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调节体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调节体系
  • 汤国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ISBN:780155375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调节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

第一章 导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1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1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决定了要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4

第三节 党和国家遵循邓小平关于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及其在实践中的成效和发展6

第四节 1998年以来党和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机制,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及其成效和发展11

第五节 通过改革实践,反过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体制的建立15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一〕19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特殊性及其和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性19

第二节 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上)24

第三节 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下)29

第四节 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上)40

第五节 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下)4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二〕52

第六节 要求建立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及其实现的基本形式52

第七节 要求通过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来解决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54

第八节 要求在价格形成中,既要以市场调节(狭义的)为主,又要运用间接调控的手段56

第九节 要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9

第十节 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64

第十一节 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68

第十二节 要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73

第十三节 要求建立一个社会保障制度77

第十四节 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上)80

第十五节 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下)86

第二篇 培育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论97

第四章 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全面形成买方市场97

第一节 消费品市场的内涵、结构及其地位97

第二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品市场的不正常状态和带来了短缺经济98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消费品市场的变化和发展9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从而改变短缺经济面貌及其若干特点101

第五节 我国消费品市场在形成买方市场后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及其原因106

第六节 解决我国消费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的主要对策111

第七节 加入WTO和承办新奥运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及其运作119

第五章 发展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全面形成买方市场123

第一节 生产资料市场的内涵、结构及其地位123

第二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生产资料市场的产生和发展1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及其若干特点126

第四节 我国当前生产资料买方市场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及其原因和对策136

第五节 加入WTO之后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影响及其运作144

第六章 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和积极开拓农村市场14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系的逐步形成149

第二节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155

第三节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开拓农村市场163

第四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措施174

第七章 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一〕176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内涵,建立金融市场的必要性176

第二节 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是发展金融市场的根本前提条件177

第三节 金融市场组成部分之一——金融同业拆借市场186

第四节 金融市场组成部分之二——票据承兑贴现市场194

第八章 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二〕199

第五节 金融市场组成部分之三——作为资本市场的债券市场199

第六节 金融市场组成部分之四——作为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场209

第七节 上海股指2000年突破2000点的意义作用和原因——兼论2000年我国股市走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22

第八节 2001年B股市场异军突起及其发展方向230

第九节 国有股减持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一篇没有发表的文章234

第十节 新时期金融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及其研究方向242

第九章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247

第一节 论劳动力是商品和培育劳动力市场247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258

第三节 解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对策273

第四节 加入WTO和主办新奥运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解决劳动就业的影响275

第十章 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279

第一节 确认科技成果商品化是培育技术市场的前提条件279

第二节 技术市场的内涵及其在我国改革发展中形成的若干特点和作用280

第三节 从国际国内市场看我国高新技术的差距及其对策288

第十一章 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市场299

第一节 大力发展我国信息市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99

第二节 信息市场的内涵及其特点300

第三节 当前我国信息市场中不同类型的信息商品交换和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市场301

第四节 中国信息市场的发育和发展303

第五节 中国信息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306

第六节 当前中国电信市场两个重要动态313

第十二章 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316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和特点31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概况318

第三节 1980年4月邓小平关于房改的谈话和1992年南巡谈话,是20多年来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指导思想321

第四节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已初见成效(1998—2001年)327

第五节 当前我国城镇居住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及其原因和解决的对策333

第六节 加入WTO和主办新奥运,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337

第三篇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论341

第十三章 论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及其在发展商品市场中的作用和成效341

第一节 党中央提出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341

第二节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发展商品市场中的作用和成效34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和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349

第一节 在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条件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50

第二节 进入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355

第三节 在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再一次体现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358

第十五章 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增加农业有效供给——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361

第一节 在宏观调控和农业基建投资中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361

第二节 价值规律通过调控价格对农业生产所起的调节作用364

第三节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形成,体现了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规律的有机结合366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及其形式——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3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及其形式问题的研究369

第二节 怎样集中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