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院感染管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学
  • 刘振声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21198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30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8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院感染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卫生部副部长 王陇德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1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概念1

前言 刘振声3

第二节 医院感染发展简史3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学5

第四节 医院感染管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指导思想8

第五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能9

第二章: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其研究进展12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12

第二节 医院感染研究进展18

第三章:医院感染的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23

第一节 基本概念23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经济损失25

第三节 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26

第四章: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与任务31

第一节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现状31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监控系统34

第三节 国外医院感染学管理组织状况37

第四节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38

第五节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条件和作用40

第六节 加强感染管理专业教育43

第五章: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48

第一节 护理管理的防止感染中的作用48

第二节 加强护理管理 减少医院感染50

第一节 对工作人员的感染监控66

第六章: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66

第二节 个人卫生保健与防护70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73

第七章:人体正常防御功能与医院感染77

第一节 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77

第二节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及其特点78

第三节 人体微生态与医院感染86

第四节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机理94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类型及其特点107

第一节 医院环境与感染管理112

第八章:医院感染与医院环境卫生学112

第二节 医院饮用水卫生管理117

第九章:医院建筑设计与医院感染120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要求120

第二节 门诊和病房的设计123

第三节 手术室的设计129

第四节 血液透折室133

第五节 医技部门的设计134

第六节 行政后勤部门137

第七节 感染管理医师、护士的作用138

第十章:医院感染与医德139

第十一章:依法管理医院感染144

第一节 依法管理医院感染144

第二节 依法处理医院感染事件或事故151

第二篇 医院感染病原学159

第十二章:医院感染常见微生物及近年来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特点159

第一节 感染概念的变迁159

第二节 医院感染发生的方式及病原菌160

第三节 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菌162

第四节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中某些细菌的特点166

第五节 医院感染的常见真菌及其感染因素177

第十三章:微生物实验室有关检验技术180

第一节 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脓液、粪便等标本的细菌学检查180

第二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191

第三节 病原学鉴定技术进展199

第四节 产超广谱β-内酰酶细菌的确定204

第五节 医院感染真菌的常规检测技术204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关系223

第十四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地位和作用223

第二节 正确鉴定医院感染中的微生物224

第三节 正确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228

第四节 定期报告实验室资料230

第五节 具有流行病学价值的菌株分型232

第六节 医院各种环境标本的细菌学监测236

第七节 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的协作与交流241

第八节 感染管理有关人员的微生物学教育242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分布244

第三篇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244

第十五章: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244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248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252

第四节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展望254

第十六章: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的调查及现患调查255

第一节 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的概念和特点255

第二节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257

第三节 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的发现与识别258

第四节 调查步骤与方法259

第五节 医院感染的现患调查268

第十七章:医院感染监测272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历史272

第二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274

第三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274

第四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275

第五节 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反馈282

第六节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283

第七节 医院感染漏报调查292

第八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发展趋势293

第十八章: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295

第一节 基本概念295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分析296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分析303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310

第十九章:滥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其管理314

第一节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314

第四篇 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314

第二节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原因316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危害317

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323

第二十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327

第一节 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327

第二节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329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329

第四节 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333

第五节 抗菌物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337

第六节 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344

第七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46

第二十一章:医院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选用354

第一节 医院感染部位及致病菌种类354

第二节 医院感染致病菌耐药性流行病学356

第三节 主要致病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选择363

第四节 医院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变迁368

第二十二章: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进展374

第一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375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76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379

