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 基础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志敏主编;邵良群分册主编;汪宏勣分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40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物理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 基础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讲 测量1
1.1 学习提要1
1.1.1 测量的历史1
1.1.2 测量及单位2
1.1.3 长度的测量3
1.1.4 面积的测量4
1.1.5 体积的测量4
1.1.6 时间及其测量4
1.1.7 质量及其测量5
1.2 难点释疑5
1.2.1 常用基本物理量的简单测量5
1.2.2 特殊方法的测量5
1.3 例题精析6
1.3.1 长度单位的换算6
1.3.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7
1.3.3 生活和生产中长度测量的意义7
1.4 强化训练8
第2讲 简单声现象14
2.1 学习提要14
2.1.1 声音的产生14
2.1.2 声音的传播14
2.1.3 声音的种类14
2.1.4 声音的三个特征15
2.2 难点释疑15
2.2.1 声音的记录15
2.2.2 多普勒效应16
2.3 例题精析16
2.3.1 关于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分析和计算16
2.3.2 有关光速和声速的计算16
2.3.3 关于响度、音调和音色的讨论17
2.4 强化训练17
第3讲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24
3.1 学习提要24
3.1.1 光的直线传播24
3.1.2 光的反射24
3.2 难点释疑25
3.2.1 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25
3.2.2 实焦点和虚焦点25
3.3 例题精析26
3.3.1 光的直线传播26
3.3.2 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26
3.3.3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像26
3.3.4 光的反射规律应用27
3.3.5 球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7
3.4 强化训练27
第4讲 光的折射 透镜34
4.1 学习提要34
4.1.1 光的折射34
4.1.2 透镜34
4.1.3 凸透镜成像34
4.2 难点释疑35
为什么在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浅35
4.3 例题精析35
4.3.1 光的折射规律35
4.3.2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6
4.3.3 凸透镜成像规律36
4.4 强化训练37
第5讲 光学知识的应用44
5.1 学习提要44
5.1.1 透镜成像的应用44
5.1.2 光的色散45
5.1.3 光的能量45
5.2 难点释疑45
5.2.1 理解实像和虚像45
5.2.2 比较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45
5.3 例题精析46
5.3.1 近视眼矫正46
5.3.2 照相机成像原理46
5.3.3 凸透镜成像规律46
5.3.4 光的三原色47
5.4 强化训练47
第6讲 物体的运动 速度54
6.1 学习提要54
6.1.1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54
6.1.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及路程54
6.1.3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55
6.2 难点释疑55
6.2.1 怎样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55
6.2.2 如何理解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55
6.3 例题精析56
6.3.1 运动的相对性56
6.3.2 速度的估算与比例56
6.3.3 过桥、穿洞问题57
6.3.4 不同匀速运动的平均速度57
6.4 强化训练58
第7讲 运动图像 相对运动64
7.1 学习提要64
7.1.1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64
7.1.2 相对运动的速度64
7.2 难点释疑65
7.2.1 怎样理解路程-时间图像65
7.2.2 怎样计算流水和扶梯问题中的速度65
7.2.3 怎样理解相对运动的表达式65
7.3 例题精析65
7.3.1 运动图像问题65
7.3.2 用相对运动巧解错车时间66
7.3.3 巧选参照物解流水问题67
7.3.4 用示意图和路程-时间图解运动问题67
7.4 强化训练69
第8讲 力的概念 重力76
8.1 学习提要76
8.1.1 力的概念76
8.1.2 重力77
8.2 难点释疑77
8.2.1 对重力的理解77
8.2.2 月球表面的重力77
8.3 例题精析77
8.3.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和力作用的相互性77
8.3.2 力的作用效果78
8.3.3 重力的计算78
8.3.4 力的图示78
8.4 强化训练79
第9讲 力的分类 弹力与摩擦力84
9.1 学习提要84
9.1.1 力的分类84
9.1.2 弹力84
9.1.3 摩擦力84
9.2 难点释疑85
9.2.1 弹簧弹力大小的确定85
9.2.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85
9.3 例题精析85
9.3.1 弹力方向的判定85
9.3.2 摩擦力的判定87
9.3.3 传动系统摩擦的判定87
9.3.4 弹簧劲度系数的计算87
9.3.5 弹簧的串、并联与劲度系数88
