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侵蚀原理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洪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493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土壤侵蚀-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侵蚀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1
1.2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1
1.2.1课程涉及范围1
1.2.2土壤侵蚀原理与其他课程关系2
1.3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科学中的位置3
1.4土壤侵蚀及其危害3
1.4.1我国土壤侵蚀概况3
1.4.2土壤侵蚀危害5
1.5土壤侵蚀发展历史与现状8
1.5.1国际发展简史与现状8
1.5.2国内发展简史与现状10
1.5.3土壤侵蚀研究进展12
1.5.4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12
第2章 土壤侵蚀类型及土壤侵蚀形式15
2.1土壤侵蚀基本概念及导致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15
2.1.1土壤侵蚀基本概念15
2.1.2土壤侵蚀基本营力及其分析17
2.2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21
2.2.1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22
2.2.2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划分22
2.2.3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23
2.3土壤侵蚀形式24
2.3.1水力侵蚀形式24
2.3.2风力侵蚀形式28
2.3.3重力侵蚀形式30
2.3.4混合侵蚀形式31
2.3.5冻融侵蚀形式33
2.3.6冰川侵蚀形式33
2.3.7化学侵蚀形式34
2.3.8植物侵蚀形式35
2.4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35
2.4.1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35
2.4.2土壤侵蚀程度36
2.4.3土壤侵蚀强度36
2.4.4允许土壤流失量36
第3章 水力侵蚀39
3.1水及水流的基本特性39
3.1.1水及水流的物理特性39
3.1.2水流的基本特性43
3.1.3水流剥蚀作用49
3.1.4水流搬运作用50
3.1.5水流堆积作用51
3.2溅蚀53
3.2.1雨滴特性53
3.2.2溅蚀过程及溅蚀量58
3.2.3影响溅蚀的因素60
3.3面蚀62
3.3.1坡面径流形成62
3.3.2坡面径流能量分析63
3.3.3坡面侵蚀过程65
3.3.4影响因素65
3.4沟蚀70
3.4.1侵蚀沟的形成71
3.4.2侵蚀沟的发育阶段71
3.4.3影响侵蚀沟发育的自然因素73
3.5山洪侵蚀75
3.5.1山区洪水类型75
3.5.2山洪时空分布75
3.5.3影响山洪因素76
3.5.4山洪侵蚀特征77
3.5.5山洪沉积物特征78
3.6海岸、湖岸及库岸侵蚀78
3.6.1海岸与海岸带划分78
3.6.2海浪、湖浪及库浪形成79
3.6.3波浪在浅水区的变形79
3.6.4海浪的侵蚀作用81
3.6.5影响海岸侵蚀作用的因素82
3.7水力侵蚀防治83
3.7.1防治原则83
3.7.2防治措施及布设84
第4章 风力侵蚀88
4.1近地面层风及其特性88
4.1.1近地面层风88
4.1.2近地面层风的特性89
4.2风沙运动92
4.2.1沙粒的运动92
4.2.2风沙流及其特征98
4.3风蚀与风积作用103
4.3.1风蚀与风积作用的概念103
4.3.2风沙地貌与沙丘移动104
4.4风蚀荒漠化106
4.4.1风蚀荒漠化形成机制106
4.4.2我国风蚀荒漠化成因及其类型108
4.5沙尘暴109
4.5.1沙尘暴及其分布109
4.5.2沙尘暴形成因素110
4.6风力侵蚀防治111
4.6.1风力侵蚀影响因素111
4.6.2风蚀防治技术措施115
第5章 重力侵蚀118
5.1重力侵蚀作用分析118
5.1.1坡面重力侵蚀作用118
5.1.2坡面重力侵蚀应力119
5.2崩塌121
5.2.1崩塌作用方式121
5.2.2崩塌分类122
5.2.3崩塌形成条件123
5.3滑坡124
5.3.1滑坡的地貌特征124
5.3.2滑坡的力学机制及滑坡形成条件126
5.3.3滑坡类型及其发展阶段128
5.3.4影响滑坡的因素分析129
