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11g权威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谷长勇,王彬,陈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657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68页
- 文件大小:348MB
- 文件页数:902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11g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RACLE11g权威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2
1.1数据库的产生2
1.2数据库特征2
1.3数据库的组成3
1.4数据库管理系统3
1.5关系数据库4
1.6本章小结8
第2章 Oracle 11g简介9
2.1发展历史9
22 Oracle版本号的含义10
2.3 Oracle网格技术11
2.3.1网格概述11
2.3.2网格的基本属性12
2.3.3 Oracle网格基础架构13
2.4 Oracle 11g新增功能15
2.4.1企业网格管理的高可用性15
2.4.2优化的性能17
2.4.3简化的信息管理18
2.4.4集成的信息20
2.4.5内置的业务智能21
2.4.6开发平台22
2.5本章小结24
第3章 Oracle 11 g数据库的安装、启动和关闭25
3.1 Oracle 11g在Windows 下的安装概述25
3.2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Oracle 11g25
3.3在Linux环境下安装前的准备28
3.3.1检查硬件要求28
3.3.2检查操作系统要求29
3.3.3安装RedHat AS4操作系统时的注意问题31
3.3.4检查安装Oracle 11g所必需的包33
3.3.5配置内核参数33
3.3.6创建安装数据库所需要的用户(组)34
3.3.7添加Oracle用户的限制参数34
3.3.8创建安装所需要的目录34
3.3.9设置Oracle的环境变量35
3.3.10解压缩安装包35
3.4在Linux环境下安装Oracle11g36
3.4.1Oracle用户图形终端方式登录36
3.4.2安装操作过程36
3.4.3登录OEM界面验证安装40
3.5Oracle11g数据库实例的创建40
3.5.1在Windows环境下创建数据库40
3.5.2在Linux环境下用DBCA创建数据库41
3.6Oracle11g实例的启动与关闭46
3.6.1Windows操作系统下Oracle的启动与关闭46
3.6.2Linux环境下Oracle实例的启动47
3.6.3Linux环境下Oracle实例的关闭49
3.6.4Linux环境下Oracle监听进程的启动和关闭49
3.7本章小结52
第4章 SQL语言基础52
4.1SQL语言概述52
4.1.1SQL语言特点53
4.1.2SQL语言分类53
4.1.3SQL语言的编写规则53
4.2使用SELECT检索数据54
4.2.1使用FROM子句指定表55
4.2.2使用SELECT(必要元素)指定列55
4.2.3使用WHERE子句指定行56
4.2.4使用ORDER BY子句61
4.2.5使用DISTINCT检索唯一的表列值62
4.2.6使用算术运算符63
4.3使用基本函数64
4.3.1字符函数64
4.3.2数字函数67
4.3.3日期函数69
4.3.4转换函数69
4.3.5组函数70
4.3.6用GROUP BY进行数据分组71
4.3.7用HAVING子句限制分组数据73
4.4使用复杂的SELECT语句73
4.4.1集合操作73
4.4.2子查询77
4.4.3表连接78
4.4.4CASE语句的使用80
4.4.5强大的DECODE函数83
4.5使用DDL语句84
4.5.1常用的数据类型84
4.5.2表86
4.5.3主键87
4.5.4外键89
4.5.5约束90
4.5.6索引93
4.5.7视图94
4.5.8序列95
4.5.9同义词96
4.6使用DML语句97
4.6.1使用INSERT语句插入表数据97
4.6.2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数据98
4.6.3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表数据99
4.6.4使用MERGE语句修改表数据99
4.6.5TRUNCATE语句的使用103
4.7使用描述语句103
4.8本章小结104
第5章 使用SQL*Plus105
5.1用SQL*PLUS与数据库交互105
5.1.1SQL*Plus的主要功能106
5.1.2启动SQL*Plus连接数据库106
5.2使用SQL*Plus的编辑功能108
5.2.1 SQL语句、PL/SQL块与SQL*Plus命令的区别109
5.2.2编辑命令109
5.2.3保存命令111
5.2.4加入注释113
