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
  • 段治文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95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局限1

一、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14

(一)统一的人民政权建立:科技复兴的重要基础14

(二)新中国科学的重建19

1.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19

2.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21

3.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26

(三)科技文化观念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探索34

1.科技文化观念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34

2.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土化37

3.对民众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探索41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战略思想52

(一)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52

(二)“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55

1.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56

2.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58

3.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60

4.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62

(三)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及其曲折63

三、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69

(一)科技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69

1.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69

2.建国以后科技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79

(二)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84

1.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84

2.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85

3.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88

(三)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90

1.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90

2.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95

3.“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97

4.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104

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文化观念的历史迷途109

(一)科技文化观念的再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109

(二)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和原因115

1.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115

2.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117

3.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120

4.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121

(三)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24

1.大规模的“群众性科技网络”建立124

2.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127

(四)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132

五、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137

(一)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137

1.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137

2.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139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143

(二)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147

1.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148

2.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150

3.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152

(三)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156

1.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阐述和新认识157

2.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160

六、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166

(一)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166

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166

2.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173

3.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175

(二)改革开放过程中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178

1.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178

2.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190

3.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192

4.开始建立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193

(三)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

七、中国社会的科技文化观念的新发展209

(一)科技文化观念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209

1.科技文化观念再次转型的历程209

2.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初步理性化的时期212

(二)民众科技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219

1.民众科技文化的新发展219

2.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231

(三)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238

八、21世纪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24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技文化发展的新要求247

(二)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250

(三)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255

(四)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261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266

附录二 全国性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271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289

参考文献291

后记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