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值焦虑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热点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盖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276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价值焦虑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热点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何为热点,以何反思1
第一章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4
第一节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的价值盘点与意义反思4
第二节 讨论对创作影响及对应走势8
第三节 文学的政治理性与政治约律13
第四节 先进的政治理念:文学人文精神的重要纬度17
一、政治伦理与人文精神18
二、政治性与审美价值21
三、当下文学写作政治神圣感的缺失23
第二章 关于“文学是人学”命题的价值反思28
第一节 关于文学的人学性质的讨论28
一、第一次人学讨论的兴起与潜隐29
二、对第三次人学讨论高潮的价值反思33
三、人学的变体:对文学主体论的理性回眸36
四、消费时代语境下的文学人文精神失落的寻思43
五、现实主义理论本体化改造:人学文学理论建构的学理基础49
六、重提文学的社会意义54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人学趋归:以价值论为哲学基础62
一、人学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63
二、传统文学理论的人学遗传基因及其变异65
三、构建人学文学理论的可能69
四、人学文学理论要以价值论为哲学基础70
第三节 价值论:文学理论哲学基础的整合、提升之本72
第四节 人学文学理论的落实与深化:人文现实主义理论的构建76
一、为什么人文现实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价值论?77
二、人文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的现实依据80
三、人文现实主义理论与经典现实主义理论83
第三章 关于文艺学学科反思的反思87
小引 以什么为立足点进行反思87
第一节 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过剩”87
一、文学理论“过剩”是文学学科体制化的结果88
二、文学研究的学理化,必然导致理论“过剩”89
三、人文性是文学理论的基本价值之一91
四、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过剩”92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效用危机与价值剩余95
一、对文学理论的效用的反思95
二、文学理论的有效范围98
三、文学理论的价值剩余101
四、文学理论研究的两种价值取向103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科学创新与健康发展105
一、什么是文学理论的创新105
二、文学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向度107
三、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与文学事业的整体和谐111
第四章 迟到的争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113
小引 如何给文学定义113
第一节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理论语境114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提出的理论动机117
第三节 争论的缘起120
第四节 关于文学的定义127
一、“审美意识形态”并不能涵示文学的本质128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理论后果130
三、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命题的还原131
第五章 “失语”与“转换”的价值焦虑135
第一节 语境探析135
第二节 “失语症”与“转换论”137
第三节 怎样理解和进行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换139
一、价值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关联140
二、对古代文论研究价值的宏观评价141
三、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价值之思144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定位145
五、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价值取向147
第六章 对“文学终结”的焦虑与思考150
第一节 由“终结”引起的焦虑150
第二节 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153
一、文学能否终结154
二、文学为什么不会终结157
三、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160
第七章 全球化语境文艺学身份的焦虑165
小引 关于全球化文艺学身份的讨论165
第一节 关于文艺学学科身份的危机169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学科边界的讨论178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关系的辨析184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有什么关系184
二、假文艺学之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负面影响188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联宗动机的深层追问190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归属192
第四节 对文化研究的价值反思193
第五节 文化研究的价值定位199
一、文化研究至多是文艺学研究的一个影响源和补充地,而不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200
二、以文化研究替代文艺学的结果是给文学及文学研究带来灾难而不是转机203
三、文化研究其实是一种理论虚构204
第六节 文化研究的学科归属与出路206
第七节 对大众文化的思考211
第八节 文化研究退潮与文艺学的新进展217
一、是否需要和谁需要文化研究?217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退潮的历史必然223
三、对文艺学研究的展望224
结语 失去热点后的沉思229
热门推荐
- 1606711.html
- 3699323.html
- 3406193.html
- 844476.html
- 2266245.html
- 3693370.html
- 784889.html
- 1146299.html
- 2902623.html
- 1370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7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1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5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0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