5.2.5运行命令114
5.2.6编写交互命令116
5.2.7使用绑定变量123
5.2.8跟踪语句126
5.3使用SQL*Plus格式化查询结果130
5.3.1格式化列131
5.3.2定义页与报告的标题和维141
5.3.3存储和打印结果147
第6章 PL/SQL基础149
6.1PL/SQL概述149
6.1.1PL/SQL语言149
6.1.2PL/SQL的特点151
6.1.3PL/SQL的开发和运行环境153
6.1.4运行PL/SQL程序154
6.2PL/SQL编程156
6.2.1基本语言块156
6.2.2字符集和语法注释156
6.2.3数据类型和类型转化158
6.2.4变量和常量162
6.2.5表达式和运算符165
6.2.6流程控制166
6.3过程和函数173
6.3.1过程174
6.3.2函数175
6.4错误处理177
6.4.1预定义异常177
6.4.2用户定义异常179
6.5本章小结181
第7章 PL/SQL高级应用182
7.1包182
7.1.1包头182
7.12包体183
7.1.3重载187
7.1.4包的初始化189
7.1.5Oracle内置包191
7.2集合191
7.2.1index-by表192
7.2.2嵌套表193
7.2.3可变数组195
7.2.4集合的属性和方法195
7.3PL/SQL游标199
7.3.1游标创建200
7.3.2使用游标FOR循环204
7.3.3使用游标变量206
7.3.4游标变量实例213
7.3.5使用游标表达式217
7.4Orac1e 1 1g中PL/SQL的新特性218
7.5本章小结220
第8章 使用Oracle SQL Developer221
8.1SQL Developer概述221
8.1.1SQL Developer版本演化221
8.1.2SQL Developer产品特点221
8.1.3SQL Developer下载与安装221
8.2创建数据库连接222
8.2.1连接到Oracle数据库222
8.2.2连接到MySQL数据库224
8.2.3连接到SQL Server数据库224
8.3使用SQL Worksheet操作数据库224
8.3.1检索数据225
8.3.2插入数据227
8.3.3修改数据229
8.3.4删除数据230
8.4使用SQL Developer开发和调试PL/SQL231
8.4.1准备工作231
8.4.2创建并编译PL/SQL过程231
8.4.3运行PL/SQL过程236
8.4.4调试PL/SQL过程238
8.5使用SQL Developer运行或创建报表243
8.5.1运行预定义报表243
8.5.2创建自定义报表245
8.6使用SQL Developer导出操作246
8.6.1导出数据246
8.6.2导出对象定义247
8.7使用SQL Developer迁移工作台249
8.7.1迁移工作台概述249
8.7.2数据迁移实例演示249
8.8本章小结256
第9章 Oracle数据库结构258
9.1Oracle体系结构258
9.1.1基本术语258
9.1.2体系结构图解259
9.1.3表空间与数据文件259
9.1.4临时表空间与临时文件261
9.1.5Oracle存储结构介绍262
9.1.6控制文件262
9.1.7日志文件263
9.1.8服务器参数文件265
9.1.9密码文件/跟踪文件/警告日志266
9.2Oracle服务器结构267
9.2.1Oracle服务器与Oracle实例267
9.2.2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关系268
9.2.3系统全局区(SGA)268
9.2.4后台进程270
9.2.5程序全局区PGA271
9.3数据字典272
9.3.1Oracle数据字典的构成272
9.3.2Oracle常用数据字典272
9.3.3Oracle的常用动态性能视图274
9.4本章小结275
第10章 管理控制文件276
10.1控制文件概述276
10.1.1控制文件的内容276
10.1.2控制文件的大小277
10.1.3控制文件更新277
10.1.4可复用区与不可复用区277
10.2控制文件的多路复用277
10.2.1使用init.ora多路复用控制文件277
10.2.2使用SPFILE多路复用控制文件278
10.2.3添加更多控制文件副本的步骤278
10.3查询控制文件信息279
10.4控制文件的创建步骤279
10.5维护控制文件281
10.6本章小结282
第11章 管理日志文件283
11.1管理重做日志文件283
11.2日志文件组、日志切换和日志归档283
11.3了解检查点284
11.4查询、新建、删除日志文件284
11.5本章小结286
第12章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287
12.1表空间与数据文件的关系287
12.2Oracle11g默认的表空间列表288
12.2.1SYSTEM表空间289
12.2.2SYSAUX表空间289
12.3建立表空间290
12.3.1创建表空间的语法290
12.3.2选择盘区管理方式建立表空间292
12.3.3选择段空间管理方式建立表空间292
12.3.4创建非标准块表空间293
