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蔗制糖工业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甘蔗制糖工业手册
  • 《甘蔗制糖工业手册》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2·1823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6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蔗制糖工业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原料甘蔗1

第一节概述1

一、原料甘蔗对制糖工业的重要性1

二、原料蔗区基本概况1

目 录1

三、我国原料甘蔗和制糖工业发展概况4

第二节原料甘蔗基地4

一、原料甘蔗基地的概念4

二、糖厂建设原料甘蔗基地的形式5

三、糖厂蔗区工作站6

第三节原料甘蔗产量6

一、工农业产量的概念6

三、影响原料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产量7

的主要途径7

二、原料蔗收购规格标准7

(一)品种与产量关系8

(二)植期对产量的关系12

(三)施肥与产量的关系12

(四)合理密植与产量的关系14

(五)宿根蔗田处理对产量的关系16

(六)旱害灌溉对产量的关系17

(七)洪涝对产量的影响18

(八)霜冻害对产量的影响20

(九)盐渍土对产量的影响21

(十)台风对产量的影响22

(十一)虫、病害对产量的影响24

第四节原料甘蔗质量27

一、原料蔗茎主要化学成分比例27

(一)甘蔗蔗糖分29

二、原料甘蔗质量指标的概念29

(二)甘蔗纤维分30

(三)甘蔗非蔗糖分30

(四)锤度31

(五)混合汁重力纯度31

(六)甘蔗夹杂物31

三、影响原料蔗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32

(一)不同甘蔗品种的成熟期33

(二)不同田类的成熟期33

(三)不同植期的成熟期33

(四)氮素止肥期对成熟期的影响34

(五)磷、钾肥对成熟期的影响34

(六)降雨量(灌溉止水期)对成熟期的影响36

(七)霜冰害对质量的影响37

(八)倒伏、风折对质量的影响38

(九)病虫害对质量的影响40

(十)原料甘蔗新鲜程度对质量的影响40

(十一)原料蔗规格好坏对质量的影响41

四、提高原料甘蔗质量的主要途径41

(一)从甘蔗品种和栽培技术方面提高甘蔗的糖分41

(二)从原料蔗技术管理方面提高甘蔗蔗糖分41

第五节原料甘蔗技术调查47

一、原料蔗区面积和产量的调查47

二、原料蔗成熟度调查47

(一)甘蔗成熟期田间表现特征47

(二)甘蔗田间锤度调查48

(三)蔗茎采样化验分析48

(四)甘蔗成熟度的分级标准49

(五)甘蔗田间锤度测算甘蔗蔗糖分49

(一) 结晶速度与浓度、过饱和系数的关系50

三、甘蔗蔗糖分预测50

四、混合汁重力纯度和非蔗糖分测算53

一、原料蔗运输管理概要54

二、原料蔗运输方式54

第六节原料甘蔗运输管理54

三、运输调度管理常用专业名词概念55

(一)日额55

(二)用船替数55

(三)船吨和蔗吨56

(四)少额多榨56

(五)减替运行56

(六)断槽(吊榨)57

(七)车吨57

(八)车吨公里57

(九)汽车完成率57

(十)汽车运输效率57

(十一)收蔗周转天数57

(三)车运运力计算58

(二)拖轮的使用58

(一)船运运力计算58

四、运力计算58

(四)火车拖力参数60

五、制订原料蔗编斩计划的依据60

六、原料甘蔗运输调度61

七、原料甘蔗运输装卸作业61

第七节检索表64

亩有效茎检索表64

甘蔗—茎重检索表66

(一)压榨法生产流程71

(二)渗出法生产流程71

第二章甘蔗提汁71

二、生产流程71

一、基本概念71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生产流程71

(三)磨压法生产流程74

第二节原料处理75

(二)定臂转盘式起重机75

一、起卸机械75

(一)起重机的类型和选择75

(三)电动单钩桥式起重机76

(四)五吨旋转门式起重机77

(六)电动葫芦81

(五)五吨牵立式旋臂起重机81

(七)起重机生产能力及功率计算83

(八)钢丝绳84

二、蔗场88

三、地中衡88

四、称蔗台90

五、喂蔗台91

六、输蔗机91

(一)输蔗机的型式规范95

(二)链板式输蔗机的结构95

(三)输蔗机生产能力计算101

(四)输蔗机功率计算101

七、切蔗机102

(一)甘蔗的破碎和破碎度102

(二)切蔗机104

第三节压榨提汁法112

一、甘蔗压柞提汁的基本理论112

(一) 压力与体积的变化关系112

(二) 压榨机的压力分布116

