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哲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哲学史
  • 冯友兰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3087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现代革命时期的阶级分析1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6

第四节 “以夷为师”(向西方学习)10

第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12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13

第二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的驳斥15

第三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评论18

第四节 章炳麟所理解的社会革命22

第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23

第一节 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发展24

第二节 孙中山追随维新派时期的半封建思想27

第三节 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资产阶级思想--建国方略29

第四节 孙中山在国共合作中的半社会主义思想34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42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43

第二节 蔡元培论世界观与人生观46

第三节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49

第四节 蔡元培的哲学观54

第五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57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右翼--胡适、梁漱溟62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62

第二节 胡适引进美国哲学--实验主义64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应用72

第四节 梁漱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态度78

第五节 梁漱溟对于孔丘的新估价及其对于儒家的新解释82

第六节 梁漱溟的文化论86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陈独秀、李大钊92

第一节 陈独秀论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93

第二节 陈独秀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和奋斗目标96

第三节 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01

第四节 陈独秀论国民革命后中国的前途107

第五节 李大钊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110

第六节 李大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113

第一节 20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118

第六章 20~40年代之间的三大论战118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论战”的总结123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论战126

第四节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论战131

第七章 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13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138

第二节 毛泽东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143

第三节 《实践论》146

第四节 《矛盾论》151

第五节 《矛盾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56

第六节 社会主义阶段160

第七节 极左思想阶段166

第八节 空想共产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169

第八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173

第一节 道、式、能175

第二节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182

第三节 性与尽性185

第四节 理与命187

第五节 无极而太极189

第六节 现代化与民族化195

第九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的哲学体系199

第一节 “接着讲”与“照着讲”200

第二节 理,太极201

第三节 气205

第四节 政治、社会思想213

第五节 精神境界214

第六节 “新理学”的理论矛盾216

第十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熊十力的哲学体系218

第一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发展的过程218

第二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222

第三节 熊十力的宇宙论227

第四节 熊十力的心学思想232

第十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236

附录:冯友兰先生评传 蔡仲德255

校勘后记 蔡仲德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