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法制史
  • 《中国法制史》编写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501018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法制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1

二、中国法制史的特点2

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与方法7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11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11

一、华夏部落联盟:国家的雏形11

二、从部落联盟规范到国家法律13

第二节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16

一、战争与法律16

二、血缘与法律17

三、祭祀与法律17

四、裁判与法律18

五、民族融合与法律19

第二章 夏商法制20

第一节 夏朝法制20

一、夏朝法律的基本内容20

二、夏朝法律特点21

第二节 商朝法制22

一、商朝法律的基本内容22

二、商朝法律特点25

第三章 西周法制28

第一节 立法活动28

一、家国一体与宗法原则28

二、《九刑》与《吕刑》29

三、周礼与礼刑关系29

第二节 刑事法律制度30

一、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30

二、刑事法律的特点32

第三节 民事法律制度34

一、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34

二、民事法律的特点38

第四节 司法制度38

一、司法机构38

二、诉讼制度39

三、审判制度39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41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活动41

一、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41

二、立法原则43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43

一、“礼崩乐坏”与成文法公布43

二、诸侯国法律的主要内容45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48

一、诸侯国的法律变革48

二、《法经》48

三、商鞅变法50

第五章 秦朝法制53

第一节 立法活动53

一、立法原则53

二、法律形式54

三、律令简牍出土55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56

一、官吏管理56

二、监察制度57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57

一、刑法原则57

二、主要罪名58

三、刑种59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60

一、所有权60

二、债60

三、婚姻家庭继承61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61

一、土地制度61

二、赋税制度62

三、市场管理62

第六节 司法制度63

一、司法机构63

二、诉讼制度63

三、审判制度64

四、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65

第六章 汉朝法制68

第一节 立法活动68

一、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68

二、法律形式69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71

一、官吏管理71

二、监察制度73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74

一、刑法原则74

二、主要罪名75

三、刑种77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79

一、物权79

二、债法79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80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81

一、土地制度81

二、赋税制度81

三、抑商政策与禁榷制度82

第六节 司法制度83

一、司法机构83

二、诉讼制度84

三、审判制度84

四、“春秋决狱”与司法制度的特点86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88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法律制度88

一、曹魏法律制度88

二、晋朝法律制度92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96

一、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96

二、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99

三、南北朝时期法制发展特点105

第八章 隋唐法制108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108

一、隋朝立法概况108

二、隋朝法律内容109

三、隋朝司法制度111

第二节 唐朝立法活动112

一、立法原则112

二、法律形式113

三、《唐律疏议》的内容及其影响114

第三节 唐朝行政法律制度116

一、职官管理116

二、监察制度117

第四节 唐朝刑事法律制度118

一、刑法原则118

二、主要罪名121

三、刑种124

第五节 唐朝民事法律制度125

一、身份125

二、物权126

三、契约127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127

第六节 唐朝经济法律制度130

一、土地制度130

二、赋税制度131

三、市场管理131

第七节 唐朝司法制度132

一、司法机构132

二、诉讼制度133

三、审判制度134

第九章 宋朝法制137

第一节 立法活动137

一、立法原则137

二、法律形式139

三、《宋刑统》140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142

一、官吏管理制度142

二、监察制度144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145

一、刑法原则145

二、主要罪名146

三、刑种148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149

一、物权149

二、契约150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151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152

一、土地制度152

二、赋税制度153

三、市场管理154

第六节 司法制度154

一、司法机构155

二、诉讼制度155

三、审判制度156

第十章 辽夏金元法制159

第一节 辽国法律制度159

一、立法概况159

二、法律制度160

三、司法制度161

四、主要特点161

第二节 金国法律制度162

一、立法概况162

二、法律制度163

三、司法制度164

四、主要特点165

第三节 西夏法律制度165

一、立法概况165

二、法律制度166

三、司法制度167

四、主要特点167

第四节 元朝法律制度168

一、立法概况168

二、法律制度170

三、司法制度173

四、主要特点174

第十一章 明朝法制178

第一节 立法活动178

一、立法原则178

二、法律形式179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183

一、官吏管理183

二、监察制度184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185

一、刑法原则185

二、主要罪名186

三、刑种187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189

一、物权189

二、契约189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190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192

