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亚塔吉克斯坦的北方居民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亚塔吉克斯坦的北方居民著
  • (俄)B·И·布什科夫(В.И.Бушков)著;;高永久等译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3110231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英语-高等学校-水平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亚塔吉克斯坦的北方居民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 研究过程和研究水平3

第三节 民族学史料、共同特点、田野考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方法10

第四节 统计文献资料15

第五节 研究的地理范围和基本概念19

第二章 青铜时代、古希腊罗马时期及中世纪早中期塔吉克斯坦北方的人口(公元前4000年末至公元12世纪)23

第一节 现列宁纳巴德州青铜时代的遗址;萨拉兹姆文化23

第二节 亚历山大征服时期塔吉克斯坦北方的村落和居民;古墓和石流遗址;康居国;“红匈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25

一、亚历山大征服时期的乌斯特鲁沙纳25

二、古墓26

三、石流28

四、历史和民族诠释31

第三节 乌斯特鲁沙纳:行政地域划分和人口、城堡建筑和全国性防御体系的建立;公元4世纪至12世纪的塔吉克斯坦北方40

一、乌斯特鲁沙纳的建立问题40

二、定居过程:居民点网及防御体系的形成42

三、乌斯特鲁沙纳和西费尔干纳个别乡村的位置47

四、人口的民族成分53

第三章 并入俄国前塔吉克斯坦北方人口的迁移及其民族成分(公元13世纪至1860年)57

第一节 蒙古军队的占领57

第二节 中世纪后期塔吉克斯坦北方的民族发展进程、居民点体系的形成64

一、南部地区——马特恰(老)、艾尼和品治肯特的居民64

二、中部地区——乌拉秋别、甘奇、扎法罗巴德、纳乌、普罗列塔尔斯克和忽毡的民族发展进程和村庄的形成69

三、东北部地区:阿什特、卡尼巴达姆和伊斯法拉地区人口的形成及村庄的建立87

第四章 1870年至今现列宁纳巴德州的居民及其人口流动和迁移98

第一节 泽拉夫善河上游流域的人口98

一、居民人口统计资料98

二、游牧人群的迁移107

三、泽拉夫善河上游居民人口的民族成分及雅格诺布人的流动110

四、人口发展进程与人口的流动114

五、现代移民进程116

第二节 中部地区的居民及其分布117

一、统计资料117

二、乌拉秋别地区和甘奇地区的民族成分及人口发展进程123

三、游牧民定居的结束128

四、现代村庄体系的整合133

五、扎法罗巴德、纳乌、普罗列塔尔斯克和忽毡(左岸)地区游牧民的定居134

六、人口发展进程与新村庄的出现137

七、现代村庄的发展与人口分布145

第三节 东北部各地区的居民人口及其分布150

一、统计资料150

二、人口的民族特点156

三、饥饿草原东南部(锡尔河右岸)牧区的居住、移民和人口进程158

四、阿什特地区居民人口和村庄的形成及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游牧民的定居163

五、沿锡尔河右岸地区现代移民进程、新村庄的建立168

六、卡尼巴达姆地区人口的迁移过程171

七、伊斯法拉地区的人口及其流动174

八、卡尼巴达姆、伊斯法拉地区现代村庄的发展177

第五章 结论179

第六章 附表189

一、缩略语表189

二、(表一)列宁纳巴德州各地区居民点数量(1870-1970年)193

三、(表二)列宁纳巴德州各地区居民点数量百分比(1870~1970年)194

四、(表三)列宁纳巴德州各地区人口数量(人)(1870~1970年)195

五、(表四)1870年列宁纳巴德州村庄数量196

六、(表五)1870年列宁纳巴德州村庄数量197

七、(表六A)1870~1931年列宁纳巴德州(塔吉克斯坦北方)人口数量198

八、(表六B)1870~1931年列宁纳巴德州(塔吉克斯坦北方)人口数量199

九、(表六C)1870~1931年列宁纳巴德州(塔吉克斯坦北方)人口数量200

十、(表七A)1870年列宁纳巴德州人口的民族成分(人/百分比)201

十一、(表七B)1870年列宁纳巴德州人口的民族成分(人/百分比)202

十二、(表八A)1926年列宁纳巴德州人口的民族成分(人/百分比)203

十三、(表八B)1926年列宁纳巴德州人口的民族成分(人/百分比)204

十四、(表九)1959~1989年列宁纳巴德州民族成分(人/百分比)205

十五、曲线图一:1870~1990年列宁纳巴德州人口的变化情况208

十六、民族名称索引209

十七、人名索引214

十八、地名索引219

十九、参考书目285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