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面 地面系统变化 重建·监测·预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志仁,袁林旺,闾国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667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海平面变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面 地面系统变化 重建·监测·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 概念、思路、模型和平台3
第1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概念及其研究思路3
1.1从海面变化研究到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研究3
1.1.1海面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3
1.1.2对海面变化概念的理解10
1.1.3对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的理解20
1.2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23
1.2.1海面变化常规研究方向23
1.2.2与GIS相结合的研究方向31
1.2.3三角洲地区海面-地面系统整合研究方向33
1.3海面变化多尺度整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37
1.3.1海面变化多尺度整合研究的内涵37
1.3.2时间域的多尺度整合研究40
1.3.3空间域的多尺度整合研究42
1.3.4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研究43
第2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基本模型及其模拟试验46
2.1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基本方程46
2.1.1海面升降运动和地面升降运动的数学表达46
2.1.2海面-地面系统的基本方程47
2.2海面相对变化模型47
2.2.1基本概念48
2.2.2模型框架51
2.2.3相对变化模型研究案例53
2.3海面-地面变化联合模型55
2.3.1一维和二维的海面-地面变化联合模型56
2.3.2三维海面-地面变化联合模型57
2.3.3海面-地面变化联合模型研究案例59
第3章 基于GIS的海面-地面系统模型和虚拟试验平台67
3.1基于GIS的海面-地面变化信息系统67
3.1.1系统基本框架67
3.1.2中国海面变化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试验68
3.1.3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考古信息系统70
3.2基于GIS的自适应古海面-地面变化仿真模型71
3.2.1目标定位和设计思路71
3.2.2模型的基本构架72
3.2.3模型操作界面示例73
3.3基于GIS的未来海面-地面变化影响评估模型75
3.3.1目标定位和设计思路75
3.3.2模型的基本构架76
3.3.3模型操作界面示例78
3.4基于GIS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虚拟试验平台78
3.4.1目标定位和设计原则79
3.4.2平台架构设计81
3.4.3平台构建概况84
古代篇 辨识、模拟和虚拟试验91
第4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历史过程重建的代用资料91
4.1从海面遗迹到海面代用资料91
4.1.1海面变化研究的传统信息源91
4.1.2海面-地面系统变化代用资料概念和思路93
4.1.3海面-地面系统变化与其环境效应的关系95
4.2自然系统对海面波动的响应和代用资料96
4.2.1河道摆动与海面波动96
4.2.2盐度变化与海面波动100
4.2.3海岸进退与海面波动103
4.3社会系统对海面波动的响应和代用资料106
4.3.1聚落迁徙与海面波动106
4.3.2潮灾强弱与海面波动111
4.3.3塘工兴废与海面波动116
第5章 两万年来千年尺度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的辨识与模拟122
5.1两万年来千年尺度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研究背景122
5.1.1两万年来海面变化的气候背景122
5.1.2千年尺度海面变化研究的目标和思路125
5.2全球海面变化的辨识和模拟126
5.2.1理论曲线的构建及其反映的变化趋势126
5.2.2实测曲线的构建及其反映的海面-地面变化127
5.2.3速度曲线构建及其反映的过程细节128
5.3中国海面变化的辨识和模拟132
5.3.1中国沿海千年尺度海面波动的统计检视132
5.3.2海面-地面系统模型的模拟结果136
5.4气候-海面波动序列及相关问题讨论141
5.4.1海面波动与气温波动和冰川脉动之间的对比142
5.4.2千年尺度气候-海面波动的全球序列144
5.4.3末次冰消期全球海-气-冰系统变化的特征和机制146
5.4.4关于全新世冷事件和低海面波动149
5.4.5关于全新世高海面和人地关系问题153
第6章 两千年来百年尺度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的辨识与模拟156
