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 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颜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62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 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不争的事实1
二 中国各级教育发展迅速,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迅猛扩张4
第二节 研究意义9
一 理论意义9
二 实践意义9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0
一 研究内容10
二 研究方法12
三 研究思路14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16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18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2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21
一 能力和能力偏误21
二 教育与教育溢价24
三 工资收入和工资收入差距25
第二节 理论基础27
一 教育与工资决定的基本人力资本模型27
二 教育内部收益率模型29
三 明瑟收益率模型30
四 遗漏能力偏误31
五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教育溢价变动机理分析32
第三节 关于教育溢价估计方法论问题探讨35
一 教育的内生性问题35
二 教育溢价的异质性问题37
三 样本选择偏差38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38
一 关于大学教育溢价研究综述39
二 关于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教育溢价影响的文献综述41
三 关于技能偏态与大学教育溢价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46
四 关于农村教育回报的研究综述50
第三章 高等教育对中国工资收入差距的贡献——基于泰尔指数测算及分解分析56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指标述评58
第二节 中国工资不平等的长期演变62
一 数据说明62
二 中国高中以上学历劳动力工资总体结构的统计分析63
三 中国工资结构的演变基于不同分组数据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分析67
第三节 本章小结93
第四章 基于反事实框架对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的测度94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94
一 数据来源94
二 变量描述95
第二节 估计方法98
一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思想98
二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前提假设99
三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程序101
第三节 变量的确定103
一 结果变量103
二 处理变量103
三 协变量103
第四节 大学教育溢价实证分析111
一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O LS估计111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工具变量估计113
三 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PS M估计116
四 灵敏度分析125
第五节 不同职业类型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126
第六节 不同产业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127
第七节 不同劳动力市场大学教育溢价比较128
第八节 本章小结129
第五章 高等教育扩张对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影响——基于干预—控制框架的实证研究131
第一节 模型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设定133
一 模型方法133
二 数据描述及处理139
三 变量设定140
四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144
第二节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145
一 基于Probit回归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145
二 矫正样本选择偏差、能力偏误的大学教育溢价变动的DID模型估计及其结果的解释146
三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解析150
第三节 本章小结156
第六章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基于中国样本的实证研究159
第一节 理论模型161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技术165
一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165
二 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模型选择167
三 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167
第三节 实证分析168
一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168
二 空间计量检验170
三 指标选择171
四 中国技能偏态存在性的实证检验172
第四节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一个经济学解释176
第五节 如何解释技能偏态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178
第六节 本章小结179
第七章 技能高中还是普通高中——中国农村学生的教育选择研究181
第一节 模型方法183
第二节 数据描述187
一 数据来源187
二 指标选取187
三变量确认190
四 变量的统计描述192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194
一 基于Probit回归的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194
二 基于一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估计结果195
三 教育变量内生性的检验197
四 基于二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的估计198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2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性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205
第一节 研究结论205
一 伴随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否拥有大学学位成为解释中国地带、性别、同生群、职业以及部门内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205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显著,特别是第三产业、一级劳动力市场、企业、研究所的大学溢价凸显,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将加剧工资收入差距206
三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大学教育溢价不降反升207
四 中国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的技能偏态性将增加高能力大学生的需求,是大学教育溢价持续上升的原因207
五 中国农村高中教育溢价明显,特别是技能高中溢价,是否接受高中教育是农村个体工资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208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209
一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是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9
二 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农村技能教育210
三 继续发展信贷市场增加对贫困家庭的补贴,改善其受教育条件210
四 改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使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211
第三节 未来工作展望211
参考文献213
致谢228
热门推荐
- 3206338.html
- 2279749.html
- 1267462.html
- 2797463.html
- 3245721.html
- 1346360.html
- 1419585.html
- 536150.html
- 447968.html
- 3241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4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9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5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6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