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地理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宗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97875493022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地理课-高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地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如何学习区域地理1
区域1
区域空间定位1
区域特征2
区域差异3
区域地理学习4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6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7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7
地球仪7
经纬线和经纬度7
经纬网9
第二章 地图12
地图的概念12
地图的三要素12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3
等高线地形图13
地形剖面图16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18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19
3.1世界的陆地与海洋19
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9
陆地19
七大洲20
四大洋23
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24
海陆变迁24
火山、地震带24
海底地形25
第四章 气候与自然带26
4.1世界的气温与降水26
气温26
降水28
4.2世界的气候与自然带31
天气和气候31
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31
气候33
世界的自然景观37
第五章 世界的自然资源40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40
世界自然资源概况40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43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44
第六章 居民与聚落45
6.1 世界的居民45
世界人口的增长45
世界人口的分布46
世界人口问题47
人种48
宗教49
世界的语言49
6.2 聚落的发展变化50
聚落50
聚落与环境50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51
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52
第七章 世界区域划分53
国家和地区53
领土与国界5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54
国际合作56
世界区域划分56
世界区域地理学习能力要求57
第八章 亚洲58
8.1 亚洲概述58
日出之地58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58
人口、经济与发展59
8.2 东亚60
位置与范围60
地形60
气候61
居民与经济63
朝鲜半岛64
日本65
8.3 东南亚68
位置与范围68
地形与河流69
气候71
居民与城市71
经济72
区域合作与开发74
新加坡76
印度尼西亚77
8.4 南亚78
位置和范围78
民族和宗教79
地形与河流79
气候80
南亚的水旱灾害82
印度82
巴基斯坦85
克什米尔问题85
8.5 中亚86
位置与范围86
地形与河湖88
气候与植被89
居民与经济90
哈萨克斯坦91
上海合作组织92
第九章 非洲93
9.1 非洲概述93
位置和范围93
高原大陆94
热带大陆95
撒哈拉沙漠95
索马里半岛95
“天然动物园”96
“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96
9.2 西亚和北非97
位置和范围97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98
地形99
气候与河流100
世界石油宝库和最大的磷矿库101
经济101
西亚是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102
巴勒斯坦地区102
沙特阿拉伯103
埃及103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05
撒哈拉以南105
地形与河流106
气候107
经济108
坦赞铁路109
南非110
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比较111
第十章 欧洲112
10.1 欧洲概述112
亚欧大陆的“半岛”112
平原广阔的大洲113
地质作用114
洋流和海水盐度115
气候115
河湖116
欧洲联盟117
10.2 欧洲西部117
位置和范围117
地形117
气候118
河湖119
经济120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西方文化122
国家和居民122
英国123
法国124
德国127
意大利129
荷兰130
10.3 欧洲东部和北亚131
位置和范围131
乌克兰131
俄罗斯132
苏联和独联体139
第十一章 北美洲141
11.1 北美洲概述141
位置和范围141
人口与宗教141
地形142
河流和湖泊143
地质构造144
气候145
洋流147
中美地峡147
自然资源149
北美自由贸易区149
11.2 美国150
位置和领土组成150
人口与文化151
世界农业大国151
世界工业强国152
美国对世界的影响154
11.3 加拿大和墨西哥156
加拿大156
墨西哥157
第十二章 南美洲159
12.1 南美洲概述159
位置与范围159
人口与文化159
地形160
亚马孙河161
洋流162
气候16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64
自然资源165
经济166
12.2 南美洲国家167
巴西167
智利172
阿根廷173
第十三章 大洋洲175
概述175
澳大利亚177
第十四章 两极地区183
南极洲183
北极地区187
极点地区的时区与太阳高度188
极地科学考察与极地保护188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191
第十五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92
15.1 中国的疆域192
位置192
我国的疆域192
我国濒临的海洋193
陆界和邻国194
15.2 中国的行政区195
三级行政区195
省级行政单位195
省级行政区的记忆窍门196
第十六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98
16.1 中国的人口198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8
人口分布不平均198
中国人口的增长199
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200
中国的城市化201
16.2 中国的民族202
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202
民族的分布202
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202