9.4 强化训练89
第10讲 力与运动94
10.1 学习提要94
10.1.1 力的合成94
10.1.2 牛顿第一定律94
10.2 难点释疑95
10.2.1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95
10.2.2 拔河问题95
10.3 例题精析95
10.3.1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的计算95
10.3.2 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6
10.3.3 平衡法判定摩擦力96
10.3.4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96
10.3.5 物体的平衡与摩擦力的判定97
10.4 强化训练98
第11讲 杠杆104
11.1 学习提要104
11.1.1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104
11.1.2 杠杆的平衡104
11.1.3 杠杆平衡的条件105
11.1.4 杠杆应用的实例105
11.2 难点释疑105
11.2.1 杠杆模型的建立105
11.2.2 力臂实质的理解105
11.3 例题精析106
11.3.1 关于力臂的认识和画法练习106
11.3.2 关于生活中实际的工具与杠杆抽象模型的对照106
11.3.3 杠杆平衡条件的直接应用练习107
11.3.4 旋转类力臂变化对杠杆平衡的影响107
11.3.5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一)108
11.3.6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二)109
11.3.7 杠杆平衡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不同理解109
11.4 强化训练110
第12讲 滑轮 轮轴 斜面117
12.1 学习提要117
12.1.1 滑轮117
12.1.2 轮轴118
12.1.3 斜面119
12.2 难点释疑120
12.2.1 使用动滑轮一定省力吗120
12.2.2 注意非常规滑轮组的构成和原理120
12.2.3 斜面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简单机械121
12.3 例题精析121
12.3.1 定滑轮使用特点的认识121
12.3.2 动滑轮使用特点的认识122
12.3.3 单个定滑轮和单个动滑轮的正常竖直使用123
12.3.4 单个滑轮的水平方向使用123
12.3.5 动滑轮的非常规使用:费力的动滑轮123
12.3.6 费力状态动滑轮的水平使用124
12.3.7 简单滑轮组124
12.3.8 差动滑轮124
12.3.9 轮轴知识应用125
12.3.10 斜面基础的知识125
12.3.11 简单机械类问题的审题125
12.4 强化训练126
第13讲 机械功 功率133
13.1 学习提要133
13.1.1 功的概念133
13.1.2 功率的概念133
13.1.3 功的原理133
13.2 难点释疑134
13.2.1 理解“功”的意义134
13.2.2 理解功率的另一个单位:马力134
13.2.3 理解P=F·v的物理意义134
13.2.4 理解功的原理135
13.3 例题精析135
13.3.1 功的计算与判断135
13.3.2 功率概念的理解和计算136
13.3.3 公式P=Fv的应用136
13.3.4 功的原理的应用136
13.4 强化训练137
第14讲 机械效率 机械能143
14.1 学习提要143
14.1.1 机械效率143
14.1.2 机械能143
14.2 难点释疑144
14.2.1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144
14.2.2 正确理解能的概念144
14.3 例题精析145
14.3.1 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含义145
14.3.2 怎样理解能的概念和机械能的转化146
14.4 强化训练147
第15讲 热膨胀 热传递153
15.1 学习提要153
15.1.1 温度及温度计153
15.1.2 热膨胀153
15.1.3 热传递154
15.2 难点释疑154
温度和温标的区别154
15.3 例题精析155
15.3.1 计算温度计的示数155
15.3.2 解释热膨胀现象155
15.3.3 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156
15.3.4 热膨胀与物体几何形状的关系156
15.3.5 热传递应用问题156
15.4 强化训练156
第16讲 物态变化162
16.1 学习提要162
16.1.1 熔化和凝固162
16.1.2 汽化和液化162
16.1.3 升华和凝华163
16.2 难点释疑163
16.2.1 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性163
16.2.2 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的原因164
16.2.3 从分子动力学理论角度理解蒸发和沸腾164
16.3 例题精析164
16.3.1 晶体的熔点164
16.3.2 蒸发的三个因素165
16.3.3 控制变量法165
16.3.4 汽化现象166
16.3.5 复沸现象166
16.3.6 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应用166
16.4 强化训练166
第17讲 比热容173
17.1 学习提要173
17.1.1 比热容的概念173
17.1.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173
17.1.3 比热容的单位173
17.1.4 比热容的测定173
17.2 难点释疑173
量热器的使用173
17.3 例题精析174
17.3.1 比热容概念的形成174
17.3.2 生活中的热现象175
17.3.3 用热平衡方程解题175
17.3.4 用热量计算公式解题175
17.4 强化训练176
第18讲 质量和密度182
18.1 学习提要182
18.1.1 质量182
18.1.2 密度182
18.2 难点释疑185
