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
  • 中国通信学会主编;韦乐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7344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光纤通信 同步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的产生1

1.2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的基本概念4

1.3 光同步数字传送网的特点8

1.4 微波在同步数字传送网中的角色和应用12

1.5 SDH设备开发策略13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速率与帧结构18

2.1 网络节点接口18

2.2 同步数字体系的速率19

2.3 基本复用原理和复用单元20

2.4 帧结构26

2.5 STM-N的互连规则30

2.6 开销功能30

2.7 51.840Mbit/s信号帧结构41

附录2—A BIP的误码检出概率43

参考文献45

第三章 同步复用和映射方法46

3.1 基本复用映射结构46

3.2 复用方法50

3.3 指针58

3.4 通道开销71

3.5 映射方法77

3.6 复用映射单元的参数91

参考文献93

第四章 SDH传送网结构94

4.1 传送功能结构94

4.1.1 传送网的基本概念94

4.1.2 网络结构元件95

4.1.3 分层和分割106

4.1.4 网络拓扑和功能结构概念的应用125

4.2 SDH自愈网128

4.2.1 基本物理拓扑128

4.2.2 自愈网130

4.3.1 概述154

4.3 网络保护和恢复154

4.3.2 保护155

4.3.3 恢复161

4.3.4 各种保护/恢复方法的比较和协调167

4.4 一次群信号映射方式的选择169

4.5 SDH网的引入和发展172

4.6 我国SDH的网络结构181

参考文献186

第五章 SDH复用设备188

5.1 概述188

5.2 监控过程和管理信息流200

5.3.1 SDH物理层208

5.3 层功能描述208

5.3.2 再生段层217

5.3.3 复用段层219

5.3.4 高阶SDH通道(Sn)层224

5.3.5 低阶SDH通道(Sm)层234

5.4 复合功能236

5.5 定时功能238

5.6 抖动和漂移规范241

5.7 开销接入功能247

5.8 复用设备类型和工作方式247

5.8.1 复用设备类型247

5.8.2 带宽管理和时隙编程253

5.8.3 接入和连接方式257

参考文献259

第六章 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260

6.1 DX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60

6.1.1 DXC的基本概念260

6.1.2 DXC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62

6.1.3 DXC的发展趋势264

6.1.4 SDXC的应用266

6.2 SDXC连接分类269

6.3 SDXC设备类型270

6.4 交叉连接矩阵273

6.5 传送节点结构276

6.6 DXC的延时279

6.7 恢复时间的物理限制283

参考文献286

第七章 传输媒质与SDH线路系统287

7.1 概述287

7.2 传输媒质288

7.2.1 传输媒质的种类288

7.2.2 主要参数的定义289

7.2.3 主要参数的规范292

7.2.4 光纤的非线性297

7.3 系统总体设计特性301

7.4 再生器功能与传输开销305

7.5 一般性能要求309

7.5.1 再生器的定时309

7.5.2 抖动性能要求309

7.5.3 误码性能要求313

7.6 运行、管理和维护314

参考文献317

第八章 物理层319

8.1 概述319

8.2 物理层分类320

8.3 光接口参数的规范和测量322

8.3.1 光线路码型323

8.3.2 系统工作波长范围324

8.3.3 发送机328

8.3.4 光通道339

8.3.5 接收机346

8.4 光传输设计方法352

8.4.1 最坏值设计法352

8.4.2 统计法设计357

8.4.3 系统的升级扩容363

8.5 电接口参数的规范和测量365

8.6 超高速光纤传输系统370

8.6.1 系统传输距离限制371

8.6.2 克服功率预算限制的方法——光放大器376

8.6.3 克服色散限制的主要方法381

8.6.4 10Gbit/s系统的硬件技术389

8.6.5 使用光纤放大器的系统的光接口391

8.7 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404

8.7.1 波分复用原理404

8.7.2 波分复用器件406

8.7.3 光源410

8.7.4 增益平坦的光纤放大器411

8.7.5 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纤选型413

8.7.6 波分复用系统的光接口416

附录8—A 不同谱宽定义的关系425

附录8—B 色散代价的计算曲线427

参考文献429

第九章 网同步432

9.1 网同步的基本原理432

9.1.1 同步方式432

9.1.2 时钟类型和工作模式435

9.2 SDH网同步结构和方式437

9.2.1 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影响437

9.2.2 SDH网同步结构438

9.2.3 SDH网同步方式441

9.2.4 同步网定时基准传输链442

9.2.5 同步策略和可靠性443

9.2.6 净负荷的抖动和漂移446

9.2.7 SDH/PDH的互通449

9.2.8 分布式定时450

9.3 时钟的定时要求451

9.3.1 时钟参数452

9.3.2 基准主时钟的定时要求454

9.3.3 节点从时钟的定时要求457

9.3.4 SDH网元时钟的定时要求458

9.3.5 SDH时钟的应用468

参考文献473

第十章 传输损伤474

10.1 假设参考连接474

10.2 各类指标间的关系477

10.3.1 误码的概念和影响480

10.3 误码特性480

10.3.2 误码的产生和分布482

10.3.3 误码性能的规范484

10.3.4 误码的积累495

10.3.5 误码的减少498

10.3.6 误码的测量499

10.4 抖动特性501

10.4.1 抖动的概念和影响501

10.4.2 抖动的产生502

10.4.3 抖动性能的规范506

10.4.4 抖动的积累513

10.4.5 抖动的减少521

10.4.6 抖动测量528

10.5 漂移特性532

10.5.1 漂移的概念和影响532

10.5.2 漂移的产生533

10.5.3 漂移性能的规范535

10.5.4 漂移的积累541

10.5.5 漂移的测量544

10.6 延时特性545

10.6.1 延时的概念和影响545

10.6.2 延时的产生546

10.6.3 延时性能的规范550

参考文献552

第十一章 网络管理555

11.1 TMN基础555

11.1.1 TMN的结构556

11.1.2 TMN的功能571

11.2 SDH网的一般管理能力573

11.3 SDH管理网575

11.4 SDH信息模型580

11.5 SDH管理功能584

11.6 OSI模型和ECC协议栈589

11.6.1 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概念589

11.6.2 ECC协议栈描述593

11.6.3 各层协议的规定598

11.7 操作运行接口601

11.8 典型网管分级602

11.9 多厂家能力和互操作性606

参考文献612

第十二章 SDH测试614

12.1 概述614

12.2 传送能力测试616

12.3 指针测试618

12.4 嵌入开销测试620

12.5 线路接口参数测试622

参考文献623

附录 术语6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