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 李友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750007891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潘世伟1

第一节 制度与生活的关系辨证3

一、研究视角设计3

二、以规训生活为目标的制度构建6

三、制度不能完全安排生活10

四、构建制度与生活的良性互动14

第二节 自主性的社会理论分析19

一、自主性的多元指涉19

二、自主性的条件22

三、自主性的悖论25

第三节 自主性的回归及其限制32

一、自主性的彰显32

二、自主性的困境34

三、超越困境: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37

第四节 本书内容安排40

第一节 新制度、新社会、新认同46

一、革命后社会重建的蓝图46

二、制度定型与新秩序生成52

三、总体性社会的结构与认同59

第二节 被规制的社会生活61

一、再分配逻辑中的生计:社会主义福利体系62

二、平等与不平等: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同呈现74

三、“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79

四、同质化:个性的式微85

五、禁欲主义的消费与生活93

第三节 隐秘的自主性空间95

一、“单位人”的行动策略:非正式关系网的潜在运行96

二、蜂窝状结构:单位间的行动空间102

三、改变身份:隐秘的阶层流动106

小结110

第一节 打开“单位社会”的缺口114

一、百废待兴114

二、“放”与“让”:体制“松动”的序幕117

三、自由流动资源的溢出124

四、改革共识的形塑134

第二节 阶级关系的微调140

一、流动模式的转换141

二、知识价值的拐点:知识分子地位的上升147

三、职业与财富标准的上升:新社会群体的雏形155

第三节 走出政治阴影的家庭生活162

一、家庭经济多样化:农村家庭关系的变革162

二、走出政治的氤氲:城市家庭关系的变革170

第四节 自由和个性的复苏181

一、读书无禁区:新启蒙运动181

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思意识的凸显188

三、模仿出个性:远离政治的时尚生活194

小结197

第一节 制度的急剧变化202

一、票证时代的结束:告别短缺经济202

二、户籍制与单位制的弱化208

三、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216

四、社区的归来:社会生活的自我安排223

第二节 新阶层的生长227

一、脑体倒挂:知识群体的失落227

二、新富阶层的出现:下海潮232

三、新产业工人阶层的形成:双重身份的农民工240

四、白领:展现价值与品位生活244

第三节 消费时代的到来248

一、消费水平的提升:从量到质的转变249

二、娱乐性消费:私人化与产业化253

三、奢侈性消费:时尚与社会礼仪259

第四节 家庭婚姻的新趋势263

一、自我空间的呈现264

二、跨国婚姻:一种“跳板”269

三、直面松动的婚姻:“宽恕”外遇271

第五节 自我意识与文化失语276

一、“人学”:人性的吁求277

二、实现自我价值:第四代人279

三、文化失语:大众文化与人文精神282

小结284

第一节 市场力的进一步释放288

一、抑制“经济过热”288

二、遭遇“内需不足”293

三、进入全球贸易体系295

四、社会生活的“市场化”297

第二节 阶层分化:社会结构的新特点299

一、社会的再结构300

二、新阶层意识的初现306

三、白领群体:稳定器还是?311

四、失衡的利益结构316

第三节 自主性的进一步萌发:权利意识与社会参与318

一、生长中的社会“新细胞”:民间组织318

二、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民运动的发轫325

第四节 消费主义时代的成型327

一、告别短缺:家庭收支结构的巨变328

二、超前消费:信用改变生活334

三、区隔与分化:消费塑造分层337

第五节 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虚拟中的真实343

一、网络时代的交往与生活343

二、网络表达民意347

第六节 福利制度改革:从释放市场向保护社会的转型350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及其社会后果350

二、十六大后的反思与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调整353

第七节 认同的迷失与重塑认同的努力355

一、社会认同基础性领域的结构变迁355

二、重塑认同的革新之路357

小结361

第一节 和谐社会与新改革共识364

一、改革共识转变的内在逻辑365

二、和谐社会:新改革共识370

三、改革共识履新:认同价值的再造374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379

一、打造社会安全网: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379

二、调整社会利益机制:社会建设的关系调谐391

三、社会治理格局初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过程402

第三节 初现端倪的多样化和谐生活411

一、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多样化生活的社会基础412

二、在分化中选择:自主的生活417

三、建设和谐新生活:价值整合与秩序重建425

小结429

一、全球化提出的新问题431

二、复杂社会中的民族国家440

三、民族国家:全球化语境中的积极行动者448

参考文献456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