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通Windows server 200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精通Windows server 2008
  • (美)William R.Stanek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9494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124页
  • 文件大小:272MB
  • 文件页数:1156页
  • 主题词: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Server 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通Windows server 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 Windows Server 2008的概况和规划3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8简介3

1.1 Windows Server 2008的新功能4

1.1.1 Windows Server 2008 Standard5

1.1.2 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5

1.1.3 Windows Server 2008 Datacenter5

1.1.4 Windows Web Server 20086

1.2 64位计算7

1.3虚拟化计算8

1.4 Windows Vista和Windows Server 20089

1.4.1 Windows Vista的版本9

1.4.2 Windows Vista和Active Directory9

1.5架构的改进9

1.5.1内核架构10

1.5.2引导环境11

1.5.3支持架构12

第2章 规划Windows Server 200822

2.1规划概述22

2.1.1微软解决方案框架流程模型22

2.1.2规划:蓝图23

2.2确定组织团队25

2.2.1微软解决方案框架团队模型25

2.2.2你的项目团队26

2.3评估项目目标27

2.3.1业务角度27

2.3.2确定IT目标28

2.3.3检查IT与业务的交互28

2.3.4预测网络的变动29

2.4分析现有的网络30

2.4.1评估网络基础架构30

2.4.2评估系统31

2.4.3确定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32

2.4.4确定安全的基础架构33

2.4.5复查网络的管理34

2.5定义目标和范围36

2.5.1指定组织目标36

2.5.2设置日程安排37

2.5.3修正预算38

2.5.4允许的突发事件38

2.5.5界定项目范围39

2.6定义新的网络环境40

2.6.1定义域和安全架构40

2.6.2更改管理方法41

2.6.3 Active Directory的考虑43

2.6.4规划服务器的使用46

2.6.5确定Windows Server 2008的版本49

2.7选择软件授权计划51

2.7.1零售产品许可证51

2.7.2批量授权计划51

2.8规划和部署最后的注意事项53

第3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55

3.1快速入门55

3.2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装准备57

3.2.1系统硬件需求57

3.2.2如何全新安装以及与升级安装的区别58

3.2.3支持的升级途径59

3.2.4使用Windows Update59

3.2.5预安装任务60

3.3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61

3.3.1安装x86架构的系统61

3.3.2安装64位系统62

3.3.3规划分区63

3.3.4安装类型64

3.3.5计算机的命名65

3.3.6网络和域成员身份选项65

3.3.7执行全新安装67

3.3.8执行升级安装70

3.3.9激活问题70

3.4在安装过程中执行管理任务71

3.4.1在安装过程中使用命令提示行71

3.4.2安装过程中强制删除磁盘分区75

3.4.3在安装过程中创建、删除和扩展磁盘分区76

3.5安装排错76

3.5.1导致失败的可能原因77

3.5.2安装程序突然停止响应78

3.6安装后问题80

第Ⅱ部分 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85

第4章 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85

4.1使用管理工具85

4.1.1使用控制面板实用程序85

4.1.2使用图形管理工具86

4.1.3使用命令行工具89

4.2使用初始配置任务控制台91

4.3使用计算机管理控制台93

4.3.1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93

4.3.2计算机管理存储工具94

