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锅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锅炉
  • 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等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181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708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水平考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锅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能源利用现状1

1.2锅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4

1.3锅炉的基本组成及一般工作过程6

第2章 锅炉的类别、参数及型号10

2.1锅炉的分类10

2.2锅炉的容量、参数和型号11

2.3锅炉发展简史16

2.4锅炉的性能指标20

经济性20

锅炉可靠性23

机动性23

第3章 锅炉燃料25

3.1燃料的分类及其组成25

燃料的分类25

燃料的组成26

燃料成分的基准及其换算28

3.2固体燃料29

煤炭及其特性29

煤炭的分类37

其他固体燃料41

3.3液体燃料46

油类燃料及其特性46

其他液体燃料52

3.4气体燃料56

天然气体燃料56

人工气体燃料57

气体燃料的特点59

锅炉常用燃料气59

第4章 物质平衡及热平衡61

4.1燃烧所需的空气量61

理论空气量61

实际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64

4.2燃烧产物及其计算65

理论烟气量和实际烟气量65

不完全燃烧方程和完全燃烧方程68

烟气分析及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70

4.3燃烧温度和烟气焓75

燃烧温度及其含义75

烟气焓值的确定75

4.4锅炉的热平衡77

锅炉热效率77

各项热损失79

燃料消耗量82

我国热效率计算方法同其他国家计算方法的比较82

锅炉热效率试验85

第5章 燃烧方式及其设备88

5.1燃烧的基本知识88

燃烧及其基本原理88

着火和点火93

煤、焦炭和煤粉的燃烧100

油质燃料及气体燃料的燃烧106

燃烧完全的条件112

燃烧质量的评价113

燃烧的方式113

5.2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15

层燃炉的工作特性115

固定炉排炉118

移动炉排炉125

往复推饲炉和振动炉排炉141

5.3室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44

煤粉炉144

燃油炉176

燃气炉189

5.4流化床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93

流化床燃烧简介193

鼓泡流化床的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94

循环流化床的燃烧方式及其设备204

5.5旋风燃烧方式及其设备218

旋风燃烧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18

旋风炉的分类220

旋风炉对燃料的适应性223

第6章 燃料准备225

6.1固体燃料准备系统225

工业锅炉房用煤的准备225

煤粉及其特性229

磨煤机235

制粉系统244

6.2液体燃料的准备251

燃油供应系统251

燃油系统辅助设备255

6.3气体燃料的准备257

燃气供应系统257

燃气调压系统259

第7章 锅炉各种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263

7.1水冷壁、凝渣管和锅炉管束263

水冷壁263

凝渣管束267

锅炉管束267

7.2过热器及再热器268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与结构268

汽温变化及其调节的必要性273

汽温调节的原理和主要方法276

7.3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283

省煤器的作用及结构283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及结构288

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的联合布置295

第8章 锅炉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299

8.1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299

炉膛传热特点299

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分类300

炉膛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300

炉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301

炉膛黑度302

火焰黑度303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305

炉膛传热量及炉膛出口烟温的计算308

炉膛出口烟温确定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316

8.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19

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319

对流放热系数322

辐射放热系数324

污染及冲刷不完全对传热的影响327

传热温压330

传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336

强化受热面的传热339

第9章 锅炉本体布置和热力计算341

9.1锅炉的热力系统341

锅炉蒸汽参数对热力系统的影响341

燃料性质对热力系统的影响346

锅炉容量对热力系统的影响347

9.2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348

排烟温度的选择348

热空气温度的选择349

9.3受热面的布置和热力计算350

