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RM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立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710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微控制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RM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从程序员角度看ARM7TDMI(-S)1
1.1 简介1
1.1.1 ARM1
1.1.2 ARM的体系结构1
1.1.3 ARM7TDMI(-S)2
1.2 ARM7TDMI(-S)的模块和内核框图3
1.3 体系结构直接支持的数据类型3
1.4 处理器状态5
1.5 处理器模式5
1.6 内部寄存器6
1.6.1 简介6
1.6.2 ARM状态寄存器集6
1.6.3 Thumb状态寄存器集9
1.7 程序状态寄存器11
1.7.1 简介11
1.7.2 条件代码标志12
1.7.3 控制位12
1.7.4 保留位13
1.8 异常13
1.8.1 简介13
1.8.2 异常入口/出口汇总14
1.8.3 进入异常14
1.8.4 退出异常15
1.8.5 快速中断请求15
1.8.6 中断请求15
1.8.7 中止16
1.8.8 软件中断指令16
1.8.9 未定义的指令17
1.8.10 异常向量17
1.8.11 异常优先级17
1.9 中断延迟18
1.9.1 最大中断延迟18
1.9.2 最小中断延迟18
1.10 复位18
1.11 存储器及存储器映射I/O19
1.11.1 简介19
1.11.2 地址空间19
1.11.3 存储器格式20
1.11.4 未对齐的存储器访问21
1.11.5 指令的预取和自修改代码22
1.11.6 存储器映射的I/O25
1.12 寻址方式简介27
1.13 ARM7TDMI(-S)指令集27
1.13.1 简介27
1.13.2 ARM指令集28
1.13.3 Thumb指令集31
1.14 协处理器接口32
1.14.1 简介32
1.14.2 可用的协处理器33
1.15 调试接口简介33
第2章 ARM7TDMI(-S)指令集及汇编35
2.1 ARM处理器寻址方式35
2.2 指令集介绍38
2.2.1 ARM指令集38
2.2.2 Thumb指令集62
第3章 LPC2106/2105/2104硬件结构与功能79
3.1 简介79
3.1.1 特性80
3.1.2 引脚信息81
3.2 LPC2106/2105/2104存储器寻址85
3.2.1 片内存储器85
3.2.2 存储器映射86
3.2.3 LPC2106/2105/2104存储器重新映射和Boot Block88
3.2.4 预取指中止和数据中止异常91
3.3 系统控制模块91
3.3.1 系统控制模块功能汇总91
3.3.2 引脚描述91
3.3.3 晶体振荡器92
3.3.4 寄存器描述92
3.3.5 外部中断输入93
3.3.6 存储器映射控制96
3.3.7 PLL(锁相环)97
3.3.8 功率控制102
3.3.9 复位104
3.3.10 VPB分频器104
3.3.11 唤醒定时器105
3.4 存储器加速模块106
3.4.1 简介106
3.4.2 存储器加速器模块的操作模式108
3.4.3 MAM配置109
3.4.4 寄存器描述109
3.5 向量中断控制器111
3.5.1 特性111
3.5.2 描述111
3.5.3 寄存器描述111
3.5.4 VIC寄存器113
3.5.5 中断源116
3.5.6 VIC使用注意事项118
3.6 GPIO121
3.6.1 特性121
3.6.2 应用121
3.6.3 引脚描述121
3.6.4 寄存器描述122
3.6.5 GPIO使用注意事项123
3.7 引脚连接模块124
3.7.1 简介124
3.7.2 应用124
3.7.3 寄存器描述124
3.8 UART0129
3.8.1 特性129
3.8.2 引脚描述129
3.8.3 寄存器描述130
3.8.4 结构136
3.9 UART1138
3.9.1 特性138
3.9.2 引脚描述139
3.9.3 寄存器描述139
3.9.4 结构147
3.10 I2C接口150
3.10.1 特性150
3.10.2 应用150
3.10.3 描述150
3.10.4 引脚描述153
3.10.5 寄存器描述153
3.10.6 结构158
3.11 SPI接口161
3.11.1 特性161
3.11.2 描述161
3.11.3 引脚描述164
3.11.4 寄存器描述164
3.11.5 结构166
3.12 定时器0和定时器1168
3.12.1 特性168
3.12.2 应用169
3.12.3 引脚描述169
3.12.4 寄存器描述169
3.12.5 定时器举例操作174
3.12.6 结构175
3.13 脉宽调制器PWM177
3.13.1 特性177
3.13.2 描述178
3.13.3 引脚描述181
3.13.4 寄存器描述181
3.14 实时时钟188
3.14.1 特性188
3.14.2 描述188
3.14.3 结构188
3.14.4 寄存器描述189
3.14.5 RTC中断190
3.14.6 混合寄存器组190
3.14.7 完整时间寄存器192
3.14.8 时间计数器组193
3.14.9 报警寄存器组194
3.14.10 基准时钟分频器(预分频器)194
3.15 看门狗198
3.15.1 特性198
3.15.2 应用199
3.15.3 描述199
3.15.4 寄存器描述199
3.15.5 方框图201
第4章 LPC2114/2124硬件结构203
4.1 概述203
4.2 特性203
4.3 应用204
4.4 LPC2114/2124功能与引脚配置205
4.5 LPC2114/2124最小系统原理图209
4.6 引脚连接模块211
4.6.1 简介211
4.6.2 寄存器描述211
4.7 GPIO213
4.8 外部中断213
4.9 SPI接口217
4.10 A/D转换器217
4.10.1 特性217
4.10.2 描述217