4.3.3计算机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工具94

4.4使用服务器管理器94

4.5使用控制面板96

4.5.1使用外观和个性化控制台97

4.5.2使用日期和时间实用工具99

4.5.3使用文件夹选项工具100

4.5.4使用区域和语言选项工具101

4.6使用系统控制台102

第5章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8105

5.1优化「开始」菜单105

5.1.1浏览「开始」菜单选项106

5.1.2修改「开始」菜单内容108

5.2自定义桌面和任务栏114

5.2.1配置桌面项目114

5.2.2配置任务栏115

5.3优化任务栏119

5.3.1自定义快速启动工具栏120

5.3.2显示其他自定义工具栏121

5.3.3创建个人工具栏121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8 MMC管理123

6.1 MMC介绍123

6.2使用MMC124

6.2.1 MMC管理单元124

6.2.2 MMC的模式125

6.2.3 MMC的窗口和启动127

6.2.4 MMC工具的可用性129

6.2.5 MMC和远程计算机131

6.3创建自定义MMC132

6.3.1步骤1:创建控制台132

6.3.2步骤2:向控制台中添加管理单元134

6.3.3步骤3:保存设置好的控制台137

6.4为MMC设计自定义任务板140

6.4.1初识任务板140

6.4.2理解任务板视图样式141

6.4.3创建和管理任务板143

6.4.4创建和管理任务145

6.5发布和分发自定义工具148

第7章 配置角色、角色服务和功能150

7.1使用角色、角色服务和功能150

7.2使附加组件可用155

7.3使用服务器管理器安装组件155

7.3.1查看配置角色和角色服务155

7.3.2管理服务器角色156

7.3.3管理角色服务160

7.3.4管理Windows功能162

7.4使用命令行安装组件163

7.4.1使用ServerManagerCmd前的准备工作164

7.4.2了解组件名称165

7.4.3确定已安装的角色、角色服务和功能169

7.4.4使用ServerManagerCmd安装组件170

7.4.5使用ServerManagerCmd删除组件171

第8章 硬件的管理和排错173

8.1理解硬件安装的变化173

8.1.1选择内部设备173

8.1.2选择外部设备174

8.2安装设备176

8.2.1理解设备的安装176

8.2.2安装新设备177

8.2.3查看设备和驱动程序的详细信息179

8.3使用设备驱动程序181

8.3.1设备驱动程序的本质181

8.3.2使用已签名和未签名的设备驱动程序182

8.3.3查看驱动程序信息183

8.3.4查看高级、资源和其他设置185

8.3.5安装和更新设备驱动程序186

8.3.6使用组策略限制设备的安装190

8.3.7回滚驱动程序190

8.3.8卸载已删除设备的驱动程序191

8.3.9卸载、重装和禁用设备驱动191

8.4管理硬件192

8.4.1添加非即插即用硬件192

8.4.2启用和禁用硬件193

8.4.3硬件排错193

8.4.4解决资源冲突196

第9章 管理注册表199

9.1注册表介绍199

9.2理解注册表的结构202

9.3注册表根键205

9.3.1 HKEY_LOCAL_MACHINE206

9.3.2 HKEY_USERS210

9.3.3 HKEY_CLASSES_ROOT210

9.3.4 HKEY_CURRENT_CONFIG211

9.3.5 HKEY_CURRENT_USER211

9.4注册表数据:如何存储和使用211

9.4.1注册表数据来自何处211

9.4.2注册表数据的可用类型213

9.5使用注册表214

9.5.1搜索注册表214

9.5.2修改注册表215

9.5.3修改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217

9.5.4导入和导出注册表数据218

9.5.5加载和卸载配置单元文件220

9.5.6从命令行下操作注册表221

9.6备份和还原注册表221

9.7注册表的维护222

9.7.1使用Windows Installer清理工具223

9.7.2使用Windows InstallerZapper224

9.8注册表安全225

9.8.1禁止访问注册表工具225

9.8.2给注册表键设置权限227

9.8.3控制注册表的远程访问229

9.8.4审核注册表的访问230

第10章 软件和用户帐户控制管理232

10.1理解软件安装的变化232

10.2精通用户帐户控制235

10.2.1提升、提示和安全桌面235

10.2.2配置UAC和管理员批准模式236

10.3维持应用程序完整性239

10.3.1应用程序访问令牌239

10.3.2应用程序运行级别241

10.3.3配置运行级别242

10.3.4控制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行为243

第11章 性能监控和优化245

11.1优化性能、内存使用和数据吞吐率245

11.1.1优化Windows操作系统性能245

11.1.2调整处理器计划246

