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9526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夏代~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和民族演变1
二、历代王朝统治民族的思想观念6
三、历代王朝治理民族的方针政策12
四、历代民族政策的启示20
第一章 夏王朝民族政策26
第一节 夏王朝政治概况26
第二节 夏王朝疆域及民族分布28
第三节 联姻通婚29
第四节 宗亲分封30
第五节 德化怀柔31
第六节 五服贡纳31
第七节 族群融合33
第八节 结语33
第二章 商王朝民族政策35
第一节 商王朝政治概况35
第二节 商王朝疆域及民族分布36
第三节 朝廷设“宾”38
第四节 联姻结盟39
第五节 封赐爵位40
第六节 五服贡纳40
第七节 惩罚与宽贷42
第八节 掠夺奴隶43
第九节 征服融合44
第十节 结语45
第三章 西周王朝民族政策46
第一节 西周王朝政治概况46
第二节 西周王朝疆域四至及民族分布48
第三节 朝廷设官49
第四节 通婚结盟50
第五节 分封监控51
第六节 五服贡纳的演变52
第七节 归附贡献53
第八节 因俗而治54
第九节 征服融合55
第十节 结语56
第四章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民族政策57
第一节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政治概况57
第二节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疆域及民族分布60
第三节 朝廷管理民族的官职61
第四节 春秋和战国前期的分封制62
第五节 “先同姓、后异姓、再后异族”63
第六节 “和亲”联姻的普遍化63
第七节 尊崇周王,驱逐夷狄64
第八节 从晋和西戎,到华夏和戎夷65
第九节 华夏夷狄,互学其长67
第十节 兼并统一与民族融合70
第十一节 结语71
第五章 秦王朝民族政策73
第一节 秦王朝政治概况73
第二节 秦朝时期民族情势74
第三节 朝廷管理民族的官职和机构78
第四节 在民族聚居地区设“道”79
第五节 北击匈奴,南平百越82
第六节 制定民族法“属邦律”83
第七节 少量征收,贡献方物85
第八节 修筑通往边疆的道路86
第九节 移民边疆屯垦87
第十节 结语89
第六章 西汉王朝民族政策90
第一节 西汉王朝政治概况90
第二节 西汉时期民族情势91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95
第四节 “和亲”匈奴,和集百越99
第五节 汉武帝开拓边疆103
第六节 封赐“王”、“侯”、“君长”108
第七节 输租赋,征兵役,进贡献109
第八节 徙汉民实边,移夷民内地112
第九节 汉宣帝转变政策115
第十节 王莽改制117
第十一节 结语121
第七章 东汉王朝民族政策124
第一节 东汉王朝政治概况124
第二节 东汉时期民族情势125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127
第四节 封赐都护、都尉、王、侯、君长130
第五节 靠内交租赋,边远作贡献132
第六节 讨伐匈奴、西羌、南蛮134
第七节 推行“以夷制夷”137
第八节 与西域“三绝三通”139
第九节 结语143
第八章 魏、蜀、吴三国民族政策145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政治概况145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民族情势147
第三节 魏、蜀、吴三国管理民族的机构150
第四节 魏国民族政策153
第五节 蜀国民族政策157
第六节 吴国民族政策162
第七节 结语166
第九章 西晋王朝民族政策168
第一节 西晋王朝政治概况168
第二节 西晋时期民族情势170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173
第四节 封赐民族酋领官爵176
第五节 对民族索取与奴役177
第六节 军事管制民族地区179
第七节 对内迁诸族的安置184
第八节 镇压“不听命”、“反叛者”186
第九节 结语189
第十章 东晋和南朝民族政策192
第一节 东晋和南朝政治概况192
第二节 东晋和南朝时期民族情势194
第三节 东晋和南朝管理民族的机构196
第四节 设置左郡左县和僚郡俚郡198
第五节 封赐民族酋领官爵202
第六节 对民族的索取与奴役208
第七节 强制蛮夷出居平地或徙至京邑211
第八节 征集和使用“蛮兵”214
第九节 讨伐越蛮僚人218
第十节 结语221
第十一章 隋王朝民族政策223
第一节 隋王朝政治概况223
第二节 隋朝时期民族情势229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民族的机构232
第四节 隋朝治理民族的策略236
第五节 对强族势力“离强合弱”239
第六节 推行怀柔绥抚242
第七节 实行和亲、通好、交市247
第八节 派兵讨伐和远征251
第九节 结语254
第十二章 唐王朝民族政策256
第一节 唐王朝政治概况256
第二节 唐朝时期民族情势261
第三节 唐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267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置272
第五节 唐朝治理民族的方略286
第六节 太宗、高宗、玄宗开拓边疆290
第七节 对民族酋领授予官职册封衔爵及优待298
第八节 “和亲”之策302
第九节 进贡与赋税314
第十节 与边疆民族开展互市323
第十一节 文化交流328
第十二节 结语332
第十三章 宋王朝民族政策336
第一节 宋王朝政治概况336
第二节 宋朝时期民族情势339
第三节 宋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344
第四节 对北方辽、西夏、金政权之策348
第五节 对西北和西南诸民族政权之治353
第六节 对南方民族地区设置与管理358
第七节 “树其酋长,使自镇抚”363
第八节 对民族地区的征收369
第九节 “因俗为治”374
第十节 结语378
第十四章 元王朝民族政策381
第一节 元王朝政治概况381
第二节 元朝时期民族情势383
第三节 元朝管理民族的机构386
第四节 元朝的民族等级政治390
第五节 民族地区设置与参用土酋为官397
第六节 建立土官土司管理制度402
第七节 边疆民族朝贡与纳赋406
第八节 联姻之策410
第九节 尊重宗教414
第十节 组织和使用土兵419
第十一节 结语423
第十五章 明王朝民族政策425
第一节 明王朝政治概况425
第二节 明朝时期民族情势428
第三节 明朝管理民族的机构432
第四节 明朝统治者的民族思想436
第五节 征伐、防御和封锁、招降、安抚439
第六节 实行土司制度446
第七节 朝贡和纳赋459
第八节 在边疆民族地区屯田464
第九节 开展互市468
第十节 建立土兵及其作用472
第十一节 尊重宗教475
第十二节 施行“文教”479
第十三节 结语483
第十六章 清王朝民族政策485
第一节 清王朝政治概况485
第二节 清朝时期民族情势487
第三节 清朝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492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变化495
第五节 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方针504
第六节 清代民族边防变化及所签界约515
第七节 对待汉族和边疆民族上层524
第八节 平定民族叛乱与分裂势力530
第九节 清代的土司制度537
第十节 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563
第十一节 因俗而治571
第十二节 民族立法577
第十三节 尊崇宗教584
第十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593
第十五节 推行新政603
第十六节 结语608
后记612
热门推荐
- 2789318.html
- 625448.html
- 3765546.html
- 3165778.html
- 2793930.html
- 1191394.html
- 1573738.html
- 1613043.html
- 1112682.html
- 3409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3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9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7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