6.1两千年来百年尺度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研究设计156
6.1.1研究背景与目标定位156
6.1.2研究思路与方法158
6.2地层记录的海面波动证据160
6.2.1调查和研究工作概况160
6.2.2浅地层剖面揭示的淡水咸化事件162
6.2.3钻孔揭示的古盐度波动164
6.2.4地层记录分析结论165
6.3史料提供的海面波动迹象165
6.3.1考古遗址揭示的海面波动迹象165
6.3.2文献记载提示的海面波动迹象167
6.4波动序列重建与气候-海面相关性解析168
6.4.1波动序列168
6.4.2海面变化过程及其趋势拟合171
6.4.3关于最近两千年来的气候-海面波动173
6.4.4关于最近一千年来的气候-海面波动176
第7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历史过程虚拟试验180
7.1实现虚拟试验的关键算法和控制技术180
7.1.1主要技术环节180
7.1.2关键算法181
7.1.3主要控制技术184
7.2长江三角洲一万年来海面-地面系统变化虚拟试验188
7.2.1试验区和试验方案188
7.2.2基础数据191
7.2.3控制参数193
7.3试验结果及其检验分析194
7.3.1试验过程和最佳试验结果194
7.3.2最佳试验结果展示的变化过程197
7.3.3最佳试验结果的检验分析203
现代篇 监测和解析209
第8章 基于卫星测高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现代过程监测209
8.1海面-地面系统视角下的现代海面变化研究内涵209
8.1.1基本内涵和思路209
8.1.2卫星测高记录和海面地形概念212
8.1.3卫星测高记录与验潮记录互校验217
8.2基于卫星测高的全球海面变化监测220
8.2.1全球海面地形的形态特征220
8.2.2全球平均海面的变化特征224
8.2.3全球海面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229
8.3基于卫星测高的中国邻近海区海面变化监测231
8.3.1中国邻近海区海面地形的形态及其变化特征231
8.3.2黄东海区平均海面的形态及其变化特征238
8.3.3中国邻近海区海面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240
第9章 现代海面变化过程时空多尺度解析——谱系特征247
9.1内涵、数据和方法247
9.1.1时空多尺度海面变化谱系特征解析的内涵247
9.1.2研究区和数据概况248
9.1.3多尺度谱系特征分析方法250
9.2多尺度波动特征解析255
9.2.1多方法集成的海面变化序列多尺度分解谱系特征分析255
9.2.2不同尺度的波动特征分析260
9.2.3近40年海面波动的转型和阶段划分264
9.3多尺度空间分异特征解析265
9.3.1研究区海面变化的区段划分和特征比较265
9.3.2基于PCA的区域谱系集成及空间分异特征对比268
9.3.3典型站位不同时间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269
第10章 现代海面变化过程时空多尺度解析——ENSO信号274
10.1海面变化记录中的ENSO信号及其解析思路274
10.1.1 ENSO事件和海面波动274
10.1.2验潮记录中的ENSO信号解析279
10.1.3卫星测高记录中的ENSO信号解析283
10.2海面变化记录中的ENSO信号提取285
10.2.1基于序列高阶统计量的验潮记录中ENSO信号提取285
10.2.2基于多尺度滤波序列的验潮记录中ENSO信号提取289
10.2.3基于主张量分析的卫星测高记录中ENSO信号提取293
10.2.4不同方法和不同数据源ENSO信号分离的对比与讨论295
10.3海面变化记录的ENSO信号时空变化过程与特征296
10.3.1验潮数据反映的ENSO信号时间-尺度特征296
10.3.2验潮数据反映的ENSO信号结构变化和空间相位关系299
10.3.3卫星测高揭示的不同ENSO事件的海面时空变化特征301
未来篇 趋势和影响预估307
第11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未来上升趋势预估307
11.1思路和模型307
11.1.1海面变化趋势预估的基本思路307
11.1.2时间序列预测思路与预测模型311
11.2中国沿海未来相对海面变化趋势314
11.2.1中国海面变化预估314
11.2.2短期预测试验317
11.2.3基于MGF的西北太平洋海区2050年预测322
第12章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未来潜在影响预估330
12.1评估试验基础330
12.1.1试验设计框架330
12.1.2试验区和试验数据334
12.1.3社会经济发展预测336
12.2不同要素潜在影响情况预估340
12.2.1受影响的区域和土地利用类型340
12.2.2受影响的人口和GDP情况343
12.3考虑时空格局的潜在影响预估348
12.3.1社会经济现况的时空格局348
12.3.2不同地域受影响情况预估352
12.3.3海面上升影响的空间分异与对策355
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
- 2485034.html
- 2145027.html
- 1935540.html
- 3563949.html
- 348613.html
- 89277.html
- 630683.html
- 108805.html
- 791775.html
- 784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8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7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