11.1.3优化虚拟内存247

11.2跟踪系统的常规运行状况249

11.2.1监视的本质249

11.2.2为排错获取处理器和内存的使用情况信息251

11.2.3获取运行中的应用程序的信息254

11.2.4进程的监控和排错255

11.2.5服务监控和排错260

11.2.6获得网络使用信息262

11.2.7获得用户和远程用户会话信息263

11.3通过事件查看器跟踪事件和排错265

11.3.1理解事件日志265

11.3.2访问事件日志和查看事件267

11.3.3在远程系统上查看事件日志270

11.3.4事件的排序、查找和筛选271

11.3.5事件日志的存档274

11.3.6使用PowerShell跟踪事件275

11.3.7事件的订阅和转发278

第12章 全面的性能分析和日志记录280

12.1建立性能基准280

12.2监视可靠性和性能281

12.3全面的性能监视284

12.3.1使用性能监视器284

12.3.2选择要监视的性能对象和计数器285

12.3.3选择视图并控制显示286

12.3.4远程监视性能289

12.4解决性能瓶颈290

12.4.1解决内存瓶颈291

12.4.2解决处理器瓶颈293

12.4.3解决磁盘I/O瓶颈294

12.4.4解决网络瓶颈295

12.5性能日志296

12.5.1查看数据收集器报告301

12.5.2配置性能计数器警报301

12.5.3从命令行下监视性能302

12.5.4在命令行下分析跟踪日志304

第Ⅲ部分 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的存储和文件系统309

第13章 引导配置309

13.1从硬件和固件进行引导309

13.1.1硬件和固件的电源状态309

13.1.2诊断硬件和固件的启动问题310

13.1.3解决硬件和固件启动问题311

13.2引导环境的本质313

13.3管理启动和引导配置314

13.3.1管理启动和恢复选项314

13.3.2管理系统引导配置315

13.3.3使用BCD编辑器318

13.4管理引导配置数据存储及其项319

13.4.1查看BCD项319

13.4.2创建和标识BCD存储322

13.4.3导入和导出BCD存储323

13.4.4创建、复制和删除BCD项323

13.4.5设置BCD项值324

13.4.6更改数据执行保护和物理地址扩展选项329

13.4.7更改操作系统显示顺序330

13.4.8更改默认操作系统项331

13.4.9更改默认超时值331

13.4.10临时更改引导顺序332

第14章 存储管理333

14.1必要的存储技术333

14.1.1使用内部和外部存储设备333

14.1.2改善存储管理335

14.1.3从SAN启动以及配合群集使用SAN336

14.2配置多路径I/O338

14.2.1添加多路径硬件设备338

14.2.2删除多路径硬件设备339

14.2.3满足性能、容量和可用性需求339

14.3安装和配置文件服务340

14.3.1优化文件服务角色341

14.3.2配置文件服务角色342

14.4配置存储344

14.4.1使用磁盘管理工具344

14.4.2添加新磁盘347

14.4.3使用MBR和GPT分区方式348

14.4.4使用磁盘存储类型351

14.4.5转换FAT或FAT32为NTFS355

14.5在基本盘上管理MBR磁盘分区357

14.5.1创建分区和简单卷357

14.5.2格式化分区、逻辑驱动器或卷360

14.5.3配置驱动器号361

14.5.4配置映射点363

14.5.5扩展分区364

14.5.6压缩卷366

14.5.7删除分区、逻辑驱动器或卷368

14.6在基本盘上管理GPT磁盘分区368

14.6.1 ESP368

14.6.2 MSR分区369

14.6.3主分区370

14.6.4 LDM元数据和LDM数据分区370

14.6.5 OEM或未知分区371

14.7管理动态盘上的卷371

14.7.1创建简单卷或跨区卷371

14.7.2配置RAID 0:带区373

14.7.3修复故障的简单卷、跨区卷或带区卷374

14.7.4移动动态盘374

14.7.5配置RAID 1:磁盘镜像375

14.7.6启动卷和系统卷的镜像376

14.7.7配置RAID 5:带奇偶校验的带区379

14.7.8中断或删除镜像集380

14.7.9解决镜像集故障381

14.7.10修复镜像的系统卷382

14.7.11解决RAID-5集的故障382

第15章 TPM和BitLocker驱动器加密384

15.1使用可信平台384

15.2管理TPM385

15.2.1理解TPM的状态和工具385

15.2.2 TPM初次使用的初始化387

15.2.3将初始化后的TPM打开或关闭389

15.2.4清除TPM391

15.2.5更改TPM所有者密码391

15.3 BitLocker驱动器加密简介392

15.4部署BitLocker 驱动器加密393

15.5设置和管理BitLocker驱动器加密395

15.5.1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创建BitLocker驱动器加密分区396

15.5.2在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创建BitLocker驱动器加密分区397

