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扬州历代诗词 3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扬州历代诗词 3
  • 扬州老年大学《扬州历代诗词》编委会编;李坦主编;刘立人,陈应中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2667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91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0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扬州历代诗词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胡天游1

将发扬州1

平山堂1

杭世骏1

霍家桥道中2

冬夜宿南庄2

归宿南庄二绝2

哭厉征君鹗(四首选一)2

清明日,卢转运使见曾招游湖上二首3

谷雨日,江春招游铁佛寺3

江春重建铁佛寺,于腊八日落成,追和3

十八峰草堂雨中写望4

红桥雨夜4

郑氏休园二首4

红桥夜泛,伶歌前、后《赤壁》二赋,即集其字(二首)4

悦枝堂坐雨4

喜赵珍、陈昌图过邗江,即送之淮上5

建隆寺5

重游建隆寺5

瓜步游锦春园五首5

鲥鱼6

秋雨庵6

分咏扬州古迹,得绣女祠6

游乔氏东园6

题水东小圃7

晚过梦公丈室7

熙春台月夜弄泉7

建隆寺东方丈连理柏联句7

红桥夜泛8

雨过梦公丈室8

秋集徐本淯学圃8

题秋声馆8

钱唐诗人潘雪帆墓在蜀冈,往寻不得8

立冬前一日,雨中集街南书屋,追悼马员外曰琯9

砚池雨泛联句9

用坡公《百步洪》韵题张月梅《煎茶图》,即送之还横山旧隐10

寒夜集汪棣萱园10

游法云寺,同用温飞卿《法云寺咏双桧》韵10

刘观察谦招同杜太守甲、程司马名世泛舟至平山堂,挈僧辅诚看月而归10

康山秋眺11

桃杯歌,为马曰璐、方士?作11

积雨初晴,江昉招集净香园即事12

重过休园即事12

首夏集张四科荣木轩12

夏五集玲珑山馆奉怀卢运使12

净香园秋日观荷12

陈乾安榴馆,观亡友金农画梅13

奉酬南斋诸公,中秋前一日山馆对月有怀13

过小玲珑山馆复酬诸公13

汪棣招集青桂山房14

藤花庵观厉徵君手书诗集感赋14

题徐氏翠交林14

藤花庵四咏14

十二月十九日,东坡先生辰,释方珍合竹西群彦设祭寒香馆,赋诗纪事15

马征君招集七峰草亭送别16

钱琦16

酬边颐寿民16

寓扬州僧寺,枕上偶成16

题边颐公画梅16

边颐公17

瓜步阻风17

祝维诰17

泊瓜洲17

夏之蓉17

邵伯埭18

平山堂怀欧阳公18

芜城怀古18

瓜洲道中18

二月宿天宁寺19

十六日,约友人平山堂观梅,为雷雨所阻19

月下过三汊河19

瓜步19

闰九月四日抵扬关19

过邵埭20

寓扬州杏园见月20

过扬州便门水关,见岸上某氏故址20

安定书院晤杭堇浦20

杨述曾20

浮山禹庙,观壁间《山海经》塑像21

刘大櫆21

陪卢运使宴集平山堂21

茱萸湾登望22

维扬怀古22

将至广陵22

过扬州22

把酒22

扬州22

扬州呈运使卢公23

堤上23

沈祖惠23

送胡静庵23

甘泉晓发23

李裕滋23

秋日游黄氏桂石山庄24

李煜24

仲秋月夜,偕后村过香月堂溪亭小酌24

沈大成24

傍花村24

高阳台(烛影分帘)24

李蕴芳25

广陵寄兴25

何嘉延25

上巳平山堂修禊,分得手字25

康山宴集26

邗上旗亭送春26

扬州纪事(四首)26

扬州竹枝词(十二首)27

明月棹孤舟(红藕花中轻荡桨)28

行香子(绣堞层霞)(隋柳千条)28

意难忘(东阁官梅)28

凤凰台上忆吹箫(非意非髡)29

颜懋侨29

发扬州却寄蒋三丈拙存29

吴敬梓29

将往平山堂,风雪不果二首30

百字令(长廊尘黦)30

汪俊30

南楼30

王世球31

游香阜寺,用东坡居士次守诠小诗韵31

马曰璐31

甬东全谢山将北上,见过山馆,因留小集,明日谢山以四截句见投,依韵奉答,即以送行(四首选一)31

邗沟庙31

分咏扬州古迹,得阿师桥32

平山堂秋望32

柬樊榭、竹町红桥之游(二首选一)32

展重五红桥观竞渡词(三首)32

立春日集竹西亭,得光字32

铁佛寺木香繁茂可观,往游其下,抚今追昔,因悼云公33

秋霁集看山楼,得山字33

高西堂五十(二首选一)33

街南书屋十二咏33

南园春柳词(三首选一)34

初夏,闵玉井邀集休园34

壬戌正月十六日,同符药林、陆南圻、家兄嶰谷月夜游平山,时从陆氏山庄饮散(六首)35

续筱园花下看灯歌35

五贶楼分咏(四首)36

题汪蛟门先生《三好图》36

养蚕词36

南庄野眺,用东坡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韵37

弹指阁落成37

七夕,洴江太史招集筱园37

重九后二日,樊榭至自武林,同人适有看菊之集,分韵共赋,得侵韵37

学圃八咏38

行庵花木(五首选一)39

喜谢山至,因忆樊榭、堇浦、薏田诸游好39

展五重集小玲珑山馆,分赋钟馗画,得《秤鬼图》39

冬夜同樊榭、堇浦、竹町、西畴、玉井、南圻、于湘、家兄嶰谷宿南庄39

偕西唐过青畬书室40

环溪看桃花(三首选一)40

哭高西唐40

又廿四韵40

哭樊榭(四首选二)41

岁暮雪中同竹町、玉井、家兄嶰谷登弹指阁41

人日集山心室,问讯筱园梅花,用东坡和秦太虚韵41

春江渔父词41

初夏奉邀沈归愚先生集行庵42

城南看芍药(三首选一)42

新荷初放(二首选一)42

拟复竹西亭,洴江太史同作42

啸斋露台42

雅雨先生季子十岁善书,为长句赠之43

仲夏蒋西原、邵北崖、程洴江三太史,烛门、竹町、玉井、于湘、家兄嶰谷集行庵,题壁间王虚舟吏部书“石梁瀑布”四大字43

秋日邀钱坤一太史、沈学子上舍集行庵,题王酉室《梅花水仙》卷子43

哭先兄十绝句(选四)43

题西畴《湖庄春晓图》,图为环山笔44

奉题雅雨先生《平山高会图》44

义门何学士手书所摘眉山、剑南联绝册子,为先兄故箧中物,丙子秋杪,西畴索观,追感往昔,题诗三首,因泫然以和(三首选一)44

让圃八咏44

同人集山馆,寄怀雅雨先生45

霍家桥道中,和竹町韵45

南庄惠新桔45

南庄月夜,西唐、家兄嶰谷同作46

筒宿南庄诸同人46

归宿南庄二绝46

点绛唇(有竹临窗)46

惜黄花(前朝萧寺)46

如此江山(几回闲觅行春路)47

龙山会(素节孤鸿叫)47

扬州慢(迂径梯苔)47

刘藻48

瓜洲48

柏盟鸥48

游法海寺48

王锦云48

调寄望江南九十七首(扬州忆)48

成光化56

平山堂观梅56

张钟英57