(三) 重吸现象117

(四) 压榨抽出理论118

(五) 压榨机前、后辊受力及压力比121

二、压榨机123

(一) 压榨机的结构、型号和规范123

(二) 常用压榨机技术特征127

(三) 压榨机组的座数127

(四) 压榨机功率计算128

(五) 压榨机组生产能力计算130

(一) 辊辘133

三、压榨机的主要零部件133

(二) 辊轴与辊壳的套合136

(三) 轴承142

(四) 油压顶盖147

(五) 机架156

(六) 底梳158

(七) 三星齿轮160

四、压榨机组的附属设备163

(一) 蓄能器163

(二) 中间打散机168

(三) 入辊器171

(四) 中间输送机173

(五) 渗浸设备176

(六) 蔗汁筛181

(七) 除铁器及金属检测仪182

(一) 蒸汽机186

五、原动机和传动齿轮装置186

(二) 汽轮机187

(三) 电动机187

(四) 各种原动机驱动方式的性能比较190

(五) 压榨传动齿轮装置193

六、压柞机的运行与调整201

(一) 压榨机运行的基本要求201

(二) 压榨机的速度203

(三) 出入口距的调整204

(四) 底梳装嵌和梳面画法210

(五) 油压力的施加223

(六) 排汁面积计算226

(七) 压榨机组工作效能的检验230

(八) 压榨机运行最佳工作点计算图233

七、压榨操作及不正常情况处理238

(一) 压榨均衡操作法238

(二) 操作要点及不正常情况处理239

八、压榨机的安装与检修技术指标245

(一) 压榨机组安装技术指标245

(二) 压榨机机架检修技术指标248

(一) 甘蔗丝渗出法249

一、甘蔗渗出的方法249

第四节渗出提汁法249

(二) 蔗渣渗出法250

二、甘蔗预处理设备251

(一) 甘蔗预处理设备型式251

(二) 撕裂机256

(三) 密刀式切蔗机261

(四) 切撕机262

(五) 破碎设备的组合263

(二) 国内连续渗出器的规范和工艺参数264

(一) 渗淋式渗出器的构造264

三、渗出器264

(三) 渗出器的主要部件及附属设备267

(四) 渗出器生产能力和功率消耗的确定和计算271

四、脱水设备275

五、渗出过程的工艺管理276

(一) 渗出蔗料的质量276

(二) 原汁压榨机在蔗渣渗出法中的作用277

(三) 渗出器蔗层分布277

(四) 渗淋汁分布278

(五) 温度分布280

(六) 蔗料停留时间281

(七) 酸值282

(九) 杀菌消毒工作283

(八) 脱水汁处理284

第五节磨压提汁法284

(二) 一磨六挤三压的生产流程285

一、磨压提汁法的原理及流程285

(一) 一磨八挤一压的生产流程285

二、磨碎机288

(三) 小型磨压设备288

(一)磨碎机的结构289

(二) 磨碎机的生产能力290

(三) 磨碎机的功率290

三、蔗渣压干机291

(一)蔗渣压干机的结构291

(二)生产能力计算293

(三)功率消耗294

四、中间渗压机294

一、混合汁297

第一节混合汁的成分297

第三章澄清297

二、蔗糖299

(一) 蔗糖的化学性质299

(二) 蔗糖的物理性质306

三、还原糖329

(一) 还原糖的化学性质329

(二) 还原糖的物理性质334

四、非糖分337

(一) 非氮有机酸337

(二) 含氮物质338

(三) 色素343

(四) 其他有机非糖分344

(五) 无机非糖分344

第二节澄清常用物料353

(一) 石灰的成分和质量要求353

一、石灰354

(二) 石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54

(二) 石灰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58

(一) 石灰石的成分358

二、石灰石358

(四) 杂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359

(三) 石灰石的规格和质量要求359

三、二氧化碳360

(一) 二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62

四、二氧化硫362

五、硫磺364

(一) 硫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64

(二) 硫磺的成分和质量要求365

六、过磷酸钙366

(一) 过磷酸钙的成分366

(二) 过磷酸钙液的调制366

(三) 过磷酸钙的物化性质366

七、聚丙烯酰胺367

(一) 聚丙烯酰胺的物化性质367

(二)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368

(三) 水解液的调制368

(一) 纯碱(碳酸钠)369

八、其它369

(二) 烧碱(氢氧化钠)370

(三) 盐酸371