15.5.3配置和启用BitLocker驱动器加密398

15.5.4判断计算机上是否有被BitLocker加密的卷403

15.5.5管理BitLocker密码和PIN404

15.5.6加密服务器的数据卷404

15.5.7恢复被BitLocker驱动器加密保护的数据405

15.5.8禁用或关闭BitLocker驱动器加密406

第16章 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文件系统407

16.1理解磁盘和文件系统结构407

16.2使用FAT409

16.2.1文件分配表结构409

16.2.2 FAT功能410

16.3使用NTFS412

16.3.1 NTFS结构412

16.3.2 NTFS功能415

16.3.3分析NTFS结构417

16.4高级NTFS功能419

16.4.1硬链接420

16.4.2数据流421

16.4.3变动日志422

16.4.4对象标识符424

16.4.5重解析点425

16.4.6稀疏文件426

16.4.7 NTFS事务日志427

16.5使用基于文件的压缩428

16.5.1 NTFS压缩429

16.5.2压缩(Zipped)文件夹431

16.6管理磁盘配额432

16.6.1配额管理如何工作432

16.6.2配置磁盘配额434

16.6.3为特定用户自定义配额项435

16.6.4在配置后管理磁盘配额438

16.6.5导出和导入配额项440

16.7管理文件系统完整性440

16.7.1文件系统的错误如何发生440

16.7.2使用磁盘检查工具修复文件系统错误441

16.7.3使用ChkDsk分析FAT卷443

16.7.4使用 ChkDsk分析NTFS卷444

16.7.5使用ChK Dsk修复卷并标记坏扇区445

16.8磁盘碎片整理446

16.8.1配置自动碎片整理446

16.8.2通过使用碎片整理程序修复碎片447

16.8.3理解整理程序的分析结果449

第17章 文件共享和安全451

17.1文件共享的本质451

17.1.1理解文件共享模式451

17.1.2使用和查找共享454

17.1.3隐藏和控制共享的访问456

17.1.4特殊共享和管理共享456

17.1.5访问管理共享458

17.2创建和发布共享文件夹458

17.2.1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创建共享459

17.2.2使用计算机管理控制台创建共享461

17.2.3在Active Directory中发布共享464

17.3管理共享权限465

17.3.1理解共享权限465

17.3.2配置共享权限466

17.4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权限468

17.4.1文件和文件夹所有权468

17.4.2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继承470

17.4.3配置文件和文件夹权限472

17.4.4判断有效权限478

17.5文件共享创建后的管理479

17.6审核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480

17.6.1启用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审核480

17.6.2指定要被审核的文件和文件夹481

17.6.3监控安全日志483

第18章 使用卷影副本484

18.1卷影副本的本质484

18.1.1对共享文件夹使用卷影副本484

18.1.2卷影副本如何工作485

18.1.3为共享文件夹实施卷影副本487

18.2在计算机管理控制台中管理卷影副本488

18.2.1在计算机管理控制台中配置卷影副本489

18.2.2卷影副本的配置后管理491

18.2.3恢复整个卷492

18.3在命令行下配置卷影副本493

18.3.1在命令行下启用卷影副本493

18.3.2从命令行下手工创建快照494

18.3.3查看卷影副本信息494

18.3.4从命令行下删除快照映像496

18.3.5从命令行下禁用卷影副本497

18.3.6从命令行下恢复卷497

18.4在客户端上使用卷影副本497

第19章 使用远程桌面管理500

19.1远程桌面管理的本质500

19.2配置远程桌面管理501

19.2.1在服务器上启用远程桌面管理501

19.2.2允许和限制远程登录502

19.2.3通过组策略配置远程桌面管理504

19.3支持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504

19.3.1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504

19.3.2运行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506

19.3.3运行远程桌面510

19.4监视登录的用户512

第Ⅳ部分 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和打印服务517

第20章 TCP/IP网络517

20.1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浏览网络517

20.2使用TCP/IP520

20.3理解IPv4寻址522

20.3.1单播IPv4地址522

20.3.2多播IPv4地址524

20.3.3广播IPv4地址525

20.4特殊的IPv4寻址规则526

20.5使用子网和子网掩码527

20.5.1子网掩码527

20.5.2网络前缀标记528

20.5.3子网529

20.5.4理解IP数据包534

20.6准备并使用IPv4地址535

20.7理解IPv6536

20.8理解名称解析538

20.8.1域名系统539

20.8.2 Windows网络命名服务(WINS)540

