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 1919-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 1919-1949
  • 龚书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723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1919~1949-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 1919-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

第一节 五四运动1

一、五四爱国运动1

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4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4

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26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9

第三节 列强对华的“协同侵略”和北洋军阀的争斗31

一、列强对华的“协同侵略”31

二、北洋军阀的争斗及其黑暗统治34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迟滞37

第四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2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42

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45

三、工人运动高潮的掀起及各界群众运动的新发展50

四、孙中山的继续奋斗和国共合作的酝酿57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62

第一节 军阀争斗的继续及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62

一、第二次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62

二、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66

三、地方军阀势力的演变69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72

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72

二、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76

三、全国革命运动的开展81

四、革命阵营内部的分化与斗争95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102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102

二、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105

三、迁都武汉110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115

一、奉系“反赤”115

二、“四一二”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17

三、武汉国民政府的右转121

四、紧急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对策123

五、“七一五”政变126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28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28

一、第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128

二、国民党各派系的争斗和中原大战131

三、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内政与外交134

第二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39

一、各地武装起义的发动与“苏维埃”口号的提出139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44

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146

四、苏区土地革命和红军反“围剿”战争149

五、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的出现及纠正156

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158

第三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及活动159

一、第三党的组建及其“平民革命论”159

二、改组派的成立及其主张与活动162

三、人权派的“争人权”及其“演进改革”论165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69

第一节 “九一八”国难 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169

一、“九一八”事变169

二、日本侵占东北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伪满洲国的成立172

三、“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175

四、抗日民主浪潮的高涨179

五、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争斗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83

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及其各项基本政策187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189

一、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强化和官僚资本的形成189

二、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的侵略扩张长城抗战195

三、中间政派的抗日民主要求及抗日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197

第三节 苏区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红军长征201

一、鄂豫皖和湘鄂西红军的转移 川陕苏区的开辟 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01

二、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各项建设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204

三、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被迫长征206

四、遵义会议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211

五、南方红军与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215

第四节 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218

一、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与华北事变218

二、《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一二·九”运动222

三、中共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227

四、左翼文化运动与社会性质论战229

第五节 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232

一、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和公布《五五宪草》国民经济的复苏232

二、国民党“五大”和对日政策的变 化国共两党开始接触238

三、中共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240

四、两广事变与绥远抗战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发展242

五、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245

六、国共两党会谈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基本形成248

第五章 抗日战争252

第一节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国抗战开始252

一、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事变 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252

二、国共两党对于抗战战略的不同主张255

三、八路军出师与平型关大捷259

四、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南京沦陷及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261

五、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265

六、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建立268

七、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武汉、广州陷落273

八、抗战初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276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279

一、日本侵华战略的调整279

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281

三、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 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284

四、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288

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291

六、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295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敌后军民艰苦抗战 国民党统治日趋腐败298

一、太平洋战争爆 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98

二、中国战区成立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300

三、日伪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305

四、国民党官僚资本的膨胀和大后方经济由发展到衰退311

五、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14

六、《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中共对它的批判317

第四节 抗战后期的对日作战 民主运动的新高涨322

一、日本太平洋战线的崩溃 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322

二、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溃败325

三、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327

四、国共两党对中国前途的不同主张331

五、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与学术335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342

一、中国军民的大反攻 抗日战争的胜利342

二、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44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349

第六章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57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357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357

二、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民主党派的活跃359

三、从重庆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363

四、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准备发动全面内战 解放区军民准备自卫战争371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375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375

二、国民党军对解放区重点进攻的失败379

三、《中美商约》的签订 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381

四、国民党“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384

五、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兴起和发展387

六、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其幻灭390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393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393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政策的实施396

三、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国统区人民革命运动的新高潮400

四、人民解放军在各战场的继续进攻 中共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和各民主党派的响应404

第四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07

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407

二、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和蒋介石集团在政治军事上的挣扎415

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419

四、北平和平谈判的破裂 解放南京422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