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萧德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793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写作活动促进人类发展1
生命离不开信息1
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1
写作促进人类的发展3
信息社会呼唤写作高能人才4
第二节 写作主体及写作活动必备的能力5
对能力性质的考察5
培养写作能力的必要性6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7
写作活动必备的特殊能力8
阅读能力8
采集能力9
辨体能力9
构思能力10
表达能力11
写作主体应具备的一般能力11
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意义12
第三节 培养写作能力的途径13
能力的物质基础是先天素质13
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14
培养能力要掌握知识和技能15
上编18
第二章 阅读能力的培养(上)18
第一节 阅读是写作的奠基石18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18
通过阅读掌握语言文字19
阅读提供写作的范式21
阅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24
第二节 阅读心理26
视觉器官的活动26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7
字词存储系统与表象存储系统28
阅读也是一种条件反射29
吸收形象信息的重要性30
阅读的心理历程32
最佳阅读心境33
第三节 读物的选择35
盲目阅读害多益少35
选择读物的原则37
系统性原则38
结构性原则39
优化原则40
难度原则41
拓展性原则41
第四节 阅读方式的选择42
选择阅读方式的必要性42
目的是继承和创造43
探测性阅读44
理解性阅读45
评介性阅读47
借鉴性阅读48
创造性阅读48
欣赏性阅读49
第三章 阅读能力的培养(下)51
第一节 阅读的速度51
影响阅读速度的诸因素51
主观因素52
客观因素54
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性55
提高阅读速度的可能性57
第二节 快速阅读法简介60
快速阅读法研究的现状60
直接阅读法61
锻炼末梢视觉法62
垂直阅读法64
鉴别阅读法65
整体阅读法67
第三节 阅读的计划和检查69
阅读的计划性69
制订计划的依据70
阅读计划的内容72
增强计划的可行性73
阅读计划的执行和检查75
第四节 读书笔记76
读书笔记是创造的阶梯76
写在书上的笔记78
写在卡片上的笔记79
写成文章的笔记81
第四章 采集能力的培养(上)84
第一节 采集信息的主要途径84
采集信息是写作的基本功84
直接感知是采集信息的主要途径86
观察88
体验89
调查91
采访92
第二节 感知和观察93
认识起源于感觉93
知觉的选择性94
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96
观察的客观性原则98
理论和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103
第三节 观察的实施106
观察计划的制订106
观察前的知识和材料的准备107
观察点和观察时间的选择109
充分运用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物111
作好观察记录112
观察材料的整理、考订和补充113
观察力完善的标志114
第五章 采集能力的培养(下)117
第一节 采访的目的和方式117
采访的目的是传播117
采访方式之一:口头访问118
采访方式之二:直接观察119
采访方式之三:亲身体验120
采访方式之四:收集资料121
第二节 采访的实施123
采访的准备——选题123
采访的准备——掌握理论和政策124
抓住有利时机126
善于提问127
学会听话和记录130
第三节 调查和调查人的修养132
调查是决策的依据132
调查是获取潜在信息的手段133
调查离不开研究135
调查者的素质和修养137
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沟通138
调查对象的分析139
第四节 调查方法及形式141
普查141
抽样调查142
典型调查143
调查的形式145
第五节 调查的实施147
调查题目的确定和对象的选择147
调查计划和表格的设计150
调查资料的搜集152
调查资料的整理155
第六章 辨体能力的培养158
第一节 文体是社会进化的产物158
辨析文体是写作的基本功158
文体成型的规律160
文体发展的规律162
第二节 文体特点的辨析164
文体的特点取决于传输的需要164
对文体施加影响的两种力量166
文体特点的具体表现168
题材有特定的范围169
材料取舍有特定标准170
句段组织有独特规则171
表达方式的使用有所侧重172
语体风格有明显差异173
书写格式有各自的要求173
第三节 提高辨体能力的途径174
把握文体用途特点是构思的前提174
通过阅读增加感性认识175
通过分析比较增加理性认识176
入门应以法式为楷模178
第七章 构思能力的培养179
第一节 选题是构思的基础179
构思阶段不容超越179
构思阶段的任务180
选准题材胜券在握181
选题依据之一:写作意图183
选题依据之二:读者需要184
选题依据之三:文体特点186
选题依据之四:发表方式188
选题依据之五:写作条件190
第二节 立意是构思的指路明灯192
立意是思考和选择的过程192
不同的视点看到不同的景象193
选择视点的必要性195
选择视点的依据196
选择新视点意味着突破198
立意还要确定文章的中心200
中心应当体现写作主旨意图202
中心应当是最有传播价值的东西204
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聚焦205
第三节 视野和思路的开阔是构思的关键209
培养悟性触类旁通209
捷足先登210
别开生面211
扬己之长214
善于联想216
谋求突破217
人弃我取219
选题立意四忌221
第四节 布局熔裁是构思的攻坚战223
布局安排文章的构架223
熔裁提炼文章的内容224
布局和熔裁须配合默契225
布局的原则226
突出中心浓淡相映227
层次清楚结构严谨229
层次结构的八种毛病230
布局要照顾文体的特点233
布局要照顾题材的特点233
布局要照顾读者的特点235
掌握布局的技巧237
