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技文化史速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技文化史速读
  • 苏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93274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中国-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技文化史速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学农具3

神农尝百草和农业的起源3

最早发明养蚕抽丝的嫘祖6

“天下名巧”马钧及其机械制造9

赵过的代田法与三腿耧车11

现存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13

“备忘录”形式的手册《四民月令》16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8

现存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21

曲辕犁的出现23

王祯的农学成就25

改进棉纺技术的黄道婆27

古代篇幅最大的《农政全书》3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32

第二章 手工业制造37

陶器的发明37

弓箭的发明39

最早的飞行器——风筝41

杜康造酒与酿酒技术43

勤奋多产的发明家——公输班45

最早的手工业著作——《考工记》47

提花机的发明与汉代的纺织技术49

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51

纸中之王——宣纸53

独步世界的中国漆器55

最早的印刷模式——雕版印刷术57

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59

唐三彩61

从青花瓷到粉彩63

水密隔舱的发明65

第三章 医学医药69

黄帝与中医的起源69

扁鹊的四诊合参法72

中国自然疗法——推拿按摩74

“医圣”张仲景76

外科医学鼻祖华佗78

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80

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82

古代的急症手册——《肘后备急方》84

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86

“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88

法医学经典著作《洗冤集录》90

医学成就最高的王爷朱?92

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94

陈实功与《外科正宗》97

吴有性创立瘟疫学说99

最具争议的医术《医林改错》101

人痘接种防天花104

第四章 土木建筑109

曲阜孔庙的成功设计109

中国的象征——万里长城112

“千古名楼”黄鹤楼116

桥梁建筑史的奇迹——赵州桥118

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布达拉宫121

古城西安的象征——大雁塔123

中世纪的建筑杰作唐长安城125

李诫与《营造法式》127

《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城129

山西古老的应县木塔131

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133

雷发达对建筑学的贡献136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138

错落有致的苏州留园140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142

构思巧妙的颐和园144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46

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149

第五章 水利工程155

大禹的成功防洪方略155

效用巨大的水库——芍陂水库157

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159

李冰父子和都江堰161

首个以人名命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164

世界古代水利工程明珠——灵渠166

中国第一条地下水渠——龙首渠168

沙漠中的坎儿井之谜170

漕运和海运172

郭守敬和他的科学成就175

水电史上的里程碑——葛洲坝177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179

第六章 数学成就183

数学史上的伟大创造——算筹183

中国经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185

唐朝的“算经十书”187

祖冲之与精密的圆周率189

中国的“算中宝典”——《数书九章》191

杨辉的著作《续古摘奇算法》193

元代杰出的数学家——朱世杰195

古代流传最广的珠算书《算法统宗》197

李善兰创译的科学名词199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201

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203

第七章 天文历法209

《夏小正》与历法的创立209

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211

古老的天文学典籍《周髀算经》213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太初历》215

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张衡217

后世历法的师法——《乾象历》220

岁差说及其对天文历法的影响222

祖冲之和他创立的《大明历》224

《皇极历》的科学性226

一行测量子午线和《大衍历》228

古代文献的宝库《开元占经》231

古代科学史的坐标苏颂233

沈括和他提出的《十二气历》235

第八章 地理探索239

最早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239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241

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裴秀244

法显大师和他的《佛国记》246

地理学集大成之作《水经注》248

唐高僧玄奘的取经之路251

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253

徐霞客及地理大发现256

全国性测绘与《皇舆全览图》258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260

第九章 物理学成就265

小孔成像实验与《墨经》265

指南针的发明267

西汉的神奇透光镜269

王充著《论衡》271

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273

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275

两弹元勋——邓稼先278

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280

第十章 生物、化学285

《尔雅》与生物分类285

火药的发明287

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289

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292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95

第十一章 冶炼技术299

青铜器中的科学299

春秋晚期的生铁冶炼技术302

水排的发明304

冶金史上的伟大创造——灌钢法306

热门推荐