12.3.5建立大文件表空间294
12.4维护表空间与数据文件294
12.4.1改变表空间的读写状态294
12.4.2改变表空间的名称295
12.4.3设置默认表空间295
12.4.4删除表空间296
12.4.5增建新的数据文件到表空间297
12.4.6删除表空间中无数据的数据文件297
12.4.7数据文件的自动扩展设置297
12.5管理撤销表空间(UNDO)298
12.5.1撤销表空间的作用298
12.5.2与撤销表空间有关的参数299
12.5.3表空间的基本操作300
12.6管理临时表空间303
12.6.1临时表空间的概念303
12.6.2建立临时表空间303
12.6.3查询临时表空间的信息303
12.6.4临时表空间组304
12.7本章小结305
第13章 模式对象管理306
13.1模式与模式对象306
13.2管理表306
13.2.1建表时的考量306
13.2.2列数据类型307
13.2.3创建表的语法308
13.2.4创建表的实例309
13.2.5查看表的信息310
13.2.6修改表结构311
13.2.7重命名表312
13.2.8监控表的存储空间312
13.2.9修改表空间的存储设置313
13.2.10删除表313
13.2.11外部表的管理314
13.3索引316
13.3.1概念316
13.3.2各种类型索引的比较和选择316
13.3.3索引的基本操作317
13.4视图319
13.4.1概念319
13.4.2视图的基本操作320
13.5同义词322
13.6序列322
13.7本章小结323
第14章 表分区与索引分区324
14.1分区技术概述324
14.2表分区的方法说明及实例325
14.2.1范围分区(Range)325
14.2.2散列(Hash)分区327
14.2.3列表分区(List)328
14.2.4组合分区328
14.2.5 Interval分区329
14.2.6外键分区330
14.2.7虚拟列分区331
14.3表的分区策略332
14.4管理表分区332
14.4.1表分区管理的操作列表332
14.4.2表分区管理的操作实例333
14.5分区表联机重定义336
14.6创建索引分区338
14.6.1索引分区概念338
14.6.2本地索引分区338
14.6.3全局索引分区340
14.7管理索引分区340
14.7.1索引分区管理的操作列表341
14.7.2索引分区管理的操作实例341
14.8查看分区信息341
14.9本章小结342
第15章 用户管理与安全343
15.1创建与管理用户账户343
15.1.1配置身份验证343
15.1.2创建用户的语法343
15.1.3创建用户实例344
15.1.4修改用户语法与实例345
15.1.5删除用户347
15.2权限管理347
15.2.1权限概述347
15.2.2授予系统权限347
15.2.3系统权限收回348
15.2.4授予对象权限349
15.2.5对象权限回收349
15.2.6用户与权限查询350
15.3角色管理350
15.3.1角色概述351
15.3.2预定义的Oracle系统角色351
15.3.3角色创建与角色授权354
15.3.4角色生效/失效355
15.3.5角色与权限的查询356
15.4资源配置PROFILE356
15.4.1 PROFILE概述357
15.4.2创建PROFILE语法357
15.4.3创建PROFILE实例359
15.4.4修改资源配置PROFILE362
15.4.5显示资源配置PROFILE信息362
15.5数据库审计362
15.5.1审计概念362
15.5.2审计环境设置362
15.5.3登录审计364
15.5.4数据活动审计365
15.5.5对象审计365
15.5.6除审计数据366
15.5.7查询审计信息366
15.6本章小结366
第16章 数据完整和数据约束368
16.1什么是事务368
16.2数据并行性和一致性369
16.2.1数据并行和一致性概述370
16.2.2 Oracle如何管理数据并行和一致性371
16.3锁374
16.3.1锁的功能、分类及类型374
16.3.2表锁和事务锁377
16.3.3检测和解决锁冲突378
16.3.4实例分析380
16.4数据完整性383
16.4.1数据完整性概述383
16.4.2完整性约束383
16.4.3完整性约束类型384
16.4.4约束检验机制389
16.4.5约束状态390
16.5本章小结391
第17章 Oracle系统调整392
17.1Oracle初始化参数文件392
17.1.1关于Oracle的系统参数392
17.1.2初始化参数文件SPFILE392
17.1.3Oracle 11g新增加和淘汰参数393
17.2Oracle动态视图393
17.3Oracle SGA调整396
17.3.1理解内存分配396
17.3.2调整日志缓冲区分配397
17.3.3调整共享池分配399
17.3.4调整数据库缓冲区401
17.3.5SGA调整建议402
17.4排序区调整402
17.4.1排序区与其他内存区的关系402
17.4.2理解排序活动403
17.4.3监视排序活动403
17.4.4专用模式下排序区的调整403
17.4.5共享模式下排序区的调整405
