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细胞遗传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细胞遗传学 第2版
  • 宋同明,陈绍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06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植物学:细胞遗传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细胞遗传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二、细胞遗传学发展简史1

三、细胞遗传学的实践意义和发展前景4

第一章 遗传试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6

第一节 高等植物性状发育的遗传基础6

一、单倍性生物、二倍性生物和二倍-单倍性生物6

二、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7

三、遗传性状的表现和分离12

第二节 遗传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3

一、纯化和繁殖原种14

二、杂交和种植后代14

三、系谱记录16

四、假设和验证16

五、基因等位性测验17

六、连锁群测验与连锁图位置的确定18

第三节 染色体行为的观察19

复习题20

第二章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与遗传的关系21

第一节 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特征21

一、染色体的大小21

二、染色质的结构22

三、着丝粒形态22

四、着丝粒的结构和功能25

五、副缢痕、核仁组织者和随体31

六、染色粒32

七、染色纽32

八、端粒32

第二节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32

一、常染色质33

二、结构异染色质33

三、功能型异染色质34

四、异染色质的特殊功能34

第三节 染色体直线图与遗传图35

一、核型分析与染色体直线图35

二、染色体图与遗传图的相互关系37

第四节 特化染色体38

一、多线染色体38

二、灯刷染色体39

三、超数染色体40

第五节 染色体带型42

一、染色体分带的发明42

二、染色体带的类型43

三、染色体带的应用45

复习题46

第三章 连锁现象的细胞遗传学47

第一节 测定连锁群的技术47

一、果蝇的连锁群测验47

二、玉米的连锁群测验48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49

一、交换的细胞学证据49

二、交换发生的时期51

三、多线交换与最大交换值54

四、交换与交叉的关系55

五、交叉干扰与染色单体干扰56

六、交叉对非同源染色体的影响57

第三节 特殊交换57

一、体细胞交换57

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58

三、非对等交换62

第四节 影响交换的因素64

一、性别64

二、着丝粒64

三、年龄65

四、温度65

复习题65

第四章 连锁交换值的计算67

第一节 连锁现象的统计鉴定67

一、对测交后代进行X2测验67

二、对F2进行X2测验68

三、利用四格联列表进行X2测验70

第二节 连锁强度(交换值)的计算71

一、测交法71

二、求理论配子次数与合子次数的基本公式72

三、利用F2资料计算交换值74

四、以F2数据及测交数据估计重组率的相对效率比较77

复习题77

第五章 染色体倒位78

第一节 臂间倒位79

第二节 臂内倒位81

一、杂倒位的细胞学行为81

二、染色单体“桥”的纽带效应与“桥-断裂-融合-桥”循环83

三、倒位段与基部段交换值的计算85

四、花粉和胚珠的败育性86

第三节 倒位遗传86

一、倒位的遗传学行为86

二、对交换的抑制作用与舒尔茨-雷德菲尔德效应87

三、倒位断点的确定与倒位染色体遗传图的绘制88

四、纯倒位91

第四节 倒位与进化92

第五节 倒位在遗传研究及植物育种中的应用93

一、倒位对交换的抑制作用与果蝇的CIB设计93

二、着丝粒部位的变动对染色体形态的影响94

三、染色体缺失对配子和合子发育的影响94

四、倒位作为连锁遗传的标记95

五、检验数量性状基因的染色体位置95

六、研究基因的位置效应96

复习题97

第六章 染色体易位98

第一节 易位的类型与发生99

一、易位的主要类型99

二、断点发生的位置与诱发易位的因素100

第二节 易位的细胞学行为100

一、粗线期联会101

二、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型101

三、中期Ⅰ排列与后期Ⅰ分离102

四、配子与合子的不育性104

第三节 多对染色体易位105

一、独立易位105

二、复合易位106

第四节 易位染色体的鉴别107

第五节 易位的遗传学行为108

第六节 易位与进化110

一、曼陀罗的易位与进化110

二、月见草的易位与进化111

第七节 易位的应用113

一、检验基因所属的染色体臂113

二、利用核不育生产玉米杂交种115

三、易位与家蚕的雌雄鉴别117

第八节 B-A染色体易位117

复习题123

第七章 四倍体遗传125

第一节 四倍体的产生125

一、自然产生125

二、人工产生128

第二节 四倍体的效应129

