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脊柱神经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潘旭东,张典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549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84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899页
- 主题词:脊柱-神经病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脊柱神经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脊柱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生理学基础1
第一节 椎骨解剖1
第二节 脊柱的发生和变异11
第三节 椎骨连接14
第四节 肌肉18
第五节 椎管23
第六节 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24
第二章 脊髓的解剖学27
第一节 脊髓的外部结构27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结构28
第三节 脊髓的血液循环34
第四节 脊髓的功能36
第五节 脊膜37
第三章 脊神经解剖学40
第一节 脊柱与脊髓节的解剖关系40
第二节 脊神经及主要分支40
第三节 皮节和关节运动与脊髓节的关系47
第四节 神经根支配肌肉的特点与临床意义50
第五节 脊神经病变的症状与体征50
第四章 脊柱疾病引致植物神经受损害的解剖生理基础51
第一节 植物神经系统中枢部分52
第二节 植物神经的低级中枢54
第三节 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63
第四节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学基础66
第五章 脊柱病疼痛的基础理论72
第一节 疼痛的解剖生理学基础72
第二节 疼痛中的生化物质76
第三节 疼痛的发生机理78
第四节 神经根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82
第五节 脊柱疾病与压痛、放射痛、牵涉痛84
第六节 颈肩腰背痛病因学概述86
第七节 中医学对疼痛病机的认识88
第六章 脊柱和脊髓的生物力学95
第一节 脊柱的功能单位(FSU)95
第二节 脊柱活动和脊柱的稳定性95
第三节 脊柱负荷与应力分布96
第四节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96
第五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97
第七章 脊柱神经病临床诊断学基础99
第一节 病史采取99
第二节 体格检查101
第三节 体征检查104
第四节 脊髓检查109
第五节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111
第六节 反射检查112
第七节 脊髓脊神经定位诊断图解114
第八章 脊柱疾病X线检查127
第一节 脊柱X线检查技术127
第二节 脊柱正常X线表现128
第三节 脊柱骨基本病变X线表现131
第四节 颅颈交界区病变134
第五节 椎间盘及韧带病变138
第六节 椎管狭窄142
第七节 椎间小关节与椎弓病变143
第八节 椎间孔病变145
第九节 椎管内肿瘤146
第九章 脊柱疾病CT检查148
第一节 脊柱CT检查技术148
第二节 椎管、椎间盘和脊髓正常CT表现148
第三节 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病变150
第四节 椎管狭窄症154
第五节 脊柱损伤159
第六节 椎管内肿瘤161
第七节 脊柱感染164
第十章 脊柱疾病磁共振成像检查167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167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信号特点170
第三节 脊柱正常磁共振成像表现174
第四节 脊柱先天发育异常175
第五节 脊柱损伤181
第六节 脊柱炎症及感染184
第七节 脊柱肿瘤189
第八节 脊柱血管性疾病196
第九节 脊柱退行性病变198
第十节 椎管狭窄症205
第十一节 脊髓空洞症206
第十一章 脊柱疾病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208
第一节 正常肌电图208
第二节 异常肌电图209
第三节 脊柱疾病影响神经根时的肌电图表现211
第四节 脊柱疾病影响脊髓时的肌电图表现213
第五节 肌电图对脊柱病的诊断价值214
第六节 脊柱疾病的诱发电位检查215
第十二章 脊柱病因病机学218
第一节 病因219
第二节 病理220
第三节 潘氏颈肩腰腿痛软、硬相关学说231
第十三章 中医脊柱病学237
第一节 中医药关于脊柱病的基本观点237
第二节 中医药关于脊柱病的现代研究243
第三节 中医脊柱病治疗方法学249
第四节 脊柱病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254
第五节 脊柱病预防保健医学257
第十四章 颈椎病的临床类型概述264
第一节 临床分型的基础和原则264
第二节 颈型颈椎病266
第三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267
第四节 脊髓型颈椎病270
第五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274
第六节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79
第七节 混合型颈椎病281
第八节 其他型颈椎病282
第十五章 椎间盘突出症283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283
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312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317
第十六章 脊髓疾病321
第一节 脊髓空洞症321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326
第三节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330
第四节 脊髓血管病333
第十七章 脊髓损伤337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病因和病理生理33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42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治疗346
第四节 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351
第五节 脊髓损伤的预后357
第十八章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359
第一节 概述359
第二节 雷诺病364
第三节 红斑肢痛症366
第四节 面偏侧萎缩症368
第五节 血管神经性水肿370
第六节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372
第七节 网状青斑373
第八节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375
第十九章 脊柱先天性发育畸形379
第一节 颅底凹陷379
第二节 寰枕融合382
第三节 枢椎畸形383
第四节 颈椎融合385
第五节 腰骶部移行椎387
第六节 脊椎裂389
第七节 脊髓栓系综合征392
第八节 寰椎椎动脉沟环393
第二十章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396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分布及结构396
第二节 周围神经疾病分类397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和病理398
