田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预测218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218

二、矿床成矿系列222

三、易门铜矿田构造的“镜面对称”成矿效应222

四、构造对矿床(体)的控制作用223

五、构造分级控矿系统与成矿结构面233

六、构造刺穿体类型与刺穿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239

七、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构造体系249

第九章 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预测254

第一节 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银铅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学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254

一、主要区域构造与矿床分布规律255

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学的年代学约束260

三、成矿构造动力学266

四、“三位一体”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地质模型268

第二节 滇东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预测269

一、矿床地质特征的特殊性270

二、成矿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及其控矿特征274

三、矿区成矿构造体系276

四、构造控矿规律及构造控矿模式277

五、矿床成矿模型279

六、找矿预测280

第三节 滇东北昭通毛坪大型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预测282

一、主要控矿构造283

二、成矿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及其控矿特征284

三、成矿构造体系285

四、构造控矿规律287

五、找矿标志及找矿预测290

第十章 中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中的锡、铜、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找矿预测292

第一节 滇东南个旧马拉格锡矿田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及其控矿特征292

一、矿田构造体系成生发展及成矿构造体系292

二、矿田构造应力场动态模拟295

三、矿田构造应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299

四、矿田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301

五、结论305

第二节 滇东南个旧马拉格锡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特征306

一、矿田构造体系的划分及成生发展306

二、矿田成岩成矿元素的统计分析308

三、矿田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309

四、结论312

第三节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预测312

一、楚雄盆地构造演化概述313

二、典型矿床地质概况314

三、成矿地质体的厘定317

四、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317

五、成矿结构面构造演化的时间机制325

六、矿田构造体系与成矿构造体系327

七、砂岩型铜矿床“三位一体”成矿规律与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型329

八、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其应用329

第四节 滇西北北衙斑岩成矿系统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332

一、矿区地质概况332

二、构造控矿特征及其力学机制334

三、矿化蚀变及其分带规律346

四、构造控岩控矿作用347

五、构造控岩控矿模式348

六、结论349

主要参考文献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