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论
  • 顾海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718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论要7

第一章 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7

一、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概述13

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概貌25

三、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意义34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的演化及其意义36

一、对经济学体系结构的早期思考37

二、“五篇结构计划”的提出及其修改42

三、“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的转变51

四、“六册结构计划”到《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转变61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重读75

一、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及其关联性76

二、对“历史哲学”和“万能钥匙”的贬谪78

三、“原生类型”和“次生类型”的关联及其“中介”80

四、现象具体和规律一般的关系82

五、“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的关系83

六、总体中的“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的意义84

七、“人体解剖”和“猴体解剖”的关系88

八、“自行批判”和“历史路标”的关系89

九、“从后思索”:蜘蛛、蜜蜂和建筑师及其他92

十、“结构”的多义性及其统一性94

第四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读解97

一、马克思自1843年之后15年间经济学研究的结晶97

二、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三个重大转折101

三、《手稿》“货币章”实现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105

四、“资本章”奠定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基础110

五、对探寻马克思整体思想的重大意义119

第五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摘选读解新视域129

一、《文集》摘选的《手稿》的内容及其意义129

二、社会发展系统观:从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到三大历史状态的思想135

三、科学技术发展观:对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社会运用形式的探索139

四、未来社会过渡观:对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全面性的科学预测142

第六章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读解146

一、《手稿》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46

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本质及其关系的探索150

三、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关系的研究153

四、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探索154

五、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157

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研究160

七、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理论的探索164

八、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研究168

九、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探索172

第二篇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研究181

第七章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探讨181

一、经济思想史学的基本逻辑:从经济理论原理阐述到思想历史阐述181

二、经济思想史的形式: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和“历史路标”192

三、经济思想史观的要义:研究的经济思想史和叙述的经济思想史200

第八章 《巴师夏和凯里》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207

一、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早期发展207

二、《巴师夏和凯里》中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创见212

三、《巴师夏和凯里》中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意蕴217

第九章 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的评论和分析及其意义222

一、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的最初认识与评论222

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经济思想学派的分析227

三、《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对经济思想学派的探讨234

四、《资本论》第一卷及“第二版跋”对经济思想学派的分析239

第十章 马克思1843~1847年从劳动价值论异议者向赞成者的转变245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异议245

二、唯物史观创立中的重大转折254

三、向劳动价值论拥护者的转变260

第十一章 价值转化形态及其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270

一、价值转化形态形成的“中介”270

二、价值转化形态形成的逻辑层次274

三、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278

四、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的关系282

第十二章 恩格斯与“转形”问题的早期论争289

一、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前对“转形”问题的理解289

二、莱克西斯和施米特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295

三、斯蒂贝林、沃尔弗和洛里亚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301

四、法尔曼和莱尔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305

五、恩格斯对“转形”问题早期论争的评价及其启示308

第十三章 恩格斯晚年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313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贡献313

二、时代的变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特质318

三、对同时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态度319

四、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绝对化”理解倾向的纠正321

五、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和不同理论观点的细致研究和探讨322

六、保卫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325

七、关注西方经济学“庸俗化”取向及其影响326

第十四章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论争回顾329

一、恩格斯晚年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329

二、伯恩施坦对劳动价值论的“修正”及其影响336

三、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反击及其意义343

第三篇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与当代探析355

第十五章 《资本论》的现实意义略论355

一、怎样看待和认识《资本论》的历史地位355

二、怎样理解和评价《资本论》的体系362

第十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论》研究的新视野368

一、全面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368

二、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六册结构计划”的重要启示371

三、拓展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视野374

第十七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379

一、历史的回顾: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拥护者、创新者转变379

二、方法的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总体理解及抽象到具体的转化382

三、现实的思考:劳动价值论在现时代的发展及其新课题388

第十八章 “转形”问题论争与20世纪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的命运395

一、“转形”问题论争的出现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补充”395

二、“转形”问题论争的延伸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解读”400

三、“转形”问题论争的拓展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多维“重塑”406

四、“转形”问题视界中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命运的思考414

第十九章 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420

一、理解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视点421

二、理解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历史地位的多层面研究426

三、理解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主要理论的研究431

四、理解20世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比较”问题的研究436

第二十章 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考察熊彼特经济分析史447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思想史的主题及形式的理论447

二、熊彼特“经济分析史”视野中的经济思想史的主题和形式454

三、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视野中的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的主题及意义461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支柱”与“本质”的探索469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两卷本)内容概述469

二、五大理论“支柱”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统”理论评价476

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功”及其理论出路480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及其发展之路484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487

一、对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的理解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48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理解上的创新49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体系创新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