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国维与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鸿祥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0212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国维与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导论——世变沧桑说生平1
一、“先前阔”的家世1
目录1
上篇诗词创作3
一、《咏史二十首》的发表3
现实的概观之综合反映3
——人生与艺术,历史与3
第一章一鸣惊人的《咏史二十首》3
二、不守八股“绳墨”的“诸生”4
二、《咏史二十首》的梗概4
三、在“变法维新”中交结罗振玉6
三、《咏史二十首》与清室的兴亡8
四、“兼通世界学术”的“新学生”11
四、《咏史二十首》与严译《天演论》11
五、“独学”·“兴趣”·“研究自由”15
五、《咏史二十首》的新史学观16
〔附录〕《咏史二十首》简注20
第二章“静观人生”的《人间诗集》33
一、静观人生,感慨系之33
二、“匠石”惊视,上“天”无门35
三、潮落生悲,人生如梦42
四、《人间诗集》与《红楼梦评论》47
五、世变沧桑中的“心史”52
〔附录〕何谓“异书”与“奇书”?56
第三章“往复幽咽”的《人间词》64
一、《人间词》之写作年代64
二、《人间词》中之“人间”68
三、《人间词》之艺术追求77
〔附录〕一、关于《〈人间词〉序》的作者87
二、关于《〈人间词〉序》的命意93
中篇文论写作——美的探索与真的101
追求中提出四大论说101
第一章“厌世解脱”的悲剧精神101
一、近代文学批评的先声101
二、“苦痛”的人生103
三、“超然”的艺术108
四、“厌世解脱”的悲剧精神113
五、从悲喜剧之关系看其悲剧精神之破产122
第二章“为探其本”的“境界”说130
一、《人间词话》之写作与成书130
“拈”出及几种不同解释136
三、关于“境界”的来历140
二、“境界”的143
四关于“境界”的含义143
〔附录〕一、“境界”说为准所创?154
二、论“第一义”157
第三章唯“真”是求的“不隔”论168
一、“境界”的生命——“真”168
二、“不隔”,来之于“真”172
三、“真”出之于“自然”176
四、“真”之最高表现——“忠实”178
五、“境界”之“真”与西方文艺观185
第四章“不薄俚辞尊雅故”的“雅俗”观194
一、以西方理论审视艺术美的最初尝试194
二、“古雅说”与“天才论”195
三、“古雅美”与“纯粹美”199
四、“古雅之效”与“眩惑之害”205
五、在“雅”“俗”的矛盾中提出“文学盛衰”的“进化观”209
第五章中西比较中的矛盾与迷误214
一、一篇久被遗忘了的美学专论214
二、从康德的“不关利害之快乐”,到叔本华的“纯粹无欲之我”216
三、从叔本华之“无欲”,到邵雍之“反观”221
四、从邵雍之“反观”,返回审美上之“静观”223
五、从审美之“静观”,进入美育上之“息此内界之争斗”231
六、结语235
〔附录〕一、王国维遗文:《孔子之美育主义》237
二、记新发现的王国维遗文《叔本华像赞》242
下篇文艺史研究253
——感情与理智,文学家与253
史学家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253
第一章在“学学山海居”里的辛勤耕耘253
一、发愤治词曲,自题“学学山海居”253
二、辑《词录》,广校词集255
三、撰《曲录》,多侧面地窥探戏曲史料261
四,校注《录鬼簿》,钩稽“正史”不录的戏曲家266
〔附录〕关于王氏批校之《草堂诗馀》272
第二章《宋元戏曲考》的开创性贡献277
一、从膜拜“西洋之名剧”到攻究中国之戏曲277
二、近代的观点与考证的方法280
三、开拓性的贡献及其启迪284
四、问世以后的影响及其不足292
〔附录〕关于《宋元戏曲考》之书名297
第三章卓然有见的作家研究300
一、作家与作品之一般关系300
二、运用近代观点,探索“屈子文学”精神303
三、发挥史家之长,考定司马迁生平312
四、综合考察“作家群”与“根本地”,以探“一代之文学”的渊源316
五、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评定作家的历史地位319
第四章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文艺思潮之渗透性影响322
一、“一代之文学”思潮的“始作俑”者322
二、胡适“历史进化观”中的王氏之见324
三、两个“中心理论”,一个祖师328
四、基本的结论336
结局——“哀死宁生”话自沉340
一、自毁“九仞之台”的死讯340
二、“只欠一死”的内心与“雍容淡雅”的外态342
三、“逼债”说之无稽及《鲁迅与王国维》文中的讹误348
四、由王氏“入值”前后三信,看“殉清”说之失真353
五、结语359
后记364
热门推荐
- 1928920.html
- 131862.html
- 1874738.html
- 1284937.html
- 1132492.html
- 1672076.html
- 2241435.html
- 1673803.html
- 2628003.html
- 286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1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0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4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