18.2.1 非规范方法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巧读物体质量185
18.2.2 物体、物质、质量、物体的重力、密度的区别185
18.2.3 密度概念的理解186
18.3 例题精析186
18.3.1 理解质量的概念186
18.3.2 物体质量的测量186
18.3.3 理解密度的概念187
18.3.4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87
18.3.5 密度知识的应用188
18.4 强化训练189
第19讲 压强 液体压强194
19.1 学习提要194
19.1.1 压力和压强194
19.1.2 液体内部压强194
19.2 难点释疑194
19.2.1 压力和压强的区别194
19.2.2 压力作图题的要点195
19.2.3 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注意事项195
19.3 例题精析195
19.3.1 压力和压强概念辨析195
19.3.2 压力的图示195
19.3.3 压力的计算196
19.4 强化训练197
第20讲 大气压强 压强的研究202
20.1 学习提要202
大气压强202
20.2 难点释疑202
20.2.1 柱形固体压强的计算202
20.2.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及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计算202
20.2.3 什么是“液柱”202
20.3 例题精析203
20.3.1 柱形固体的压强203
20.3.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203
20.3.3 “液柱”204
20.4 强化训练205
第21讲 浮力 浮力的计算209
21.1 学习提要209
21.1.1 浮力的性质和特点209
21.1.2 阿基米德原理209
21.1.3 浮力计算中的几个基本公式210
21.1.4 物体的浮沉条件210
21.2 难点释疑211
21.2.1 从浮力产生原因推导浮力计算公式211
21.2.2 有些物体浸在液体中却不受浮力的原因211
21.3 例题精析211
21.3.1 浮力大小的比较211
21.3.2 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浮力212
21.3.3 理解V排和V溢出的关系212
21.3.4 理解浮沉的条件212
21.3.5 理解V排和V物的关系212
21.3.6 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13
21.4 强化训练213
第22讲 浮力的应用219
22.1 学习提要219
22.1.1 计算浮力的两个推导公式219
22.1.2 浮沉条件的应用219
22.2 难点释疑220
22.2.1 利用浮力测定物质的密度220
22.2.2 密度计的刻度为“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的原因221
22.3 例题精析221
22.3.1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体的密度221
22.3.2 在不同状态下,如何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22
22.3.3 浮力中的动态问题223
22.3.4 巧妙地列式求解浮力问题223
22.3.5 浮力综合题的巧解224
22.4 强化训练224
第23讲 简单的电现象230
23.1 学习提要230
23.1.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230
23.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30
23.1.3 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230
23.1.4 接触起电230
23.1.5 感应起电230
23.1.6 电流的形成231
23.2 难点释疑231
23.2.1 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31
23.2.2 带电、导电、放电的区别232
23.3 例题精析232
23.3.1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32
23.3.2 感应起电233
23.3.3 电中和现象233
23.3.4 电流方向的判断234
23.4 强化训练234
第24讲 电路240
24.1 学习提要240
24.1.1 电路240
24.1.2 电路图240
24.1.3 电路的作图要求241
24.2 难点释疑241
24.2.1 如何理解电流方向的规定241
24.2.2 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中电流有先后242
24.3 例题精析242
24.3.1 电路连接情况的判断242
24.3.2 简单的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243
24.3.3 连接电路图243
24.3.4 设计简单的电路244
24.4 强化训练244
第25讲 电流 电压254
25.1 学习提要254
25.1.1 电流254
25.1.2 电压254
25.2 难点释疑255
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方法上的相同处和不同处255
25.3 例题精析255
25.3.1 在电路中填电流表和电压表问题255
25.3.2 电流表和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问题256
25.3.3 电流表和电压表所测电路的判断256
25.4 强化训练257
第26讲 电阻 欧姆定律264
26.1 学习提要264
26.1.1 电阻264
26.1.2 电阻定律264
26.1.3 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264
26.1.4 欧姆定律265
26.1.5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65
26.2 难点释疑265