17.5Oracle11g中的自动内存优化功能406
17.6本章小结406
第18章 Oracle SQL语句优化407
18.1一般的SQL技巧407
18.1.1建议不用“*”来代替所有列名407
18.1.2用TRUNCATE代替DELETE 407
18.1.3在确保完整性的情况下多用COMMIT语句408
18.1.4尽量减少表的查询次数408
18.1.5用NOT EXISTS替代NOT IN 409
18.1.6用EXISTS替代IN409
18.1.7用EXISTS替代DISTINCT409
18.2表的连接方法409
18.2.1驱动表的选择410
18.2.2 WHERE子句的连接顺序410
18.3有效使用索引410
18.3.1何时使用索引410
18.3.2索引列和表达式的选择410
18.3.3选择复合索引主列411
18.3.4避免对大表的全表扫描411
18.3.5监视索引是否被使用412
18.4Oracle的优化器与执行计划412
18.4.1优化器概念412
18.4.2运行EXPLAIN PLAN413
18.4.3Oracle 11 g中SQL执行计划的管理413
18.5Oracle 1 1 g中的执行计划管理414
18.5.1执行计划管理的工作原理414
18.5.2执行计划管理的测试416
18.5.3执行计划管理实例测试417
18.6Oracle 11 g中的数据库重演和SQL重演419
18.6.1数据库重演419
18.6.2SQL重演419
18.7 Oracle的性能顾问420
18.7.1Advisor Central420
18.7.2SQL调优顾问420
18.7.3SQL访问顾问420
18.8本章小结421
第19章 Oracle 11 g Enterprise Manager简介422
19.1 Oracle 1 1g EM简单介绍422
19.2 Oracle 1 1g EM安装配置423
19.2.1安装选择说明423
19.2.2客户化安装423
19.2.3设置与安装数据库控制423
19.2.4启动Oracle 1 1g EM 424
19.2.5登录到Oracle 1 1 g EM425
19.3用Oracle 1 1g EM管理Oracle系统426
19.3.1数据库配置管理427
19.3.2方案管理427
19.3.3数据文件管理428
19.3.4数据库用户管理429
19.4用EM维护Oracle系统431
19.4.1执行导出操作431
19.4.2管理(本地)表空间434
19.4.3浏览预警文件信息435
19.5用Oracle 1 1g EM进行性能调整436
19.5.1查看顶级活动436
19.5.2监视Oracle实例是否存在锁437
19.6本章小结437
第20章 备份与恢复440
20.1备份与恢复概述440
20.2备份分类与恢复分类441
20.2.1备份分类441
20.2.2恢复分类442
20.3备份与恢复方法443
20.4 Oracle 11 g的备份和恢复特性444
20.5本章小结445
第21章 使用RMAN工具446
21.1RMAN简介446
21.2RMAN资料档案库/恢复目录/控制文件447
21.3创建恢复目录447
21.4RMAN与数据库的连接449
21.4.1与目标数据库的连接449
21.4.2与恢复目录的连接450
21.5注册数据库450
21.5.1注册目标数据库450
21.5.2实例演示450
21.6通道分配451
21.6.1通道概述451
21.6.2RUN命令介绍451
21.6.3自动通道配置452
21.6.4手动通道配置453
21.6.5显示通道配置参数454
21.6.6设置通道控制参数454
21.7使用BACKUP命令生成备份集456
21.7.1备份集与备份片456
21.7.2BACKUP命令语法456
21.7.3备份文件的存储格式457
21.7.4BACKUP备份实例459
21.7.5BACKUP的冷备份与热备份460
21.8使用COPY与Back as Copy命令460
21.8.1COPY命令语法461
21.8.2COPY备份实例461
21.8.3Backup as Copy命令462
21.9备份463
21.9.1压缩备份463
21.9.2完全备份与递增备份463
21.9.3查看备份信息465
21.10使用RMAN恢复数据库466
21.10.1RESTORE命令466
21.10.2RECOVER命令466
21.10.3实例解析466
21.11本章小结468
第22章 Oracle闪回技术469
22.1闪回技术概述469
22.2闪回恢复区470
22.2.1闪回恢复区的作用470
22.2.2配置闪回恢复区470
22.2.3闪回恢复区的文件保留策略472
22.2.4使用闪回恢复区472
22.2.5与闪回恢复区有关的视图473
22.3闪回数据库473
22..1闪回数据库概述473
22.3.2配置闪回数据库474
22.3.3使用闪回数据库476
22.3.4与闪回数据库有关的视图477
22.4闪回表477
224.1闪回表概念477
22.4.2使用闪回表479
22.5闪回丢弃483
22.5.1回收站概念483
22.5.2使用回收站483
22.5.3回收站与空间利用485
22.6闪回版本查询487
22.6.1闪回版本查询概念487
