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生产管理系统 理论架构与运用技术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卢渊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901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生产管理系统 理论架构与运用技术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部份 有关生产管理的其他工业工程课题427
第十八章 经营管理的基础429
18.1 企业的目标430
18.1.1 企业需要具有继续经营的目标430
18.1.2 管理人员为发挥潜力应有的作法430
18.1.3 管理人员应有的现代经营观念431
18.1.4 管理人员的行为基准432
18.2 管理思想发展概要432
18.2.1 科学管理以前的时代433
18.2.2 管理科学的时代433
18.2.3 人际关系理论434
18.2.4 行为科学的展开435
18.3 科学管理时代436
18.3.1 泰勒的科学管理法436
18.3.2 费尧的管理论440
18.3.3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444
18.4 人隔关系论的时代445
18.4.1 梅约的人际关系论445
18.5 行为科学的时代449
18.5.1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449
18.5.2 麦格雷哥的X理论与Y理论450
18.5.3 阿吉利斯的个性论452
18.5.4 赫玆伯格的激励卫生论454
18.5.5 巴纳德的协力体系论457
18.6 组织的原则458
18.6.1 组织的现代管理原则459
18.6.2 责任与权限460
18.7 计划实施考核的新管理462
18.7.1 计划实施考核的循环462
18.7.2 企业经营活动中新的计划实施考核463
18.8 沟通464
18.8.1 组织沟通466
18.8.2 沟通的构造467
18.8.3 沟通的改善467
18.8.4 积极的倾听468
18.9 人才发掘468
18.9.1 能力培养与人格塑造469
18.9.2 教育、环境、自我启发的三位一体470
18.9.3 个别指导471
18.10 领导统御471
18.10.1 知性论471
18.10.2 类型论472
18.10.3 参与式的领导统御474
18.10.4 状况论的领导统御475
18.10.5 跃动式管理的领导统御477
18.11 集体讨论题477
第一单元 经营管理477
第二单元 组织481
第三单元 了解人性484
第四单元 新的计划实施考核486
第五单元 发掘人才489
18.12 个案讨论493
〔个案1〕王课长的案例493
〔个案2〕沙漠求生记494
〔个案3〕王课长的案例496
〔个案4〕太阳瓦斯公司498
18.13 领导能力的自我诊断503
(一)管理型态的自我检讨503
(二)人际交流分析506
(三)自我评价表508
(四)启发性的自我诊断509
18.14 讨论题参考答案512
18.15 领导能力自我诊断评分法513
第十九章 工厂布置实务517
19.1 工厂布置的定义517
19.2 工厂布置的重要性518
19.3 工厂布置问题的范围519
19.4 工厂布置的目标519
19.5 工厂布置的形式与方法523
19.5.1 何时需要工厂布置523
19.5.2 布置工程师具备的资格与特性526
19.5.3 工程现场布置形式526
19.6 工厂布置实施的阶段528
19.7 工厂布置的基本步骤529
19.7.1 零件分解图529
19.7.2 装配图530
19.7.3 零件表531
19.7.4 作业程序表532
19.7.5 生产规划单533
19.7.6 理论所需机器数量表534
19.7.7 布置计划图535
19.7.8 生产空间需量表536
19.7.9 多项产品程序表537
19.7.10 流路程序图538
19.7.11 流程图539
19.7.12 从至图540
19.7.13 作业相关图542
19.7.14 作业相关总图工作表544
19.7.15 作业相关线图545
19.7.16 具体布置图546
19.8 布置计划的评价547
19.8.1 优缺点比较表547
19.8.2 点数法547
19.8.3 成本分析法548
19.8.4 经济比较法549
19.9 改善布置的检核重点550
19.10 改善布置的实例553
第二十章 工厂布置基准手册557
20.1 适用范围557
20.2 用语定义557
20.3 布置计划558
20.3.1 布置计划的建立558
20.3.2 布置计划总汇559
20.3.3 其他560
20.4 绘制布置图的方法560
20.4.1 一般560
20.4.2 表示法562
20.4.3 其他566
20.5 工厂布置基准566
20.5.1 全体布置566
20.5.2 建屋568
20.6 设置配置基准570
20.6.1 通路570
20.6.2 职场的布置571
20.6.3 机器的布置571
20.6.4 搬运及保管572
20.6.5 工场的更衣室、盥洗室及厕所573
20.6.6 工场办公室574
20.7 附属设备574
20.7.1 配电574
20.7.2 配管575
20.7.3 照明576
20.7.4 工场色彩576
20.7.5 换气及冷暖气580
20.7.6 防音及防震580
20.7.7 给排水581
20.7.8 安全581
20.7.9 危险物处理及防火582
20.8 个案讨论583