5.4错落129
5.4.1错落的特征129
5.4.2发生条件和原因130
5.5蠕动130
5.5.1蠕动特征130
5.5.2松散层蠕动(土屑或岩屑蠕动)131
5.5.3基岩岩层蠕动132
5.6溜砂坡133
5.6.1溜砂坡特征133
5.6.2溜砂坡基本要素133
5.6.3溜砂坡分类134
5.6.4溜砂坡的形成过程135
5.7崩岗136
5.7.1崩岗分类137
5.7.2崩岗侵蚀地貌的空间组合137
5.7.3崩岗侵蚀的主要过程137
5.7.4崩岗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139
5.8陷穴与泻溜140
5.8.1陷穴形成机制、分布与类型141
5.8.2泻溜及其形成过程141
5.9重力侵蚀防治142
5.9.1排水工程措施142
5.9.2削坡、减重和反压填土措施143
5.9.3支挡工程措施143
5.9.4锚固工程措施144
5.9.5护坡工程措施145
5.9.6滑动带加固措施145
5.9.7落石防护工程145
5.9.8植物固坡措施146
第6章 混合侵蚀148
6.1泥石流和泥石流流域148
6.1.1泥石流性质148
6.1.2泥石流流域149
6.2泥石流形成152
6.2.1泥石流形成因素152
6.2.2泥石流形成机理155
6.3泥石流分布及其活动特征157
6.3.1泥石流分布157
6.3.2泥石流分布规律158
6.3.3泥石流活动特征160
6.3.4我国泥石流危险性分区162
6.4泥石流分类163
6.4.1泥石流分类的原则163
6.4.2泥石流分类依据164
6.5泥石流力学特征166
6.5.1泥石流静力学特征166
6.5.2泥石流动力学特征168
6.5.3泥石流的侵蚀、输移、堆积作用和冲淤特性172
6.6泥石流防治178
6.6.1泥石流防治原则179
6.6.2泥石流防治生物措施179
6.6.3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182
第7章 冻融侵蚀与冰川侵蚀189
7.1冻融侵蚀189
7.1.1冻土作用机制189
7.1.2冻土层中地下冰和地下水191
7.1.3冻土地表类型194
7.1.4热融作用198
7.2冰川侵蚀199
7.2.1冰川分布与类型199
7.2.2冰川运动201
7.2.3冰川侵蚀过程202
7.3冻融侵蚀及冰川侵蚀防治204
7.3.1防治原则204
7.3.2主要防治措施及其应用205
第8章 化学侵蚀212
8.1岩溶侵蚀213
8.1.1岩溶侵蚀特征213
8.1.2岩溶侵蚀的影响因素214
8.2淋溶侵蚀219
8.2.1淋溶侵蚀特征219
8.2.2淋溶侵蚀的影响因素220
8.3土壤盐渍化225
8.3.1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225
8.3.2土壤次生盐渍化227
8.3.3土壤潜在盐渍化227
8.3.4土壤碱化229
8.3.5土壤钙积层231
8.3.6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因素233
8.4化学侵蚀防治措施237
8.4.1岩溶侵蚀防治措施237
8.4.2淋溶侵蚀防治措施238
8.4.3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238
第9章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242
9.1土壤侵蚀类型分区243
9.1.1目的与任务243
9.1.2分区原则243
9.1.3土壤侵蚀类型分区243
9.2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45
9.2.1西北黄土高原245
9.2.2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253
9.2.3北方山地丘陵区255
9.2.4南方山地丘陵区256
9.2.5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259
9.2.6云贵高原及其山地丘陵区260
9.3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61
9.3.1半湿润地带沙漠化土地零星风蚀区(Ⅰ)263
9.3.2半干旱草原地带及荒漠草原地带风蚀沙漠化发展区(Ⅱ)263
9.3.3干旱荒漠地带流沙入侵及固定、半固定风蚀沙丘活化区(Ⅲ)263
9.4以冻融及冰川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63
9.4.1冰川侵蚀区263
9.4.2冻土侵蚀区264
第10章 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267
10.1土壤侵蚀调查目的及手段267
10.1.1调查目的267
10.1.2调查手段268
10.2土壤侵蚀调查步骤268
10.2.1准备工作268
10.2.2资料收集与整理268
10.3水力侵蚀调查270
10.3.1面蚀270