20.8.3链路局部多播名称解析(LLMNR)541

第21章 管理TCP/IP网络543

21.1安装TCP/IP网络543

21.1.1准备安装TCP/IP网络543

21.1.2安装网络适配器544

21.1.3安装网络服务(TCP/IP)544

21.2配置TCP/IP网络545

21.2.1配置静态IP地址546

21.2.2配置动态IP地址和备用IP地址548

21.2.3配置多个IP地址和网关549

21.2.4配置DNS解析550

21.2.5配置WINS解析553

21.3管理网络连接554

21.3.1查看本地连接的状态、速度和活动情况554

21.3.2查看网络配置信息555

21.3.3启用和禁用本地连接556

21.3.4重命名本地连接556

21.4网络设置排错和测试556

21.4.1诊断和解决本地连接问题556

21.4.2诊断和解决Internet连接问题557

21.4.3执行基本的网络测试557

21.4.4诊断和解决IP地址问题558

21.4.5诊断和解决路由问题559

21.4.6释放和更新DHCP设置560

21.4.7诊断和解决名称解析问题561

第22章 管理DHCP564

22.1 DHCP的本质564

22.1.1 DHCPv4和自动配置565

22.1.2 DHCPv6和自动配置566

22.2 DHCP安全考量567

22.3规划DHCPv4和DHCPv6的实施567

22.3.1 DHCPv4消息和中继代理568

22.3.2 DHCPv6消息和中继代理569

22.3.3 IPv4和IPv6 DHCP的可用性和冗余570

22.4安装DHCP服务器573

22.4.1安装DHCP服务器服务574

22.4.2在Active Directory中授权DHCP服务器577

22.4.3创建和配置作用域577

22.4.4使用排除585

22.4.5使用保留586

22.4.6激活作用域588

22.5配置TCP/IP选项589

22.5.1选项和用途的级别590

22.5.2 Windows客户端使用的选项590

22.5.3使用用户定义和供应商定义的TCP/IP选项591

22.5.4为所有客户端设置选项592

22.5.5为RRAS和NAP客户端设置选项593

22.5.6为直接连接的客户端设置附加选项594

22.5.7定义类别以获得不同的选项集595

22.6 DHCP的高级配置和维护596

22.6.1 配置DHCP审核记录597

22.6.2将DHCP服务器服务和网络接口绑定599

22.6.3将DHCP和DNS整合599

22.6.4将DHCP和NAP整合600

22.6.5在DHCP服务器上启用冲突检测602

22.6.6保存和还原DHCP的配置信息603

22.6.7管理和维护DHCP数据库603

22.7安装DHCP中继代理605

22.7.1配置和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605

22.7.2添加和配置DHCP中继代理607

第23章 规划DNS架构609

23.1 DNS的本质609

23.2规划DNS的实施610

23.2.1公用和专用名称空间610

23.2.2使用DNS解析名称612

23.2.3 DNS资源记录613

23.2.4 DNS区域和区域传送614

23.2.5辅助区域、存根区域和条件转发619

23.2.6和其他技术的集成620

23.3安全考虑621

23.3.1 DNS查询和安全621

23.3.2 DNS动态更新和安全622

23.3.3外部DNS名称解析和安全623

23.4规划DNS模式625

23.4.1裂脑模式:同一个内部和外部名称625

23.4.2独立名称模式:不同的内部和外部名称626

第24章 实施和管理DNS628

24.1安装DNS服务器服务628

24.1.1配合Active Directory使用DNS628

24.1.2在没有Active Directory的情况下使用DNS631

24.1.3安装DNS631

24.2使用向导配置DNS633

24.2.1使用DNS服务器配置向导配置小型网络633

24.2.2使用DNS服务器配置向导配置大型网络636

24.3配置DNS区域、子域、转发器和区域传送640

24.3.1创建正向查找区域640

24.3.2创建反向查找区域641

24.3.3配置转发器和条件转发642

24.3.4配置子域和委派授权644

24.3.5配置区域传送646

24.3.6配置辅助通知647

24.4添加资源记录648

24.4.1主机地址(A和AAAA)和指针(PTR)记录649

24.4.2别名(CNAME)记录651

24.4.3邮件交换器(MX)记录651

24.4.4名称服务器(NS)记录652

24.4.5起始授权机构(SOA)记录653

24.4.6服务位置(SRV)记录653

24.5部署全局名称655

24.6维护和监控DNS656

24.6.1配置默认应用程序目录分区和传送作用域656

24.6.2设置老化和清理658

24.6.3配置日志和检查DNS事件日志659

24.7 DNS客户端服务排错660

24.7.1尝试重新注册客户端660

24.7.2检查客户端的TCP/IP配置660

24.7.3检查客户端的解析缓存661

24.7.4执行查询进行排错662

24.8 DNS服务器服务排错662

24.8.1检查服务器的TCP/IP配置663

24.8.2检查服务器的缓存663

24.8.3在其他名称服务器上检查传送663

24.8.4检查DNS服务器的配置663

24.8.5查看区域和区域记录668

第25章 实施和维护WINS671

25.1 WINS的本质671

25.1.1 NetBIOS名称和作用域671

25.1.2 NetBIOS节点类型672

25.1.3 WINS名称解析和缓存672

25.1.4 WINS实施详情673

25.2安装WINS服务器673

25.3配置复制伙伴675

25.3.1复制的本质675

25.3.2配置自动复制伙伴675

