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历史与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陶德麟,何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887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历史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编6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61
1.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62
2.总结经验的历史主义原则63
3.研究的视角和视野6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65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65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问题74
思想历程编79
1919:李大钊的思想足迹79
1.“新纪元来!” 80
2.“问题”与“主义” 86
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4
4.唯物史观与中国前途102
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110
1.关于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解读111
2.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及其特点112
瞿秋白: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147
1.瞿秋白所理解的辩证唯物主义148
2.对辩证唯物主义俄国特色的阐释153
3.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论题170
4.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考184
5.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197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阐释203
1.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论” 203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目前中国的出路” 211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认识史的综合” 218
1920:毛泽东的思想足迹226
1.从五四运动中走来的毛泽东227
2.在不同思潮间的思考与徘徊232
3.走向马克思主义238
4.湖南自治运动的曲折与思考243
5.蔡和森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251
6.毛泽东对1920年思想转变的总结258
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本体论意蕴和主要特征264
1.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和毛泽东的批注266
2.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本体论意蕴274
3.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284
4.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运用 309
5.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意义318
毛泽东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331
1.毛泽东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联系332
2.吸取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的质朴本色337
3.吸取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的反抗精神342
4.吸取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的均平思想348
5.历史的评价与现实的启示351
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355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兴奋点的转移357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走向的体现362
3.对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365
4.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解答371
5.从外来哲学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378
6.如何看待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384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总体特征386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观条件387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科学体系390
3.邓小平理论的特征和风格395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哲学阐释400
1.邓小平提出问题的方式:针对“姓社姓资”问题的前提追问400
2.邓小平回答问题的方式:避免对社会主义作本质主义的规定403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定义:发展社会生产力406
4.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409
5.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12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方向来坚持,作为过程来努力415
邓小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智慧419
1.毛泽东与邓小平:中国辩证智慧的两种类型420
2.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的历史形成422
3.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的全面发挥425
4.邓小平对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法的改铸4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439
1.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439
2.一脉相承,不离根本442
3.与时俱进,别开生面450
4.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45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与理论意义458
1.时代背景: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458
2.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63
3.与时俱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46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474
1.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475
2.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479
3.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48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489
1.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题中应有之义489
2.以人为本的时代内容和重大意义491
3.以人为本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民本思想的关系49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及其实现途径499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499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502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诉求的实现途径505
反思与探索编511
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511
1.中国现代化:走进问题的研究512
2.中国现代化:方法与视野515
3.关于现代化的辩论520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524
1.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4
2.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531
3.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538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546
1.植根于社会实践之中546
2.态度、学风和方法551
3.理论工作者的任务55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563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有的自觉意识563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575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反对教条主义585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创新595
构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608
1.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609
2.现代民主制度的建设与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观613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617
简短的结语62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625
附录631
从梁漱溟晚年的思想转变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影响631
1.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变化632
2.晚年梁漱溟思想转变的原因与关节点636
3.晚年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吸取641
4.晚年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吸取646
5.晚年梁漱溟的思想转变的意义651
后记653
热门推荐
- 243.html
- 879630.html
- 686907.html
- 3456769.html
- 2907435.html
- 241234.html
- 1754852.html
- 1197818.html
- 1576367.html
- 3303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41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9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1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8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7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3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