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克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4332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建筑制图-建筑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汉字中“图”的含义2
一、中国古代用图的最早记述2
二、汉语中“图”字的释义3
第二节 中国建筑图学的基本概念6
一、中国古代建筑图的名称6
二、中国建筑图学的通用术语9
三、中国古代建筑制图中的样与式10
四、样与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1
五、样式房与样式雷12
第三节 中国古代绘图工具15
一、规与矩的历史及在制图中的应用15
二、规与矩在测量绘图中的理论总结19
三、界尺21
四、毛笔23
第四节 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画法25
一、古代有关作图工具规矩的记载及其应用25
二、中国古代几何作图的方法26
第五节 古代建筑制图的绘图方法35
一、线描35
二、线描的特征39
三、画宫于堵44
四、临、摹、硬黄、响榻45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建筑图学49
第一节 先秦建筑图学的记载及其历史价值50
一、我国原始社会的房屋已使用了平面图50
二、周成王复营洛邑、周公“伻来以图及献卜” 51
三、先秦时期中山国的兆域图51
四、有关文献的记载53
五、《墨子》中有关建筑及制图工具的记载54
六、“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陂上”55
第二节 从“史皇作图”看中国图学的起源55
一、《世本》及其有关图的记载56
二、“史皇作图”的图学价值57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工程几何作图60
一、商代的几何作图60
二、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几何作图62
第四节 “制器尚象”的图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66
一、《周易》“制器尚象”的图学思想67
二、“制器尚象”与中国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71
第五节 先秦时期的图学理论73
一、《墨子》中有关图学的理论73
二、《墨经》中对投影的认识77
三、《列子》中关于投影的记载77
第六节 从中山国《兆域图》看先秦建筑制图的表达方式78
一、中山国兆域图的绘制79
二、从兆域图看中山王陵墓的规划设计80
三、兆域图的作图比例82
四、兆域图的图学价值及其成就82
五、兆域图在世界图学史上的地位84
第七节 秦代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86
一、秦汉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86
二、秦都建筑的科学成就88
三、秦代建筑用图的记载及其图学价值90
第八节 《周礼》中有关用图的记载92
一、《周礼》中有关图的记载92
二、周代对图籍的社会化管理93
三、《周礼》所载周代图学成就95
四、《周礼》论及城邑建筑设计98
第三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图学成就103
第一节 汉代建筑用图的有关记载104
一、汉武帝“欲治明堂”时用图样的记载104
二、汉武《甘泉宫图》和未央宫旧图106
三、摹写旧丰,制造新邑107
四、王莽营建九庙,博征天下诸图108
第二节 张衡的图学思想109
一、“图者,心之谋,书之谋也。”109
二、“效象”,“度形”的方法110
第三节 汉代工程几何作图及其画法111
第四节 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及其图学成就115
一、从汉代画像石中看古代的绘图工具规与矩115
二、汉代画像石及画像砖上的几何作图117
三、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图学成就119
四、汉代壁画中的建筑图121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设计的完善及其用图的记载123
一、魏晋大建洛阳宫室和张华画地为图124
二、南北朝使用了建筑模型,基本上形成了建筑设计的程序124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学思想126
一、常璩的图学思想126
二、刘徽的图学思想126
三、宗炳的图学思想128
四、裴秀的图学思想129
第七节 透视理论的记载及其在绘图中的应用131
一、中国古代有关透视的记载131
二、中国古代有关透视画法的实践132
第八节 南朝宗炳论透视画法及其图学价值135
一、宗炳及其《画山水序》135
二、宗炳透视理论及其数学基础137
三、宗炳透视学理论在世界图学史上的科学价值138
四、宗炳透视理论的图学意义143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建筑图学149
第一节 隋唐时期建筑用图的有关记载150
一、隋炀帝“营立七庙”,“详立别图”150
二、宇文恺“总集众论,勒成一家”150
三、项升的《迷楼图》151
四、隋炀帝大治汾阳宫152
五、隋唐立造明堂时的用图记载152
六、阎立德的《玉华宫图》和杨升的《望贤宫图》等153
七、柳宗元《梓人传》中的“画宫于堵”154
八、唐长安西明寺建造设计用图的情况155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图学思想157
一、张彦远论图的起源及其图学思想157
二、隋唐时期方志中的图学思想158
一、宫苑图产生的历史背景160
第三节 中国绘画对建筑制图的促进作用160
二、阎立德和阎立本对建筑图学的贡献163
三、宫苑图对古代建筑制图发展的促进作用165
第四节 唐代壁画中的建筑图及其历史价值167
一、敦煌壁画中的几何作图168
二、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图及其技术特征170
三、敦煌壁画中建筑图的绘制特征174
四、唐代壁画墓中的建筑图及其价值177
第五节 唐代画论中有关建筑图样的记载179
一、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180
二、《历代名画记》中有关建筑制图的内容181
三、张彦远具列历代在工程图样方面有造诣的画师并记其传181
第六节 柳宗元《梓人传》中的建筑图学信息182