第四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82

第五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86

第六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88

第七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391

第八节 糖肽类抗生素和链阳性菌素392

第一节 概述397

第二十三章:医院消毒与灭菌397

第五篇 消毒、灭菌与隔离技术397

第二节 物理消毒400

第三节 化学消毒403

第四节 介绍医院中常用的几种消毒剂420

第五节 医院环境和用具消毒421

第六节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422

第七节 医院正确使用消毒剂的要点424

第一节 医院感染与手的关系425

第二十四章: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425

第二节 手部皮肤清洁的指征与方法428

第三节 不同病区医务人员手部的清洁与消毒430

第二十五章:医院隔离预防435

第一节 隔离预防技术的进展436

第二节 隔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439

第三节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445

第六篇 临床医院感染458

第二十六章:呼吸和系统医院感染458

第一节 概述458

第二节 流行病学459

第三节 病原学462

第四节 发病机理464

第五节 临床特征465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465

第七节 预防与控制469

第二十七章:手术部位医院感染474

第一节 概述474

第二节 流行病学474

第三节 病原学480

第四节 发病机理481

第五节 诊断482

第六节 预防与控制483

第二十八章:泌尿系统医院感染485

第一节 概述485

第二节 流行病学486

第三节 病原学487

第四节 发病机理487

第五节 临床表现489

第六节 诊断490

第七节 治疗492

第八节 预防措施493

第二十九章:消化系统医院感染497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497

第二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00

第三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503

第三十章:血液系统医院感染508

第一节 败(菌)血症508

第二节 输血相关性感染516

第三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医院感染523

第一节 流行病学523

第二节 病原学524

第三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524

第四节 临床特点525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525

第六节 诊断526

第七节 预防与控制526

第一节 皮肤软组织感染527

第三十二章: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527

第二节 烧伤感染531

第三十三章:免疫低下病人的感染预防538

第一节 免疫低下病人的易感性与常见感染539

第二节 免疫低下病人的病房与微生物检测543

第三节 无菌措施546

第四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预防性应用549

第三十四章:艾滋病与医院感染552

第一节 概述558

第三十五章:口腔医院感染558

第二节 流行病学与发病机理560

第三节 医院内口腔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和特征561

第四节 诊断、预防与控制564

第三十六章:眼部医院感染565

第一节 概述565

第二节 流行病学566

第三节 病原学568

第四节 发病机理569

第五节 临床类型和特征570

第六节 眼部医院感染的诊断及其诊断标准571

第七节 预防和控制572

第三十七章:耳鼻咽喉科医院感染574

第一节 概述574

第二节 流行病学574

第三节 病原学575

第四节 诊断标准576

第五节 预防和控制578

第一节 概述579

第三十八章:常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579

第二节 常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581

第三节 新生儿医院感染591

第三十九章: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593

第一节 病原学593

第二节 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599

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602

第四节 加强消毒管理与实验室安全603

第一节 消毒供应室与医院感染606

第七篇 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606

第四十章:消毒供应室的感染管理606

第二节 医院消毒供应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607

第三节 输液器具与热原反应611

第四节 灭菌的管理与监测618

第五节 消毒供应室的建筑与布局621

第六节 国外中心供应室概况622

第七节 医院感染管理中对消毒供应室检查及管理要点625

第四十一章:手术室的感染管理626

第一节 手术室的环境627

第二节 手术室空气净化及消毒629

第三节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633

第四节 手术室的感染管理要求637

第四十二章: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管理638

第一节 ICU医院感染的类型和危险因素639

第二节 ICU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学及其变迁645

第三节 ICU获得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648

第一节 新生儿的易感因素651

第四十三章:婴儿室的感染管理651

第二节 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653

第三节 婴儿室的管理656

第四节 婴儿室感染的预防660

第四十四章:产房及母婴同室的感染管理667

第一节 产房的感染管理667

第二节 母婴同室的感染管理670

第三节 产房、母婴同室的质量监测673

第一节 概述674

第四十五章:输血科(血库)的感染管理674

第二节 经输血传播的疾病675

第三节 输血科(血库)医院感染管理681

第四十六章:血液净化室的感染管理688

第一节 血液净化室的感染来源688

第二节 预防措施693

第四十七章:治疗室与换药室的感染管理698

第一节 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698

第二节 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705

第一节 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711

第四十八章:门诊与急诊的感染管理711

第二节 急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718

第三节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者的职责720

第四十九章:口腔医院(科)的感染管理720

第一节 口腔医院(科)感染的特点与传播途径721

第二节 口腔医院感染性疾病722

第三节 控制感染的基本防护措施727

第四节 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731

第一节 介入性诊疗操作关性感染734

第五十章:介入性诊疗操作的医院感染管理734

第二节 导管相关性感染738

第三节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相关性感染743

第四节 导尿相关性感染747

第五十一章:内窥镜及内镜外科的感染管理751

第一节 内窥镜的感染管理751

第二节 腹腔镜外科756

第三节 消化内镜外科760

第一节 实验室感染的历史与现状763

第五十二章:实验室(检验科)的感染管理763

第二节 实验室感染的原因773

第三节 临床实验室的感染管理778

第五十三章:营养室(科)的感染管理789

第一节 营养室(科)与经食物传播疾病爆发789

第二节 营养室的卫生管理要求792

第五十四章:医院污水、污物处理795

第一节 医院污水处理795

第二节 医院的污物处理及消毒798

第三节 医院污物、污水的监督管理804

第五十五章:洗衣房、太平间、病理诊断室的医院感染管理806

第一节 洗衣房806

第二节 太平间808

第三节 病理诊断室809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811

附录二 关于颁发《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的通知815

附件: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816

附录三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817

附录四 供应室验收标准8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