节日与宗教202
华人与华侨203
第十七章 中国的地形204
17.1 地形概况204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04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05
学习地形知识的重要性206
17.2 主要山脉和地形区206
主要山脉206
主要地形区208
绿洲和塔克拉玛干沙漠210
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211
17.3 中国的地质灾害211
地震211
火山212
泥石流213
滑坡和崩塌214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215
第十八章 中国的气候216
18.1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216
气温分布特点216
温度带218
18.2 降水和干湿地区219
季风219
降水的分布220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223
我国各地干湿季节变化224
干湿地区224
18.3 气候特征225
主要气候类型225
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26
西亚和北非与长江以南地区的气候和景观比较226
山脉对气候的影响226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227
二十四节气227
18.4 气象灾害227
寒潮227
台风229
水旱灾害229
沙尘暴231
第十九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32
19.1 河流概况232
内流区和外流区232
河流的水文特征232
地形、气候对河流的的影响234
水系形状和水灾235
珠江236
京杭大运河236
我国重要的国际性河流237
部分重要外流河237
三江并流239
19.2 中国的湖泊239
湖泊的作用及分类239
我国湖泊的分布240
我国湖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240
部分主要湖泊241
19.3 长江242
长江概况242
长江各河段的名称243
长江的水文特征243
长江巨大的水能243
长江的防洪244
黄金水道245
19.4 黄河246
黄河概况246
黄河的水文特征246
“母亲河”的奉献247
中国的忧患247
开发和根治黄河248
第二十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250
20.1 自然资源概况250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50
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数量特征250
20.2 土地资源251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51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的原因252
耕地和草地的分布规律252
主要林区252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52
20.3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253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253
河流径流量253
我国水资源的特征254
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55
跨流域调水255
中国的水能资源257
20.4 矿产资源259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259
煤炭资源259
石油和天然气260
铁矿资源262
有色金属资源和非金属矿产26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263
20.5 海洋资源264
我国的海域264
中国的海洋水文265
海洋水产与主要渔场266
主要的海洋矿物资源267
海洋空间资源268
海洋资源的保护268
海洋领土安全形势严峻269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农业271
21.1 种植业271
民以食为天271
种植业与自然条件271
中国农业的地域差异272
主要商品性农业基地272
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274
21.2 林业、牧业和渔业275
林业275
畜牧业276
水产业276
21.3 农业的发展277
我国农业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277
农业开发潜力277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中国粮食安全279
第二十二章 中国的工业280
工业概述280
我国工业的分布281
四大工业基地282
主要工业地带283
我国工业存在的问题28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85
第二十三章 交通运输业286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286
铁路运输287
公路289
航空运输290
水上运输290
物流292
第二十四章 商业和旅游业293
商业293
中国的旅游业294
第二十五章 中国分区298
25.1 四大区域的划分298
划分依据298
四大地区概况298
25.2 北方地区300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300
农业301
资源和工业304
铁路运输305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305
首都北京307
首都经济圈309
环渤海经济圈311
25.3 南方地区311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311
农业312
资源与工业313
便利的水陆交通314
生态环境及治理315
长江流域地区316
珠江三角洲321
港澳台地区325
25.4 西北地区329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329
农业330
坎儿井331
矿产与工业332
城市与基础建设332
生态环境问题333
25.5 青藏地区335
“高”“寒”的自然特征335
农业337
能源和矿产338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38
保护三江源339
第二十六章 区域差异与发展340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340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343
热门推荐
- 1533013.html
- 18596.html
- 3293594.html
- 2648971.html
- 2039260.html
- 1913425.html
- 1496535.html
- 2431817.html
- 167900.html
- 721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2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2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