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 张三萍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88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新儒学-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二、研究概况8

三、研究思路12

第一章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根源15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根本原因15

一、中国被动卷入现代化潮流的必然性15

二、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的历程16

三、三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19

四、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态度的形成29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产生、变化的直接诱因31

一、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传播的变化,诱发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和批判31

二、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密切相关36

第二章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及历史地位的理解38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38

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非难38

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歪曲46

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否定50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的歪曲和否定56

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56

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作用58

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59

第三章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61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关系的认识61

一、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生产力落后的中国61

二、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具有特殊社会结构的中国63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68

一、现代新儒学对中国文化特殊性的认识69

二、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曲解81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83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85

一、对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85

二、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错误解读86

第四章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历程(上)88

第一节 第一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89

一、重建道统以阻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9

二、对马克思主义有否定有借鉴95

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改变108

第二节 第二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118

一、“三统”并建,对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9

二、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系统化121

第五章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历程(下)133

第一节 第三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133

一、平等对话的主张133

二、“对话论”论域下的对立137

三、第三代新儒学的消解和后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141

第二节 大陆新儒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立场151

一、大陆新儒学的“儒教复兴”运动151

二、大陆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155

第六章 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总体评析159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的合理因素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意义159

一、现代新儒学对全盘西化思潮的遏制,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59

二、现代新儒学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61

三、现代新儒学的中国特殊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影响164

第二节 “儒学复兴”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5

一、“儒学复兴论”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65

二、“儒学复兴论”泛道德主义的倾向166

三、“儒学复兴论”狭隘的文化心态167

四、“儒学复兴论”实践上不具可行性172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之所陷176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不容否定176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181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地位不容否定185

第四节 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之所偏188

一、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88

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5

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199

参考文献2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