22.6.2使用闪回版本查询487
22.7闪回事务查询489
22.7.1闪回事务查询概念489
22.7.2使用闪回事务查询490
22.8闪回数据归档491
22.8.1闪回数据归档概念491
22.8.2闪回数据归档区492
22.8.3使用闪回数据归档493
22.8.4清除闪回数据归档区数据496
22.8.5与闪回数据归档有关的视图496
22.9本章小结497
第23章 使用OEM向导备份和恢复数据库498
23.1设置首选身份证明498
23.2配置备份设置501
23.3调度备份503
23.4管理当前备份505
23.5配置恢复设置507
23.6执行恢复508
23.7本章小结509
第24章 逻辑备份和数据导入/导出510
24.1数据泵技术概述510
24.2创建目录对象511
24.3使用Data Pump导出数据512
24.3.1Data Pump导出说明512
24.3.2基于命令行数据泵导出实例512
24.3.3基于DBMS_DATAPUMP数据泵导出实例514
24.4使用Data Pump导入数据516
24.4.1Data Pump导入说明516
24.4.2基于命令行数据泵导入实例517
24.4.3基于DBMS- DATAPUMP数据泵导入实例518
24.5监控Data Pump作业进度519
24.6EXP/IMP导入/导出数据519
24.6.1EXP/IMP概要说明519
24.6.2EXP导出实例519
24.6.3IMP导入实例521
24.6.4字符集冲突问题521
24.7本章小结522
第25章 真正应用集群RAC524
25.1RAC概述524
25.2Oracle集群件524
25.3RAC硬件架构525
25.4文件系统和卷管理525
25.5OCR与投票磁盘526
25.6虚拟IP地址(VIP)526
25.7集群校验工具526
25.8扩展的远距离集群上的RAC526
25.9系统扩展与并行527
25.10管理集群数据库527
25.10.1企业管理器527
25.10.2以滚动的方式给应用打补丁528
25.11集群1 1g release1增强528
25.12AC的安装与配置529
25.12.1共享存储方案说明530
25.12.2软件下载530
25.12.3安装操作系统530
25.12.4设置主机名称和网关531
25.12.5安装必需的软件包531
25.12.6配置/etc/hosts文件532
25.12.7安装Oracle的准备工作533
25.12.8 使用SSH建立用户等效性534
25.12.9配置Oracle用户的环境变量534
25.12.10创建共享磁盘535
25.13安装集群件536
25.14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545
25.15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548
25.16TNS配置555
25.17检查RAC集群数据库的状态557
25.18使用Direct NFS Client 560
25.19本章小结560
第26章 自动存储管理ASM561
26.1ASM概述561
26.2Oracle 11 g中ASM都有哪些新特征561
26.2.1快速重新同步(ASM Fast Mirror Resync)561
26.2.2ASM滚动升级562
26.2.3为ASM管理员新增了SYSASM权限和OSASM操作系统用户组564
26.2.4ASM可扩展性和性能的增强564
26.2.5新的ASM命令行(ASMCMD)命令和选项。565
26.3磁盘组兼容性方面新的属性565
26.3.1磁盘组兼容性概要565
26.3.2COMPATIBLEASM和COMPATIBLE.DBMS566
26.3.3设置磁盘组兼容性的方法566
26.4ASM优先镜像读取567
26.4.1优先镜像读取新特征概要567
26.4.2配置和管理优先读取失败组567
26.5ASM快速再平衡568
26.6本章小结568
第27章 容灾与Data Guard569
27.1Oracle Data Guard概述569
271.1Data Guard简介569
27.1.2Data Guard体系结构569
27.1.3Data Guard配置570
27.1.4Data Guard服务571
27.1.5Data Guard Broker571
27.1.6Data Guard保护模式573
27.1.7Data Guard进程结构575
27.1.8Data Guard功能575
27.1.9Oracle Data Guard提供的好处576
27.1.10 Data Guard和其他的相关技术577
27.2Data Guard的入门578
27.2.1备用数据库类型578
27.2.2管理Data Guard配置的用户接口582
27.2.3Data Guard操作的前提条件585
27.2.4备用数据库目录结构586
27.2.5在线重做日志、归档重做日志和备用重做日志588
27.3创建物理备用数据库589
27.3.1为备用数据库准备主数据库589
27.3.2实施创建操作594
27.3.3创建后的步骤598
27.4创建逻辑备用数据库598
27.4.1准备工作598