康山草堂有感对山遗事57

董元度57

渡江57

题雅雨卢丈《平山高会图》(二首)57

尤澍58

赋得绿柳才黄半未匀58

中秋怀雪吼客邗上58

吴颖芳58

送樊榭先生客扬州58

乔亿59

过平山堂59

宋弼59

扬州赠运使卢丈59

万夏期59

扬州送余雪村归安庆60

张冈60

重遇扬州赛红女史,怆念旧游赋赠(三首)60

王会汾60

过扬州,同少湘作四绝句60

汪沆61

红桥秋禊词,同闵莲峰、王载扬、齐次风作(三首选一)61

全祖望61

奉题玲珑山馆61

金陵移梅歌并序62

邗沟庙62

南斋分咏,得曲木几63

英廉63

与袁简斋游扬州僧寺63

蒋德63

月下泛舟红桥63

江昱63

天宁寺64

论词(十八首选一)64

诸同人为苔岑小集,分咏故乡古迹,得禅智寺64

泊瓜渚64

六月十六日,香溪召集小漪南,夜半泛舟至平山堂,听徐锦堂弹琴,分赋64

寻蜀冈古迹,同香溪、北垞、莲溪、一艖作65

寻竹西亭故址65

洴江招集平山堂分咏(九首)65

重浚保障湖二首66

早春集康山草堂分韵(二首选一)67

春分日,放舟游红桥至蜀冈下四首67

蜀冈梅花歌67

竞渡词67

山心室销夏,广陵古迹诗十三首68

八月十六夜平山堂待月70

竹西亭70

上方寺71

竹西亭落成,陪雅雨使君宴集71

筱园看梅(四首选一)71

陪雅雨使君泛舟至平山堂看梅,归宴筱园分赋71

由古渡桥泛舟红桥,雨过西圃,用“林壑敛暝色”分韵,得暝字72

湘月(试香过也)72

水龙吟(冰房玉节玲珑)72

张镠73

题《画舫录》73

看灯词73

蜀冈探梅73

张凤孙73

落叶(选一)73

金梦麟74

同江宾谷、吴谼芍、王古村、药根上人、钟越侄游平山堂74

陈珮74

春日侍两大人游西园74

上方禅智寺74

林廷和75

游观音阁口占75

登万松亭,次汪鸿胪韵75

和吴颖长广文《平山堂怀古》原韵75

闵华75

重过田隅草堂有感76

邗沟庙76

居竹轩76

集补斋先生寓斋,咏庭中老桂76

分咏扬州岁暮节物,得蒸饭76

采蘋曲(二首选一)77

分咏扬州岁暮节事,得祀厕77

平山堂秋望77

霍家桥道中77

冬夜宿南庄77

归宿南庄二绝77

题石涛和尚自画墓门图78

南浦(黄叶落纷纷)78

蒋溥78

贺氏东园79

鲍皋79

漫兴(三首选一)79

广陵道中口号79

赠边渐僧79

桃笺新咏纪事四绝句(选一)80

秋日广陵道中逢张石帆话旧80

九月十九日泛舟登平山堂,奉和洪宝田明府《陪运使苏公登高》原韵80

春去口占80

登大观楼作80

广陵重晤程衡宰即别81

史阁部墓81

康山81

双忠祠81

和张玉查《平山感事》原韵81

柳枝词四首82

扬子桥82

古渡桥82

虹桥泛舟82

万松亭口号82

漫兴(三首选一)83

暮春奉陪水利诸公泛舟虹桥登平山堂,即席二首83

奉赠扬州太守博陵尹公四首,公从襄阳移守扬郡(选一)83

广陵秋兴83

广陵闻曲,怀吴下旧游83

虹桥即目二首84

五月八日,广陵观竞渡,即席限韵(四首)84

夜宿邵伯镇84

舍身行85

冬蚓叹85

运使卢公招同江园赏芍药(三首选一)85

钱载86

九日竹西亭登高86

观史阁部像及家书86

朱原长87

平山晚归87

吴骥87

史阁部墓87

赵虹87

扬州88

徐麟趾88

红桥春望88

杨瑛昶88

登文选楼赠范瘦生88

同友人登平山堂89

雷塘89

玉勾斜89

康山89

隋堤89

放舟红桥小饮90

廿四桥90

重登平山堂90

红桥绝句(四首)90

扬州怀古(二首)90

张永贵91

扬州次陈又陶留别韵91

张四科91

送陆主事锡畴归苏州91

寒夜江上92

湖上92

禅智寺月夜92

登高旻塔92

雨中红桥观荷92

雪中运使卢公招集官梅亭,分韵得晚字93

薄暮蜀冈看梅93

月夜登平山堂93

登甘泉山93

同游建隆寺,用沈传师《游道林岳麓寺》韵93

偕乐园94

采蘋曲94

分咏扬州岁暮节物,得报旺鞭94

分咏扬州岁暮节事,得封井94

雨后两明轩坐月,得寒韵95

平山堂秋望95

登三贤祠高咏楼诗95

南楼令(楼外月如霜)95

张栋95

扬州(二首)96

储国钧96

瓜洲渡江至银山寺访程鱼门96

任端书96

扬州怀古96

江春97

竹西秋望97

潘纯钰97

游文园,孝女卖卜养亲诗97

嵩贵98

冯秋船《芜城送别图》98

爱新觉罗·弘历98

维扬览古98

维扬雨泛99

香阜寺99

高旻寺99

塔湾行宫,恭依皇祖诗韵99

过维扬郡城99

天宁寺小憩100

虹桥100

平山堂100

平山堂杂咏(五首)100

咏平山堂梅花100

高旻寺行宫即事101

江北杂咏(八首选一)101

香阜寺101

天宁寺101

天宁寺行宫作102

舟行杂兴(三十首选一)102

雨中游平山堂102

寄题二十四桥102

莲性寺102

观音山102

平山堂103

第五泉103

慧因寺103

塔湾行宫,恭依皇祖诗韵103

高旻寺103

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104

塔湾行宫,恭依皇祖示江南吏韵104

渡江驻跸天宁寺104

游平山堂105

天宁寺,叠前作韵105

驻跸天宁寺行宫作105

哈萨克陪臣到,因携观广陵风景105

题九峰园105

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106

题平山堂106

第五泉107

蜀冈107

题莲性寺107

游倚虹园,因题句107

题净香园107

青琅玕馆喜成口号108

趣园108

再游平山堂108

高咏楼108

慧因寺108

塔湾行宫,再依皇祖诗韵109

塔湾行宫,再依皇祖示江南吏韵109

三月晦日锦春园即景109

罨画窗109

驻跸天宁寺行宫109

大观堂六韵110

四月朔日游平山堂110

游上方寺110

香阜寺110

自高桥易舟至天宁寺行馆,即景杂咏(四首)110

天宁寺,再叠前韵作111

驻跸天宁寺行宫,叠旧作韵111

九峰园小憩111

莲性寺112

功德林112

题平山堂112

大观堂,叠旧作韵112

游倚虹园112

净香园113

趣园即景113

水竹居113

题天池113

题小香雪居113

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113

塔湾行宫,四依皇祖诗韵114

塔湾行宫,三依皇祖示江南吏韵114

过瓜洲镇114

渡江驻跸高旻寺行宫作115

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115

维扬旋跸作116

至维扬即事116

上方寺116

驻跸天宁寺行宫,再叠旧作韵116

题大观堂117

文汇阁117