一、土地制度192

二、赋税制度192

三、市场管理193

第六节 司法制度193

一、司法机构193

二、诉讼制度196

三、审判制度197

第十二章 清朝法制200

第一节 立法活动200

一、立法原则200

二、法律形式201

三、《大清律例》202

四、少数民族地区立法203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203

一、行政管理体制203

二、官吏制度205

三、监察制度206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207

一、量刑原则207

二、罪名208

三、刑种211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212

一、财产权212

二、契约213

三、婚姻家庭继承214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216

一、土地制度216

二、赋税制度217

三、市场管理218

第六节 司法制度219

一、司法机关和人员219

二、诉讼制度221

三、审判制度222

四、调处制度223

第十三章 清末法制改革225

第一节 清末社会与法律225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25

二、国家主权与不平等条约226

三、社会危机与法律变革227

第二节 预备立宪228

一、戊戌变法228

二、“仿行宪政”与立宪方案230

三、资政院与谘议局231

四、《钦定宪法大纲》233

五、《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与“预备立宪”的终结234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234

一、《大清现行刑律》234

二、《钦定大清刑律》235

三、礼法之争与刑事法律变革236

第四节 民商法律制度238

一、《大清民律草案》238

二、财产与身份:民事法律变革双轨制239

三、商事法规240

第五节 司法制度与领事裁判权240

一、诉讼立法240

二、司法机构改革242

三、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243

第十四章 民国前期(1912—1927)的法制246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制246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246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47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其他法令249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制250

一、从“天坛宪草”到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250

二、刑事法律253

三、民事法律256

四、司法制度257

第十五章 民国后期(1928—1949)的法制260

第一节 宪法260

一、《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60

二、“五五宪草”262

三、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263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265

一、行政立法概况265

二、行政法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67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269

一、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269

二、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269

三、刑事特别法270

四、刑事法律的特点271

第四节 民商事法律制度272

一、《中华民国民法》272

二、商事法律273

三、民商事法律的特点274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275

一、经济立法概况276

二、经济法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76

第六节 司法制度278

一、《中华民国法院组织法》与司法体制278

二、《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280

三、《中华民国民事诉讼法》281

四、司法制度的特点282

第十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权法制28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权的法制发展概况284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中的革命政权与法制284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286

三、抗日民主政权法制286

四、解放区民主政府法制287

第二节 宪法288

一、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宪法性文件288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性文件289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290

四、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291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292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刑事法律292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刑事法律293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法规294

四、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刑事法律294

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295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事经济法律295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民事经济法律296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民事经济法律296

四、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民事经济法律297

第五节 司法制度298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司法制度298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司法制度299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299

四、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299

第十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的发展与挫折(1949—1976)302

第一节 宪法302

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02

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03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304

一、行政立法概述304

二、行政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05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306

一、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06

二、刑事政策与刑事法规的适用307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309

一、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09

二、民事政策与民事法规的适用310

第五节 司法制度310

一、司法机构310

二、诉讼制度312

三、审判制度313

四、司法制度的特点314

第六节 国际法314

一、国际公约与条约314

二、涉外法制315

第七节1966—1976年法制发展的挫折315

一、1966—1976年法制基本状况315

二、1966—1976年法制挫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317

第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1977—2010)319

第一节 宪法319

一、从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

二、宪法修正案与宪法性法律321

三、宪法与“依法治国”321

第二节 民商事法律制度32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23

二、民事法律的制定与实施324

三、商事法律的制定与实施330

四、民事法律的特点332

第三节 行政法律制度333

一、行政立法概述333

二、行政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34

第四节 经济法律制度335

一、经济立法概述335

二、经济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36

第五节 社会法律制度337

一、社会立法概述337

二、社会法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38

第六节 刑事法律制度339

一、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到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39

二、刑事法律的制定与实施340

三、刑事法律的特点341

第七节 司法制度342

一、诉讼法律的制定与实施342

二、组织体系342

三、审判制度343

四、律师制度344

五、非诉讼程序345

六、司法制度的特点346

第八节 国际法347

一、国际公约与条约347

二、涉外法制348

第十九章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350

第一节“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350

一、香港澳门法制的历史演变350

二、“一国两制”体制下的法律制度354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制35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法357

二、民商事法律制度359

三、刑事法律制度361

四、司法制度363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36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法366

二、民商事法律制度369

三、刑事法律制度370

四、司法制度370

中国法制史大事年表374

阅读文献383

后记385

第二版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