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制度改革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建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151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制度改革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篇9
第一章 大学制度改革目的论9
第一节 大学制度改革的倾向性9
一、学术倾向性的大学制度改革10
二、政治倾向性的大学制度改革12
三、经济倾向性的大学制度改革13
第二节 大学制度改革目的的类型16
一、大学的目的与政府的目的17
二、来自于大学内部的目的与来自于大学外部的目的20
三、学术性目的与社会性目的23
四、三对目的之间的关系26
第三节 大学制度改革目的的形成过程27
一、政策(目的)制定的法律化28
二、政策(目的)制定过程中咨询机构的参与31
三、我国大学制度改革政策(目的)制定中存在的问题33
第二章 大学制度改革动因论34
第一节 影响大学制度改革的外部动因35
一、宗教36
二、政治40
三、经济42
四、文化45
五、科技46
六、社会思潮50
第二节 影响大学制度改革的内部动因53
一、大学校长53
二、大学教授55
三、学科57
四、办学理念61
五、制度环境与路径依赖62
六、大学传统64
第三节 对大学制度改革动因之反思66
一、对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外部动因的反思67
二、对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内部动因的反思69
三、动因与大学制度变革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内外部动因之间的相互关系71
四、未来时期影响大学制度变革的新动因74
第三章 大学制度改革模式论79
第一节 大学制度改革模式的分类与选择80
一、变革发生演化的视角:哈弗罗克的三种教育改革模式理论81
二、变革主体的视角:单一主体变革模式与多主体变革模式85
三、变革模式的三个维度:深度、广度与层次89
四、比较的视角:主动借鉴型变革模式与被动移植型变革模式91
五、改革走向的视角:自上而下的下延型变革模式与自下而上的上延型变革模式93
六、制度创新的视角:诱致型变革与强制型变革94
第二节 大学制度改革与模式移植97
一、模式移植是大学发展史上的常有现象97
二、模式移植的过程——主动与被动100
三、模式移植的主导——政府与大学102
四、模式移植的内容——外来与传统103
第三节 对大学制度改革模式的反思105
一、世界范围内制度改革是目前大学改革的主旋律105
二、大学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08
三、大学制度改革模式发展的一般趋势111
第四章 大学制度改革价值论117
第一节 价值概述117
一、价值的定义117
二、价值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119
三、价值的本质120
四、价值的类型120
第二节 大学制度改革中四种“本位”价值观的“博弈”122
一、影响大学制度变革价值抉择过程的四种“本位”价值观122
二、大学制度变革价值抉择中四种“本位”价值观的功能分析125
第三节 大学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学术权力与行政效率的双赢128
一、两种权力间的均衡与非均衡128
二、引发大学制度变革价值冲突的成因分析130
三、推进大学制度变革创新,实现学术自由与行政效率的双赢132
第四节 大学制度改革的代价134
一、代价的定义及其实质134
二、“三代”发展观及我国大学制度改革代价的实质136
三、大学制度改革中的代价类型138
四、我国大学制度变革代价的成因分析140
五、大学制度变革代价的科学应对143
下篇149
第五章 大学学科制度改革论149
第一节 大学学科制度概念辨析149
一、学科149
二、大学学科152
三、大学学科制度153
第二节 大学学科准入制度的改革155
一、大学学科准入控制主体的调整155
二、大学学科准入原则的变革164
第三节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改革172
一、大学学科等级制度172
二、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形成173
三、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变革182
第六章 大学教学制度改革论188
第一节 大学教学制度的界定:逻辑的起点188
一、对“制度”的界说及其内涵的理解188
二、“大学教学制度”的内涵与外延189
第二节 大学教学制度的演进:历史的回顾192
一、近现代大学教学制度的演变轨迹:从通才教育转向专才教育192
二、50—70年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特点与深层哲理分析195
第三节 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现实的探讨199
一、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199
二、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基本举措202
三、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不足之处207
第四节 未来大学教学制度改革走向的预测209
一、制度改革将从教师和管理者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从预成控制模式转向支持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能动的生命实践210
二、制度改革将从刚性到弹性、从注重统一到鼓励多样215
三、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将从注重教学控制到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216
四、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将从独白到对话、从封闭到开放217
五、制度改革将从注重制度的模式移植到注重制度的自主创新219
第七章 大学研究制度改革论223
第一节 大学中研究的发展224
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原则的发端224
二、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美国模式228
三、与教学分离的研究的发展231
第二节 大学中研究的性质235
一、大学研究的基本性质235
二、大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238
第三节 大学中学问的生产能力244
一、学问的生产能力之界说245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问生产能力246
三、学问的生产能力之影响因素249
第四节 大学中研究的组织252
一、“研究漂移”与“教学漂移”252
二、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的一般256
三、“大科学”研究与“小科学”研究260
第八章 大学管理制度改革论262
第一节 大学组织特性263
一、组织理论及其对大学管理的影响263
二、大学组织特性的变化267
第二节 大学权力体制改革272
一、学术权力体制改革272
二、行政权力体制改革276
三、多元权力体制的形成278
四、我国大学权力制度改革的特点280
第三节 大学运行模式改革281
一、决策模式改革281
二、控制模式改革285
三、我国大学运行机制改革的特点289
第九章 大学教师制度改革论292
第一节 大学教师制度建构的理性反思——基于大学教师角色的思考293
一、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293
二、大学教师之“知识分子”辨析298
第二节 大学教师制度的历史变迁307
一、晚清:近乎教学行政职务的教师职务分等制度——初步构建正副两级大学教师制度的雏形307
二、民国时期:从两级、三级到四级教师制度——现代大学教师制度的逐步探索311
三、新中国时期:在学衔与职务制度之间徘徊——在20世纪下半叶的探索中逐步建构有现代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师制度315
第三节 对新世纪中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的一点思考——从消极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制度的视角318
一、问题的缘起318
二、美国式的“终身教职制度”(Tenure)述略320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终身教职制度的思考327
主要参考文献332
后记341
热门推荐
- 625750.html
- 2996948.html
- 3534963.html
- 3391726.html
- 608653.html
- 3846136.html
- 2443867.html
- 2283919.html
- 2746360.html
- 2186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1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