慧因寺117

青琅开馆口号117

题静香园117

题趣园117

游平山堂,叠壬午旧作韵(八首)118

题倚虹园118

游康山即事二首119

塔湾行宫,四依皇祖示江南吏韵119

题得闲堂119

塔湾行宫,五依皇祖诗韵119

过瓜洲镇120

再题大观堂120

大观堂对雨120

再题文汇阁120

上方寺121

竹西精舍121

至维扬即事121

驻跸天宁寺行宫,三叠旧作韵121

万寿重宁寺纪事121

题春熙堂122

俯鉴堂122

琅玕丛122

题慧因寺122

倚虹园122

九峰园123

澄空宇123

游康山123

仿董其昌书对山楼,因成口号123

题净香园123

怡性堂124

青琅玕馆124

趣园124

半亩塘124

莲性寺124

功德林口号124

游平山堂,再叠壬午诗韵125

文汇阁,叠庚子韵125

命颁布《四库全书》,时许愿读中秘者抄录无靳,诗以志事126

塔湾行宫,六依皇祖诗韵126

题承煦堂126

得闲堂,叠庚子诗韵127

塔湾行宫,五依皇祖示江南吏韵127

过瓜洲127

过江至天宁寺行宫,即事书怀127

回跸于大观堂得句128

筱园咏芍药128

题赵令穰《江南春图》,即书以赐筱园珍弆128

再游平山堂128

小金山(二首)128

广陵道中129

自瓜洲放舟至金山129

褒忠诗129

杨德文129

广陵怀古129

蒋元益130

泛舟至法海寺130

黄豫130

扬州晓发(四首)130

恒仁131

题《琼花梦传奇》131

鲞鹤二律(选一)131

游上方寺131

张曾131

广陵行,赠朱象山132

广陵道中赠马三研园132

广陵冶春词(四首)132

广陵口号(二首)133

寄怀步江133

秋暮游平山堂133

阻风邵伯镇133

释行荦133

红桥134

罗兴禧134

隋宫古镜歌134

姜藻134

买陂塘(渺邗沟盈盈一带)135

杜甲135

和牛师竹平山堂集饮韵135

江士桐135

瓜洲渡江留别诸子136

方张登136

忆怀坡,并梦游邗上136

黄达136

瓜步136

芜城(三首)137

邵伯埭137

邗上访沃田,匆匆即别137

望高旻浮图137

贾田祖137

康山138

陈蕊珠138

平山堂138

吴进138

七夕舟次扬州138

范家相139

维扬139

徐以震139

扬州139

汤应隆139

夜渡扬子江139

沙维杓140

泊芜城140

邗沟道中140

瓜洲城楼晓望140

查礼140

送江皋之扬州140

花朝后二日,洪魏笏观察招游平山堂看梅141

袁枚141

谢太傅祠141

邗江留别(四首)141

奉和扬州卢雅雨观察红桥修禊之作(四首)142

送四妹云扶于归扬州(二首)142

寄蒋苕生太史(二首)并序143

扬州转运卢雅雨先生招游红桥,集三贤祠赋诗143

投郑板桥明府143

夜过瓜洲144

扬州红桥与门生刘牧皋进士两舟相值,次日牧皋以红桥画册属题,时将需次京师144

答香亭144

题史阁部遗像(四首)有序144

扬州留别四妹(二首选一)145

十月四日,扬州吴鲁斋明府招同王梦楼侍讲、蒋春农舍人、金棕亭进士游平山,即席有作145

扬州秋声馆即事寄江鹤亭方伯,兼简汪献西(八首)146

三月三十日,金棕亭学博招同十八友人送春平山堂,分体得六言绝句(三首)146

扬州康山诗,为主人江春作(二首)147

邗江雅集诗(三首)有序147

就医扬州,江口阻风148

扬州曲148

扬州偕马秋玉、陆停川看梅平山,归饮天宁寺,分赋149

扬州游马氏玲珑山馆,感吊秋玉主人149

题罗两峰、丁敬身像149

题两峰《鬼趣园》(三首)149

扬州慢(镜影澄空)150

陶元藻150

月夜忆扬州旧游(二首)150

由红桥至平山堂(三首)150

曾大升151

邗沟曲(四首)151

桂月柯151

过铁佛寺151

游长春岭152

看菊过木兰院152

平山堂152

同二亭登重宁寺楼看雪152

宝祐城怀古152

早至莲性寺153

和朱立登先生《游桃花庵》原韵(四首选一)153

吴均153

古镜篇153

寻影园故址,吊明职方郑公超宗154

南庄154

西畴154

过小玲珑山馆,追悼马秋玉、佩觿昆仲,并厉太鸿、陈授衣、江皋诸人154

存园154

东园155

邵齐焘155

维扬喜遇姚以铜同年(二首选一)155

庄德芬155

月夜渡江155

程晋芳156

杨柳词(四首选一)156

邗江红树156

平山堂156

观音阁156

广陵感兴157

法海寺157

即景157

哭吴敏轩157

长亭怨慢(看燕树尽含霜气)158

金兆燕158

甲戌仲冬,送吴文木先生旅榇于扬州城外登舟归金陵158

读戴遂堂先生与钱香树司寇、卢雅雨都转《平山堂登高》之作,次韵(二首选一)159

程午桥太史以手注《义山诗集》见赠,赋此奉酬159

卢雅雨都转以亡友李啸村遗集雕本寄赉,开缄卒读,凄感交至,率题卷末,兼呈卢公(四首选一)160

丙子秋日,晤方竹楼于扬州僧舍,蒙以画竹见惠。次日,偕诸同社集译经台,案上有《坡公集》,因检《上巳携酒出游》诗索余步韵,题画为赠,走笔应之160

丁丑夏,自都门南归,舟过邗江,独游湖上,见壁间雅雨都转春日修禊唱和诗,漫步原韵,即用奉呈四首161

又次卢雅雨都转《红桥修禊》韵四首162

昭文官署寄卢雅雨都转(四首选一)162

和赵恒斋都转《九日游平山堂》原韵162

同蒋春农舍人登平山堂,时春农有修志之役,因用渔洋集中韵作长歌赠之163

上方寺饯漕使鲁白墀侍御,即席用苏公《禅智寺》诗韵163

三贤祠看桂163

人日招集诸同人登文昌楼观雪,分韵得好字163

题五烈祠司徒庙十二韵164

题《琼花观图》后164

乙未三月晦日,招集同人于冶春诗社送春,分得柏梁体164

题《韩江雅集》诸公诗册后165

江鹤亭新得康山,招饮率赋165

题江鹤亭秋声馆165

看续芳园芍药166

和张荔门松坪集康山,赠江鹤亭韵(六首选一)166

湖上泛舟,即事次韵166

沁园春(万缕炊烟)167

齐天乐(琼箫粉月扬州路)167

减字木兰花(才归几日)(鬓丝禅榻)168

高阳台(粉月惊秋)168

迈陂塘(颤危樯一江烟水)168

贺新凉(歌吹扬州市)169

桂枝香(清歌未阕)169

多丽(逐飞仙)169

瑶华(枯毫突兀)170

倦寻芳慢(湿云做冷)170

玉女摇仙佩(遥峰锁雾)170

渡江云(江干人乍别)171

迈陂塘(展图看知君有梦)171

贺新凉(宋玉悲秋处)171

金缕曲(寒野昏如夕)172

齐天乐二首(水花凉夜销香梦)(少年桥上听箫处)172

点绛唇(藕叶香中)173

穆护砂(落叶檐前舞)173

秋霁(小艇城闉)173

翠楼吟(古纸银钩)174

减字木兰花(暗中芗泽)174

庆清朝(翳翳深堂)174

百字令(田田莲叶)175

柳梢青(闲倚朱楼)175

买陂塘(小桑根又寻三隐)175

解语花(芦汀月冷)176

