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细管电泳理论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081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细管电泳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沿革1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仪器系统2
第三节 基本分离模式3
第四节 主要特点4
第五节 应用5
第六节 基础理论9
一、双电层9
二、出峰时间11
三、淌度、绝对淌度及有效淌度12
四、电渗、电渗率及合淌度14
五、相分配与权均淌度17
第七节 毛细管电泳的统一表述18
第八节 分析窗口20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中的热效应23
第一节 焦耳热23
一、电功与电功率23
二、焦耳-楞次定律24
三、毛细管中的电致发热25
第二节 温度分布27
一、空管内温度分布27
二、圆形和扁形毛细管温度分布比较32
三、温度分布的完整表示32
第三节 温度对粘度和分配系数的影响33
第四节 迁移速度随温度的变化34
第五节 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36
第六节 环境温度波动对电泳重现性的影响37
一、基本分析40
第一节 物质输运模型40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中的物质输运过程40
二、混合区带的分离41
第二节 描述方程41
一、样品的解离41
二、连续方程42
三、理想电泳的通量方程43
第四章 圆毛细管电泳系统48
第一节 圆管传输方程48
第二节 区带质量的变化51
第三节 区带质心的变化53
第四节 区带方差56
第五节 区带的对称性58
第一节 扁管传输方程60
第五章 扁毛细管电泳系统60
第二节 解一(p=0)62
第三节 解二(p=1)63
第四节 解三(p=2)67
第五节 解四(p=3)69
第六章 电泳效率71
第一节 扁、圆毛细管电泳的效率方程71
第二节 扁、圆管电泳效率的基本比较74
第三节 极限电泳效率75
第四节 电压对电泳效率的影响76
第五节 毛细管长度对电泳效率的影响80
第六节 初始区带宽度对电泳效率的影响83
第七节 温度对电泳效率的影响86
第八节 pH及电渗对电泳效率的影响87
第九节 分离度88
第十节 小结89
第七章 电致加宽与电场浓缩91
第一节 引言91
第二节 电泳系统中浓度与淌度的关系91
第三节 区带电场与样品浓度的关系94
第四节 区带浓度分布95
第五节 电致加宽与扩散加宽的比较98
第六节 电场畸变实验研究99
第七节 区带浓集101
第八节 各类加宽因素的比较104
第九节 小结107
第八章 毛细管电泳效率的踏板理论表示109
第一节 电泳效率的测定与表述方法109
第二节 初始分布112
一、检测池113
第三节 检测加宽113
二、响应时间114
三、接口加宽115
第四节 分离加宽116
一、轴向扩散117
二、涡流扩散119
三、电场加宽与聚焦119
第五节 传质加宽121
一、固定相传质121
二、缓冲液传质123
三、孔洞滞留传质125
第六节 热加宽126
第七节 微观不均匀性131
第八节 总方程133
第一节 检测器类型137
第九章 检测器理论137
第二节 检测器线性的测定138
第三节 检测器的线性与动态响应范围140
第四节 噪音141
第五节 检测器的响应与灵敏度143
第六节 紫外吸收检测器145
一、紫外检测的原理与灵敏度146
二、毛细管检测池的非线性问题148
三、改善毛细管检测线性和灵敏度的方法161
第七节 间接检测163
一、引言163
二、基本描述164
三、单组分体系166
四、多组分体系166
五、三元体系实例分析167
六、系统峰169
第十章 进样方法研究173
第一节 扩散进样173
第二节 电动进样177
第三节 压力进样178
一、圆毛细管系统178
二、扁毛细管系统180
三、扁、圆毛细管压力进样的统一表示181
第四节 粘附进样182
第五节 进样机制的相互包含183
一、进样量的修正183
第六节 进样时间的校正195
第七节 校正的进样(总)方程198
第八节 初始区带方差的校正199
热门推荐
- 3526395.html
- 2127525.html
- 3685086.html
- 1997351.html
- 3826725.html
- 608559.html
- 2816346.html
- 1008071.html
- 1532411.html
- 1320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0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8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9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