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产动物疾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夏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13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水产动物-动物疾病-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产动物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鱼类疫苗及免疫接种1
第一节 鱼类疫苗学研究概况1
第二节 疫苗类型和制苗工艺2
第三节 鱼用疫苗4
一、常用疫苗4
二、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鱼用疫苗10
三、目前急需的水产疫苗12
第四节 鱼用生物制品的应用前景13
第五节 免疫增强剂14
第六节 免疫接种方法17
第七节 免疫监控18
第八节 疫苗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19
第二章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21
第一节 概论21
一、鱼类病毒学与水生动物病毒学形成简介21
二、我国水生病毒学的发展概况22
三、鱼类病毒学文献较丰富的专业刊物题录23
第二节 鱼类病毒学基础知识24
一、病毒的本质25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与大小25
三、病毒的增殖30
四、病毒分类法则32
五、鱼类病毒类群33
第三节 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36
一、生物测定36
二、细胞培养37
三、显微和超微观察40
四、免疫学方法40
五、核酸扩增及杂交技术42
六、生化分析42
七、生物芯片技术42
第四节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各论43
一、草鱼出血病及水生呼肠孤病毒44
二、鳜鱼病毒及病毒病50
三、弹状病毒与鱼类疾病59
四、鱼类疱疹病毒与痘疮病70
五、虹彩病毒(Iridoviridae)与鱼类疾病78
六、双节段RNA病毒(Birnaviridae)与鱼类疾病88
七、石斑鱼病毒93
八、野田病毒96
九、大菱鲆弹状病毒99
第五节 甲壳类动物病毒病101
一、对虾杆状病毒101
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102
三、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103
四、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106
五、肝胰腺细小病毒107
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108
七、产卵死亡病毒109
八、T aura综合征病毒110
九、对虾黄头病毒110
十、鳃联病毒111
十一、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112
第六节 贝类病毒病113
一、牡蛎疱疹病毒113
二、皱纹盘鲍球形病毒114
三、杂色鲍球形病毒115
四、急性病毒性坏死症116
第七节 两栖类和水生爬行类动物病毒病117
一、两栖类动物病毒病117
二、水生爬行类病毒病121
第三章 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124
第一节 概论124
一、病原细菌的致病机理125
二、细菌病的传染125
三、细菌病的控制127
第二节 主要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129
一、细菌性出血败血症129
二、细菌性烂鳃病136
三、赤皮病138
四、细菌性肠炎140
五、鲤科鱼类疖疮病143
六、草鱼烂尾病144
七、罗非鱼链球菌病145
八、罗非鱼溃疡综合征147
九、白头白嘴病149
十、竖鳞病150
十一、白云病152
十二、白皮病153
十三、打印病154
十四、鳗鱼爱德华氏病155
十五、鳗鲡烂鳃病158
十六、鳗烂尾病159
十七、鳗赤鳍病160
十八、鳗红点病161
十九、鳗鱼弧菌病163
二十、鳗鲡出血性败血症164
第三节 鲑鳟鱼及淡水名特鱼类细菌性疾病166
一、噬纤维细菌病166
二、鲑鳟鱼类弧菌病169
三、鲑鳟鱼疖疮病171
四、细菌性肾病173
五、诺卡氏菌病175
六、鲑鳟鱼肠型红嘴病176
七、鳜鱼细菌性烂鳃病178
八、淡水白鲳白皮病179
九、鲇科鱼类爱德华氏菌病180
十、鲇鱼肠炎病182
十一、鲇鱼黑体病183
十二、大口鲇细菌性败血症184
十三、大口鲇肠炎病185
十四、斑点叉尾鮰出血性败血症185
十五、斑点叉尾鮰柱状病186
十六、乌鳢腐皮病187
十七、乌鳢腹水病188
第四节 海产鱼类细菌性疾病189
一、弧菌病190
二、链球菌病193
三、诺卡氏菌病195
四、爱德华氏菌病196
五、假单胞菌病198
六、噬纤维细菌病199
七、巴氏杆菌病200
八、分支杆菌病202
九、疖疮病203
十、细菌性肾病204
第五节 主要养殖甲壳类细菌性疾病205
一、细菌性败血病205
二、烂鳃病207
三、甲壳溃疡病208
四、烂眼病209
五、对虾肠道细菌病211
六、丝状细菌病212
第六节 常用的抗菌药物及作用机理213
一、抗生素类213
二、喹诺酮类218
三、磺胺类219
第七节 细菌病的化学药物治疗与耐药性问题221
一、化学治疗药物治疗的选择依据221
二、水生动物药物的使用方法223
三、药物治疗的效果判定225
四、细菌的耐药性225
五、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227
第四章 真菌病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真菌学基础230
一、真菌的细胞构造230
二、真菌的主要类群230
三、真菌的分类231
四、真菌的繁殖231
五、真菌的致病性232
六、真菌病的诊断233
第三节 鱼类病原真菌233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233
二、霉菌菌落特征234
三、霉菌的分类235
四、霉菌的繁殖238
五、水生真菌标本的收集与培养239
六、水生真菌的传染链与生活史241
第四节 淡水鱼类真菌病246
一、水霉病246
二、鳃霉病251
第五节 鲑鳟鱼类真菌病253
一、水霉病253
二、鳃霉病254
三、虹鳟内脏真菌病255
四、鱼醉菌病256
第六节 甲壳类及贝类真菌病257
一、链壶菌病257
二、镰刀菌病259
三、白斑病262
四、河蟹离壶菌病263
五、鲍海壶菌病265
六、牡蛎幼体离壶菌病265
七、牡蛎壳病266
第七节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真菌病267
一、水霉病267
二、毛霉病268