摸鱼子(扫苔痕篱门初启)176

木兰花慢(赚游人不寐)176

风流子(玉钩斜畔路)177

祝英台近(冷金笺)177

沁园春(杜牧扬州)177

朱筼177

游平山堂歌178

虹桥曲(八首)178

留别扬州诸友179

和谭亦纬179

口占179

题《画舫录》179

吴烺179

盂兰会179

尺五楼180

南还舟中述怀,却寄都下诸子(八首选一)180

王箴邵180

重游平山堂180

吴宁180

渡江180

缪永垣181

将发,春明诸同好治具赋别,匆次未有以答也,舟邸寄柬181

登高旻寺浮图歌181

邗上月夜纪事(二首)181

袁机182

偶作四绝句(选一)182

送云扶妹归扬州(四首选一)182

秋日泛虹桥晚归182

和寿宾张婿《平山寒望》原韵182

述怀183

秋日杂咏(三首选一)183

李御183

文选楼怀古183

史阁部墓下作(二首)184

游平山漫兴(三首)184

题画竹,扬州作184

木兰院看黄叶185

汪棣185

同史兰浦、华半村过平山堂185

弹指阁月下185

水竹居偶成185

题《画舫录》186

再叠涵斋太史原韵186

再用前韵四首示艾塘186

永亮187

夜过扬州,怀如皋顾茨山187

秋初偕陈宜清孝廉游平山187

杨汝谐187

红桥修禊四首,和卢运使见曾韵187

姜憬188

虹桥泛舟188

登蜀冈访平山堂故址188

袁树189

红桥189

廿四桥189

玉钩斜189

晚登熙春台189

遥送秋卿四妹于归维扬(四首选一)189

同高睿功月夜游平山(五首)190

十月二十五日偕存斋兄、凤扆、豫庭渡江,舟中分韵190

赠贤村金明府190

舟过维扬,家春圃观察招游平山,饮江园荷池上(二首选一)190

邗江寄兴191

王国銮191

玉勾斜191

任基振191

平山堂怀古191

仲鹤庆192

赠黄瘿瓢192

邗上观荷192

丁酉邗上冬至(二首选一)192

扬州中秋192

邗江喜晤张紫岘192

邗江上元(二首)193

张五典193

扬州193

欧苏两文忠祠下作(二首选一)193

江口193

玉钩斜193

三贤祠194

过罗两峰香叶草堂194

汪玉枢194

南园池上十二韵194

於震195

登高旻寺浮图歌195

朱方蔼195

同闵玉井、江云磎净香园纳凉195

雅雨使君招饮官署,订平山看山之约,以事牵弗获如愿,赋此志谢196

和张渔川《法云寺》,次温飞卿韵196

扬子江晓发196

冬日同汪比部对琴、金博士棕亭、闵上舍玉井、汪水部秀峰、汪学正剑潭、何文学春渚、吴庶常谷人红桥宴集196

秦黉197

南庄题壁(二首)197

王鸣盛197

归次芜城,怀钱晓徵197

赵文喆197

薄幸(闲门深闭)198

王?198

送陈生归维扬198

孙宗元198

自金陵返棹归维扬198

庄培因199

题江竹冈《种竹图》199

恭和御制《天宁寺小憩》元韵199

梁同书199

题《红桥泛舟图》,送傅雨田游扬州(三首)199

宫玉超200

将之汴京,过平山堂有作(二首)200

戴纯200

扬州有怀(四首)200

梦麟201

晚次维扬201

瓜步201

黄考祥202

过瓜洲202

虹桥泛舟202

袁杼202

题扬州四妹催妆册子202

蔡书升203

梅花岭怀古203

袁景辂203

抵瓜步203

扬州杂咏(三首)203

和陈芝房咏古迹(三首选二)204

纪昀204

扬州二绝句204

题罗两峰《鬼趣图》205

福明安205

夜过维扬205

朱心学205

维扬旅思205

金魁206

广陵清明206

张熙纯206

忆十亩园206

蒋士铨207

购得史阁部遗像并家书真迹三首207

瓜洲207

再晤吴鉴南刺史,有怀程渔门晋芳二首207

田园主人画《冶春诗社图》,即阮亭司理红桥修禊处,既为作记,缀诗十二首208

冶春园小集看牡丹(二首选一)209

题史道邻阁部遗像209

竹西寺再送白墀,用壁间东坡《送李博过岭》韵三首209

题《琼花观图》210

康山宴集,酬鹤亭主人并邀边都转霁峰、袁观察春圃、陈太守体斋、家舍人春农、江大令阶平同作(三首选一)211

瓜洲见鸬鹚211

扬州二首211

梅花岭谒史忠正祠墓211

台城路(当年曾棹沙棠楫)211

李菼212

题词212

杨炤212

丙秋将适吴门,艾塘属题《画舫录》,以未繙阅,不能脱稿。丁巳买棹西湖,芸台学使出一编见示,归舟率成此作,即以奉正212

牛翊祖213

题《画舫录》七律四首213

吴士英213

甲寅春,自巴州至京师过扬州,喜晤李二艾塘,爰题《画舫录》二首,以志别怀214

张焘214

作诗柬汪对琴比部,索李艾塘《画舫录》缮本214

叠前韵题《画舫》214

王廷琛215

秋晚与李艾塘登平山堂,题《画舫录》册子215

朱森桂215

用牛挥云太守韵题李艾塘《画舫录》(四首)215

方辅216

题《画舫录》216

谢浤生216

题《画舫录》216

郭均217

用汪对琴比部元韵题《画舫录》217

汪文锦217

题李艾塘《画舫录》二首217

江昆218

题李艾塘《画舫录》,用对琴韵(二首)218

王廷伯218

题《画舫录》(三首)218

汪坤219

题《画舫录》(二首)219

季尔庆219

杭州使院中题《画舫录》219

薛溶219

题《画舫录》220

杨汝杰220

题《画舫录》220

吴嘉谟220

艾塘所著《画舫录》,闻已刊成,诗以奉赠220

蒋莘221

题《画舫录》(四首)221

程赞和221

读《扬州画舫录》,赋此志感(四首)221

程赞皇222

题《画舫录》222

程赞宁222

将之都门,奉题即以志别(四首)222

洪锡恒223

题《画舫录》223

王昶223

南归过扬州,简宾谷都转(四首选二)224

雅雨运使招同诸子泛舟红桥,集江氏林亭观荷,分得“外”字三十八韵224

自京口放船至扬州(三首)225

广陵留别江宾谷及汪?怀、吴梅里两上舍225

怀人绝句(选一)225

扬州夜泊225

别广陵友人225

高旻寺示巨超、慧超二上人226

一枝花(碧浪生南浦)226

摸鱼儿(问江南采香词客)226

扫花游(性耽红叶)226

早梅芳近(画屏开)227

扬州慢(初月涵云)227

浣溪沙(漏静灯残酒欲消)227

解连环(平湖渺矣)228

忆江南(中秋忆)228

李中简228

天宁寺题壁示具如上人228

朱宗大229

安定书院奉怀沈敬亭先生229

平山堂探梅归,王少林招饮229

江上寄毘陵杨孝廉229

瓜洲晓发229

文信国绿端蝉腹砚歌,都转曾公命赋229

程名世230

瓶梅初开,象林见过,即留小酌,兼以志别230

汪堂230

甲戌杪秋小尽日,招同郑板桥、缪客船、黄北垞、萧邓林、张煦斋、陶韵亭、金麟洲、廖禹门、沈王崖、方竹楼、方介亭、徐荔村、药根上人集百尺楼,以赵嘏“残星几点雁塞横,长笛一声人倚楼”句分韵,得人字231