25.3.3使用委派的复制伙伴676

25.4配置和维护WINS678

25.4.1配置爆发处理678

25.4.2检查服务器状态和配置679

25.4.3检查活动注册和清理记录680

25.4.4维护WINS数据库681

25.5通过DNS启用WINS查询683

第26章 部署打印服务685

26.1理解Windows Server 2008打印服务685

26.2规划打印机的实施和整合689

26.2.1打印服务器硬件规模和优化配置689

26.2.2打印机硬件规模和优化设置690

26.3安装打印服务器693

26.3.1安装打印服务器694

26.3.2自动安装网络打印机695

26.3.3添加本地打印机696

26.3.4添加网络打印机699

26.3.5更改标准TCP/IP端口监视器设置702

26.3.6将用户连接到共享打印机703

26.3.7部署打印机连接705

26.3.8配置指向和打印限制707

26.4管理企业中的打印机708

26.4.1管理打印机708

26.4.2迁移打印机和打印队列710

26.4.3自动监控打印机和打印队列711

第27章 管理和维护打印服务713

27.1管理打印机权限713

27.1.1理解打印机权限713

27.1.2配置打印机权限715

27.1.3分配打印机所有权716

27.1.4审核打印机访问717

27.2管理打印服务器属性718

27.2.1查看和创建打印机格式718

27.2.2查看和配置打印机端口719

27.2.3查看和配置打印机驱动程序720

27.2.4配置后台打印、日志和通知设置721

27.3管理打印机属性722

27.3.1设置常规属性、打印首选项以及文档默认值722

27.3.2为文档设置覆盖和水印724

27.3.3在客户端上安装和更新打印机驱动程序724

27.3.4配置打印机共享和发布725

27.3.5通过队列和后台功能优化打印726

27.3.6配置后台打印729

27.3.7查看打印处理器和默认数据类型730

27.3.8配置分隔页731

27.3.9配置颜色管理734

27.4管理打印任务735

27.4.1暂停、启动和取消所有打印735

27.4.2查看打印任务735

27.4.3管理打印任务和属性736

27.5打印机维护和排错736

27.5.1监控打印服务器性能737

27.5.2为打印服务器故障做准备739

27.5.3解决打印问题739

第28章 部署终端服务745

28.1使用终端服务745

28.1.1终端服务客户端745

28.1.2终端服务服务器746

28.1.3终端服务授权749

28.2设计终端服务基础架构751

28.2.1终端服务的容量规划751

28.2.2为终端服务规划企业架构754

28.2.3部署单服务器环境755

28.2.4部署多服务器环境756

28.3安装终端服务757

28.3.1安装终端服务器757

28.3.2为客户端安装要使用的应用程序760

28.3.3启用和加入终端服务会话Broker服务763

28.3.4安装终端服务授权服务器768

28.4使用终端服务配置工具773

28.4.1配置全局连接设置774

28.4.2配置服务器设置775

28.4.3配置终端服务安全776

28.4.4审核终端服务访问779

28.5配置RemoteApp780

28.5.1让程序可作为RemoteApp使用780

28.5.2部署RemoteApp782

28.5.3为RemoteApp配置部署设置786

28.5.4修改或删除RemoteApp程序787

28.6使用终端服务管理器787

28.6.1连接到终端服务器788

28.6.2获得终端服务信息788

28.6.3在终端服务管理器中管理用户会话789

28.7从命令行下管理终端服务790

28.7.1收集终端服务信息790

28.7.2从命令行下管理用户会话791

28.8其他有用的终端服务命令792

28.9配置终端服务每用户设置792

28.9.1配置用户会话的远程控制选项792

28.9.2设置用户的终端服务配置文件793

第Ⅴ部分 管理Active Directory和安全797

第29章 Active Directory架构797

29.1 Active Directory物理架构797

29.1.1 Active Directory物理架构:顶级视图797

29.1.2本地安全机构内的Active Directory798

29.1.3目录服务架构799

29.1.4数据存储架构803

29.2 Active Directory逻辑结构805

29.2.1 Active Directory对象805

29.2.2 Active Directory域、树和林806

29.2.3 Active Directory信任808

29.2.4 Active Directory名称空间和分区809

29.2.5 Active Directory数据分发811

第30章 规划和管理域环境813

30.1 Active Directory复制的设计考量813

30.2 Active Directory搜索和全局编录的考量815

30.2.1搜索树815

30.2.2访问全局编录816

30.2.3指派全局编录服务器816

30.2.4指定复制的属性817

30.3兼容性的设计考量819

30.3.1理解域功能级别819

30.3.2理解林功能级别820

30.3.3提升域或林功能级别821

30.4 Active Directory验证和信任的设计考量822

30.4.1通用组和验证822

30.4.2 NTLM和Kerberos验证824

30.4.3跨域边界的验证和信任827

30.4.4跨林边界的验证和信任829

30.4.5查看域和林信任关系832

30.4.6建立外部、快捷方式、领域和跨林信任关系833

30.4.7信任关系的验证和排错836

30.5委派验证837

30.5.1委派验证的本质837

30.5.2配置委派验证838

30.6 Active Directory操作主机的设计考量840

30.6.1操作主机的角色840