27.4.2实施创建操作600
27.4.3创建后的步骤603
27.5日志传输服务603
27.5.1概述603
27.5.2日志传输服务接口604
27.5.3发送重做数据605
27.5.4如何应对归档故障609
27.5.5管理日志文件610
27.5.6管理归档中断612
27.5.7性能监控614
27.6日志应用服务616
27.6.1概述616
27.6.2日志应用服务配置选项620
27.6.3应用重做数据到物理备用数据库622
27.6.4应用重做数据到逻辑备用数据库623
27.6.5归档间隙管理623
27.7角色管理624
27.7.1概述624
27.7.2包含物理备用数据库的角色转换629
27.7.3包含逻辑备用数据库的角色转换633
27.7.4在故障转换后使用Flashback技术639
27.8使用RMAN来备份和恢复文件642
27.8.1备份过程642
27.8.2切换、故障转移和控制文件重建在备份上的影响643
27.8.3额外的备份情况647
27.9本章小结649
第28章 故障诊断650
28.1数据库挂死管理器650
28.1.1IPS事件打包服务650
28.1.2自动诊断知识库(ADR)651
28.1.3故障处理的工作流652
28.1.4增强网络诊断652
28.1.5增强OCI诊断652
28.1.6智能解决方案652
28.2SQL修复建议器653
28.3问题避免653
28.3.1自动健康监控653
28.3.2健康监控654
28.4支撑平台655
28.5如何得到故障信息655
28.6本章小结656
第29章 真正应用测试657
29.1数据库重放657
29.2SQL性能分析器664
29.2.1SQL性能分析器方法论665
29.2.2运行SQL性能分析器666
29.3本章小结668
第30章 ETL相关的功能670
30.1概述670
30.2变化数据捕捉670
30.2.1发布变化数据674
30.2.2订阅变化数据681
30.2.3 Oracle 11 g变化数据捕捉功能增强683
30.3物化视图684
30.4查询重写686
30.4.1概述686
30.4.2查询重写的先决条件686
30.4.3保证查询重写有效687
30.4.4与查询重写相关的初始化参数687
30.4.5控制查询重写688
30.4.6查询重写的准确性688
30.4.7激活查询重写的权限689
30.4.8示例方案和物化视图689
30.4.9如何验证发生过查询重写690
30.4.10查询重写示例691
30.4.11内嵌视图691
30.4.12远程表692
30.5 Oracle Warehouse Builder692
30.5.1OWB方法论693
305.2OWB的架构图696
30.5.3安装与配置697
30.5.4数据转换功能698
30.5.5缓慢变化维699
30.6与数据仓库有关的 SQL操作增强699
30.7本章小结700
第31章 多维数据库701
31.1 OLAP选件概述701
31.2 OLAP对外接口702
31.2.1Java OLAP API703
31.2.2关系视图与SQL查询704
31.2.3OLAP DML与PL/SQL包704
31.3分析工作空间管理器705
31.3.1简化维模型的构建706
31.3.2实施物理存储模型706
31.3.3映射关系源708
31.3.4管理生命周期709
31.3.5保存模型设计709
31.4分析工作区管理器演示709
31.4.1授权710
31.4.2创建分析工作区710
31.4.3创建维711
31.4.4创建多维数据集714
31.4.5加载和聚合数据716
31.5 11 gr 1 OLAP增强功能717
31.5. 1 SQL优化器的增强717
31.52允许利用Java插件717
31.5.3分区和存储顾问(Advisors ) 717
31.5.4基于成本的汇总718
31.5.5立方脚本718
31.5.6数据库管理的立方刷新719
31.5.7自动重写到按照立方组织的物化视图721
31.5.8数据字典721
31.5.9计算模板721
31.5.10安全增强721
31.6本章小结722
第32章 数据挖掘724
32.1数据挖掘过程724
32.2监督式学习算法726
32.2.1朴素贝叶斯726
32.2.2自适应贝叶斯网络726
32.2.3支持向量机727
32.2.4属性重要性排序727
32.2.5决策树727
32.3无监督式学习算法727
32.3.1聚类728
32.3.2关联规则728
32.3.3特征选择728
32.3.4文本挖掘和非结构化数据729
32.4数据挖掘接口729
32.5数据挖掘功能增强730
32.5.1自动和嵌入的数据转换730
32.5.2数据挖掘方案对象732
32.5.3数据挖掘的Java API733
32.5.4广义线性模型733
32.5.5预测分析:PROFILE 733
32.5.6 SQL预测增强733
32.5.7新增视图734
32.5.8安全性735
32.5.9数据挖掘模型的升级735
32.5.10 11g中不赞成使用的特性735
32.5.11不被支持的特性736
32.6本章小结736
第33章 空间数据库738
33.1使空间数据库概述738
33.2几何实体数据739
33.2.1几何实体类型739