孙霈231

维扬怀古231

钟娘231

苏幕遮(五湖烟)232

赵翼232

扬州杂咏(十二首)232

鹾使伊公枉招赋赠234

万寿重宁寺五十韵235

自乐仪书院移主扬州安定讲席,呈在籍谢未堂司寇、秦西岩观察、张松坪、吴涵斋两编修,皆词馆前辈也(二首)236

蕃釐观怀古(二首)236

史阁部祠236

闻袁子才游岭南归,诗以寄问,并约其明春来平山堂(二首选一)236

瓜洲夜泊237

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237

清明后一日,松坪前辈招同西岩、涵斋、棕亭湖舫雅集(六首)238

招管松崖漕使、王梦楼前辈、了凡弹师重宁寺斋食后,泛舟至平山堂,游平远楼诸胜,松崖有诗,即次原韵(二首)238

河上(二首选一)239

鲥鱼初出,松坪前辈即购以见贻,赋谢(三首选一)239

扬州度岁239

未堂、西岩、松坪、既堂、梅庵、杜村招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并为湖舫之游作歌239

湖上(四首)240

江鹤亭方伯招同松崖、未堂、蘧庵、松坪、棕亭、春农游康山即事240

康山席上遇歌者王炳文、沈同标,二十年前京师梨园中最擅名者也,今皆老矣,感赋241

岁暮将归,留别扬州诸同好,并示院中诸生(四首选一)241

再到扬州游红桥241

携儿侄五人俱至安定书院读书242

红桥242

卖文242

题柳柳泉《春山采药图》(二首选一)242

青阳陈豹章秀才访余扬州,诗以赠别242

寿全惕庄鹾使六十(二首选一243

春农寓斋窗外忽生新竹一枝,赋诗自夸,戏赠(四首选一)243

同年张慕青侍读来主安定讲席,喜赠243

扬州观剧(四首)243

红桥244

七十自述(五首选一)244

题曾宾谷运使《邗上题襟集》244

题《琼花观图》长卷244

扬州245

扬州北小五台前河水最急,孤舟逆上,颇有戒心,率赋245

昭明读书台245

计五官歌245

游高旻寺赠清凉上人(四首)246

高旻寺鉴公房夜看牡丹246

至高旻寺,如鉴设斋,指院中牡丹数十本,皆别后新种,惜已开过246

梁兰漪247

僦居广陵慰夫子(二首)247

送妹于归广陵247

钱大昕247

平山高咏247

红桥248

胡溶248

抵扬州248

十二月初二日泊仙女庙248

鲍汀248

送杨令贻之扬州249

董潮249

京口渡江249

陆建249

扬州曲249

小春日红桥泛舟,和刘牧皋进士(二首)250

隋堤怀古250

戴源250

壬子九月寓兴教寺,与任章采话旧250

王文治251

冬夜邗江客舍小集,同陈楚筠、严东有、徐蒸远、家少林251

扬州逢琉球国谢恩使者马宣哲、郑秉哲,留饮舟中,述别话旧,慨然有作二首251

为吴香亭题郑板桥画竹251

题扬州桂月田《梅花诗卷》后(二首选一)252

扬州侍潞川招同姚姬传泛舟至平山堂252

新晴,平山堂看桃花二首252

送姚姬传自扬州归桐城(二首)252

高旻寺方丈题孔雩谷墨梅253

高旻寺新秋253

高咏楼看木芙蓉,同汪大春亭、张大舸斋、门人高青士、郭以简作253

中秋高旻寺坐月呈长老253

题曾宾谷都转《西溪渔隐图》二首253

甲寅正月二十九日,郭霁堂招同胡黄海、香海暨诸子泛舟至蜀冈探梅。先是,曾宾谷都转人日探梅,用昌黎《人日登高》诗韵,一时名流毕集,属和甚盛。予以后期为憾,仍用韩韵,兼以寄曾254