30.6.2使用、定位和迁移架构主机角色842

30.6.3使用、定位和迁移域命名主机角色843

30.6.4使用、定位和迁移相对ID主机角色843

30.6.5使用、定位和迁移PDC仿真器角色844

30.6.6使用、定位和迁移基础结构主机角色845

30.6.7获取操作主机角色845

第31章 规划Active Directory847

31.1创建Active Directory实施或更新计划847

31.1.1制定林计划848

31.1.2林名称空间848

31.1.3单个和多个林849

31.1.4林管理850

31.2制定域计划851

31.2.1域设计考量851

31.2.2单个和多个域852

31.2.3林根域的设计配置852

31.2.4更改域设计853

31.3制定组织单元计划854

31.3.1使用组织单元(OU)854

31.3.2使用OU进行委派855

31.3.3针对OU使用组策略856

31.3.4制定OU设计856

第32章 配置Active Directory站点和复制860

32.1使用Active Directory站点860

32.1.1单站点和多站点861

32.1.2站内复制和站间复制862

32.1.3决定站点边界863

32.2理解Active Directory复制863

32.2.1 Active Directory的复制改善863

32.2.2 Active Directory系统卷的复制改善865

32.2.3复制架构:概述869

32.2.4站间复制的本质873

32.3复制环和目录分区875

32.4制定或修订站点设计878

32.4.1映射网络架构879

32.4.2创建站点设计880

第33章 实施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886

33.1 Active Directory安装前的考量886

33.1.1域控制器的硬件和配置考量886

33.1.2使用存储区域网络配置Active Directory的快速恢复888

33.1.3将客户端连接到Active Directory889

33.2安装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889

33.2.1 Active Directory安装选项和问题890

33.2.2使用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安装向导891

33.2.3从介质进行Active Directory安装900

33.3卸载Active Directory902

33.4创建和管理组织单元(OU)904

33.4.1创建OU905

33.4.2设置OU属性906

33.4.3使用OU创建或移动帐户和资源907

33.5为域和OU委派管理907

33.5.1理解管理的委派907

33.5.2管理委派908

第34章 部署只读域控制器911

34.1只读域控制器简介911

34.2只读复制的设计考量914

34.3安装RODC916

34.3.1准备安装RODC916

34.3.2安装RODC917

34.3.3从介质安装RODC922

34.4管理密码复制策略923

34.4.1使用密码复制策略924

34.4.2在密码复制策略中允许或拒绝帐户925

34.4.3查看和管理RODC上的凭据926

34.4.4判断帐户是被允许或拒绝访问927

34.4.5重设凭据928

34.4.6委派管理权限928

第35章 管理用户、组和计算机929

35.1管理域用户帐户929

35.1.1用户的类型929

35.1.2配置用户帐户策略930

35.1.3创建密码设置对象和应用辅助设置934

35.1.4理解用户帐户能力、特权和权限937

35.1.5分配用户权限941

35.1.6创建和配置域用户帐户942

35.1.7配置帐户选项946

35.1.8配置配置文件选项949

35.1.9用户帐户排错951

35.2管理用户配置文件951

35.2.1配置文件本质952

35.2.2实施和创建预配置的配置文件953

35.2.3配置本地用户配置文件955

35.2.4配置漫游用户配置文件955

35.2.5实施强制用户配置文件956

35.2.6在本地和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之间切换957

35.3管理用户数据957

35.3.1使用文件夹重定向957

35.3.2使用脱机文件960

35.3.3管理文件同步962

35.4维护用户帐户963

35.4.1删除用户帐户963

35.4.2禁用和启用用户帐户963

35.4.3移动用户帐户964

35.4.4重命名用户帐户964

35.4.5重设用户的域密码965

35.4.6解锁用户帐户965

35.4.7创建用户帐户密码备份966

35.5管理组967

35.5.1理解组967

35.5.2创建组970

35.5.3添加成员到组972

35.5.4删除组972

35.5.5修改组973

35.6管理计算机帐户974

35.6.1在Active Directory中创建计算机帐户974

35.6.2将计算机加入域976

35.6.3移动计算机帐户976

35.6.4禁用计算机帐户977

35.6.5删除计算机帐户977

35.6.6管理计算机帐户977

35.6.7重设计算机帐户977

35.6.8配置计算机帐户的属性978

35.6.9计算机帐户排错978

第36章 管理组策略980

36.1理解组策略980

36.1.1本地和Active Directory组策略981

36.1.2组策略设置981

36.1.3组策略架构982

36.1.4管理模板983

36.2实施组策略984

36.2.1使用本地组策略985

36.2.2使用组策略管理控制台987

36.2.3使用Starter GPO990

36.2.4使用默认组策略对象990

36.3通过委派管理组策略992

36.3.1管理创建GPO的权利992

36.3.2查看组策略管理特权993

