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促进型法律基本理论研究:以法律调整经济发展为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促进型法律基本理论研究:以法律调整经济发展为视角
  • 刘志强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766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促进型法律基本理论研究:以法律调整经济发展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指出1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4

三、文献和研究现状7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11

第一章 促进型法律的基本概念13

一、关于法律的发展和类型的分析13

(一)法律与发展13

(二)法律的三种类型17

二、促进型法律的概念界定18

(一)定义及其方法19

(二)促进型法律的定义20

(三)促进型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22

三、促进型法律的特征23

(一)形式特征24

(二)内容特征25

四、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8

(一)促进法与“激励法”29

(二)促进法与管制法30

(三)法律促进与行政指导31

(四)法律促进与行政奖励33

(五)法律促进与行政救助、行政给付34

(六)法律促进与行政服务、行政扶持35

五、促进型法律的分类36

(一)根据“调整领域(对象)”的分类36

(二)根据“法律部门”的分类39

(三)根据“法律功能”的分类40

(四)根据“法律内容”的分类42

(五)根据“制定主体”的分类42

六、关于促进型法律的部门属性43

第二章 促进型法律的理论基础47

一、经济学基础47

(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48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50

(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52

二、政治学基础54

(一)国家职能理论55

(二)公共治理理论57

三、社会学基础59

(一)发展社会学61

(二)社会心理学63

(三)社会学法学66

四、法理学基础71

(一)综合法学71

(二)回应型法学(法律模式)75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促进型法律制度及比较和借鉴81

一、美国的促进型法律制度81

(一)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调控82

(二)欠发达地区开发和发展85

(三)对政府促进发展的规制87

二、英国的促进型法律制度88

(一)行政救助立法89

(二)促进小企业发展措施91

三、德国的促进型法律制度92

(一)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促进立法93

(二)就业促进立法96

四、法国的促进型法律制度97

(一)农业指导立法98

(二)促进法与法国法律体系的协调关系100

五、日本的促进型法律制度102

(一)宏观经济促进立法102

(二)促进循环经济立法104

六、韩国的促进型法律制度107

(一)产业发展促进立法108

(二)科技促进立法109

七、主要发达国家促进法的比较和借鉴111

(一)以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为视角112

(二)以价值取向和“权力—权利”关系为视角113

(三)以促进法自身结构和发展为视角115

(四)以监督和救济机制为视角116

第四章 促进型法律的价值定位和基本原则117

一、促进法的价值及研究视角118

二、促进法是一种社会本位的行政法121

三、中国行政法的价值理论123

(一)行政法的价值是多元的124

(二)行政法的价值是存在冲突的125

(三)行政法的价值是发展的125

四、促进法的价值理论基础127

(一)传统行政法价值理论未能提供足够的价值元素127

(二)促进法价值确立的考量因素128

(三)促进法的价值理论选择129

五、促进法的价值体系和构成元素130

(一)促进法的价值分类131

(二)促进法的价值体系和内容结构132

六、促进法的基本原则136

(一)人本主义原则136

(二)平衡协调原则138

(三)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原则139

(四)促进法治化原则141

(五)政府责任原则143

(六)发展权原则144

第五章 促进型法律规范149

一、法律规范的分析方法150

(一)“形式分析路径”之确立151

(二)促进法条文与促进法规范153

二、一个促进法条文的统计样本154

(一)“道义词”选择的局限性154

(二)“表征性语词”频率统计156

三、促进法规范的分类158

(一)权利性规范和其表现形式159

(二)义务性规范和其表现形式160

(三)职权性规范和其表现形式162

(四)“非具体权利义务性规范”和其表现形式163

四、促进法规范的结构和要素166

(一)关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认识166

(二)促进法规范的构成要素168

五、促进法“规范主体”的选择170

六、促进法法律关系173

第六章 促进型法律的功能和措施175

一、促进型法律功能的含义175

二、法律促进发展机制的原理和模式179

(一)政府推动型的法律促进机制180

(二)社会推进型的法律促进机制182

(三)政府社会互动型的法律促进机制184

(四)当前法律促进机制的模式选择185

三、促进型法律的功能187

(一)宣示指引188

(二)利益调控189

(三)行为激励190

(四)整体发展191

(五)强制保障192

四、促进型法律的促进措施193

(一)财政政策193

(二)税收政策194

(三)金融政策195

(四)产业政策196

(五)政府公共服务198

(六)利用发展规划(计划)199

(七)促进工作协调机制200

(八)动员社会力量201

(九)奖励或表彰制度202

(十)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制度203

第七章 促进型法律的责任理论207

一、关于法律责任的理论演变208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法律责任(强制力)的演变轨迹208

(二)关于促进法的责任理论的认识210

二、促进型法律的责任基础213

(一)促进型法律是立法妥协的产物213

(二)促进型法律是价值追求的先行者214

(三)促进型法律是“软法”的重要渊源216

三、促进型法律文本的责任形式分析218

(一)行政主体责任形式220

(二)其他主体责任形式221

(三)援引其他法律责任222

(四)基于法律责任设置的促进法222

四、促进型法律责任的归责与界限223

(一)以过错责任为主要的归责原则223

(二)关于政府的其他责任225

五、促进法责任的双重性226

第八章 促进型法律的实现227

一、促进型法律实现的概念和内涵227

二、促进型法律运行环节的特殊性230

(一)促进法的效力231

(二)促进法的实施231

(三)促进法的实效232

三、促进型法律实现的意义233

(一)推行法治行政的重要方式233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234

(三)有利于逐步实现均衡发展235

(四)有利于提高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度238

(五)有利于促进法体系的完善240

四、促进型法律的实现模式241

(一)权利性规范的实现242

(二)义务性规范的实现242

(三)“非具体权利义务性规范”的实现243

五、影响促进型法律实现的因素244

(一)促进型法律自身的因素244

(二)促进法的运行体制——以《清洁生产促进法》为例250

六、促进型法律实现的完善255

(一)加大宣传力度256

(二)完善激励政策256

(三)加强和改善财税宏观调控257

(四)强化政府服务258

(五)完善有关促进法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59

(六)及时修订完善部分促进型法律259

结语 促进法对传统法律和法学研究的突破与发展261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