第五章 宋代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185
一、命有司画洛阳宫殿之制,按图修之186
第一节 宋代有关建筑用图的记载186
二、现存的石刻《兴庆宫图》、《太极宫图》和《平江图》187
三、北宋《明堂大内图》的去向190
四、金代营建燕京宫室的图样出于画工之手 190
第二节 宋代方志中的图学思想194
第三节 从郑樵《图谱略》看古代图学思想197
一、宋代科学技术著作中的图学思想197
二、从《图谱略》看郑樵对古代图学思想的总结200
第四节 宋代图学家论透视画法205
一、郭熙《林泉高致集》中的透视理论205
二、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透视理论208
三、散点透视的原理210
第五节 李诫《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成就及其贡献216
一、《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思想216
二、从《营造法式》看古代建筑制图的规范化 217
三、《营造法式》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220
第六节 《营造法式》中的工程几何作图223
第七节 从《营造法式》看中国建筑制图的绘制技术226
一、中国建筑制图的线型227
二、文例228
三、工程注字的作用及字体的演变229
四、图样的幅面布置232
第八节 从《营造法式》看中国建筑制图的科学成就232
一、比例在建筑制图中的应用232
二、投影理论的应用233
三、组合视图的出现及其应用242
四、宋代组合视图的图学意义246
第九节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功绩248
一、界画的特点248
三、界画家须具有建筑专业知识249
二、绘制图样讲究精确性249
四、界画的构图251
第十节 宋代画院的画学教育及对建筑图学的贡献252
一、宋代的“画学”教育及其社会效应252
二、“画学”教育的内容256
三、“画学”中的图学教育内容257
四、“画学”教育的社会效应258
第六章 元代建筑图学的成就261
第一节 元代建筑图学的有关记载262
一、元大都的营建及其宗庙建筑图262
二、《北平宫室图》263
第二节 元代图学思想263
一、元代方志中的图学思想263
二、元代王祯《农书》中的图学思想266
一、《梓人遗制》及其主要内容269
第三节 《梓人遗制》中建筑图样的科学价值269
二、《梓人遗制》中建筑图样的绘制技术270
三、中西方建筑制图之比较273
第七章 明代建筑图学277
第一节 明代有关建筑用图的记载278
一、明代建筑南京和北京时的用图情况278
二、陵寝图和太庙图279
三、北京的皇城宫殿,“悉如金陵之制,而高敞过之”281
四、建筑北京宫殿的著名工师“蒯鲁班”283
第二节 明代方志中的图学思想及其图学成就284
一、明代方志中的图学思想284
二、明代以前方志中的用图系列287
三、明代方志中的用图系列289
四、方志中图样表示方法的符号系统290
一、《永乐大典》中的建筑图样294
第三节 明代建筑制图及其作品294
二、《鲁班营造正式》中的建筑图样297
三、《园冶》中的园林建筑图298
四、朱舜水著作中的建筑图302
第四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对我国工程图学的影响306
一、徐光启及其图学实践306
二、在建筑制图方面的实践307
三、图样在科学著作中的应用307
四、徐光启图学思想309
第八章 清代建筑图学313
第一节 清代建筑用图的记载314
一、建筑世家“样式雷”314
二、西方建筑制图的引进319
第二节 从方志看清代的图学思想319
一、章学诚图学思想探述320
二、孙诒让图学思想325
第三节 清代建筑彩画的图学成就326
一、建筑彩画的产生与发展326
二、清代建筑彩画328
三、中国建筑彩画的工程特征332
第四节 《工程做法则例》中的图学成就334
一、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及其图学成就336
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历史价值337
第五节 年希尧《视学》中的图学理论339
一、年希尧及《视学》339
二、《视学》中的图学理论343
三、《视学》的历史地位349
第六节 从《视学》看东西方图学的融合351
一、东西方图学的融合351
二、《视学》的历史评价352
第七节 从样式雷看清代建筑图学的成就354
一、样式雷图样的画法354
二、样式雷图样的种类356
三、样式雷画样的特征356
四、样式雷的图学成就356
五、网格制图方法的历史渊薮359
六、样式雷的图学价值365
第八节 中国近代图学思想综述367
一、近代工程图学基础理论的建立367
二、中国近代图学思想370
第九节 《器象显真》及近代图学理论的引进373
一、徐寿父子及其图学实践373
二、《器象显真》及其西方工程制图著作的翻译376
三、西方工程图学的翻译及其成就380
第九章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38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388
一、“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的图学思想388
二、“至详至悉”的图学理论和“皆中规度”的绘制技术389
第二节 中国建筑图学的历史价值398
一、西方学者论图学史398
二、李约瑟对中国建筑图学的高度赞扬399
第三节 中国建筑图学的现代意义400
一、图学家应具有的人文素养401
二、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必由之路404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405
四、为中国图学的复兴而斗争408
五、工程图学的现代意义409
主要参考文献413
后记415
热门推荐
- 689041.html
- 239267.html
- 614460.html
- 1092064.html
- 1801238.html
- 3698897.html
- 2709301.html
- 533363.html
- 3449886.html
- 1089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3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2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1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2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