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 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 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
  • 颜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62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 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不争的事实1

二 中国各级教育发展迅速,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迅猛扩张4

第二节 研究意义9

一 理论意义9

二 实践意义9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0

一 研究内容10

二 研究方法12

三 研究思路14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16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18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2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21

一 能力和能力偏误21

二 教育与教育溢价24

三 工资收入和工资收入差距25

第二节 理论基础27

一 教育与工资决定的基本人力资本模型27

二 教育内部收益率模型29

三 明瑟收益率模型30

四 遗漏能力偏误31

五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教育溢价变动机理分析32

第三节 关于教育溢价估计方法论问题探讨35

一 教育的内生性问题35

二 教育溢价的异质性问题37

三 样本选择偏差38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38

一 关于大学教育溢价研究综述39

二 关于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教育溢价影响的文献综述41

三 关于技能偏态与大学教育溢价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46

四 关于农村教育回报的研究综述50

第三章 高等教育对中国工资收入差距的贡献——基于泰尔指数测算及分解分析56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指标述评58

第二节 中国工资不平等的长期演变62

一 数据说明62

二 中国高中以上学历劳动力工资总体结构的统计分析63

三 中国工资结构的演变基于不同分组数据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分析67

第三节 本章小结93

第四章 基于反事实框架对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的测度94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94

一 数据来源94

二 变量描述95

第二节 估计方法98

一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思想98

二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前提假设99

三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程序101

第三节 变量的确定103

一 结果变量103

二 处理变量103

三 协变量103

第四节 大学教育溢价实证分析111

一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O LS估计111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工具变量估计113

三 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PS M估计116

四 灵敏度分析125

第五节 不同职业类型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126

第六节 不同产业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127

第七节 不同劳动力市场大学教育溢价比较128

第八节 本章小结129

第五章 高等教育扩张对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影响——基于干预—控制框架的实证研究131

第一节 模型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设定133

一 模型方法133

二 数据描述及处理139

三 变量设定140

四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144

第二节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145

一 基于Probit回归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145

二 矫正样本选择偏差、能力偏误的大学教育溢价变动的DID模型估计及其结果的解释146

三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解析150

第三节 本章小结156

第六章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基于中国样本的实证研究159

第一节 理论模型161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技术165

一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165

二 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模型选择167

三 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167

第三节 实证分析168

一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168

二 空间计量检验170

三 指标选择171

四 中国技能偏态存在性的实证检验172

第四节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一个经济学解释176

第五节 如何解释技能偏态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178

第六节 本章小结179

第七章 技能高中还是普通高中——中国农村学生的教育选择研究181

第一节 模型方法183

第二节 数据描述187

一 数据来源187

二 指标选取187

三变量确认190

四 变量的统计描述192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194

一 基于Probit回归的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194

二 基于一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估计结果195

三 教育变量内生性的检验197

四 基于二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的估计198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2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性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205

第一节 研究结论205

一 伴随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否拥有大学学位成为解释中国地带、性别、同生群、职业以及部门内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205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显著,特别是第三产业、一级劳动力市场、企业、研究所的大学溢价凸显,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将加剧工资收入差距206

三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大学教育溢价不降反升207

四 中国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的技能偏态性将增加高能力大学生的需求,是大学教育溢价持续上升的原因207

五 中国农村高中教育溢价明显,特别是技能高中溢价,是否接受高中教育是农村个体工资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208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209

一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是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9

二 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农村技能教育210

三 继续发展信贷市场增加对贫困家庭的补贴,改善其受教育条件210

四 改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使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211

第三节 未来工作展望211

参考文献213

致谢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