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了解病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了解病毒
  • 陈绳亮,李天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874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了解病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1

一、病毒病由来已久1

二、病毒的发现与发现者5

三、病毒学的发展历程7

(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9

(二)病毒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10

(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阶段14

(四)分子病毒学研究阶段17

四、对病毒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4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病毒的命名和分类32

一、病毒的命名与分类系统进展概况32

二、病毒分类和命名的规则35

(一)一般规则35

(二)分类阶元的命名规则35

(三)种的规则37

(四)属的规则38

(五)亚科的规则38

(六)科的规则38

(七)目的规则38

(八)亚病毒感染因子的规则38

(九)书写规则39

三、病毒分类原理及其依据39

(一)原理39

(二)依据39

四、按宿主种类的病毒分类40

(一)动物宿主的病毒分类40

(二)植物宿主的病毒分类40

(三)细菌宿主的病毒分类40

五、国际病毒分类系统40

参考文献45

第三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46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46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和大小47

(一)病毒的结构47

(二)病毒的形态49

(三)病毒的大小50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50

(一)病毒的核酸50

(二)病毒的蛋白质51

(三)病毒的脂质52

(四)病毒的碳水化合物53

(五)其他组成53

四、病毒的增殖53

(一)吸附53

(二)侵入54

(三)脱壳55

(四)生物合成55

(五)装配56

(六)释放56

五、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56

(一)缺损病毒56

(二)顿挫病毒57

六、病毒的干扰现象58

七、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59

(一)物理因素59

(二)化学因素60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 医学病毒与人类的关系62

一、冠状病毒62

(一)发现62

(二)病毒形态结构63

(三)分类64

(四)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65

(五)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67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67

(一)SARS的来源68

(二)SARS冠状病毒的分类和结构72

(三)SARS冠状病毒的复制74

(四)SARS冠状病毒的传播及防治74

(五)检测及治疗方法的进展75

三、天花病毒77

四、脊髓灰质炎病毒78

五、流感病毒79

六、肝炎病毒84

七、肿瘤相关病毒88

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89

九、埃博拉病毒92

十、疯牛病病毒95

参考文献98

第五章 动物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00

一、禽流感病毒100

二、口蹄疫病毒102

三、狂犬病毒104

四、猪瘟病毒105

五、鸡新城疫病毒106

六、兔病毒性出血征病毒107

七、鹦鹉幼雏病病毒109

参考文献109

第六章 昆虫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10

一、昆虫病毒的形态结构110

二、昆虫病毒的分类111

三、研究昆虫病毒的意义112

(一)保护有益昆虫113

(二)杀灭农林害虫和卫生昆虫114

(三)对杆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分子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17

四、对有益昆虫的危害118

(一)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118

(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120

(三)家蚕浓核症病毒121

(四)家蚕软化病病毒121

(五)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124

(六)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126

(七)蜜蜂病毒129

五、昆虫病毒与生物防治132

(一)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32

(二)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136

(三)质型多角体病毒137

(四)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139

(五)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工艺141

(六)昆虫病毒收集保藏的程序和原则142

参考文献143

第七章 植物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44

一、植物病毒的危害144

二、水稻病毒病148

(一)发生和危害148

(二)我国几种主要水稻病毒病的基本状况148

(三)综合防治措施152

三、小麦丛矮病153

(一)发生和危害153

(二)病原及病害的传播方式154

(三)症状156

(四)综合防治措施157

四、花生病毒病158

(一)发生和危害158

(二)我国几种主要花生病毒病的基本状况158

(三)综合防治措施161

五、植物病毒在花卉上的利用162

参考文献164

第八章 噬菌体(细菌病毒)和人类的关系165

一、噬菌体的基本形态165

二、噬菌体的基本性质166

三、噬菌体的危害168

四、噬菌体的应用169

五、噬菌体的防治169

六、几种主要的噬菌体介绍170

七、噬菌体展示技术173

八、λ噬菌体——理想的克隆载体174

参考文献1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