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 段龙飞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555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2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4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概念及说明8

一、行政服务中心8

二、行政服务中心与“一站式”政府12

三、行政服务中心与服务型政府1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7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17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25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架构与创新29

一、研究的方法29

二、研究的架构31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35

第二章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借鉴37

第一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公共性理论基础38

一、公共性的内涵及其范畴体系38

二、公共性的流失43

三、公共性的实现45

第二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代表制理论基础47

一、马克思主义代表制的内涵及实现条件47

二、马克思主义代表制思想的嬗变50

三、马克思主义代表制思想的回归52

第三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其他理论借鉴54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55

二、治理理论58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60

四、社会资本理论63

第三章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背景及动因66

第一节 传统官僚制的衰变与缺失67

一、传统官僚制及其特征的再审查67

二、社会转型与官僚制的构筑基础沦丧69

三、传统官僚管理体制的弊病日益暴露72

第二节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75

一、我国传统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75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成效79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81

第三节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84

一、电子政务的兴起84

二、电子政务带来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87

三、数字鸿沟与行政服务中心地位的凸显89

第四节 境外“一站式”政府的兴起92

一、“一站式”政府提出的改革背景93

二、境外“一站式”政府的主要实践97

三、境外“一站式”政府的类型分析99

第四章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创新102

第一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变革103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变迁的一般条件104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分析107

三、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结构的创新116

第二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流程再造121

一、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及基本思想121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流程再造分析125

三、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在组织流程再造方面的突破132

第三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机制创新139

一、组织机制及其在我国传统政府组织中的失灵140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机制分析142

第四节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文化革新156

一、组织文化理论的提出157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文化建设分析160

三、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文化建设突破166

第五章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困境169

第一节 行政服务中心整体认识上的偏差170

一、管制理念的路径依赖171

二、部门利益的思维定势173

三、落后政绩观念的残留176

第二节 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问题179

一、行政服务中心存在的合法性疑虑179

二、行政服务中心性质定位的不统一182

三、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过窄186

第三节 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187

一、行政服务中心的内部调控能力不足188

二、行政服务中心的人员管理权限乏力191

三、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保障制度欠缺194

第四节 行政服务中心的配套改革滞后196

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单兵突进197

二、整个行政管理环节的脱钩200

三、公民参与力度有待提高202

四、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有待规范204

第六章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策略选择206

第一节 培育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理念207

一、公共服务理念的内涵208

二、公共服务理念的实现途径211

三、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理念的培育方式213

第二节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215

一、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合法性建设217

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界定220

三、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完善225

四、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水平的提升228

第三节 变革行政服务中心的外部行政环境232

一、整个政府改革的同步进行232

二、培育参与性的公民238

三、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242

附录一247

附录二254

附录三271

参考文献281

后记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