第四节 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特征401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402
第六节 舌咽神经痛404
第七节 臂丛神经痛405
第八节 坐骨神经痛407
第九节 常见脊神经疾病410
第十节 腰丛病变的简介421
第十一节 骶神经与骶丛病变的简介422
第二十一章 脱髓鞘与脊髓变性疾病425
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426
第二节 视神经脊髓炎435
第三节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437
第四节 弥漫性硬化439
第五节 运动神经元病439
第六节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446
第七节 痉挛性斜颈448
第二十二章 脊柱炎451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451
第二节 脊柱结核457
第三节 化脓性脊柱炎463
第四节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466
第二十三章 骨质疏松症468
第一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468
第二节 继发性骨质疏松480
第二十四章 上颈段颈椎病486
第一节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与固定487
第二节 寰枢关节紊乱488
第三节 寰枢关节脱位492
第四节 齿状突骨折494
第五节 寰椎椎动脉沟环494
第二十五章 骨盆紊乱与盆骨旋移症500
第一节 骨盆紊乱及其相关疾病研究500
第二节 盆骨旋移症508
第二十六章 龙氏治脊学513
第一节 正骨推拿疗法513
第二节 热疗、磁疗、超声疗法534
第三节 水针疗法537
第四节 医疗体育538
第二十七章 三叉神经痛541
第一节 三叉神经的解剖541
第二节 三叉神经的临床检查方法541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542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543
第五节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44
第二十八章 脊柱微创(介入)技术550
第一节 脊柱微创(介入)技术概述550
第二节 经皮穿刺椎间盘化学溶盘术553
第三节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558
第四节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570
第五节 经皮椎间盘镜技术(PEM或MED)576
第六节 经皮椎间盘内髓核成形术581
第七节 椎间盘内电热波纤维环修补术(IDET)583
第八节 经皮射频椎间盘消融技术592
第九节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602
第十节 经皮脊柱穿刺活检术605
第十一节 经皮椎间盘造影术609
第十二节 硬膜外腔镜技术616
第十三节 脊髓神经电刺激及镇痛术619
第十四节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623
第二十九章 神经阻滞疗法630
第一节 概述630
第二节 三叉神经阻滞632
第三节 颈肩及上肢神经阻滞633
第四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635
第五节 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滞638
第六节 胸部神经阻滞术640
第七节 腰骶部及下肢神经阻滞641
第八节 硬膜外腔阻滞642
第九节 骶管注射疗法646
第十节 压痛点与穴位注射疗法647
第三十章 脊柱滑脱症649
第一节 概述649
第二节 椎弓峡部不连性脊柱滑脱症650
第三节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60
第三十一章 椎管狭窄症664
第一节 概述664
第二节 颈椎椎管狭窄症665
第三节 胸椎椎管狭窄症671
第四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672
第三十二章 脊柱失稳症679
第一节 概述679
第二节 退行性颈椎失稳683
第三节 退行性腰椎失稳688
第三十三章 脊柱神经疾病实验室检查695
第一节 临床血液检查695
第二节 临床生化检查697
第三节 体液检查698
第三十四章 软组织疾病700
第一节 肌筋膜纤维织炎700
第二节 软组织劳损705
第三节 颈腰部韧带损伤708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709
第五节 梨状肌综合征711
第六节 腰背筋膜损伤713
第三十五章 脊椎韧带骨化症714
第一节 后纵韧带骨化症714
第二节 前纵韧带骨化症720
第三节 黄韧带骨化症723
第四节 项韧带骨化725
第三十六章 脊柱神经疾病的药物治疗727
第一节 非甾体类抗炎药727
第二节 阿片类镇痛药733
第三节 常用阿片类药物737
第四节 辅助镇痛药740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744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749
第七节 维生素750
第三十七章 物理康复治疗与护理751
第一节 物理治疗751
第二节 颈椎牵引755
第三节 腰椎牵引756
第四节 矿泉康复治疗758
第五节 脊柱疾病的护理760
第三十八章 国际脊椎矫正学765
第一节 概述765
第二节 脊椎矫正学基本原理765
第三节 脊柱矫正的力学基础772
第四节 脊椎的偏位与编码774
第五节 脊椎矫正实施方法800
第三十九章 颈椎病的外科治疗810
第一节 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指征810
第二节 颈椎病的术式选择与适应证810
第三节 颈椎病的围手术期处理822
第四节 颈椎病的手术疗效评价824
第四十章 脊柱病的预防829
第一节 脊柱病康复阶段的保养与恢复训练829
第二节 脊柱的保健常识833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脊柱保健837
第四节 欧美的颈椎推拿意外事故国人应引以为戒839
第五节 颈椎病的多元化潜隐式病因及预防策略840
第六节 新科学背景下的颈椎病探索843
第四十一章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846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概况846
第二节 手法治疗及其研究847
第三节 中药及针灸的应用850
第四节 评估与展望852
第四十二章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治疗853
第一节 颈部软组织损伤854
第二节 颈椎小关节损伤855
第三节 肩部软组织损伤857
第四节 肩关节周围粘连症858
第五节 胸部软组织损伤859
第六节 肱骨髁上炎860
第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860
第八节 腰椎小关节损伤861
第九节 腰背筋膜损伤862
第十节 腰肌劳损863
第十一节 臀部软组织损伤863
第十二节 梨状肌损伤866
参考文献867
附:世界卫生组织《脊柱神经医学手法治疗安全指南》879
编后记——脊柱神经医学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新理念883
热门推荐
- 2656286.html
- 3603110.html
- 2608461.html
- 3103745.html
- 2155203.html
- 2211806.html
- 536354.html
- 1064601.html
- 2351767.html
- 2764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8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0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