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 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 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 谢鸣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7632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 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一章中国东北及邻区的拼贴板块构造1

第一节全球拼贴板块构造的展布1

第二节中国东北及邻区拼贴板块的提出5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大地构造观点追溯6

第四节本区构造单元的划分7

第五节拼贴板块范围及其与邻区的关系9

第二章拼贴板块形成前的大地构造格局12

第一节陆缘海槽及其在东北亚的展布12

第二节古亚洲洋的生成与发展13

第三章中国东北地区各微板块的组成对比及源区分析21

第一节克鲁伦-额尔古纳微板块29

第二节托托尚-锡林浩特微板块31

第三节伊勒呼里微板块33

第四节松辽微板块34

第五节布列因-佳木斯微板块38

第六节兴凯微板块39

第七节本区各微板块基底结构对比及源区分析40

第四章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解体与中国东北各微板块的形成与演化45

第一节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解体45

第二节中国东北各微板块的离散与聚合47

第三节东北各微板块离散与聚合的总特征59

第五章华北板块北缘与东北拼贴板块南缘的演化与对接66

第一节寒武纪66

第三节志留纪67

第二节奥陶纪67

第四节泥盆纪-二叠纪68

第五节华北板块北缘构造发展总样式及与东北拼贴板块的对接70

第六章西伯利亚板块、东北拼贴板块及华北板块的碰撞时限及地域71

第一节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对接的一般认识71

第二节古磁极迁移与板块对接71

第三节三大板块最终对接的时限和地域72

第七章 中国东北及邻区陆内碱性火山岩建造80

第一节独特的碱性火山岩带81

第二节碱性岩带的火山岩岩石组合82

第三节碱性岩带的火山岩岩石化学性质86

第四节贝尼奥夫带的倾伏与碱性岩带的形成98

第二节西部钙碱性岩带99

第八章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岛弧和活动陆缘钙碱性火山岩建造99

第一节北端钙碱性岩带99

第三节东部钙碱性岩带105

第九章中国东北及邻区周边深海拉斑玄武岩火山岩建造111

第一节对称分布的周边深海拉斑玄武岩带111

第二节西部深海拉斑玄武岩带111

第三节东部深海拉斑玄武岩带111

第十章板内火山岩建造116

第一节各微板块火山岩建造116

第二节各微板块火山岩的共性136

第十一章构造环境与火山岩建造137

第一节周边海槽的扩张、收缩对火山岩发育和性质的影响137

第二节活动带与板块区钙碱性岩的共生性138

第三节活动带和板块区碱性岩的变异性143

第十二章贝尼奥夫带的双向消减作用与火山岩分带的构成145

第一节火山岩的分带综述145

第二节岩浆岩的横向变化与双向消减的构造格局145

第三节本区火山岩碱度的横向变化146

第四节本区火山岩微量元素的横向变化149

第五节贝尼奥夫带的消减及其倾没深度150

第十三章 中生代火山岩岩浆的生成与演化153

第一节火山岩岩浆源区分析153

第二节贝尼奥夫带的存在与地幔局部熔融的条件153

第三节本区中生代火山岩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156

第四节本区中生代火山岩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158

第一节陆相沉积盆地概述161

第十四章活动带的沉积相与建造161

第二节活动带的沉积相与建造162

第三节活动带陆相盆地沉积特征168

第十五章板块区的沉积相与建造171

第一节二连盆地171

第二节松辽盆地176

第三节依兰-伊通盆地183

第四节三江盆地184

第五节板块区陆相盆地特征综述185

第十六章活动带和板块区陆相沉积盆地沉积相与建造的综合分析189

第一节陆相盆地的发展与火山活动189

第二节断陷和拗陷是不同构造区盆地发展的不同形式189

第三节陆相盆地的断裂活动191

第十七章活动带和板块区陆相沉积盆地形成的地热效应205

第一节两类构造区地热场的同源性205

第二节两类构造区古热场演变的一致性205

第三节不同构造区古热场显露的差异206

第四节深部热场对活动带和板块区陆相盆地的效应209

第十八章陆相盆地形成的深部成因213

第一节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壳幔结构213

第二节本区地幔对流与陆相盆地的形成217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地幔对流的总效应220

第十九章板块运动的驱动力221

第一节海底扩张的机理与能量221

第二节不同板块的运动速度及其差异的形成225

第三节关于地幔对流的认识232

第四节海底的添加作用与地幔对流的关系234

第五节古地槽发展的驱动力234

第二十章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活动对本区构造发展的影响237

第一节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活动年表237

第二节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活动年表得出的启示239

第三节关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对本区构造发展影响的分析239

第二十一章中国东北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发展的古应力场242

第一节古应力场的表现特征242

第二节应力场应变的理想化分析244

第三节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古应力场与破裂变形246

第二十二章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构造发展的动力学模型249

主要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