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利生著;祝黄河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23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状与前瞻: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的研究1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的研究现状1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辩证关系的定位的研究2
二、从理论范畴出发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辩证关系的研究3
三、从哲学层面出发分析和阐述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4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重复性比较突出6
二、系统性有所欠缺6
三、观点分歧比较明显7
四、理论创新有所欠缺8
第三节 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思考9
一、建立新的研究视角9
二、研究的领域要进一步拓宽10
三、要树立理论研究中的世界眼光11
四、要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研究13
第二章 比较与创新:科学发展观与国外主要发展观15
第一节 国外主要发展模式15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发展观16
二、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0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对国外主要发展模式的借鉴和创新24
一、科学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24
二、科学发展是全面发展26
三、科学发展是和平发展27
第三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主要发展模式的危机与变革29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模式的危机30
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和应对31
第三章 发展主体: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38
第一节 发展主体论的源起38
一、西方人本主义:发展主体论的发轫39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主体论的丰富源泉42
三、传统发展观中的发展主体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发展主体的思想48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主体的经典论述48
二、毛泽东社会发展主体思想55
三、邓小平社会发展主体理论57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主体思想的新发展60
一、突出个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61
二、更关注发展主体的各方面需要65
三、强调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68
四、更重视发展主体间的公平正义70
第四章 发展本质: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7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从哲学层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73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4
二、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75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79
四、社会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80
五、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是人的发展83
第二节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运行层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86
一、毛泽东从社会矛盾的运动变化的角度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86
二、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角度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91
三、江泽民从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95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揭示发展的本质98
一、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99
二、“以人为本”丰富创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106
第五章 发展动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11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思想111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3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15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16
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118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新发展120
一、和谐动力120
二、改革动力128
三、科技动力134
第六章 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14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目标的基本思想145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目标的经典论述146
二、毛泽东的社会发展目标思想150
三、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目标理论152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目标的新贡献158
一、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58
二、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3
三、共同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165
四、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168
第七章 发展保障: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17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发展保障的基本思想174
一、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提供政治制度保障174
二、先进生产力为发展提供根本物质保障178
三、先进文化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障182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187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保障的关系188
二、加强党的建设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194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方式保障20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202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203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206
第八章 发展评价: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21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211
一、生产力标准212
二、制度标准214
三、人的发展标准217
四、社会文明标准22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两个文明”与“三个有利于”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223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继承225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具体化225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226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22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评价标准22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综合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22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历史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228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五个文明”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229
一、社会发展的最高评价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229
二、“五个文明”的整体推进拓展了社会文明标准230
三、“五个文明”体现了历史标准和时代标准的统231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继承与创新232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多维性232
二、科学发展观使社会发展评价标准具体化234
参考文献239
后记241
热门推荐
- 44583.html
- 1375686.html
- 3795753.html
- 1797500.html
- 2927757.html
- 2560088.html
- 3024962.html
- 1182375.html
- 930691.html
- 1809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8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1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