次日,都转复招东园看梅,再用前韵254

平山探梅,寄宾谷二首254

伊小尹守扬州,招予平山雪后看梅,口占一绝赠之255

邗江雅集,戏纪绝句五首,同随园前辈作255

宾谷先生筑题襟馆成,赋诗记事255

黄理255

读《明史》作256

曲江亭256

苏章阿256

江都256

周厚辕256

读宾谷先生《邗上题襟集》奉题四律,时寓九峰园(选一)257

刘仰桂257

断针吟257

陈毅257

送金台居云亭之官扬州,同令弟兰溪257

朴树湾258

晚霁抵广陵258

蕃釐观258

广陵杂兴(四首)258

夜过邵伯驿259

侍讲刘公圃三招集安定书院,即席呈诗,即以留别259

重过董子祠,有怀鞠未峰太史之楚、刘圃三侍讲赴都259

朱莅恭259

送吉人家叔之维扬260

马振仲260

南村四咏260

冬日过铁佛寺261

陈襄龙261

送鲍孚吉之扬州261

送汪特亭表兄还扬州261

上巳后二日,世侄吴三枢文招同张子薖民仁圃、令弟宾万泛舟平山,即事二首261

柬马湘灵262

返棹262

徐本增262

平山探梅分韵(二首)262

春日次瓜步263

过史阁部墓263

徐本淯263

平山探梅,和史祜冈先生韵(二首)263

和曹鞠台《平山》元韵(五首选二)264

过史阁部墓,和江恂夫先生韵264

篆玉264

题《竹西图》264

史承豫264

扫花游(轻帆卸罢)265

程宗洛265

扬州竹枝词(四首)265

辛宜岷266

广陵送客266

曾廷枚266

甲寅暮春将归里,留别侄宾谷266

叶佩荪267

雨夜宿广陵(二首)267

严长明267

卢雅雨观察招游平山堂,酒间赵损之有作,因次其韵267

汪?怀招同朱稼翁、江宾谷、陈授衣、江皋昆季集萱圃,分韵有作268

登瓜洲大观楼眺瞩268

题罗两峰《古渡泛月图》268

颍川杂诗(八首选一)268

二月十四日,迎驾北门高桥268

汪其纯269

红桥修禊,和程易西韵269

郑沄269

徵招(乱红吹碎江南梦)269

吴镶270

临春阁270

施朝干270

到扬州270

褚廷璋270

朱文也招游平山堂,遂至观音山,归过法海寺271

顾光旭271

摸鱼儿(蜀冈开平山阑槛)271

朱彭272

读曾宾谷先生《邗上题襟集》(二首)272

祖道272

答卢运使单骑相访272

方婉仪272

观夫子两峰仿唐人墨竹273

江立273

次方介亭韵,贺吴梅查移居273

扬州慢(拍岸春波)273

沈业富274

题《画舫录》(二首)274

朱休度274

题钱西庄自书《广陵竹枝词》册三首274

尤荫275

阮抚部建曲江亭于翠屏洲上,奉题二绝,并寄王柳村275

姚鼐275

与王禹卿泛舟至平山堂,即送其之临安府275

偕蒋春农舍人、王元亭给事、金莳亭御史登江鹤亭康山草堂276

留别扬州诸君276

缪昞276

冶春词276

叶英277

冬日友人招游上方寺277

罗聘277

扬州市人歌,为朱二亭作277

江上怀人绝句十五首278

晨起出郭至净香园279

中秋集丛绿山房(四首选一)279

泊舟平山堂下279

过桃花庵279

岁暮雪中,瓜洲城上瞩目280

初董瓜洲育婴堂事,集陶句以自勖,兼勖许巢旸(四首)280

南园即事280

过枝上村281

隐园281

初至保定过莲池书院,与董曲江太史话旧,即集其《旧雨草堂集》中句成诗十二首(选二)281

翁方纲281

石臞吉士扬州书来,以唐永昌元年陀罗尼经幢拓本见寄,作诗报之282

送蕴山之扬州守任(三首选一)282

酒帘,和汪秀峰户部韵(二首选一)282

《琼花图》歌,为瘦铜赋282

玉书283

蜀冈283

元旦后二日见新月283

周映清283

扬州284

张开东284

过扬州(二首)284

吴泰来284

对琴丈招同闵莲峰处士、蒋春农舍人、程鱼门上舍、筠榭司马泛舟红桥,漫成短歌,即以言别284

红桥录别(二首)285

胡涛285

泛舟红桥285

管干贞286

扬州守并序286

舟发维扬286

平山堂舟还286

芜城赴瓜步286

登大观楼287

茱萸湾别江287

扬州雨中赠古寺梅287

移舟瓜洲运口287

筱园芍药歌,戏用韩魏公《龙兴寺》嫁字韵287

跋梅花岭《史忠正公遗像》288

高旻寺池亭观梅288

扬子桥(七首选三)288

高旻寺池亭观梅289

泊三汊河289

李调元289

游平山堂289

隋堤曲289

弄谱百咏(选一)290

胡豳290

题张霁村《邗沟杂咏》后290

吴嗣广290

客琼花观,登三尺楼290

周喆291

广陵送春291

马春长291

九日登平山堂291

张符升291

抵扬州291

法嘉荪292

闲居忆旧游(二首)292

广陵冬日,同金凌霄、张桂岩廿四桥小酌,薄暮过三贤祠,访竹堂上人,观南原老人画册,即示桂岩292

同李遂宁、张微子、王馥堂、笪凤初虹桥泛舟,限用波字(二首)293

扬州湖上泛舟看桃花二首293

喜袁简斋先生来邗,时方检读全集,赋呈二律(选一)293

宿瓜洲294

汪剑潭招陪王梦楼先生游休园,即席论诗,赋呈二律(选一)294

同程隐磻、徐公威、谷梓园、霍文真虹桥看芙蓉,得寒字294

和吕庭桂《平山堂怀古》韵,兼示石庄上人294

笪凤初招同方笠塘、葛菱溪、金筱村、尹方水、余雪村、月村昆仲、王馥堂平山堂泛舟,绘图纪事,分赋得杂言295

萧钟伟296

恭和御制《登平山堂》韵296

闵宽296

登广陵南城楼(二首)296

王嵩高296

题《归帆图》,送两峰归扬州(三首)297

柳湖泛舟(五首选一)297

《影园图》歌,为郑晴波中翰作297

嘉庆丁巳暮春,偶过蒋氏园看花,叠石为山,结构清旷,询知为汪蛟门比部故居。适沈都转既堂先生以和顾花田太史诗十二章见示,苍凉沉郁,吟讽数过,悄焉有怀,勉步后尘,以志景行,仍次元韵(选六)298

中元夜,湖舫感怀299

吴锦川招同庶亭、澄野雨中泛舟(六首选三)299

汪春浦《平山雪景》299

庭光弟将之淮阴,索题红桥诗,后时东有亦返白下,触绪牵怀,怅然有作(六首选一)300

汪鲁峰招食鲥鱼,同乔秋岩作(三首选一)300

怡亭北行不果,遂游广陵,赋此送之300

题《归帆图》,送两峰归扬州300

三朵花词并序301

朱孝纯301

送二亭从侄还邗上301

二亭从侄招饮野市,归途感赋302

舟次维扬,月明如昼302

送程大发维扬302

与客谈维扬旧事,述感二首302

罗两峰为余写真302

宗圣垣303

书王太守《平山堂宴集诗》后303

扬州晤童北砚,因怀二树303

沈初303

赠江春(四首)303

芍药304

平山堂僧房看芍药(二首)304

陈璨304

芜城送别304

瓜步寒潮送客,和心山韵304

暮宿扬子津,怀仲二松岚305

吊史阁部,和友人韵305

蜀冈秋眺305

徐崇焵305

舟过维扬闻度曲声(三首)305

忆芍药306

过廿四桥306

正月十五夜306

乐三省306

平山堂作306

陈基307

诗二首(选一)307

过贮云馆,小云女史索诗,漫赋一首307

程沅307

晓发瓜步307

徐釚308

红桥(二首)308

满江红(十里芜城)308

浪淘沙(残腊北风骄)308

水龙吟(卖饧时节征尘)309

少年游(绿杨丝里隐红桥)309

临江仙(侠骨青衫奚用传)309

梦扬州(鲤鱼收)309

伍宇昭310

蜀冈即目310

扬州闻笛310

瓜洲夜泊二首310

黄文旸311

平山堂看雪,效欧公体,用苏公韵311

上巳后二日,同人雨中登红桥,用渔洋山人《冶春》原韵(二十首)311

陈渔秋招致同仁赋诗,糊名易书,评定甲乙,予三膺首选,而《蘋花词》一阕,尤为诸君激赏,主人有佳茗名笺之赠,作一律纪盛313

春日郊行即事313

同人集乐善庵分咏扬州古迹,得天心墩314

登岸见新秧弥望,得二十八字314

黄河舟中忆扬州湖上314

予友李艾塘有《春日扬州》诗云:“城里杨花城外柳,春风吹过小东门。”予极赏其神韵,舟中见绿柳弥望,作断句寄李,兼怀扬州诸故人314

詹肇堂315

百里315

虹桥315

筱园看芍药二首,陪西岩先生315

拟虹桥修禊词十二首316

七夕集康山草堂(三首)317

筱园芍药有一茎三朵之瑞,宾谷先生有诗,命和(二首选一)317

扬州柳枝词(九首)317

题黄贲生《虹桥泛月图》318

琼花观318

康山草堂听姚芗汀弹琵琶歌319

平山堂秋望319

观音山319

九日宴集康山草堂319

邗沟庙320

铁佛寺320

虹桥秋泛四首320

芍药词(四首)320

采桑子(绿杨如荠虹桥路)321

高阳台并序(叠鼓歌楼)321

张居寿321

题李二《画舫录》322

施安322

王晴山招集平山堂,因作长歌纪之322

江诩…323

红桥会饮有感323

送小石上人之豫章(二首选一)323

芍药323

高文照324

九峰园324

南湖324

王复324

两峰画梅见赠,诗以奉酬,用东坡《李公择梅花》诗韵,即送其还扬州324

扬州慢并序(沟水流红)325

任大椿325

宿瓜洲325

管世铭325

过扬州呈家松崖叔,时新转鸿胪少卿,仍巡视瓜仪漕政326

董子祠有感326

宫国苞326

平山堂怀古326

小秦淮曲(三首)327

扬州春晓曲327

九日客邗上,有怀陈菊庄327

扬州茶市口号327

扬州踏灯词(四首)327

红桥秋泛,同吴凤山、洪照堂分赋328

题《红桥待月图》328

寒食日红桥记游328

过雷塘吊柳冬黎墓328

红桥柳枝词(四首)328

和吴瓯亭《广陵步月》原韵329

暮春送林苑西返邗上329

邵培德329

瓜洲城329

刘锡嘏330

棣园330

鲍之钟330

广陵中秋待月330

春夜宿扬州栖云庵,留示诸上人331

广陵中秋夜对酒作331

北郊寻秋,偶经建隆寺小憩,分韵得青字331

戊寅秋日,始识桐城姚姬传、宝应王少林于维扬旅舍。尝以暇招同王梦楼泛舟平山堂下,钟亦得与焉。姬传风裁峻整,少林意气豪举,并有逸致。梦楼故吾乡俊物,是皆人伦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姬传寻别去,未获久留,少林亦以事趣归乡里。近梦楼又束装北上,翛然旅次,迫以季冬,恐良会之不再,叹遭逢之非偶,感时追事,赋得五言长律四十二韵,务陈怀抱,不在语言332