锅炉外形布置350

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355

辐射式受热面的热力计算357

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363

第10章 受热面的污染、腐蚀、磨损及振动370

10.1概述370

10.2结渣与积灰371

结渣371

干松灰373

高温粘结灰375

低温粘结灰376

10.3受热面的外部腐蚀379

水冷壁管的腐蚀379

过热器及再热器的腐蚀379

低温受热面的腐蚀380

10.4磨损383

磨损机理分析383

减轻或预防磨损的方法384

10.5振动385

对流受热面的振动385

炉膛的振动388

第11章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特性391

11.1锅炉水动力学基础391

锅炉水循环方式391

汽液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394

汽液两相流体的基本特性参数397

11.2自然水循环原理400

自然循环回路的水动力基本方程401

循环回路的压差特性402

循环回路工作点的确定方法404

11.3自然循环水动力计算407

水循环计算概述407

循环回路的压降计算407

水循环计算方法和步骤413

11.4自然水循环的可靠性416

上升管内工质的流动停滞和倒流416

循环可靠性校验418

水循环可靠性分析421

第12章 强迫流动锅炉的水动力特性426

12.1直流锅炉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26

水平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26

影响水平蒸发管水动力特性多值性的因素及其防止措施428

垂直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32

12.2并联管组的热偏差435

热偏差435

集箱效应438

流量偏差442

减小热偏差的措施447

12.3蒸发管内工质的脉动现象449

蒸发管内工质的脉动性流动449

管间脉动的稳定性条件451

脉动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止措施452

12.4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454

强制循环锅炉454

复合循环锅炉457

第13章 锅炉管内的传热及壁温工况461

13.1锅炉管内的传热461

管内传热461

沸腾传热恶化及其防止措施464

各类传热区域放热系数的计算476

13.2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校核481

受热面的管壁温度481

受热面壁温校核483

壁温校核点参数的确定490

第14章 锅炉水处理与蒸汽净化498

14.1锅炉水工况与水处理498

锅炉用水概述498

锅内结垢与腐蚀502

锅炉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508

14.2蒸汽净化519

蒸汽污染及蒸汽品质519

蒸汽溶盐的清除方法527

汽水分离的方法530

锅筒内部装置的布置536

第15章 锅炉受压元件材料及强度计算541

15.1锅炉受压元件用钢541

锅炉受压元件的工作条件及对钢材的要求541

受压元件钢材的机械性能541

锅炉受压元件常用钢材544

15.2受压部件强度计算的主要参数552

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552

计算压力553

计算壁温553

15.3各种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554

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554

管子和管道强度计算555

锅筒和圆筒形集箱强度计算556

凸形封头的强度计算559

平端盖,平堵头及盖板的计算560

孔的加强计算562

筒体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565

受外压元件的强度计算565

第16章 锅炉通风568

16.1锅炉通风计算原理568

锅炉通风方式568

锅炉通风动力计算原理569

通风流动阻力计算571

16.2烟道及风道通风计算原则582

烟道通风计算原则582

风道通风计算原则586

16.3锅炉烟囱及通风设备588

锅炉烟囱的功能588

锅炉烟囱的设计方法589

锅炉通风设备的选择593

第17章 锅炉炉墙与构架596

17.1锅炉炉墙的作用及其基本要求596

炉墙及其作用596

对炉墙的基本要求596

17.2锅炉炉墙的种类及其典型结构597

重型炉墙的结构598

轻型炉墙的结构599

敷管炉墙的结构602

17.3锅炉炉墙的材料及其性能604

耐火材料604

保温材料608

防护材料611

锅炉炉墙材料的图示方法611

17.4锅炉构架612

锅炉构架及其类型612

支承式锅炉构架613

悬吊式锅炉构架614

平台扶梯616

第18章 锅炉辅助设备及主要附件618

18.1泵与风机618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参数618

泵与风机的设备性能619

离心式泵与风机621

轴流式泵与风机624

18.2锅炉除尘设备625

烟气除尘的方法及设备概述626

旋风除尘器628

过滤式除尘器632

湿洗式除尘器634

电除尘器636

18.3锅炉除灰渣设备638

机械除灰渣系统638

水力除灰渣系统640

气力除灰系统642

18.4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设备644

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644

烟气脱氮技术及设备651

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及设备653

18.5锅炉附件654

安全阀654

压力表657

水位计658

水位警报器663

清灰装置665

第19章 锅炉技术的进步669

19.1容量和参数669

容量669

参数672

19.2燃料结构673

油气燃料的比例673

垃圾能源化674

19.3洁净煤技术675

煤炭洗选和加工676

煤炭转化678

先进燃煤发电技术679

污染控制与废弃物管理684

19.4计算机的应用690

参考文献6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