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 “战后新世代”文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双一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市: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1520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 “战后新世代”文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世代”研究——文学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1
第二节 “战后新世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背景8
第三节 “战后新世代”文学的“代”特征12
上篇 历史与现实:多元社会的广阔视野21
第一章 乡土和传统根性的维系21
第一节 乡土文学高潮中“新世代”的登场21
第二节 洪醒夫:展现底层农民的贫苦、坚忍和自尊23
第三节 向阳:沐浴于传统的光照和乡土的润洗28
第四节 陈义芝:心契于中国的人情、秩序和美33
第一节 宋泽莱、曾心仪:乡土文学批判传统的承续39
第二章 传统和摩登价值的摩擦和碰撞39
第二节 吴锦发:价值碰撞和摩擦的时代性主题44
第三节 凌烟、蔡素芬:小儿女悲欢折射社会变迁49
第三章 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的察访56
第一节 70年代青年社会运动和报导文学的兴起56
第二节 古蒙仁:探视历史和直面人生60
第三节 刘克襄:生态意识和自然写作67
第四章 向政治场域掘进和意识形态分化72
第一节 政治主题和本土意识的凸显72
第二节 林双不、陈烨:二二八小说和当代校园小说76
第三节 蓝博洲:揭开白色恐怖的历史迷雾86
第四节 钟乔:以民众剧场实践“第三世界文学论”91
第五节 苦苓:超越党派的政治批判98
第五章 文化视线的再开拓103
第一节 文化形态和深层心理结构探幽103
第二节 龙应台:健康人格的形塑107
第三节 林清玄:禅佛文化和现代生活的锻接112
第四节 阿盛:小传统和大传统的交织119
第六章 现代思绪融入传统情怀128
第一节 杨泽、罗智成:文化乡愁和历史寻根128
第二节 苏绍连、冯青:从传统感性到现代知性137
第三节 简媜:以生命意识烛照事理人情145
第七章 弱势族群的呼声152
第一节 原住民文学的崛起和莫那能诗歌的抗争主题152
第二节 田雅各、施努来:弱势民族的性格呈现和文化扎根157
第三节 瓦历斯:原住民心理的疗治和再建162
第四节 苏伟贞、朱天心:眷村小说展现“外省人”的处境和心态168
第八章 中外文化交汇下的文学创作177
第一节 保真、顾肇森的旅美“留学生文学”177
第二节 李永平、张贵兴等的马来西亚“侨生”文学183
第三节 初安民:韩国经历与弥合家国裂创的期盼194
第九章 文学的社会、历史、文化学阐释199
第一节 彭瑞金、杨照:本土倾向的文学批评199
第二节 詹宏志的文化文学评论和吕正惠的现实主义批评209
下篇 现代和后现代:资讯文明的焦点凝聚223
第十章 现代都市社会的全景俯视223
第一节 台湾的都市化及其文学呈现223
第二节 黄凡:都市作为多系统的有机整体228
第三节 林彧:白领阶层的灰色人生和自我迷失234
第十一章 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病变239
第一节 王幼华:人格分裂者的心理摄像239
第二节 东年:海船作为现代人生存空间的象征246
第三节 张国立、叶姿麟、赖香吟:现代人的生活重压和内心孤寂254
第十二章 现代社会的女性处境和心态264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及“新女性”的角色设计264
第二节 廖辉英、萧飒:新旧缝隙中的两性纠葛274
第三节 李昂、袁琼琼:性爱与政治的交缠和女性真我的呈现287
第四节 黄子音、张曼娟、吴淡如抒写都市浪漫史301
第十三章 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文学310
第一节 后工业文明特征及其文学表现310
第二节 张大春:媒介陷阱的颠覆317
第三节 平路:后现代策略的现实批判325
第十四章 多媒体诗和后现代小剧场332
第一节 罗青、王添源:诗对后现代情境的反映332
第二节 夏宇:诗的解构和拼贴340
第三节 杜十三、白灵:多媒体诗实验345
第四节 钟明德、赖声川与后现代“小剧场”运动351
第十五章 人类文明历史、现状和前景的思索360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隔代遗传和新变360
第二节 陈克华:“死水”映现人类文明前景364
第三节 林燿德:站立后现代对于现代的乡愁369
第四节 许悔之、侯吉谅:表达现代感思和抒写人文情怀380
第一节 “颓废已经占领了台北”388
第十六章 “新人类”——文学的更新世代388
第二节 陈裕盛:开辟暴力美学的另类空间395
第三节 骆以军、王文华:都市新“雅痞”的生活情趣及苦楚399
第四节 林裕翼、邱妙津:轻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悲欢404
第十七章 年轻世代的新人文倾向412
第一节 人文主义文学的再兴和新世代的作用412
第二节 朱天文:从少女真性情的流露到世纪末的观照419
第三节 鸿鸿、庄裕安:尽情享受生活和知识427
第十八章 台湾文学的边缘战斗435
第一节 王浩威:边缘议题的开发435
第二节 纪大伟、洪凌、陈雪:“酷儿”书写边缘情欲443
第三节 张启疆:边缘族群的沦落和反省454
第四节 陈黎、林宜澐:岛屿边缘孕育的包容和戏谑460
第十九章 新世代作家的特色创作473
第一节 羊恕、汪苯湖:三教九流的浮世绘473
第二节 郭筝:游侠帮派的古往今来477
第三节 成英姝:随处取一瓢饮而见独创482
第四节 黄克全:金门乡土蕴育的存在哲学488
第二十章 融汇中西文化思潮的文学理论批评494
第一节 王德威的小说批评和郑明娳的散文理论494
第二节 简政珍、孟樊的诗学理论和批评502
第三节 陈信元:搭建两岸文学交流的桥梁515
结束语台湾文学跨世纪519
后记528
热门推荐
- 911626.html
- 3476155.html
- 180223.html
- 2521724.html
- 2124204.html
- 611660.html
- 781378.html
- 3392531.html
- 1039514.html
- 2103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5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9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7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