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270
二、原生动物的繁殖及生活史270
三、原生动物的分类271
第二节 肉足鞭毛虫病272
一、锥体虫病272
二、隐鞭虫病274
三、鲑鱼六鞭虫病276
四、鱼波豆虫病276
五、变形虫病278
六、鳟变形虫肾炎279
第三节 孢子虫病280
一、艾美耳球虫病280
二、黏孢子虫病283
三、肤孢子虫病293
四、微孢子虫病294
五、牡蛎包纳米虫病296
六、折光马尔太虫病298
七、奥尔森派琴虫病299
第四节 纤毛虫病300
一、斜管虫病300
二、小瓜虫病301
三、刺激隐核虫病303
四、车轮虫病308
五、毛管虫病310
第六章 寄生虫病313
第一节 蠕虫病313
一、指环虫病313
二、三代虫病314
三、本尼登虫病315
四、片盘虫病316
五、四钩虫病316
六、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317
七、血居吸虫病318
八、华支睾吸虫病320
九、头槽绦虫病320
十、舌型绦虫病322
十一、鲤嗜子宫线虫病323
十二、拟嗜子宫线虫病323
十三、长棘吻虫病324
第二节 甲壳动物病325
一、锚头鳋病325
二、中华鳋病(又称鳃蛆病)327
三、鱼鲺病328
四、鱼怪病329
第三节 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330
钩介幼虫病330
第四节 人与水生动物共患寄生虫病331
第七章 特种水产动物疾病332
第一节 鳖的疾病332
一、鳖红脖子病332
二、鳃腺炎334
三、红底板病336
四、出血性肠道坏死症338
五、腐皮病342
六、穿孔病344
七、疖疮病347
八、爱德华氏菌病349
九、白斑病350
十、白毛病353
十一、鳖钟形虫病355
十二、血簇虫病357
十三、鳖锥虫病358
十四、萎瘪病359
十五、脂肪代谢不良症360
十六、氨中毒症362
十七、外生殖器下垂症363
第二节 龟的疾病364
一、龟颈溃疡病364
二、腐甲病365
三、烂板壳病366
四、肠胃炎367
五、口腔炎368
六、溃烂病369
七、绿毛秃斑症371
第三节 蛙的疾病372
一、红腿病372
二、肠胃炎374
三、脑膜炎黄杆菌病376
四、链球菌病377
五、烂皮病379
六、腹水病380
七、爱德华氏菌病381
八、温和气单胞菌病382
九、车轮虫病384
十、纤毛虫病385
十一、锚头鳋病385
第四节 大鲵疾病386
一、疖疮病386
二、赤皮病387
三、打印病388
四、肠胃炎389
五、水霉病390
六、球虫病391
七、车轮虫病392
八、复口吸虫病393
第八章 营养和环境疾病396
第一节 藻类引起的疾病(或中毒)396
一、赤潮396
二、微囊藻引起的中毒404
三、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407
四、卵甲藻病410
五、淀粉卵甲藻病411
六、楔形藻病413
七、针杆藻病414
八、丝状绿藻415
第二节 水质引起的疾病415
一、感冒和冻伤415
二、浮头和泛池416
三、气泡病419
四、pH的危害422
第三节 污染物质引起的中毒424
一、农药污染中毒425
二、酚化合物中毒430
三、重金属中毒431
四、石油及其他毒物危害438
五、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的危害440
第四节 营养性疾病441
一、维生素C缺乏症441
二、饥饿442
三、营养不良病443
第五节 放射性损伤448
第九章 疾病诊断学基础450
第一节 概述450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450
一、聚合酶链反应法450
二、核酸杂交472
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技术475
一、凝聚性试验475
二、荧光抗体法484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87
第四节 病毒病诊断494
第五节 细菌学诊断495
一、无菌操作496
二、培养基的制备499
三、分离细菌499
四、细菌的培养500
五、细菌的保存500
六、细菌的鉴定501
第六节 影像诊断501
一、X线检查502
二、超声波检查505
第十章 药物学基础508
第一节 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508
一、药物学的起源508
二、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508
三、药物学的分支——渔药药学的发展趋势509
第二节 药理学概要511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511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513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515
第三节 渔药的分类与剂型520
一、渔药的定义和分类520
二、渔药的制剂与剂型521
三、药物的保存523
四、药品批号及有效期523
第四节 常用药物524
一、抗微生物类药物524
二、杀虫驱虫药物533
三、中草药535
第五节 消毒剂543
第六节 环境改良剂552
第七节 鱼用激素554
第八节 鱼用麻醉剂555
第九节 防霉剂和抗氧化剂556
第十节 渔药的安全使用558
一、禁用渔药558
二、渔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561
三、渔药残留的控制564
附录1 2009年OlE规定必须通报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568
附录2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570
附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1572
参考文献578
热门推荐
- 1607852.html
- 2427280.html
- 2544802.html
- 1629474.html
- 2969365.html
- 3690324.html
- 2172998.html
- 2868970.html
- 356946.html
- 1322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5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5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3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4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5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5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