平山堂放舟口号333

甓湖渔歌(八首选一)333

题芍药画幅333

题梅壑老人砚记,为查篆仙观察作(二首)333

邗江题襟馆种梅,各以姓为韵333

五台山舟次居荷庄,置酒竹西亭饯别334

野蚕334

登三汊河口浮图334

王锡奎334

蜀冈晓步335

王斯恬…335

寒食335

邵无恙335

雨泊三塔湾有怀335

管希宁336

月夜同苇村登平山堂336

张因336

丙午清明即事336

题阮梅叔《珠湖渔隐图》336

游曲江亭,赠翠屏洲诸女史(二首选一)336

题《画舫录》(四首)337

邹炳泰337

广陵舟中送冯道州西游337

李国馨337

春日忆扬州,和张愚溪韵(三首)338

翁春338

扬州春游,奉怀沈沃田先生(二首)338

程梦湘338

广陵客舍食?鱼有感339

徐长发339

夜宿瓜步339

蒋学镛339

维扬道中即事339

顾进340

三月望后,客邗上旅舍,湫隘,一雨数日,闷甚,适友人过寓,话休园之胜。翌日雨止,偕筠栖、树之及家枫亭同游,得诗四章,以博一和为乐(四首)340

王友亮340

台庄舟次,寄怀宾谷都转(二首)340

宾谷都转招饮,赋谢(二首选一)341

元章341

长至后四日,题襟馆消寒小饮,会者十四人,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一联分韵,得吹字341

