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教学本体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文教学本体论
  • 曹明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24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高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文教学本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语文之蔽:“工具论”和“人文论”1

一、“工具论”的历史渊源2

二、语言不是“工具”而是本体6

三、言语表现:主体的突围11

四、符号动物的悖论:规范与反规范16

五、人文性是人文学科的共性19

六、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23

七、言语:人文与存在的家25

第二篇 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成29

一、语言与人的世界29

(一)外部世界与人的内部世界30

(二)人的内部世界的构建材料31

(三)语言在内部世界中的作用33

(四)语言概念的延伸及其扩展36

二、语符的价值与意义42

(一)语符的人类精神与文化内涵42

(二)语符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折射54

(三)语符对人类精神意识的表现62

第三篇 语言的人文视界与本体论阐释70

一、人之表征:语言是人的生命的呈现70

(一)语言:人性的符号与映现71

(二)语言: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73

(三)语言:生命的吐纳与留痕77

(四)语言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82

二、世界的尺度:语言是世界的现身情态86

(一)世界在语言中现身与驻留87

(二)人通过语言与世界的遭遇90

(三)语言在生活世界的鸣响92

(四)语言在文本世界的铺陈94

(五)语言与世界的存在论思考99

三、民族的指纹: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化103

(一)语言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103

(二)语言与民族的意义体系与价值体系105

(三)语言与民族文化精神的持守108

(四)语言与语文教学的民族性112

四、文化的在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构成115

(一)语言是文化的基石与滥觞115

(二)语言是文化的构成与存在117

(三)文化理解与反思的语言性120

(四)语言与文化的教学论透视124

第四篇 语文本体世界的多维化哲学透视128

一、语文与世界128

(一)澄明与遮蔽:语言是对存在的敞开129

(二)倾听:此在对能在的最本真的敞开状态135

(三)人·语言(世界):语文本体的多维向度143

二、语文与生命150

(一)“生命”的重构:语文教育的新境域150

(二)语文教学的生命特质156

(三)语文教学的生命凸显161

三、语文与意义169

(一)意义即使用:语言作为行为方式169

(二)整体论:在命题的语境中寻问意义175

(三)隐喻与显现:语文的诗性智慧180

第五篇 语文本体的文化阐释与教学追问186

一、语言文化观的内涵与理论渊源192

(一)语言文化观的内涵分析192

(二)语言文化观的理论渊源197

二、汉语的文化阐释与教学追问204

(一)语音的音乐特质与教学要义205

(二)词语的文化蕴涵与教学发掘211

(三)语法的文化特征与教学策略219

三、汉字的文化阐释与教学追问226

(一)汉字的文化涵义透视226

(二)汉字的文化发展历程230

(三)汉字存在的生命活力233

(四)汉字教学的文化思考238

第六篇 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与教学思考245

一、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内涵及研究意义246

(一)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内涵246

(二)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研究意义249

二、汉语文文化性存在观的流变与发展250

(一)教化本体观:注重人性和生命的关怀251

(二)工具本体观: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253

(三)文化本体观:确认语言的文化本质256

三、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特点259

(一)汉语文的民族历史性259

(二)汉语文的艺术审美性262

(三)汉语文的生命唤醒性265

(四)汉语文的精神生成性268

四、汉语文文化性存在的功能271

(一)培植学生传统文化精神272

(二)深化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273

(三)渗透语文教材的内容设计274

(四)影响语文教学的方法选择275

五、汉语文文化性存在对语文教学的启示277

(一)拓展平面化的汉字教学至多维化的文化涵养278

(二)审美性语言观的构筑278

(三)语文人文素养的提升282

第七篇 汉语文的诗性智慧与审美教学288

一、汉语言的诗性智慧289

(一)诗性智慧是语言的共有因素289

(二)诗性智慧与汉语言的气质及品格290

(三)诗性智慧与生命的体验和唤醒301

二、汉文字的审美教学306

(一)从汉文字的产生、演变看汉字的审美特征307

(二)汉文字审美教学的特征317

(三)汉文字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318

(四)汉文字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320

第八篇 汉语文本体构成的美学特征考察326

一、汉语文本体构成的音乐美330

(一)汉语文本体构成的音韵美331

(二)汉语文本体构成的节奏美333

(三)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旋律美335

二、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构图美339

(一)汉语文本体构成的线条美339

(二)汉语文本体构成的尺度美341

(三)汉语文本体构成的均衡美342

(四)汉语文本体构成的空白美344

三、汉语文本体构成的伦理美346

(一)汉语文本体构成的中和美347

(二)汉语文本体构成的崇高美349

(三)汉语文本体构成的家庭关系美353

四、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意象美356

(一)汉语文本体意象融合的简约美357

(二)汉语文本体意象融合的繁复美358

五、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情韵美361

(一)汉语文本体构成的人性美362

(二)汉语文本体构成的哲理美365

(三)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文化美367

第九篇 “文化语文”论与“语感图式”观374

一、“文化语文”的理论建构374

(一)逻辑起点迷失与学科性质的哲学思考374

(二)“文化语文”的本体构成与多重理论建构382

(三)“文化语文”的主体成长之旅与心灵涵育400

二、语文教学“语感图式”观407

(一)语文教学“语感图式”观的内涵408

(二)语文教学“语感图式”观的理论基础412

(三)“语感图式”观与语文教学改革418

参考文献428

后记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