第三节澄清方法和工艺过程372

一、通用澄清方法372

(一) 亚硫酸法372

(二)碳酸法374

(三) 石灰法376

二、特殊澄清方法377

(一) 蔗汁分路澄清处理法377

(二) 中间汁碳酸法378

(三) 中间汁亚硫酸法379

(三) 澄清处理方法381

三、顽性蔗汁的处理381

(一) 顽性蔗汁的特点381

(二) 对工艺过程的影响381

(四) 霜冻甘蔗处理示例382

第四节澄清设备及管理383

一、加热器383

(一) 加热器的类型、结构和规范383

(二) 加热器的操作和管理384

二、石灰消化设备388

(一) 石灰乳制备的工艺条件388

(二) 石灰消化设备的类型、结构和规范389

(三) 石灰消化的操作管理390

三、硫熏中和设备392

(一) 蔗汁及糖浆硫熏中和工艺条件392

(二) 硫熏中和设备的类型、结构和规范392

(三) 硫熏中和的操作管理398

四、碳酸饱充器400

(一) 碳酸饱充器类型、结构和规范400

(二) 碳酸饱充操作管理401

(一) 石灰窑和主要附属设备的类型和规范403

五、石灰窑及其主要附属设备403

(二) 石灰窑的生产技术条件404

(三) 石灰窑的操作管理405

六、沉降器409

(一) 沉降设备的类型、结构和规范409

(二) 沉降操作管理411

七、过滤机413

(一) 蔗汁和糖浆过滤工艺条件413

(二) 过滤设备的类型、结构和规范413

(三)压滤操作管理417

(四) 真空吸滤的操作管理418

第四章蒸发420

(二)热量衡算420

一、基本概念420

(一)物料衡算420

第一节糖汁蒸发工艺420

(三) 蔗汁或糖汁浓度效应的沸点升高421

(四) 蔗汁或糖汁静压效应的沸点升高422

二、多效蒸发方案429

(一) 多效蒸发原理429

(二) 全面利用汁汽429

(三) 多效蒸发方案430

1.真空四效蒸发方案431

2.真空五效蒸发方案432

3.压力三效带浓缩罐蒸发方案434

4.低真空四效蒸发方案435

(一) 各效蒸发水量436

1.简化计算法436

三、多效蒸发的计算436

(四) 备用罐的配置436

3.考虑各效糖汁自蒸发的计算法438

2.用末效糖汁自蒸发修正的简化计算法438

4.按各效热平衡的计算法440

(二) 温度的计算441

1.按各效汁气温度已知来分配442

2.按各效加热面积相等来分配443

3.按各效压力差的分配445

(三) 抽汁汽的选择446

(四) 传热系数的选择448

(五) 加热面积计算449

第二节蒸发罐及其主要附属设备450

一、蒸发罐的类型、结构和规范450

(一) 标准式蒸发罐450

(二) 外循环式蒸发罐451

(三) 外循环蒸发罐的规范452

二、汽凝水设备类型和结构452

(二) 排射器455

(一) 浮球式排水器455

(三) 自蒸发器456

(四) 平衡罐457

三、水喷射冷凝器的结构与规范459

第三节糖汁蒸发过程的变化461

一、化学变化462

(一) 蔗糖的转化462

(二) 还原糖的变化463

(三) 色素的生成464

二、积垢的生成465

(一) 积垢生成的原因465

(二) 积垢生成量466

(三) 积垢的成分467

(四) 积垢的分类469

(五) 积垢对传热的影响470

第四节蒸发罐积垢的清除471

一、清除的方法471

(一) 机械方法471

(二) 化学方法471

二、化学剂用量及煮罐方法472

(一) 化学剂用量472

(二) 煮罐方法473

三、电磁防垢器474

四、管外油垢和铁锈的清除475

第五节蒸发罐的操作和管理476

一、正常操作规程476

(一) 准备操作476

(二) 开机操作476

(三)正常操作476

(四) 转罐操作477

(五) 煮罐操作477

(七)临时停机操作478

二、事故处理478

(六)停机操作478

第六节糖厂常用物料管道计算中的平均流速481

第五章煮炼483

第一节蔗糖溶液及晶体糖特性483

一、蔗糖溶液及结晶483

(一) 蔗糖溶解度及溶解度系数(即饱和系数)483

1.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483

2.蔗糖在水和乙醇混合液中的溶解度483

3.转化糖对蔗糖溶解度的影响483

4.在不同纯度、温度下,饱和蔗糖溶液的浓度487

5.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系数与真纯度的关系487

(二) 过饱和系数490

7.蔗糖溶液浓度换算490

6.盐类对蔗糖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490

1.纯蔗糖溶液过饱和曲线493

2.不同纯度和沸腾温度下饱和糖液的沸点升高497

3.真空下水的沸点497

(三) 蔗糖结晶与溶解过程能量的变化499

1.蔗糖的溶解热499

2.蔗糖的结晶热499