第三节 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130

一、同源四倍体130

二、异源四倍体132

第四节 四倍体的花粉育性与结实性133

第五节 四倍体遗传136

一、依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分离的配子与合子比率136

二、最大均等式分离与双减数频率137

三、根据α值计算配子比率138

四、两对独立因子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例140

五、异源四倍体的遗传行为141

第六节 四倍体与植物育种142

复习题143

第八章 非整倍体遗传144

第一节 三体遗传145

一、初级三体145

二、次级三体152

三、端体三体154

四、三级三体155

五、三体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56

第二节 单体与缺体遗传157

一、单体、缺体的起源与形态特征157

二、单体、缺体的细胞学行为159

三、小麦的5B效应与Ph基因161

四、单体、缺体的繁育行为162

五、单体、缺体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63

六、单体、缺体与品种改良169

复习题175

第九章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177

第一节 性别决定的类型177

一、雄性异配子型178

二、雌性异配子型179

三、雄性单倍性179

四、环境决定性别的类型180

第二节 性激素与性分化181

第三节 性别决定的理论182

一、性基因平衡理论182

二、Y染色体决定雄性185

第四节 性别与性状表达186

一、伴性性状186

二、从性性状187

三、限性性状188

第五节 植物的性别决定188

第六节 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192

第七节 性染色体的演化194

一、主基因突变194

二、性基因的集中194

三、性染色体的进化195

四、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途径198

复习题199

第十章 无融合生殖遗传201

第一节 无融合生殖的类型201

第二节 无融合生殖机制202

一、营养体生殖202

二、无孢子形成203

三、二倍性孢子形成203

四、不定胚生殖204

五、单性生殖204

六、半配合生殖204

第三节 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及胚胎发育205

第四节 无融合生殖的鉴别207

第五节 无融合生殖与作物改良208

一、固定杂种优势和优良基因型208

二、单倍体诱导和应用210

复习题212

第十一章 组织培养与体细胞遗传214

第一节 细胞的全能性214

第二节 组织培养的类型与作用215

一、愈伤组织培养215

二、器官培养215

三、分生组织培养217

四、细胞悬浮培养217

五、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218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220

第四节 基因突变225

一、核基因突变与胞质基因突变225

二、转座因子活化与基因突变226

第五节 体细胞变异的遗传228

一、体细胞变异的遗传特点228

二、组织培养中的外遗传变异229

第六节 组织培养与植物改良229

一、加快育种进程,拓宽种质范围229

二、诱发与筛选遗传变异230

复习题232

第十二章 转座遗传因子233

第一节 转座遗传因子的分类与鉴别234

一、转座遗传因子的分类234

二、转座遗传因子的鉴别235

第二节 玉米的重要转座遗传因子系统236

一、Dt-rDt系统236

二、Ac Ds系统237

三、Spm系统243

第三节 转座发生的时间与控制因子突变的性质245

一、转座发生的时间245

二、控制因子突变的性质247

第四节 转座遗传因子的分子基础247

一、分子基础247

二、诱发与活化252

第五节 转座子的应用252

复习题253

第十三章 原位杂交技术254

第一节 原位杂交基本程序254

第二节 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255

一、探针标记方法255

二、检出方法255

三、多色荧光原位杂交256

四、提高分辨率的方法256

五、不同探针DNA序列的FISH技术260

六、提高灵敏度的方法261

第三节 FISH技术的应用262

一、物理定位DNA序列,并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有效的标记262

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263

三、构建植物基因组的物理图谱264

四、揭示特定染色体区域的DNA分子组织264

五、分析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织和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265

六、鉴定转基因植物265

复习题266

主要参考文献267

索引与中英文术语对照表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