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尚玉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755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1
第二篇 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11
第1章 环境与生态因子11
第一节 什么是环境11
第二节 什么是生态因子13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15
第一节 利比希法则和耐受性法则15
第二节 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17
第三节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19
第四节 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22
第五节 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24
第六节 生物的适应性25
第3章 生物与气候27
第一节 地球与太阳辐射27
第二节 气温和气团的全球循环28
第三节 洋流及全球降雨格局29
第四节 小气候对生物的影响30
第4章 生物与光32
第一节 光是电磁波32
第二节 光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2
第三节 光照强度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3
第四节 日照长度与光周期现象36
第五节 植物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38
第5章 生物与温度40
第一节 温度的生态意义40
第二节 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41
第三节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42
第四节 植物与温度间的复杂相互关系44
第五节 温度与细菌的代谢活动45
第六节 有效积温法则46
第七节 温度与生物的分布48
第6章 生物与水50
第一节 水的生态意义50
第二节 植物与水的关系50
第三节 植物如何应付洪涝52
第四节 动物与水的关系53
第五节 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57
第六节 水生生物的呼吸58
第7章 生物与土壤59
第一节 土壤的生态意义59
第二节 影响土壤形成的5种因素59
第三节 土壤质地和结构对生物的影响60
第四节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62
第五节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63
第六节 土壤的侵蚀和破坏65
第8章 生物与营养物67
第一节 营养物的类别与功能67
第二节 微生物与营养物循环68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70
第四节 植物质量与动物营养71
第五节 矿物营养与动物的生长和生殖72
第9章 生物与辐射和火73
第一节 电离辐射73
第二节火73
第10章 生物活动周期与环境的关系75
第一节 生物的固有活动节律75
第二节 昼夜节律与生物钟76
第三节 临界日照长度与生物的季节反应77
第四节 潮间带生物的活动节律与潮汐周期78
第五节 物候学79
第11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81
第一节 互惠共生81
第二节 共栖(偏利)84
第三节 植食现象(动物吃植物)84
第四节 捕食现象(动物吃动物)85
第五节 寄生86
第六节 类寄生88
第七节 种间竞争89
第八节 抗生、互抗和中性现象90
第三篇 种群生态学93
第12章 种群生态学概论93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93
第二节 什么是种群生态学94
第三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95
第13章 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114
第一节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114
第二节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115
第三节 特定时间(静态)生命表115
第四节 特定年龄(动态)生命表117
第五节 动态混合生命表118
第六节 图解式生命表119
第七节 植物生命表122
第八节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125
第九节 生命表分析126
第14章 种群的增长143
第一节 种群增长的一个简单模型143
第二节 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144
第三节 种群的指数增长147
第四节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148
第五节 对种群增长模型的修正154
第六节 种群增长实例159
第15章 集合种群及其模型162
第一节 什么是集合种群162
第二节 集合种群的灭绝风险模型162
第三节 集合种群的动态模型164
第四节 集合种群模型的假定条件165
第五节 集合种群模型的4个修正模型165
第六节 集合种群研究的几个实例168
第七节 集合种群的习题及题解171
第16章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173
第一节 种群相互关系的类型173
第二节 竞争174
第三节 捕食185
第四节 寄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193
第五节 协同进化196
第17章 种群遗传学和物种形成203
第一节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203
第二节 稳定化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205
第三节 近交使遗传变异性减弱207
第四节 小种群的遗传漂变和最小可生存种群208
第五节 物种的概念和地理变异209
第六节 物种隔离和物种形成211
第七节 物种形成和适应辐射213
第八节 新种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15
第18章 种群的生活史对策和生殖对策216
第一节 什么是生活史216
第二节 身体大小对生活史的影响217
第三节 生活史中的变态现象220
第四节 生活史中的滞育和休眠期221
第五节 生活史中的衰老和死亡223
第六节 种群的生殖对策225
第19章 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机制233
第一节 种群数量调节问题的研究简史233
第二节 种群数量调节模型236
第三节 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素237
第四节 种群数量的周期波动238
第五节 种群数量调节的外源性因素242
第六节 种群内的自我调节机制246
第七节 种群的自然调节与进化248
第八节 植物种群的自然调节251
第九节 种群和物种的灭绝253
第20章 应用种群生态学255
第一节 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255
第二节 野生生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258
第三节 栖息地的种群再引入260
第四节 有害生物的科学管理261
第五节 种群和栖息地的破碎265
第六节 商业捕鲸与鲸种群的保护268
第四篇 群落生态学273
第21章 群落生态学概论273
第一节 什么是群落273
第二节 群落的基本特征274
第三节 有关群落的两个不同观点274
第四节 生态梯度分析与群落的开放性276
第五节 群落成分沿环境梯度发生变化的3种假说277
第六节 个体间的进化适应对群落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279
第七节 进化史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80