3.蔗糖水溶液的稀释热499

二、蔗糖结晶速度500

(二) 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505

(三) 结晶速度与母液纯度的关系505

(四) 不纯蔗糖溶液的粘度505

2.不正常晶形508

1.正常晶形508

(一) 晶形508

三、晶体糖特性508

(二) 蔗糖晶体的尺寸、体积与表面积509

第二节糖膏煮炼工艺511

一、煮糖制度511

(一) 制订煮糖制度的依据与原则511

(三) 常用煮糖制度512

(二) 甘蔗糖厂煮制糖膏用物料简纯度参考数据513

1.两系半煮糖制度(产白砂糖和赤砂糖)514

2.三系煮糖制度(产白砂糖和赤砂糖)514

3.三系煮糖制度(全产白砂糖)515

4.甲膏、乙糖糊混合全产白砂糖的三系煮糖制度515

5.榨蔗直接生产特级糖的五系煮糖制度516

(四) 煮糖配料计算517

1.煮糖配料计算公式517

2.煮糖配料计算举例518

3.煮糖制度计算举例521

二、煮糖方法528

(一) 晶种煮糖法528

(二) “五一”煮糖法530

三、糖膏煮制技术要点533

(一) 高纯度糖膏533

(二) 低纯度糖膏534

(三) 过低纯度糖膏535

第三节煮糖设备537

一、结晶罐537

(一) 类型和规范537

(二) 结构图537

二、冷凝器539

(一) 水喷射冷凝器的类型和规范539

三、种子箱540

(一) 类型和规范540

(二) 水喷射冷凝器的结构图540

(二) 结构图541

第四节糖膏助晶工艺与设备541

一、助晶原理与计算541

(一) 助晶中糖液过饱和系数的计算541

(二) 助晶糖膏加水量的计算542

(三) 废蜜的提净度543

二、助晶方法544

三、有关糖膏助晶的一些数据546

四、助晶机546

(一) 类型和规范546

(二) 结构547

第五节精糖生产547

一、产品质量550

二、原糖质量551

2.碳酸饱充557

1.磷酸、亚硫酸预澄清557

三、原糖加工精炼工艺流程557

(二) 澄清预处理557

(一) 原糖的蜜洗回溶557

(三)提纯脱色除盐558

1.活性炭558

2.骨炭558

3.磷酸、石灰与活性炭558

4.碳酸饱充与活性炭558

5.离子交换法559

6.糖浆浮泡澄清法560

7.几种主要脱色设备564

四、生产特级糖流程和煮糖制度569

(一) 特级糖生产流程569

1.亚硫酸法569

1.几项原则570

2.碳酸法570

(二) 生产特级糖煮糖制度570

2.煮糖制度示例572

五、生产优级和一级糖流程和煮糖制度575

(一) 亚硫酸法糖厂流程575

(二) 碳酸法糖厂流程577

(三) 亚硫酸法糖厂煮糖制度578

(四) 碳酸法糖厂煮糖制度580

(五) 练糖生产中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85

第六节红糖生产585

一、小型红糖生产586

(一) 工艺流程及设备586

1.小型片糖厂工艺流程586

2.小型糖粉厂工艺流程586

3.日处理甘蔗15吨小型红糖厂主要设备586

1.小型片糖厂的操作管理587

(二) 操作管理587

2.小型糖粉厂的操作管理589

(三) 消耗定额589

(四) 小型红糖厂的综合利用589

二、机制红糖生产589

(一) 机制红糖厂设备590

(二) 澄清工艺与主要设备590

1.澄清工艺流程590

2.中和工艺特点592

3.除泡器的类型592

4.蒸发592

(三) 煮炼工艺及主要设备594

1.煮炼工艺及流程594

2.连续煮糖器的类型594

3.煮糖操作管理597

1.成型工艺598

(四) 成型工艺及设备598

2.成型设备599

(五) 红糖的质量规格及包装600

(六) 机制红糖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消耗定额602

第六章 分蜜、干燥、装包与贮存603

第一节糖膏分蜜603

一、分蜜原理与工艺计算604

(一) 离心力的计算604

(二) 分离因数604

(三) 离心机生产能力计算605

(四) 离心机功率计算605

(五) 影响分蜜的工艺因素607

二、分蜜操作管理609

(一)分蜜的基本操作609

(二)废蜜成分611

(一) 类型及规范611

四、分蜜设备611

三、废蜜产率与成分611

(一)废蜜产率611

(二)离心机的作业安排611

(二) 间歇式离心机的结构及部件612

五、离心机的安装与检修617

(一)离心机的安装要求617

(二)离心机的检修617

第二节砂糖的干燥618

一、砂糖干燥工艺618

二、砂糖干燥设备619

第三节砂糖的装包与贮存620

一、装包的技术条件与要求620

二、贮存的条件及管理621

三、装包与仓贮设备6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