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协调性均衡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成长春,杨凤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86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协调性均衡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1
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2
(一)1949~1978年区域计划性均衡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阶段2
(二)1979~1991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与政策实施阶段6
(三)1992~1998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初步形成阶段11
(四)1999~2005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14
(五)2006~2013年“四大板块”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组合阶段17
(六)2014年以来“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阶段21
二、以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引领新常态23
(一)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问题24
(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新战略28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44
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意图44
(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背景44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意义48
二、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51
(一)区域单元划分与数据来源52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53
(三)长江经济带空间差异分析55
(四)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的构成分解61
(五)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结论67
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格局的演进68
(一)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格局演进三大阶段69
(二)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的新走向71
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愿景与路径76
(一)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愿景77
(二)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路径80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中江苏方略82
一、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82
(一)国土面积小,经济总量大83
(二)水运资源得天独厚,交通运输能力提升84
(三)科教资源丰富,开放优势明显86
(四)区域合作交流广泛,产业梯度转移加速87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面临新要求87
(一)全面深化改革87
(二)强化创新驱动88
(三)放大水运优势88
(四)拓展开放空间89
(五)促进区域协调89
(六)建设生态文明91
三、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定位与路径92
(一)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的战略定位92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江苏省发展的总体路径93
第四章 畅通黄金水道98
一、以协调性均衡提升黄金水道功能98
(一)长江黄金水道研究文献梳理99
(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历程回顾102
(三)长江黄金水道开发优势分析106
(四)协同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112
二、江苏省黄金水道建设现状与态势119
(一)江苏省黄金水道建设的主要成效119
(二)江苏省黄金水道建设的制约因素124
(三)江苏省黄金水道建设的基本态势125
三、全力构建江苏省江海联运新体系126
(一)江海联运对黄金水道功能的提升126
(二)荷兰与德国发展江海联运的经验128
(三)江苏省发展江海联运的对策与建议137
第五章 完善交通网络142
一、以协调性均衡建设综合交通网络143
(一)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络研究的文献梳理143
(二)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的现状分析146
(三)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必要性149
二、江苏省综合交通建设现状与态势151
(一)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的主要成效152
(二)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的制约因素168
(三)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的基本态势170
三、打造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新枢纽173
(一)突出规划的引领与约束作用173
(二)推进交通运输事业深化改革174
(三)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175
(四)促进货运与物流业加快发展178
(五)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和法治化水平180
(六)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181
(七)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183
(八)营造平安和谐的交通环境183
第六章 推动产业创新186
一、以协调性均衡促进产业创新发展187
(一)创新驱动与产业创新研究文献梳理188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193
(三)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发展200
二、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态势205
(一)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回顾205
(二)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成效207
(三)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211
(四)深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意义215
(五)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态势219
三、增强江苏省产业创新发展新动力223
(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24
(二)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25
(三)吸引高端要素资源加速集聚226
(四)以园区合作掌控产业链高端227
(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228
(六)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29
第七章 提升城镇化质量232
一、以协调性均衡提升城镇化的质量232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指标233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共进245
二、江苏省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态势254
(一)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254
(二)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257
(三)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基本态势269
三、开创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271
(一)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要有其内涵特色271
(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273
(三)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274
第八章 增创开放优势290
一、以协调性均衡推动东西双向开放290
(一)中国东西双向开放研究的文献梳理291
(二)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的新要求292
(三)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的必要性295
二、江苏省扩大对外开放现状与态势301
(一)江苏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302
(二)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304
(三)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机遇311
三、努力增创江苏省对外开放新优势313
(一)江苏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应把握的要点314
(二)东西双向开放创江苏省对外开放新优势315
第九章 建设生态廊道320
一、以协调性均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20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321
(二)长江经济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325
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态势328
(一)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衡量方法选择概述328
(二)江苏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测算方法介绍329
(三)江苏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340
三、构建江苏省生态经济系统新格局354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355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357
(三)推动生态文明实践362
(四)加快生态经济发展365
第十章 创新社会治理367
一、以协调性均衡推进社会治理联动368
(一)区域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368
(二)长江经济带社会治理现状特征分析374
(三)长江经济带社会治理协调的必要性376
二、江苏省社会治理发展现状与态势379
(一)江苏省社会治理的主要成效379
(二)江苏省社会治理的制约因素383
(三)江苏省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384
三、积极探索江苏省社会治理新模式389
(一)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发展389
(二)建立社会治理协调机制391
第十一章 加强区域协作400
一、长江经济带跨区域协作理论与实践400
(一)长江经济带区域协作研究的文献梳理401
(二)长江经济带区域分工协作的现实基础406
(三)以协调性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共生410
二、江苏省区域分工合作现状与态势418
(一)江苏省区域的划分概况及发展特点418
(二)江苏省内区域分工与合作现状分析423
(三)江苏省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协作态势426
三、完善江苏省区域分工协作新机制428
(一)江苏省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429
(二)江苏省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的重点举措431
(三)江苏省社会、文化、生态的区域协调发展437
(四)江苏省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439
第十二章 推进载体建设442
一、以协调性均衡加快重要载体建设442
(一)载体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43
(二)长江经济带载体平台建设现状分析445
二、江苏省重大载体建设现状与态势449
(一)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现状与态势449
(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现状与态势451
(三)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现状与态势456
(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现状与态势459
三、构筑江苏省重大载体平台新支撑461
(一)发挥南京江北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461
(二)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功能466
(三)增强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引领作用469
(四)强化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先导效应472
参考文献478
索引492
后记497
热门推荐
- 740261.html
- 3352015.html
- 1109619.html
- 1664968.html
- 700778.html
- 1002791.html
- 2272285.html
- 485109.html
- 3774838.html
- 1631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4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8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5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