33.2.2空间数据模型739
33.2.3 SDO_DEOMETRY740
33.2.4几何实体的元数据746
33.2.5空间R树索引747
33.2.6过滤和空间关系748
33.2.7空间操作符750
33.2.8 SDO-GEOM包752
33.2.9空间聚集函数753
33.2.10空间参考坐标系754
33.2.11其他759
33.3 Oracle Spatial选件759
33.4GeoRaster数据760
33.5MapViewe763
33.6空间数据库1 1gr1增强特性764
33.7空间数据操作演示766
33.8本章小结769
第34章 X ML数据库770
34.1 Oracle XML DB概述770
34.1.1XMLType存储770
34.1.2XML DB资料库771
34.1.3协议结构772
34.1.4API访问772
34.2XML DB开发773
34.2.1XMLType类型773
34.2.2存储索引776
34.2.3XML模式776
34.2.4注册XML模式777
34.2.5XML模式进化779
34.2.6XML DB应用开发工具780
34.3XML存取操作780
34.3.1XQuery780
34.3.2SQL/XML二元性782
34.3.3XML与关系数据互操作783
34.3.4XML运算符783
34.3.5XML DB维护工具784
34.3.6XML DB全文检索785
34.3.7XML DB 11 gr1增强785
34.4 Oracle XML DB示例788
34.5本章小结792
第35章 Oracle 11g应用增强794
35.1结果缓存794
35.1.1概述794
35.1.2应用演示796
35.2执行计划管理803
35.2.1概述803
35.2.2应用演示806
35.3高级压缩807
35.3.1概述807
35.3.211 g中新压缩特性807
35.4数据库控制811
35.4.1高级复制变革811
35.4.2ASM增强811
35.4.3转变管理者-同步与传播811
35.4.4增强数据库克隆811
35.4.5增强数据库配置(ECM收集)812
35.4.6改进数据库主页和性能页812
35.4.7增强的自适应测度(metric)阈值813
35.4.8融合需求(Fusion)813
35.4.9管理Oracle文本索引813
35.4.10迁移数据库到ASM——企业管理器中的增强816
35.4.11增强存储/审计报表和测度817
35.4.12增强存储、计划、安全和配置817
35.4.13增强等待事件详述817
35.4.14工作空间管理817
35.5整体数据库管理——真正应用集群的ADDM817
35.6LOBs增强818
35.7SQL增强820
35.7.1SQL指令820
35.7.2函数837
35.7.3其他增强840
35.8本章小结841
第36章 高级数据管理842
36.1增强高级管理特性842
36.2信息生命周期管理845
36.2.1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概念845
36.2.2 Oracle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方案845
36.2.3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实施846
36.2.4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助手848
36.2.5在线数据归档的好处853
36.3本章小结853
第37章 数据库升级854
37.1概述854
37.2升级过程855
37.3 1 1g新增的后台进程856
37.4升级准备857
37.5升级到新版本858
37.6升级后的任务859
37.7 11gr1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问题859
37.8数据库降级866
37.9本章小结867
参考文献868
热门推荐
- 2351348.html
- 1471631.html
- 367608.html
- 3611676.html
- 3018670.html
- 298069.html
- 1311302.html
- 2277274.html
- 3742374.html
- 2640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9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7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7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5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0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4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