熔炼的基本原则238
熔炼的高标准239
剪裁的原则240
布局熔裁是一场攻坚战241
第八章 表达能力的培养(上)242
第一节 不断提高识字用字的水平242
识字是表达的基础242
掌握汉字的难点243
传统识字教学的经验246
当代语文研究和教学的失误247
简化汉字引起的混乱248
对汉字的认识要拨乱反正248
认真补上识字习字必修课250
第二节 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辨析252
词语贫乏根源在于认识的贫乏252
积累词语要与认识事物双管齐下253
变消极词语为积极词语255
要培养选词的眼力255
近义词的辨析是用词准确的关键256
同义词的特点259
精选同义词使表达简洁贴切生动263
第三节 掌握积词成句的规律265
汉语语法的简易性265
汉语三级构造的一致性266
文句不通出在草率马虎269
思路清畅是文句通顺的前提270
邯郸学步只会失却自我271
汉语的顺序性272
句法与逻辑修辞的统一275
汉语的音乐性278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279
第九章 表达能力的培养(下)280
第一节 表达方式的区分280
表达的内容和顺序有别280
使用的句式有区别281
第二节 叙述283
叙述的特点283
具体叙述和概括叙述284
剪辑和拼接285
叙述的人称286
第三节 描写287
描写的特点287
写真和写意288
人物、景物、场面、细节描写289
描写讲究修辞290
描写与叙述的分野292
第四节 说明293
说明的种类293
分类、分解、分析294
定义、列举、释义、注解296
比喻和比较297
说明要因人而异299
重视材料的梳理300
大刀阔斧剪裁301
第五节 议论302
议论宣扬独到见解302
议论要有证据303
敢于质疑善于联想304
用心搜索论据308
仔细挑选论据311
论证方式的选择313
证明和反驳314
下编315
第十章 思维能力的培养315
第一节 思维的特性和类型315
文章是思想的结晶31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316
思维的基本元素——表象和概念319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23
抽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形式逻辑思维325
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326
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327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方法330
分析和综合330
辩证的分析和综合332
分析综合的普遍性335
比较和分类338
抽象和概括343
系统化和具体化347
第三节 思维能力的培养349
思维从问题开始349
提倡“怀疑一切”的精神351
社会实践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52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一:深刻性354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二:灵活性355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三:独创性357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四:批判性358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五:敏捷性359
第十一章 想象力的培养360
第一节 想象和想象力360
想象反映未曾经历过的事物360
想象是表象的加工组合362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363
发展想象力的条件365
想象力是创造性活动的支柱367
想象力水平的标志369
第二节 培养想象力的途径370
清晰的表象是想象的前提370
表象积累的途径之一:增长生活阅历371
表象积累的途径之二:欣赏文艺作品372
要获得清晰的表象须集中注意374
多作比较能提高表象的精确度375
加强描述和复述的训练376
加强联想训练377
第十二章 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380
第一节 意志力的培养380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能力380
意志与事业成功的关系382
没有坚强的意志不能产生佳作名篇385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88
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391
第二节 情感的培养392
情感反映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392
情感以客观事物为源泉393
情感以主体需要为中介393
情感以认识为前提394
高级情感伴随高级需要产生396
高级情感之一:道德感396
高级情感之二:理智感397
高级情感之三:美感398
情感引发和强化写作动机398
情感启迪想象激发灵感399
情感诱发潜意识和潜能400
努力培养高级情感402
热门推荐
- 1354696.html
- 2157629.html
- 322848.html
- 1638481.html
- 1432592.html
- 2478596.html
- 2714332.html
- 2511346.html
- 3426657.html
- 3093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2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9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2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5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7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7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