4.10.3 引脚描述218
4.10.4 寄存器描述218
4.10.5 操作220
4.10.6 使用示例220
4.11 芯片加密221
第5章 LPC2119/2129/2194内置CAN功能的ARM223
5.1 概述223
5.2 特性223
5.3 功能与引脚配置223
5.4 带CAN收发器最小系统原理图226
5.5 引脚连接模块226
5.6 CAN模块介绍226
5.6.1 CAN模块存储器映射226
5.6.2 CAN控制器寄存器一览表228
5.6.3 各控制寄存器介绍229
5.6.4 组合CAN寄存器239
5.6.5 全局验收过滤器240
5.6.6 FullCAN模式245
5.7 CAN网络的硬件连接247
5.7.1 CAN接口板247
5.7.2 CAN通信电缆247
5.7.3 CAN接口卡和调试软件248
5.8 CAN的基础实验249
5.8.1 CAN控制器的初始化249
5.8.2 CAN控制器初始化示例程序250
5.8.3 CAN控制器发送示例程序253
5.8.4 CAN中断接收示例程序254
5.9 CANstarter-Ⅱ快速开发套件255
5.9.1 简介255
5.9.2 特点257
5.9.3 实例简介257
第6章 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基础实验259
6.1 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系统基础259
6.1.1 系统时钟介绍259
6.1.2 REMAP操作及调试261
6.1.3 启动代码说明263
6.2 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功能部件实战269
6.2.1 GPIO270
6.2.2 中断282
6.2.3 定时器290
6.2.4 UART295
6.2.5 I2C接口307
6.2.6 SPI接口322
6.2.7 PWM328
6.2.8 实时时钟335
6.2.9 模/数转换器342
6.2.10 WDT347
6.2.11 低功耗350
6.2.12 IAP应用357
6.2.13 除法运算361
6.3 PC机人机界面367
6.3.1 EasyARM软件窗口介绍367
6.3.2 EasyARM软件通信协议369
6.3.3 EasyARM应用例程370
第7章 移植μC/OS-Ⅱ到ARM7380
7.1 μC/OS-Ⅱ简介380
7.1.1 概述380
7.1.2 μC/OS-Ⅱ的特点380
7.2 移植规划381
7.2.1 编译器的选择381
7.2.2 任务模式的取舍381
7.2.3 支持的指令集381
7.3 移植μC/OS-Ⅱ381
7.3.1 概述381
7.3.2 关于头文件includes.h和config.h383
7.3.3 编写OS_CPU.H383
7.3.4 编写OS_CPU_C.C文件384
7.3.5 编写OS_CPU_A.S389
7.3.6 关于中断及时钟节拍中断392
7.4 移植代码应用到LPC2000394
7.4.1 编写或获取启动代码395
7.4.2 挂接SWI软件中断395
7.4.3 中断及时钟节拍中断395
7.4.4 编写应用程序396
第8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398
8.1 如何建立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398
8.1.1 使用平台开发是大势所趋398
8.1.2 建立开发平台的方法401
8.1.3 编写自己的软件模块401
8.2 数据队列402
8.2.1 简介402
8.2.2 API函数集403
8.2.3 使用范例406
8.3 串口驱动408
8.3.1 简介408
8.3.2 API函数集408
8.3.3 使用范例409
8.4 Modem接口模块412
8.4.1 简介412
8.4.2 Modem的状态412
8.4.3 API函数集413
8.4.4 使用范例414
8.5 I2C总线模块415
8.5.1 简介415
8.5.2 API函数集416
8.5.3 使用范例417
8.6 SPI总线模块420
8.6.1 简介420
8.6.2 API函数集420
8.6.3 使用范例422
第9章 在μC/OS-Ⅱ中使用其它片内外设425
9.1 通用I/O口的使用425
9.2 定时器的使用427
9.3 PWM的使用428
9.4 实时时钟的使用429
附录A JTAG接口设计指南435
附录B ARM指令集相关列表汇总435
B.1 ARM指令列表435
B.2 Thumb指令列表437
B.3 汇编预定义变量及伪指令439
B.4 其它443
附录C PHILIPS LPC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445
C.1 LPC2100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445
C.2 LPC2200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446
附录D EasyARM2100开发套件447
D.1 简介447
D.2 功能特点447
附录E EasyARM2200开发套件449
E.1 简介449
E.2 功能特点449
E.3 结构框图450
热门推荐
- 1340596.html
- 194035.html
- 3493475.html
- 568816.html
- 3911528.html
- 2286090.html
- 3583868.html
- 2701991.html
- 3153245.html
- 2976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3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1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6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4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