第八节 群落的主要属性280
第九节 群落的分类和群落类型281
第22章 群落的结构288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型288
第二节 植物的生活型292
第三节 群落的垂直结构294
第四节 群落的季节性299
第五节 群落中的关键种、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301
第六节 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多度309
第23章 干扰与群落的稳定性313
第一节 干扰的特征313
第二节 干扰的来源316
第三节 干扰对营养物循环的影响321
第四节 干扰对动物的影响322
第五节 群落的稳定性323
第24章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326
第一节 生态位的定义和研究简史326
第二节 生态位的超体积模型327
第三节 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328
第四节 生态位分离330
第五节 生态位宽度331
第六节 生态位压缩、生态释放和生态位移动332
第七节 生态位动态334
第八节 生态位的维数334
第九节 生态位的计算公式336
第25章 群落的演替和群落的周期变化338
第一节 演替的基本概念和演替理论338
第二节 演替的主要类型339
第三节 演替的时间进程340
第四节 演替的6个实例341
第五节 顶极群落350
第六节 演替的开始——生物定居353
第七节 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取代机制356
第八节 群落演替和物种多样性359
第九节 群落的周期变化360
第26章 岛屿群落363
第一节 岛屿群落的建成过程363
第二节 去除岛上动物区系的试验364
第三节 岛屿群落的特点365
第四节 研究实例——喀拉喀托火山岛366
第五篇 生态系统371
第27章 生态系统概论371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37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72
第三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374
第四节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382
第五节 生态效率385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388
第七节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390
第28章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量392
第一节 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基本概念392
第二节 初级生产量的生产效率395
第三节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401
第四节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406
第五节 初级生产量的能量分配409
第29章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量412
第一节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412
第二节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413
第三节 陆地和海洋中动物的次级生产量417
第30章 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420
第一节 分解过程的性质420
第二节 作为分解者的生物类群422
第三节 分解物性质对分解的影响424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425
第五节 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碎屑的分解427
第六节 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碎屑的分解428
第七节 荒漠和浓密常绿阔叶灌丛有机碎屑的分解429
第八节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和有机碎屑的能流429
第31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31
第一节 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431
第二节 食物链层次上的能量流动432
第三节 实验种群层次上的能量流动433
第四节 营养级层次上的能量流动434
第五节 异养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38
第六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普适模型439
第32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441
第一节 生命与元素441
第二节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441
第三节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443
第四节 水的全球循环444
第五节 气体型循环446
第六节 沉积型循环453
第六篇 全球生态学460
第33章 生物圈与人口动态460
第一节 生物圈460
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462
第34章 人类与自然资源465
第一节 对待自然资源的两种不同观点465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性466
第三节 最大持续产量与资源保护467
第四节 非更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69
第五节 资源的可持续性472
第六节 农业的可持续性474
第七节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478
第八节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480
第九节 能源的转变482
第十节 核能利用486
第十一节 陆地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488
第十二节 水资源制约经济发展491
第十三节 从现有经济体系走向未来经济体系493
第35章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498
第一节 生境与物种灭绝498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保护504
第三节 生境保护的重要性508
第36章 全球气候变化512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地球的热平衡512
第二节 主要的温室气体——CO2513
第三节 大气CO2增加对植物的影响515
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16
第五节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516
第六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17
第七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18
第八节 气候变化与全球尺度生态学518
参考文献520
热门推荐
- 1636361.html
- 2405815.html
- 3476920.html
- 2266315.html
- 475879.html
- 3567507.html
- 1271262.html
- 3539078.html
- 2128921.html
- 3105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5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