〔个案1〕中原塑胶公司生产扩建计划583
〔个案2〕祚士纺织公司工厂扩充问题584
〔个案3〕颂舜机械厂布置厂房的设计587
〔个案4〕冠辉百货店的营业方针与布置问题588
〔个案5〕压造工厂设计590
第廿一章 物料储存的合理化与自动化593
21.1 物料储运的基本概念593
21.2 改善搬运的目的594
21.3 搬运分析594
21.3.1 搬运路径分析594
21.3.2 搬运程序分析596
21.3.3 搬运活性分析601
21.3.4 落空搬运分析603
21.3.5 通道抗阻分析604
21.3.6 搬运操动分析604
21.4 搬运改善606
21.4.1 改善搬运的着眼点606
21.4.2 对改善搬运的具体提示607
21.4.3 对改善搬运效果的具体评价610
21.5 搬运的自动化及机器610
21.5.1 物料搬运机具基本分类616
21.5.2 自动搬运机器617
21.5.3 搬运机具的选择619
21.5.4 辅助搬运用具托板的特性621
21.6 仓储保管的自动化及机器622
21.6.1 保管机器分类623
21.6.2 保管机器的控制628
21.7 物料储运的综合控制630
21.8 我国工厂布置及物料搬运改善案例630
21.8.1 泰元钢业股份有限公司630
21.8.2 新友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36
21.8.3 绵益纺织股份有限公司641
21.8.4 五和仪器厂股份有限公司648
21.8.5 金兆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54
第廿二章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659
22.1 机器人的现状660
22.1.1 对象范围661
22.1.2 提高机能671
22.1.3 系统化673
22.1.4 安全676
22.2 要素技术676
22.2.1 机构部分与伺服677
22.2.2控制部分678
22.2.3 软体与语言679
22.3 感测器680
22.4 将来展望681
22.5 日立多功能加工机器人系统设计683
22.6 日立涂装机器人系统设计695
22.7 ITRI-U型工业机器人705
第廿三章 弹性制造系统的设计与评估707
23.1 FMS的一般设计程序及问题点707
23.1.1 FMS的资料档709
23.1.2 目前FMS设计方法上的问题点709
23.1.3 FMS的综合软体机能710
23.2 FMS系统的构成形态715
23.2.1 一般的系统构成715
23.2.2 将FMS依搬运模式所做的分类715
23.2.3 FMC的分类719
23.2.4 系统构成的现状724
23.3 FMS Simulator724
23.4 FMS技术开发课题731
23.5 射出成形工厂的FMS735
23.5.1 射出成形的FMS735
23.5.2 FMS的实施步骤735
23.5.3 成形加工中心737
第廿四章 工业工程与生产力745
24.1 何谓工业工程745
24.2 工业工程处理问题的架构746
24.3 生产力的设计与执行系统749
24.4 以工厂层次衡量生产力753
24.5 日本企业提高生产力的作法756
24.6 日本与其他各国劳动生产力的比较765
24.7 日本的生产力提高及其活力766
24.8 日本式经营管理的利弊767
24.9 日本的技术革新与员工教育770
24.10 日本的技术合作与研究发展778
第廿五章 研究发展机构的设计与评估781
25.1 研究发展的目标781
25.1.1 一般的企业目标——生存成长781
25.1.2 由企业机能看研究发展的地位784
25.1.3 由国家工业化的过程看研究发展部门(或机构)所扮演的地位角色785
25.1.4 研究发展部门的目标或范围787
25.1.5 企业界于(A)产品或制程之研究发展(B)设备系统之研究发展(C)经济管理之改进787
25.1.6 有效运用研究机构内的有限资源792
25.1.7 研究发展单位的企业机能目标793
25.2 研究发展的不同组织系统795
25.2.1 功能式组织795
25.2.2 产品式组织796
25.2.3 专案式组织797
25.2.4 矩阵组织799
25.3 研究计划的评估系统803
25.3.1 研究发展活动的整体评估804
25.3.2 评估进行中的ROD计划检核表804
25.3.3 研究机构选择研究方案的评估系统805
25.3.4 企业体研究发展计划评估系统807
25.3.5 研究计划过程与成果评估记录表814
25.3.6 经济部计划评审标准819
附录823
(A)技术移转作业规范825
(B)中华民国技术合作条例831
热门推荐
- 2230750.html
- 1365653.html
- 3049102.html
- 1535541.html
- 1719866.html
- 2627461.html
- 34950.html
- 3375939.html
- 1247067.html
- 3592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6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9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3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6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0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