吴翌凤341

少年游(一枝低亚可怜春)342

八归(翠螺亭上)342

沁园春(水暖春江)342

周情343

瓜洲晓霁渡江343

顾仙根343

广陵春暮,呈曾宾谷先生343

宾谷先生五日邀同人以第五泉试龙井茶赋诗,用坡公《端午小集石塔寺》韵343

成瑞华344

平山344

江干344

舟抵扬州344

金缕曲(湖上人何处)344

李翮345

重过瓜洲,却寄雨窗中丞345

叶诚345

二月十一日泛舟红桥,至平山堂探梅,同龚梧生司马作345

孙云鹤346

水调歌头(芍药筱园盛)346

邵晋涵346

董子祠346

同沈大咸若、张二淳初泛舟红桥(三首)347

三贤祠347

秦瀛347

渡江有怀347

戴绶年348

泊瓜渚348

史阁部墓348

吴承基348

玉钩斜348

汪中349

归耕操349

呈秦丈西岩349

将赴江宁题所居东轩350

明督师史公享堂350

平山350

邗沟夫差庙350

寄顾寅初350

馈山长沈公家园扁豆350

寄弟端光351

怀晚芝先生并序351

别母351

答叔母梁夫人351

除夕作352

十二月十九日,曾宾谷都转招集三贤祠致祀坡公同作352

徐元英353

送关密斋下扬州353

梁衍泗353

平山堂春眺353

夏震353

己酉夏日,邗上同叶古轩过梵觉禅寺双树轩小憩353

秋日同王鲁石、孙南庄蜀冈闲步354

夏味堂354

天宁寺晚景(四首)354

仲冬五日暖甚,同欧阳制美泛舟城北,游铁佛、惠照两寺355

七月七日偕袁啸竹、许春卿游上方寺,分韵得禅字355

登竹西亭纳凉,次啸竹韵356

谒史阁部祠墓356

谒谢太傅祠356

周勋356

瓜渚杨丈别墅356

过瓜洲烈女坟357

阎秋园司马携尊寓斋,招同王双南、丁秋槎、徐云锄、杨倚云、晏谧庵作竟日之乐357

秋雨庵探梅,筠村观察迟至357

东阁观梅357

次云锄韵,宿邗上未园358

尤丈水村过访瓜渚,余因海陵之行,仅一握手,诗以志别358

江湑358

重过虹桥358

严光禄358

晚渡瓜洲359

蒋知让359

上方寺看梅359

宾谷都转示《瓜洲大观楼纪所见》诗,次韵奉呈359

顾同根360

癸卯春,客扬州延禧堂咏玉兰花,即赠主人360

顾宗泰360

怀师友诗(一百八十首选九)360

洪亮吉361

九峰园感旧362

诣高旻寺,如鉴上人招登天中塔望海(二首)362

茱萸湾别墅与诸同人纳凉分赋362

高旻寺行宫敬赋362

卖花声(洲样亦如瓜)363

王开沃363

相思引(瓜步秋残草树凋)363

汪璐363

红桥泛舟(四首)363

吴锡麒364

游天宁寺364

扬州四首364

隋苑行365

广陵雨中管齑臼涛招同闵莲峰华、陈古渔毅、管平原希宁、林铁箫、方密庵辅、叶永亭天赐、朱二亭、汪剑潭端光、家慕槁鲁集弥勒庵分韵366

瓜洲登大观楼二首366

罗两峰山人366

平山堂梅树下作366

车螯十二韵367

扬州送仲弟归367

题胡黄海翔云《赆诗图》,即送其之扬州二首(选一)367

同郭虚斋均令、厚庵堃、蒋师退知让、家山尊鼒游禅智寺367

渡江词二首368

扬州春游绝句二首368

游铁佛寺368

伊墨卿刑部秉绶出守惠州,道维扬,诗以送之368

题魏春松《官舫侍膳图》368

哭罗两峰三首369

雨中过雷塘二首369

梅花岭拜史阁部墓369

晓过莲性寺370

康山草堂听姚芗汀弹琵琶歌,同曾宾谷、陈理堂燮、黄相圃、蒋师退、詹石琴、胡香海森、张又篯彭年、何芑匏镍、徐阆斋嵩、兰雪嵩梁作370

扬州晤曾宾谷都转,以所著《买春书屋诗集》见示,赋此奉赠371

瓜洲371

双忠祠371

康山留客诗372

临江仙(桥外有堂堂外竹)372

汉宫春(匝地蘩珠)373

湘月(秋无今古)373

梦横塘(倚云裁宇)373

芳草凤楼吟(问何时萧家帝子)374

百宜娇(酥雪浓搓)374

国香慢(水竹摇妍)374

梦横塘(竹枝弹雨)375

击梧桐(疏叶摇寒意)375

琵琶仙(一篑山低)375

浪淘沙令(廿四横桥)376

念奴娇(墨花帘下)376

霜叶飞(断烟偏到)376

齐天乐(遥空雁橹随云起)376

步蟾宫(蟾蜍不管繁华事)377

满江红(十载樊川)377

霓裳中序第一(停杯几度)377

临江仙(月黑星移灯屡闪)378

摸鱼子(认迷迷芦湾荻汊)378

南楼令(烟水望来宽)378

临江仙(此地问谁招隐)379

霜天晓角(生小莲娃)379

看花回(唤艇向烟边觅语)379

辘轳金井(草荒阴甃)379

阳台路(橹声软)380

江城子(片帆瓜步记乘潮)380

绕佛阁(鸟声唤晓)380

梦横塘(嫩描尖叶)380

解连环(年年歌吹)381

春云怨(风吹月坠)381

凄凉犯(二分瘦月)381

青玉案(江山画遍馀残墨)382

扬州慢(铜辇秋衾)382

贺新凉(塔上铃何语)382

忆旧游慢(正荒波鸥外)383

一萼红三首(望亭林)(指青杨)(蓦开图)383

绛都春(嫣红姹紫)384

琵琶仙(才缔鸥盟)384

一萼红(羡扬州)(论生涯)384

秋蕊香(瞥见风驰浪骤)385

一萼红(溯天风)385

黄定文386

维扬官舍偶得(三首选一)386

金兰386

登文选楼,怀孙季逑386

单禄昌387

清平乐(扬州歌吹)387

许祥龄387

题《画舫录》(四首)387

湖上丽人行388

同人过古蕃釐观,寻玉勾仙迹388

登城南镇海楼望江上诸山388

春柳,步夏虹丈舫元韵(四首选一)388

汪世泰389

浣溪纱(旧梦扬州最可怜)389

杨伦389

题襟馆呈宾谷先生(四首选一)389

赵怀玉390

前辈蒋舍人宗海招游康山390

史忠正公墓390

平山杂吟(三首)391

平山堂记游(五首)391

东园(三首)392

使馆梅,为管参议作392

史阁部祠堂392

史阁部墓392

何通判招游平山堂即事(六首)393

容园芍药歌393

古木兰院394

蕃釐观394

十月朔,阮抚部元招同袁上舍廷寿、张秀才鉴饭古木兰院,步至铁佛寺394

晚梅,为伊太守秉绶作394

仙女庙观灯词(四首)395

立夏前二日,江户部涟、汪太守端光、蒋广文知节、贵观察征召同吴祭酒锡麒、洪太守梧泛舟湖上,至桃花庵看牡丹,用东坡《泛颍》韵395

平山堂探桂歌395

香阜寺396

浪淘沙二首(烟月古扬州)(太守本翩翩)396

扬州慢(人忆秋来)396

买陂塘(燕新来社翁雨过)397

卖花声(兰桨近芜城)397

凤凰台上忆吹箫并序(为雪开帘)397

浪淘沙(把酒月当头398

满江红(河上翱翔)398

金缕曲(难莫如行路)398

张云璈398

瓜步夜泊399

邗关夜泊二首399

泛舟平山堂下二首399

玉钩斜399

双忠祠并序399

题明春岩《红桥待月图》(四首选二)400

虹桥志别400

瓜洲晓渡(二首选一)400

客怀杂感(十三首选一)401

小秦淮打桨词(六首)401

扬州(二首)401

慰汪学正剑潭悼亡,即题其《花魂词》后(十首选四)402

题罗两峰《鬼趣图》(八首)并序402

徐知诰水亭405

六月二十一日,曾宾谷运使招集同人为欧阳公生日(二首选一)405

流民叹405

胡永焕406

史阁部墓406

林苏门406

续扬州竹枝词,和董耻夫韵(九十九首)并序407

邗江三百吟(三百五十首)并序414

吴之驎495

望海潮(天寒将雪)495

阎学淳496

瓜洲竹枝词(二首)496

林澍蕃496

游平山堂二首496

仲振奎497

湖上观荷497

阁部墓观梅497

高旻寺497

史善长498

道过邗上,赋呈宾谷都转498

陈泰庸498

过广陵闻曲498

洪梧498

和《放生河纳凉》诗499

和《放生河秋夜坐月》诗499

一萼红(岭云隈)499

李天澄499

题《画舫录》(二首)499

汪庚500

题襟馆四章呈宾谷先生500

胡林501

六月廿三日寿宾谷都转501

元褒501

题《传花宴客图》,为宾谷先生寿501

蒋坦502

题襟馆(二首)502

胡翔云502

乙卯秋重赴维扬,复谒宾谷都转,未旬日,又归泾川,留句呈正,即用梦楼太史《暮秋寄怀》原韵502

张彭年503

铁箫吟,消寒席上赋503

银槎诗503

上方寺看梅503

吴煊504

题“题襟馆”504

余鹏年504

读《邗上题襟集》,呈宾谷都转504

徐嵩505

扬州柳枝词(五首)505

康山留客诗505

题《传花宴客图》,为宾谷先生寿506

明华506

扬州偶成506

田倬506

柳林506

团维墉507

湖上花曲507

偕松垞西郊小步508

扬州绝句,和芑塘(四首)508

奉考功姚姬传先生508

竹西509

宿高旻寺侧509

五月509

广储门509

梁元509

晓渡扬子江509

登扬州高旻寺塔510

扬州竞渡词,和漆东樵姐丈韵(四首)510

沈善宝510

重九日,侍树堂寄父登平山堂(四首)510

浪淘沙(窗外雨潇潇)511

满庭芳(万树垂杨)511

浪淘沙(昨夜梦扬州)511

李贡三512

忆扬州梅花岭(四首选二)512

送荣舲应司马之扬州(二首选一)512

姚镇512

扬州慢(淮海东流)512

钱时霁513

奉题十绝句(选五)513

沈振鹭513

梦扬州(暮帆收指)514

师范514

扬州杂诗(二首)514

蒲忭514

夜泊515

怀京口张石帆515

湖上即事515

湖上近游515

六十述怀515

汪健庵作《扬州小秦淮图》,为之题词(二首)516

和张旗山向莱九日集涉趣园元韵516

中秋清燕堂观剧516

宾谷夫子招集题襟馆看菊516

胡量516

题《画舫录》517

赵笺霞517

寄瑶泉三妹517

春水517

乔椿龄517

平山堂待月518

韦佩金518

红桥泛舟,雨霁,登双峰云栈518

木兰院518

同绮塘、练塘兄弟泊舟仙女庙(三首选一)519

八月九日同王二丹谷嘉桂、吴二心斋振绪四桥泛舟(三首选一)519

初春信宿高旻寺519

仙女庙519

京口送蒋心馀先生(二首选一)519

瓜洲道中(二首)520

红桥春望(二首)520

忆游(四首)520

都门归思(八首)521

白门董大一淇教增过江见访,载酒平山堂话旧,即送其游浙(四首选二)521

桃花庵题宣上人画山水(二首选一)522

汶河晚眺522

平番旅次,晤宝应王秀才书深邦庆话家山近事甚详,于其归也,牵帅得诗十八首以送别(选五)522

同嵇七惠塘访刘大养斋锐思、刘四雪塘锦思兄弟,即招同泛舟,饮莲花桥酒肆(三首选一)523

满江红(不十年来)523

祝英台近(慢亭联)523

尉迟杯(河风缓)523

卖花声(新水绿杨湾)524

浣溪沙二首(三板船空杜甫窗)(乌桕厓前茶具稀)524

孙韶524

丁卯秋客扬州,同阮梅叔、小云游木兰院,漫成三绝524

法式善525

寄题《邗上题襟集》,兼怀宾谷都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