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官评定实践 原著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H.斯通,J.L.西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317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食品感官评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感官评定实践 原著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感官评定导论1
一、概述1
二、历史背景5
三、感官评定的发展8
四、感官评定的定义11
五、生理学及心理学观点12
第二章 感官评定程序的组织和运行16
一、概述16
二、组织一个感官评定程序18
(一)目的和研究主体21
(二)程序的策略22
(三)专业人员24
(四)实验设施28
(五)测试方法40
(六)选择测试人员41
(七)测试人员的筛选流程43
(八)测试人员的监控和激励48
(九)测试申请和报告50
(十)操作手册54
(十一)计划和研究54
三、结论55
第三章 感官评定的测量方法56
一、概述56
二、测量的组成:标度57
(一)命名标度59
(二)顺序标度61
(三)等距标度67
(四)比率标度68
三、优选的测量技术71
(一)快感标度71
(二)脸谱标度73
(三)恰当标度75
(四)其他一些有用的标度78
四、结论79
第四章 测试的策略和实验的设计81
一、概述81
二、测试申请和测试目的82
三、产品规格83
四、心理学误差84
(一)趋中误差85
(二)时序误差86
(三)期望误差87
(四)惯性误差和预期误差87
(五)刺激误差87
(六)逻辑性误差和容忍性误差88
(七)光环效应88
(八)近似误差88
(九)反差误差和趋同误差89
五、统计学范畴的注意事项90
(一)可信度和有效性92
(二)重复94
(三)判断的独立性和依赖性95
(四)测试者的随机挑选96
(五)决策过程中的风险:1类误差和2类误差96
(六)统计方法98
六、实验设计方面的注意事项108
七、产品设计精选111
第五章 差别型检验119
一、概述119
二、方法122
(一)成对比较检验122
(二)“二-三”点检验124
(三)三角检验125
(四)其他检验方法127
三、测试的组成127
(一)测试的组织和管理127
(二)测试申请129
(三)测试目的129
(四)测试规程130
(五)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143
(六)最小可觉差(辨差阈)162
四、一些特别的问题163
(一)要在差别检验之后进行偏好测试吗?163
(二)差异的强度165
(三)差异的描述166
五、总结166
第六章 描述型分析168
一、概述168
二、测试方法176
(一)风味剖面?177
(二)质构剖面?178
(三)描述定量分析(QDA法)?180
(四)描述频谱TM分析199
(五)自选剖面200
(六)其他的测试方法和相关进展200
三、描述型分析的应用203
四、结论205
第七章 偏好型试验206
一、概述206
二、试验方法209
(一)成对比较210
(二)快感标度212
(三)其他一些方法213
三、测试人员216
四、接受度试验的类型218
(一)实验室型218
(二)中心地点型220
(三)一些特殊的中心地点型试验221
(四)家庭使用型223
(五)其他一些接受度试验227
五、一些具体的问题227
(一)差异-偏爱度试验228
(二)总数N带来的困扰228
(三)像小说一样的记分卡229
(四)多种偏爱度问题的提问方式230
(五)首先要问什么问题?231
六、结论231
第八章 一些具体的问题233
一、概述233
二、仪器-感官之间的关系234
三、专家和专家评定小组239
四、可感知的功效和广告宣传241
五、稳定性试验245
六、产品开发250
七、质量控制259
八、优化实验269
九、总结276
第九章 结束语278
一、概述278
二、教育和感官评定人员280
三、前景283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
- 3765314.html
- 3662003.html
- 2794112.html
- 3503935.html
- 899105.html
- 2651252.html
- 3724345.html
- 2329452.html
- 521188.html
- 332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6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2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4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0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4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8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