26.2.1 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具有变阻功能的方法265
26.2.2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266
26.3 例题精析266
26.3.1 滑动变阻器连接问题266
26.3.2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67
26.3.3 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68
26.4 强化训练269
第27讲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276
27.1 学习提要276
27.1.1 串联电路的特点276
27.1.2 并联电路的特点276
27.2 难点释疑276
27.2.1 电路中的故障276
27.2.2 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277
27.3 例题精析278
27.3.1 利用串联电路特点解题278
27.3.2 利用并联电路特点解题278
27.3.3 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综合应用279
27.3.5 电路故障的判断279
27.4 强化训练280
第28讲 电功 电功率288
28.1 学习提要288
28.1.1 电功288
28.1.2 电功率288
28.1.3 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288
28.2 疑难解答289
28.2.1 关于纯电阻电路289
28.2.2 正确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289
28.2.3 关于白炽灯的亮度289
28.3 例题精析289
28.3.1 电功及电功率的变化289
28.3.2 求解实际功率290
28.3.3 用列方程求解电功率291
28.3.4 “测小灯泡功率”的综合性实验题292
28.4 强化训练293
第29讲 电能表 焦耳定律299
29.1 学习提要299
29.1.1 电能表299
29.1.2 焦耳定律299
29.2 疑难解析299
29.2.1 电能表的读数299
29.2.2 电能表的功率容量299
29.2.3 关于公式Q=UIt和Q=U2/Rt300
29.3 例题精析300
29.3.1 关于“度”的计算300
29.3.2 选择合适的公式讨论焦耳定律300
29.3.3 关于电能表转速的计算301
29.3.4 较复杂的焦耳定律计算301
29.4 强化训练302
第30讲 家庭电路308
30.1 学习提要308
30.1.1 安全用电308
30.1.2 电能的输送310
30.2 难点释疑310
30.2.1 一度电的电能310
30.2.2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310
30.2.3 试电笔发光的原因310
30.2.4 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必要性310
30.2.5 保险丝的粗细与允许通过电流的关系310
30.3 例题精析311
30.3.1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311
30.3.2 电键接入电路的方法311
30.3.3 家庭电路中电灯亮暗变化的原因311
30.3.4 用电高峰时日光灯无法启动的现象312
30.4 强化训练312
第31讲 磁及电磁现象318
31.1 学习提要318
31.1.1 磁体和磁场318
31.1.2 电流的磁场319
31.1.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320
31.2 难点释疑320
31.2.1 判定物体具有磁性的方法320
31.2.2 对磁感线的理解320
31.2.3 用小磁针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320
31.2.4 设计和连接继电器电路321
31.3 例题精析321
31.3.1 用小磁针可以检测磁体周围的磁场321
31.3.2 条形磁铁上磁性强弱的分布规律321
31.3.3 磁感线322
31.3.4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22
31.3.5 电磁继电器电路323
31.4 强化训练323
第32讲 从原子到星系330
32.1 学习提要330
32.1.1 原子330
32.1.2 地球和太阳系331
32.1.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31
32.2 难点释疑332
32.2.1 物质的组成332
32.2.2 太阳系里的“家庭成员”332
32.2.3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332
32.3 例题精析332
32.3.1 原子模型的提出和建立332
32.3.2 关于太阳系333
32.3.3 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334
32.4 强化训练335
综合练习(一)340
综合练习(二)344
综合练习(三)349
参考答案354
热门推荐
- 457483.html
- 2341303.html
- 2271131.html
- 1447067.html
- 1882782.html
- 2626919.html
- 19665.html
- 287152.html
- 576840.html
- 3247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8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7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2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1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6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