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的哲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489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信息学-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的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的分析哲学研究1
第一节 信息概念的语义分析1
一 信息是等同于物还是有别于物?2
二 信息是既成的还是生成的?6
三 信息是自然性的还是建构性的?11
四 信息是泛宇宙现象还是属人现象?13
五 信息是本体论范畴的还是认识论范畴?18
六 几点归结24
第二节 信息的“实在性”问题:一种语境分析28
一 信息的实在性29
二 信息的非实在性31
三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之间33
四 信息实在性的语境相关性与“信息实在”36
第三节 基于信息分析的“是论”41
一 是论:本体论解读的疑惑41
二 转向信息哲学的分析45
三“是”的若干信息特征50
四对“信息”的“是论”分析54
第二章 信息的生态哲学研究56
第一节 哲学向度的“信息生态”56
一 信息生态概念56
二 信息生态与自然生态57
三 信息生态的本体论问题60
四 生态信息世界观的多维意蕴63
第二节 网络失范:对一种信息生态失衡的哲学分析67
一 网络失范的哲学价值论属性67
二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一:对“虚拟”的本体论误解69
三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二:“网络言语行为”的认识论误区71
四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三:对“自由”的“人性论”扭曲73
第三节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深度关联76
一 作为同义语的两种文明77
二 信息化: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80
三 信息文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作用86
四 生态文明是信息时代的范型89
第三章 信息的技术哲学研究92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92
一 信息技术的日常理解与哲学理解之间92
二“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之间94
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之间97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哲学特征103
一 外部分类: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技术之间103
二 器具信息技术及其哲学特征108
三 身体信息技术及其哲学特征116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析123
一 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信息存在”123
二 基于信息之存在形态的信息技术分类127
三 为人而存在的信息显示和信息传播132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现象学探寻137
一 从胡塞尔的“回到实事”到实事的媒介呈现137
二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到语言之家的媒介融合140
三从梅洛-庞蒂的“身体”到身体的媒介化142
四 显现:现象学与信息技术的交汇145
第四章 信息的文化哲学研究149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的信息文化149
一 文化与信息之间149
二 作为信息与文化集合体的信息文化152
第二节 信息文明的哲学意蕴155
一 从信息文化到信息文明156
二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信息文明的不同形态160
三 信息文明研究对哲学的新拓展164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168
一 信息大于物质168
二 互联重于拥有173
三 差异性优于齐一化178
第五章 信息的人本哲学研究184
第一节 从人本哲学看信息184
一 两种信息观184
二 走向人本信息观的意义188
第二节 从信息的视界看人191
一“信息人”的哲学解读192
二 基于信息视域的“人是什么”196
三 当代信息技术介入的人本观200
四 基于信息技术的人之生存与发展方式207
第六章 信息哲学的地位研究211
第一节 信息哲学与信息主义之间211
一 从信息到信息哲学211
二 信息哲学与信息主义间的复杂关系212
第二节 回归信息哲学的合理地位217
一 信息视角是否导致了全新的世界观?217
二 信息世界观是否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223
三 信息哲学是否带来了全新的哲学革命?227
第三节 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234
一 物质和精神作为基本的存在领域划分是否过时?234
二 如何理解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238
三“信息哲学”不可能掀起什么“真正的哲学革命”241
四 从信息究竟是什么看信息哲学的意义242
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主义和信息哲学?246
主要参考文献251
后记258
热门推荐
- 3909783.html
- 1987913.html
- 3055706.html
- 830063.html
- 684581.html
- 3253808.html
- 3487575.html
- 838213.html
- 1483072.html
- 1713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0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8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