10.3.2沟蚀程度调查与强度判定273
10.3.3山洪侵蚀调查273
10.4风力侵蚀调查274
10.4.1输沙量及风沙流结构调查274
10.4.2沙丘移动状况274
10.4.3地面粗糙度调查275
10.4.4风蚀成因调查275
10.5重力侵蚀调查276
10.5.1重力侵蚀形式及程度276
10.5.2重力侵蚀发生发展强度276
10.6混合侵蚀调查276
10.6.1混合侵蚀发生条件276
10.6.2混合侵蚀发生发展趋势判定276
10.7冻融侵蚀与冰川侵蚀调查277
10.7.1冻融侵蚀调查277
10.7.2冰川侵蚀调查277
10.8化学侵蚀调查277
10.8.1岩溶侵蚀278
10.8.2淋溶侵蚀278
10.8.3土壤次生盐渍化278
10.9土壤侵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279
10.9.1土壤侵蚀调查报告279
10.9.2图面资料整理279
10.10土壤侵蚀图的制备280
10.10.1 GIS功能280
10.10.2专题图制备282
10.10.3土壤侵蚀制图284
10.11调查结果评价与分析284
10.11.1信息源评价284
10.11.2调查手段评价285
10.11.3调查误差分析286
10.12 3S技术在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287
10.12.1第一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287
10.12.2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291
第11章 土壤侵蚀监测预报293
11.1土壤侵蚀监测预报概述293
11.1.1监测预报目的及原则293
11.1.2监测预报分类294
11.1.3监测预报指标体系294
11.1.4监测预报成果295
11.1.5监测预报技术标准296
11.2我国监测预报网络系统297
11.2.1监测预报网络系统的层次与任务298
11.2.2监测预报网络系统技术构架299
11.2.3监测预报网络系统结构与功能301
11.3监测预报方法与程序304
11.3.1资料准备与野外作业304
11.3.2数据处理305
11.3.3专题指标提取305
11.3.4模型建立与结果生成306
11.4土壤侵蚀预报模型307
11.4.1经验模型307
11.4.2数理模型308
11.4.3随机模型312
11.4.4混合模型313
11.4.5专家打分模型314
11.4.6逻辑判别模型315
11.4.7土壤侵蚀数字地形模型315
11.4.8数字流域土壤侵蚀模型316
第12章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318
12.1土壤侵蚀调查研究318
12.1.1测量学方法318
12.1.2水文学方法320
12.1.3地貌学方法321
12.1.4土壤学方法322
12.2土壤侵蚀实验研究323
12.2.1水力侵蚀野外定位研究323
12.2.2土壤风蚀野外观测332
12.2.3重力侵蚀监测预报332
12.2.4泥石流预测预报332
12.3土壤侵蚀模拟实验研究335
12.3.1水力侵蚀模拟试验研究335
12.3.2风力侵蚀风洞模拟实验研究338
12.4土壤侵蚀同位素示踪研究339
12.4.1 137 Cs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339
12.4.2样品采集与测试341
12.5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技术342
12.5.1遥感调查基本原理343
12.5.2遥感调查技术途径343
12.5.3土壤侵蚀调查3S集成技术及其应用343
参考文献346
附录1990年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统计表352
2002年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统计表353
土壤侵蚀网站354
热门推荐
- 1116727.html
- 2541077.html
- 1956162.html
- 1144904.html
- 941970.html
- 2882132.html
- 3310720.html
- 3334984.html
- 2558506.html
- 3012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1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9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9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7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