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构对象的形上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虚构对象的形上学
  • 徐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3258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虚构对象的形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关于虚构对象的实在论7

第一节 基本概念7

一 存在7

二 本体论9

三 实在论/反实在论10

第二节 指称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11

一 指称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语义学11

二 罗素式反实在论策略13

三 弗雷格式反实在论策略17

四 亚当斯式反实在论策略20

五 布洛克式反实在论策略22

六 埃弗雷特式反实在论策略25

第三节 存在量化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27

一 存在量化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语义学28

二 辛迪卡式反实在论策略29

三 马尔库斯式反实在论策略33

第四节 意向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36

一 意向虚构对象现象与实在论解释36

二 拉珀波特式反实在论策略37

第五节 总结41

第二章 如何评价虚构对象理论46

第一节 形上学理论评价标准46

一 清晰性标准47

二 一致性标准47

三 解释力标准48

四 简单性标准49

第二节 虚构对象理论评价标准50

一 基础问题和范畴区分51

二 消解矛盾52

三 解释资料53

第三节 总结58

第三章 观念主义和柏拉图主义60

第一节 观念主义60

一 观念主义及其代表人物60

二 对观念主义的评价61

三 评价汇总69

第二节 柏拉图主义(Ⅰ):沃尔特斯多夫的理论70

一 作为类型的虚构对象70

二 虚构对象的存在条件和同一化条件72

三 虚构对象的内部属性与外部属性74

四 理论评价75

五 评价汇总82

第三节 柏拉图主义(Ⅱ):帕森斯的理论83

一 如何构建一个对象理论84

二 对象理论86

三 虚构对象理论88

四 理论评价93

五 评价汇总110

第四节 柏拉图主义(Ⅲ):扎尔塔的理论112

一 抽象对象理论112

二 虚构对象理论116

三 理论评价122

四 评价汇总133

第五节 总结134

第四章 可能主义和创造主义136

第一节 可能主义136

一 可能主义及其代表人物136

二 对可能主义的评价146

三 评价汇总163

第二节 创造主义164

一 创造主义及其代表人物164

二 素朴创造主义165

三 精致创造主义168

四 对精致创造主义的评价194

五 评价汇总196

第五章 柏拉图主义的创造主义转向197

第一节 扎尔塔:抽象对象理论的创造主义解释197

一 作为属性模式的虚构对象198

二 虚构对象之实然存在性200

三 理论评价201

第二节 沃特里尼:柏拉图主义与创造主义的综合203

一 相同文本不同角色思想实验203

二 综合型虚构对象理论204

三 理论评价205

第三节 结语207

第六章 合取创造主义理念209

第一节 经典创造主义209

一 何谓“作者”209

二 何谓“经典创造主义”210

第二节 创造者判定难题211

一 不可区分情形设计211

二 单角色创造假说212

三 双角色创造假说214

四 创造者判定难题215

第三节 合取创造主义216

一 合取创造主义信条216

二 合取创造主义动机217

三 无创造者判定难题219

四 质疑与回应219

第四节 总结221

第七章 基于虚构属性的合取创造主义虚构对象理论223

第一节 存在的一般性依赖条件224

一 开始存在224

二 继续存在226

三 可能存在228

第二节 虚构属性229

一 内部真理与虚构属性230

二 虚构属性的同一化条件233

三 虚构属性的区分标准234

第三节 同一化条件与识别方法235

一 同一化条件236

二 识别方法238

第四节 故事247

一 故事及其同一化条件247

二 故事的存在条件248

三 故事与纯粹虚构对象250

第五节 范畴区分252

一 虚构对象与真实对象253

二 纯粹虚构对象与历史虚构对象253

三 纯粹虚构对象与虚构的虚构对象255

第六节 资料解释255

一 创造性真理256

二 意向性真理258

三 普通外部真理259

四 本质虚构性真理259

五 内部真理261

六 本质内部性真理264

第七节 一致性与简单性265

一 一致性265

二 简单性270

第八节 理论评价271

第八章 接续主义虚构名字指称理论273

第一节 指称难题和主要解决方案273

一 指称难题274

二 无指称理论275

三 全指称理论278

四 评价281

第二节 接续主义指称理论282

一 接续主义282

二 接续主义指称观283

三 虚构名字与接续主义指称284

四 可能的质疑及回应287

第三节 总结294

结语295

附录Ⅰ298

附录Ⅱ302

附录Ⅲ307

附录Ⅳ312

参考文献316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