36.3.3委派组策略管理特权994

36.3.4为链接和RsoP委派特权995

36.4管理组策略的继承和处理995

36.4.1组策略的继承996

36.4.2更改链接顺序和优先级996

36.4.3继承的覆盖998

36.4.4继承的阻止998

36.4.5强制继承999

36.4.6筛选组策略的应用1000

36.4.7组策略的处理1001

36.4.8修改组策略刷新1002

36.4.9使用环回处理模式修改用户策略优先级1003

36.5在组策略中使用脚本1004

36.5.1配置计算机启动和关闭脚本1004

36.5.2配置用户登录和注销脚本1004

36.6通过安全模板应用组策略1005

36.6.1使用安全模板1005

36.6.2应用安全模板1006

36.7组策略的维护和排错1006

36.7.1组策略的刷新1007

36.7.2更改组策略的刷新1007

36.7.3查看可用GPO以及最后刷新时间1009

36.7.4用于规划的GPO建模1011

36.7.5手工刷新组策略1014

36.7.6备份GPO1014

36.7.7还原GPO1015

36.7.8修复默认组策略1016

第37章 Active Directory站点管理1018

37.1管理站点和子网1018

37.1.1创建Active Directory站点1018

37.1.2创建子网并将其关联给站点1019

37.1.3将域控制器关联给站点1020

37.2管理站点链接和站点间复制1021

37.2.1理解IP和SMTP复制传输1022

37.2.2创建站点链接1023

37.2.3为站点链接配置复制计划1026

37.2.4配置站点链接桥1027

37.2.5定位ISTG1029

37.2.6配置站点桥头服务器1030

37.2.7配置高级站点链接选项1032

37.3复制的监控和排错1033

37.3.1使用复制管理器1033

37.3.2监控复制1034

37.3.3修改站点间复制用于测试1035

第Ⅵ部分 Windows Server 2008灾难恢复1039

第38章 高可用性规划1039

38.1软件需求规划1039

38.2硬件需求规划1040

38.2.1支撑结构和设备的规划1042

38.2.2规划日常运维1044

38.2.3部署高可用服务器的规划1047

第39章 准备和部署服务器群集1049

39.1服务器群集介绍1049

39.1.1群集的优势和不足1050

39.1.2群集的组织结构1051

39.1.3群集的操作模式1052

39.1.4群集的多站点操作1053

39.2使用网络负载平衡1055

39.2.1使用网络负载平衡群集1055

39.2.2网络负载平衡配置1056

39.2.3网络负载平衡端口和客户端相似性配置1058

39.2.4网络负载平衡群集规划1059

39.3管理网络负载平衡群集1060

39.3.1新建网络负载平衡群集1060

39.3.2向网络负载平衡群集添加节点1064

39.3.3删除网络负载平衡群集中的节点1064

39.3.4为网络负载平衡群集配置事件日志1065

39.3.5控制群集和主机的通信1065

39.4使用故障转移群集1065

39.4.1故障转移群集的配置1066

39.4.2理解故障转移群集资源1067

39.4.3针对故障转移群集优化硬件1068

39.4.4针对故障转移群集优化网络1070

39.5使用故障转移群集1071

39.5.1群集服务和群集对象1071

39.5.2群集检测信号1072

39.5.3群集数据库1072

39.5.4群集仲裁资源1072

39.5.5群集接口和网络状态1073

39.6创建故障转移群集1074

39.6.1验证配置1075

39.6.2新建故障转移群集1076

39.6.3向群集添加节点1077

39.7管理故障转移群集和资源1077

39.7.1向群集添加存储1078

39.7.2修改群集网络设置1078

39.7.3配置群集仲裁设置1078

39.7.4创建群集的资源1079

39.7.5控制群集服务1081

39.7.6配置资源的转移和恢复1081

39.7.7在群集文件服务器上创建共享文件夹1082

39.7.8在群集打印服务器上配置打印机设置1082

第40章 灾难恢复1084

40.1为灾难做好准备1084

40.1.1制定应急流程1084

40.1.2实施问题升级和响应流程1085

40.1.3创建故障解决策略文档1086

40.2灾难预防流程1087

40.2.1执行备份1088

40.2.2使用启动修复1088

40.2.3获得外部帮助1089

40.2.4其他Windows恢复环境功能1090

40.2.5设置启动和故障恢复选项1091

第41章 备份和恢复1094

41.1制定备份策略1094

41.1.1创建备份策略1094

41.1.2备份策略的考量1095

41.1.3选择最佳备份技术1096

41.1.4理解备份类型1097

41.1.5使用介质轮换和维护额外的介质集1098

41.2备份和恢复数据1098

41.2.1使用备份工具1099

41.2.2备份数据1101

41.2.3备份计划1102

41.2.4执行一次性备份1105

41.2.5管理计划和手工备份1109

41.2.6恢复数据1110

41.2.7恢复系统状态1114

41.2.8恢复操作系统和整个系统1114

41.3备份和恢复Active Directory1116

41.3.1 Active Directory的备份和恢复策略1116

41.3.2执行Active Directory的非授权恢复1117

41.3.3执行Active Directory的授权恢复1118

41.3.4恢复Sysvol数据1120

41.3.5安装新域控制器以恢复故障的域控制器1120

41.4启动和关机排错1121

41.4.1解决启动问题1122

41.4.2修复丢失或损坏的系统文件1123

41.4.3解决重启动或关机问题11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